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西汉司马迁《史记》记载李斯“乃从荀卿学帝王之术”。
北宋苏东坡《荀卿论》中说:“荀卿明王道,述礼乐,而李斯以其学乱天下。”
荀子,生逢战国末期,新兴地主阶级已然兴起,秦国通过商鞅变法而强大起来,通过合纵连横政策兼并六国,统一六国大势已定,诸子百家的思想也愈加日臻成熟。
荀子信奉儒家,但却并不像大多数儒家学者那般,多注重个人道德修养,而较少关注攻伐征战统一天下的事情。他站在新兴地主阶级的一边,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礼乐学说的同时,又吸收了法家的一些思想观点,主张法后王,重礼义与刑罚,辅佐当今后王统一天下,实行中央集权制度。荀子这一政治思想和主张无疑反映了地主阶级的要求,也符合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荀子为了实现其政治思想和主张,提出了一系列治国安民的“帝王之术”。
国之命在礼。荀子主张以礼治国,认为“国之命在礼”。他说:“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所以,为政者必须“修礼以齐期,正法以齐官,平政以齐民”。只有这样,才能上下一心,三军同力,无敌于天下。
荀子以礼治国的思想继承和发展了孔子“为国以礼”的思想,对礼的起源及其内含作了发挥,进一步强化了封建等级制思想。孔子传授的礼,多是“祖述尧舜,宪章文武”,礼的实质是等级制度,较多地论述了繁琐的礼仪形式;后来墨家、道家对礼仪形式的攻击,至战国末期,古仪古乐崩坏略尽。荀子针对当时地主阶级在政治上的力量强,经济上的贪恋无厌,从有利于地主阶级长远利益出发,强调以礼等贵贱、差贫富,缓解阶级矛盾的尖锐化。为此他从人性恶的观点出发,对礼的起源及其内涵做了发挥,在《礼论》中写“礼起于何也?曰: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先王恶其亂也,故制礼义以分之,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使欲必不穷乎物,物必不屈于欲,两者相持而长,是礼之所起也。”进而,荀子给礼下了一个定义:“礼者,养也。”也就是说,礼的内涵是用来调节人们的欲望,满足不同人们的需要。
荀子认为治国的原则是礼义与刑罚,二者不可或缺,应当是“隆礼正法,明德慎罚”。何为隆礼?就是要朝廷审贵贱,重官秩,明职分,尽其职,使士大夫“敬节死制”,使百官“畏法而遵绳”,如此方可“国常不乱”。何为正法?要执法者正,法要由君子来执行;要公平中正,刑罚当罪。依据法律和制度办事。何为明德慎罚?即为调查核实,赏罚得当。这也正是荀子对“克己复礼为仁”思想的发展。
尚贤使能。荀子强调贤人政治,力谏君主要把主要精力用于取人、用人之上。原因有三,其一,治国靠礼法,靠贤能者执行。他说:“有乱君,无乱国;有治人,无治法。”“能当一人,天下取;失当一人,而社稷危。”足见君主知人、选贤能何等重要;其二,君主要有贤良辅佐。治理国家,君主固然重要,但无左右良辰辅佐,只是孤家寡人“独自美”,这是不能治理国家的。所以,君主一定要选用贤臣作为自己耳目;其三,历史的经验教训。荀子认为,古之人凡由大功名者,都是“劳于索人,佚于使人”。例如,商汤用伊尹,文王用吕尚,武王用召公,成王用周公旦等。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为五伯之长,原因是“知一政于管仲也”。反之,如不亲贤用智,则要丧其国,危起身。总之,荀子认为“尚贤使能,则主尊下安”。如若“智者不得虑,能者不能治,贤者不能使”,势必“百事废,财物拙,而祸乱起”。以至亡国,所以,需要选贤任能。
