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惊”是简化字,繁体字写做“驚”,形声兼会意,意思是马受到恐骇刺激以后突然跃起、嘶叫、狂奔。《说文解字》:“惊,马骇也。”马这种动物眼睛大,胆子小,容易受惊。我记得小时候学习的英雄欧阳海就是为了拦惊马不幸牺牲的。文革后期有个电影叫做《青松岭》,说的就是村里的马每次走过村口,看见一棵奇形怪状的老榆树的时候就会受惊,开始狂奔。唯一知道内情的就是富农出身的钱广,村里只好把赶大车的肥差交给他。他驾驭惊马的秘诀就是在惊马的耳朵上抽一鞭子,惊马就平静了。
后来用“惊”来指人受到突然的恐吓刺激以后,尖叫(惊叫、惊呼、惊叹)、心陡然提起(揪心、心提到嗓子眼)、心跳加速(心惊肉跳)。总体来讲,这是人的心神受到突然刺激、袭扰以后出现的不安不定、紧急应变、张皇失措,所以有惊心动魄、惊魂未定、胆战心惊之说。神明紊乱导致气行失常,中医总结为“惊则气乱”。
人神藏于心中,外有心、心包护卫。气血充盈,心和心包坚固的人轻易不会使心神受到外界滋扰、刺激。即便“泰山崩于后,麋鹿戏于前”也不动心,始终处于安定、归宁状态。
未有预期、突然发生的声色、事变是惊心的主要原因。惊蛰的春雷,可以把冬眠沉睡的动物唤醒。突然的雷声,曹操的英雄之论,惊得刘备把筷子都掉到了地上。恐怖片的剧情、声音、画面惊得观众尖叫连连。突然发生的事情会让人惊奇、惊异、惊喜、惊诧、惊呆。
如果心、心包气血虚弱,无力护持心神,人就变得特别敏感,未必有大的刺激,人也容易被惊扰。有人会被梦魇惊醒,冷汗不止。有的人不敢独卧,害怕闪电雷声。有的人不敢出行,害怕嘈杂喧闹,闭户塞牖,向隅而泣。
古人审案、说书都用惊堂木(醒木),现代的法庭也用木棰敲击木座,整肃现场听众。这种木头的撞击声的确有效果,不悦耳,但是惊心。
《素问·阳明脉解篇》说:“黄帝问曰:足阳明之脉病,恶人与火,闻木音则惕然而惊,钟鼓不为动。闻木音而惊,何也?愿闻其故。岐伯对曰:阳明者胃脉也,胃者,土也,故闻木音而惊者,土恶木也。”翻译过来就是,黄帝问道:“足阳明胃经脉有问题的人,讨厌见人和火,听到木头击打的声音就害怕、惊恐,而不为敲钟鼓的声音所动,这是为什么?”岐伯回答说:“足阳明胃无形之中属于土,因为木克土,土恶木,所以听不得敲击木头的声音。”
十人九胃病,一般人多少都有些消化、吸收不良的问题。所以都会对敲木的声音敏感。前几天看电视,山西华阴老腔《将令一声震山川》,几位关中大汉拨着琴弦,肆无忌惮地扯着嗓子吼着,那叫一个酣畅淋漓。其间一位老者突然搬个凳子跳将出来,用手中木块敲打凳子,啪啪作响,那叫一个惊心动魄,真是触及灵魂。
中医把惊归于七情,七情过度变化会伤害心神。古人以平抑七情为养生之道。现代人寻求惊险刺激、玩的就是心跳,蹦极、冲浪、攀岩、过山车,不一而足,实在是有违自然之道。平时养生,我建议人们睡觉的时候就把电话关了、拔了,免得深更半夜熟睡的时候被电话铃声惊醒伤神。人们习惯于上闹钟叫醒自己,其实也不好,不如睡前静心对自己默念几句该几点起床,到时候生物钟自然唤醒为好。
“悸”的意思是能感觉到自己快速的心跳。成语中有“心有余悸”一词。
人的心无时无刻不在跳动,但是正常的情况下人感觉不到。偶尔在激动、兴奋、害怕的时候感觉到了心跳,比如心头鹿撞,甚至心快跳出来了,很快平静恢复也算正常。但是,长期自觉或不自觉地能感觉到自己快速的心跳,那就是病态了。其实这就是心神外越,也就是心神不宁的表现。心悸大多由惊而起,起因和初期症状为心跳加快,严重到自己能感觉到,甚至失魂落魄症状为悸。
宋梅尧臣《送天台李令庭芝诗》:“至险可悸栗,至怪可骇丧。”意思就是说惊险、怪异的刺激能使人心悸、战栗、恐惧、失神。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说的就是这种惊心动魄、自觉心跳的感觉。
遇到出乎意料、不能理解的事变,也容易让人惊悸。汉应劭《风俗通义》卷九:“世间人家多有见赤白光为变怪者。五月末所,于中门外卧,夜半后,见东壁正白,如开门明。呼问左右,左右莫见,因起自往,手擦摸之,壁自如故,还床,复见之,心大悸动。”说的是有户人家出了件怪事,在阴历五月底没有月亮的时候,人在院子中门外面睡觉,半夜以后,忽然看见东墙现出白光,赶紧叫左右人来看,他们都说没看见,前往用手抚摸,东墙还是那样子。此人又回到床上躺下,结果又看见东墙白光,于是心狂跳不已。
有的人是被噩梦惊吓,遂至心悸。《魏书·世宗紀》记载,南北朝北魏武帝元恪的母亲高夫人,“夢为日所逐,避于床下。日化为龙,绕己数匝,寤而惊悸,既而有娠。太和七年闰四月,生帝于平城宫。”说的是元恪的母亲梦见自己被太阳追赶,吓得躲到床下,太阳又变成龙,在她身上绕了几圈,她被惊醒后仍心有余悸,后来就怀孕了,在公元483年在大同生下了元恪。
心悸日久,失魂落魄,也就离死不远了。《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七讲了吴氏与道士偷情,不惜杀害亲生儿子的故事。后来县官识破奸情,杀了道士,看在孝子面上放吴氏回家。吴氏回来以后“只是思想前事,未免悒悒不快,又有些惊悸成病,不久而死”。
《汉书·王莽传》云:“太师王舜自莽篡位后病悸,浸剧,死。”说的是太师王舜自从王莽篡位以后,受了惊吓,得了心动过速的毛病,病情渐重,最后就这么死了。
《老子》曰:“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人若希夷,何得惊悸?