在如何选贤任能上,荀子也有自己的几项原则看法,其一,“贤能不待次而举,罢不能不待须而废。”意思是说,对贤能之人要破格提拔,不要论资排辈,对缺德无才之人要立即罢免,不要姑息迁就。其二,不分亲疏贵贱,唯诚能之求。认为治理国家不能够从小处、眼前利益出发,唯利而后义,治国从大处、长远利益着眼。其三,轮德定次,量能授官。荀子回顾历史说:治世“爵不逾德”,而乱世则不然,爵赏逾德,以世举贤。以上可以看出,荀子尚贤使能的基本精神,就是要求君主不拘一格选拔人才,而要做到这点,君子必要处于公心,不能私自给人官职,需要讲究招贤任能的方法。
总之,君主要真想招揽贤良,必须明其德,真心实意地尊贤任能,且为其才能发挥提供必要条件。这样,天下之俊士就能“归之若蝉之归明火也”。
以政裕民。荀子在孔子爱人、惠民和孟子“君轻民重”的思想基础上,把民本思想推上了一個新的阶段,即不仅把“人”同动物区分开,而且把人从“天”的奴役中解放出来,使之变成了能制天命的“至人”——真实的人。正因如此,他对君民关系的认识较之孔、孟又前进了一大步:“天生为民,非为君也;天立之君,以为民也。”所以,他主张人主必须爱民、利民,以政裕民、富民。他说:爱民者强,富民者王。
那么如何治理好政事呢?荀子认为,除了遵守礼法,尚贤使能外,在经济上要采取一系列富民政策,以调动人民的积极性,发展生产,这样才能国泰民安。首先,要树立人能制天的思想,发展农业生产,荀子超越其前辈的光辉思想就是“明于天人之分”,人能“制天命而用之”;其次,要藏富于民,反对聚敛。荀子认为:“下贫则上贫,下富则上富。”“足国之道,节用裕民,而善藏其余”;最后,明分使群,按等达欲。荀子认为,人能群,能制天,因而最为天下贵。但人又是性恶、欲利的,如若群不能分,怎要争,争要乱。所以,明主治政就要明分使群,按等级分配,使之各得其宜,以避免争斗观象的发生。
修身治国。修身养性是治国之本,这是先秦儒家的一个重要信条。荀子从“人性恶,其善者在伪”的思想出发,进一步发展了前人治国修身的思想。当有人问他怎样治国时,他直截了当地回答:“闻修身,未尝闻有国也。”言下之意,只要修养好自己的品德,守仁行义,遵循礼法,国家就能治理好。为何如此?其一,仪正影不歪,上一下不二。所谓正人要先正己,治国要先修身;其二,君隆礼义,民归如流,治国需要靠民众,听从民众意见,才可以更好治理天下;其三,人之性恶,其善者在为。荀子认为欲望是人生而就有的,故而人的本性是恶的,如果要“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这对社会来说是有害的;但如果对人们进行礼法教化和仁义的熏陶,就能去恶从善,合乎道德原则,通过人为的修身是可以变善的。因此,荀子主张治理国家,为政者首先要修身养性,抑恶从善,以得民心。 以上四点,是荀子“帝王术”的主要观点。荀子披着孔圣的外衣,操王道的教义,是一种实用的学说,因而说他是帝王之术的祖师,一点都不为过。尽管荀子生前不为韩王所用,也未被秦王所重,最终客死楚国,但他不像屈原那样是純粹的理想主义者,也不同于其他诸子百家走极端,更不像老庄那样无为清静,最终他的帝王之术在其学生李斯和韩非身上发挥得淋漓尽致,他的法学观点在秦朝得以实施,并一直延续整个中国封建王朝的统治。
李斯拜师于荀子,学成帝王之术后,西入秦国,荀子的帝王术在李斯身上得到充分运用。首先是满足人的欲望,利用贿赂和暗杀,分化瓦解六国人士,讲权术,弃道义,推崇荀子的“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李斯完全撕下了儒家的外衣,亮出了王术的利剑,比他的老师荀子更有血性。其二是明辨事理,抓住时机,创千秋之业,建立了统一的秦帝国。其三是制定法令,倡立郡县制,实行中央集权。荀子的帝王术在李斯身上得以实现,并自秦以下百世都行秦政礼,这是对荀子礼学的肯定。秦朝历二世而败,其根本原因:不在于暴政,而在于内斗。
韩非子作为荀子的学生,化性起伪,解老喻老而成法家之言,因称法家为道家之别枝,司马迁也将老子和韩非子并传,一代国学大师章太炎说是:“于学术渊源最为明了。”由此,历代都将君王南面之术称之为“老庄之学”,应是片面而失其根本。而一心想成就帝王术的王闿运,在其弟子杨度帮助袁世凯称帝失败后,急呼弟子南归,说要帮他补上“老庄一课”。可见在王闿运的心里,老庄之学并不是帝王之术,而只是人生的逍遥术罢了!
荀子的帝王之术在汉朝前期发挥的作用也是很大的,贾谊先随荀子的弟子張苍学《春秋左氏传》,后又随李斯的弟子吴公学帝王术,他提出的一系列改革措施,都是帝王之术的范本,在汉朝都得以采用。荀子的帝王之术自战国到秦一统至汉中兴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并一直被历代王朝所沿用,只是荀子本人却遭到了不公正的待遇。
从师承来看,后世被列法家之列的,无一脱荀子之师承。李斯、韩非都师事荀子,李斯帮秦王一统天下,订法律,秦之法自秦至汉乃至整个封建王朝都沿袭;韩非子的“性恶论”是其法家言论的根本,都没有脱离其师承,乃至大汉以至汉以后诸朝代,法家又有谁脱离了荀子的师承言说?荀子为帝王术之始祖,有言传有身教,只是荀子之言多以孔子之仁为本,披儒家之外衣,而行王道之实质,为历代所鄙视,加之,人们不得其化性起伪的真意,而不列荀子为宗。
北宋苏东坡《荀卿论》中说:“荀卿明王道,述礼乐,而李斯以其学乱天下。”
荀子,生逢战国末期,新兴地主阶级已然兴起,秦国通过商鞅变法而强大起来,通过合纵连横政策兼并六国,统一六国大势已定,诸子百家的思想也愈加日臻成熟。
荀子信奉儒家,但却并不像大多数儒家学者那般,多注重个人道德修养,而较少关注攻伐征战统一天下的事情。他站在新兴地主阶级的一边,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礼乐学说的同时,又吸收了法家的一些思想观点,主张法后王,重礼义与刑罚,辅佐当今后王统一天下,实行中央集权制度。荀子这一政治思想和主张无疑反映了地主阶级的要求,也符合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荀子为了实现其政治思想和主张,提出了一系列治国安民的“帝王之术”。
国之命在礼。荀子主张以礼治国,认为“国之命在礼”。他说:“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所以,为政者必须“修礼以齐期,正法以齐官,平政以齐民”。只有这样,才能上下一心,三军同力,无敌于天下。
荀子以礼治国的思想继承和发展了孔子“为国以礼”的思想,对礼的起源及其内含作了发挥,进一步强化了封建等级制思想。孔子传授的礼,多是“祖述尧舜,宪章文武”,礼的实质是等级制度,较多地论述了繁琐的礼仪形式;后来墨家、道家对礼仪形式的攻击,至战国末期,古仪古乐崩坏略尽。荀子针对当时地主阶级在政治上的力量强,经济上的贪恋无厌,从有利于地主阶级长远利益出发,强调以礼等贵贱、差贫富,缓解阶级矛盾的尖锐化。为此他从人性恶的观点出发,对礼的起源及其内涵做了发挥,在《礼论》中写“礼起于何也?曰: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先王恶其亂也,故制礼义以分之,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使欲必不穷乎物,物必不屈于欲,两者相持而长,是礼之所起也。”进而,荀子给礼下了一个定义:“礼者,养也。”也就是说,礼的内涵是用来调节人们的欲望,满足不同人们的需要。
荀子认为治国的原则是礼义与刑罚,二者不可或缺,应当是“隆礼正法,明德慎罚”。何为隆礼?就是要朝廷审贵贱,重官秩,明职分,尽其职,使士大夫“敬节死制”,使百官“畏法而遵绳”,如此方可“国常不乱”。何为正法?要执法者正,法要由君子来执行;要公平中正,刑罚当罪。依据法律和制度办事。何为明德慎罚?即为调查核实,赏罚得当。这也正是荀子对“克己复礼为仁”思想的发展。
尚贤使能。荀子强调贤人政治,力谏君主要把主要精力用于取人、用人之上。原因有三,其一,治国靠礼法,靠贤能者执行。他说:“有乱君,无乱国;有治人,无治法。”“能当一人,天下取;失当一人,而社稷危。”足见君主知人、选贤能何等重要;其二,君主要有贤良辅佐。治理国家,君主固然重要,但无左右良辰辅佐,只是孤家寡人“独自美”,这是不能治理国家的。所以,君主一定要选用贤臣作为自己耳目;其三,历史的经验教训。荀子认为,古之人凡由大功名者,都是“劳于索人,佚于使人”。例如,商汤用伊尹,文王用吕尚,武王用召公,成王用周公旦等。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为五伯之长,原因是“知一政于管仲也”。反之,如不亲贤用智,则要丧其国,危起身。总之,荀子认为“尚贤使能,则主尊下安”。如若“智者不得虑,能者不能治,贤者不能使”,势必“百事废,财物拙,而祸乱起”。以至亡国,所以,需要选贤任能。
在如何选贤任能上,荀子也有自己的几项原则看法,其一,“贤能不待次而举,罢不能不待须而废。”意思是说,对贤能之人要破格提拔,不要论资排辈,对缺德无才之人要立即罢免,不要姑息迁就。其二,不分亲疏贵贱,唯诚能之求。认为治理国家不能够从小处、眼前利益出发,唯利而后义,治国从大处、长远利益着眼。其三,轮德定次,量能授官。荀子回顾历史说:治世“爵不逾德”,而乱世则不然,爵赏逾德,以世举贤。以上可以看出,荀子尚贤使能的基本精神,就是要求君主不拘一格选拔人才,而要做到这点,君子必要处于公心,不能私自给人官职,需要讲究招贤任能的方法。
总之,君主要真想招揽贤良,必须明其德,真心实意地尊贤任能,且为其才能发挥提供必要条件。这样,天下之俊士就能“归之若蝉之归明火也”。
以政裕民。荀子在孔子爱人、惠民和孟子“君轻民重”的思想基础上,把民本思想推上了一個新的阶段,即不仅把“人”同动物区分开,而且把人从“天”的奴役中解放出来,使之变成了能制天命的“至人”——真实的人。正因如此,他对君民关系的认识较之孔、孟又前进了一大步:“天生为民,非为君也;天立之君,以为民也。”所以,他主张人主必须爱民、利民,以政裕民、富民。他说:爱民者强,富民者王。
那么如何治理好政事呢?荀子认为,除了遵守礼法,尚贤使能外,在经济上要采取一系列富民政策,以调动人民的积极性,发展生产,这样才能国泰民安。首先,要树立人能制天的思想,发展农业生产,荀子超越其前辈的光辉思想就是“明于天人之分”,人能“制天命而用之”;其次,要藏富于民,反对聚敛。荀子认为:“下贫则上贫,下富则上富。”“足国之道,节用裕民,而善藏其余”;最后,明分使群,按等达欲。荀子认为,人能群,能制天,因而最为天下贵。但人又是性恶、欲利的,如若群不能分,怎要争,争要乱。所以,明主治政就要明分使群,按等级分配,使之各得其宜,以避免争斗观象的发生。
修身治国。修身养性是治国之本,这是先秦儒家的一个重要信条。荀子从“人性恶,其善者在伪”的思想出发,进一步发展了前人治国修身的思想。当有人问他怎样治国时,他直截了当地回答:“闻修身,未尝闻有国也。”言下之意,只要修养好自己的品德,守仁行义,遵循礼法,国家就能治理好。为何如此?其一,仪正影不歪,上一下不二。所谓正人要先正己,治国要先修身;其二,君隆礼义,民归如流,治国需要靠民众,听从民众意见,才可以更好治理天下;其三,人之性恶,其善者在为。荀子认为欲望是人生而就有的,故而人的本性是恶的,如果要“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这对社会来说是有害的;但如果对人们进行礼法教化和仁义的熏陶,就能去恶从善,合乎道德原则,通过人为的修身是可以变善的。因此,荀子主张治理国家,为政者首先要修身养性,抑恶从善,以得民心。 以上四点,是荀子“帝王术”的主要观点。荀子披着孔圣的外衣,操王道的教义,是一种实用的学说,因而说他是帝王之术的祖师,一点都不为过。尽管荀子生前不为韩王所用,也未被秦王所重,最终客死楚国,但他不像屈原那样是純粹的理想主义者,也不同于其他诸子百家走极端,更不像老庄那样无为清静,最终他的帝王之术在其学生李斯和韩非身上发挥得淋漓尽致,他的法学观点在秦朝得以实施,并一直延续整个中国封建王朝的统治。
李斯拜师于荀子,学成帝王之术后,西入秦国,荀子的帝王术在李斯身上得到充分运用。首先是满足人的欲望,利用贿赂和暗杀,分化瓦解六国人士,讲权术,弃道义,推崇荀子的“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李斯完全撕下了儒家的外衣,亮出了王术的利剑,比他的老师荀子更有血性。其二是明辨事理,抓住时机,创千秋之业,建立了统一的秦帝国。其三是制定法令,倡立郡县制,实行中央集权。荀子的帝王术在李斯身上得以实现,并自秦以下百世都行秦政礼,这是对荀子礼学的肯定。秦朝历二世而败,其根本原因:不在于暴政,而在于内斗。
韩非子作为荀子的学生,化性起伪,解老喻老而成法家之言,因称法家为道家之别枝,司马迁也将老子和韩非子并传,一代国学大师章太炎说是:“于学术渊源最为明了。”由此,历代都将君王南面之术称之为“老庄之学”,应是片面而失其根本。而一心想成就帝王术的王闿运,在其弟子杨度帮助袁世凯称帝失败后,急呼弟子南归,说要帮他补上“老庄一课”。可见在王闿运的心里,老庄之学并不是帝王之术,而只是人生的逍遥术罢了!
荀子的帝王之术在汉朝前期发挥的作用也是很大的,贾谊先随荀子的弟子張苍学《春秋左氏传》,后又随李斯的弟子吴公学帝王术,他提出的一系列改革措施,都是帝王之术的范本,在汉朝都得以采用。荀子的帝王之术自战国到秦一统至汉中兴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并一直被历代王朝所沿用,只是荀子本人却遭到了不公正的待遇。
从师承来看,后世被列法家之列的,无一脱荀子之师承。李斯、韩非都师事荀子,李斯帮秦王一统天下,订法律,秦之法自秦至汉乃至整个封建王朝都沿袭;韩非子的“性恶论”是其法家言论的根本,都没有脱离其师承,乃至大汉以至汉以后诸朝代,法家又有谁脱离了荀子的师承言说?荀子为帝王术之始祖,有言传有身教,只是荀子之言多以孔子之仁为本,披儒家之外衣,而行王道之实质,为历代所鄙视,加之,人们不得其化性起伪的真意,而不列荀子为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