后来用“惊”来指人受到突然的恐吓刺激以后,尖叫(惊叫、惊呼、惊叹)、心陡然提起(揪心、心提到嗓子眼)、心跳加速(心惊肉跳)。总体来讲,这是人的心神受到突然刺激、袭扰以后出现的不安不定、紧急应变、张皇失措,所以有惊心动魄、惊魂未定、胆战心惊之说。神明紊乱导致气行失常,中医总结为“惊则气乱”。
人神藏于心中,外有心、心包护卫。气血充盈,心和心包坚固的人轻易不会使心神受到外界滋扰、刺激。即便“泰山崩于后,麋鹿戏于前”也不动心,始终处于安定、归宁状态。
未有预期、突然发生的声色、事变是惊心的主要原因。惊蛰的春雷,可以把冬眠沉睡的动物唤醒。突然的雷声,曹操的英雄之论,惊得刘备把筷子都掉到了地上。恐怖片的剧情、声音、画面惊得观众尖叫连连。突然发生的事情会让人惊奇、惊异、惊喜、惊诧、惊呆。
如果心、心包气血虚弱,无力护持心神,人就变得特别敏感,未必有大的刺激,人也容易被惊扰。有人会被梦魇惊醒,冷汗不止。有的人不敢独卧,害怕闪电雷声。有的人不敢出行,害怕嘈杂喧闹,闭户塞牖,向隅而泣。
古人审案、说书都用惊堂木(醒木),现代的法庭也用木棰敲击木座,整肃现场听众。这种木头的撞击声的确有效果,不悦耳,但是惊心。
《素问·阳明脉解篇》说:“黄帝问曰:足阳明之脉病,恶人与火,闻木音则惕然而惊,钟鼓不为动。闻木音而惊,何也?愿闻其故。岐伯对曰:阳明者胃脉也,胃者,土也,故闻木音而惊者,土恶木也。”翻译过来就是,黄帝问道:“足阳明胃经脉有问题的人,讨厌见人和火,听到木头击打的声音就害怕、惊恐,而不为敲钟鼓的声音所动,这是为什么?”岐伯回答说:“足阳明胃无形之中属于土,因为木克土,土恶木,所以听不得敲击木头的声音。”
十人九胃病,一般人多少都有些消化、吸收不良的问题。所以都会对敲木的声音敏感。前几天看电视,山西华阴老腔《将令一声震山川》,几位关中大汉拨着琴弦,肆无忌惮地扯着嗓子吼着,那叫一个酣畅淋漓。其间一位老者突然搬个凳子跳将出来,用手中木块敲打凳子,啪啪作响,那叫一个惊心动魄,真是触及灵魂。
中医把惊归于七情,七情过度变化会伤害心神。古人以平抑七情为养生之道。现代人寻求惊险刺激、玩的就是心跳,蹦极、冲浪、攀岩、过山车,不一而足,实在是有违自然之道。平时养生,我建议人们睡觉的时候就把电话关了、拔了,免得深更半夜熟睡的时候被电话铃声惊醒伤神。人们习惯于上闹钟叫醒自己,其实也不好,不如睡前静心对自己默念几句该几点起床,到时候生物钟自然唤醒为好。
“悸”的意思是能感觉到自己快速的心跳。成语中有“心有余悸”一词。
人的心无时无刻不在跳动,但是正常的情况下人感觉不到。偶尔在激动、兴奋、害怕的时候感觉到了心跳,比如心头鹿撞,甚至心快跳出来了,很快平静恢复也算正常。但是,长期自觉或不自觉地能感觉到自己快速的心跳,那就是病态了。其实这就是心神外越,也就是心神不宁的表现。心悸大多由惊而起,起因和初期症状为心跳加快,严重到自己能感觉到,甚至失魂落魄症状为悸。
宋梅尧臣《送天台李令庭芝诗》:“至险可悸栗,至怪可骇丧。”意思就是说惊险、怪异的刺激能使人心悸、战栗、恐惧、失神。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说的就是这种惊心动魄、自觉心跳的感觉。
遇到出乎意料、不能理解的事变,也容易让人惊悸。汉应劭《风俗通义》卷九:“世间人家多有见赤白光为变怪者。五月末所,于中门外卧,夜半后,见东壁正白,如开门明。呼问左右,左右莫见,因起自往,手擦摸之,壁自如故,还床,复见之,心大悸动。”说的是有户人家出了件怪事,在阴历五月底没有月亮的时候,人在院子中门外面睡觉,半夜以后,忽然看见东墙现出白光,赶紧叫左右人来看,他们都说没看见,前往用手抚摸,东墙还是那样子。此人又回到床上躺下,结果又看见东墙白光,于是心狂跳不已。
有的人是被噩梦惊吓,遂至心悸。《魏书·世宗紀》记载,南北朝北魏武帝元恪的母亲高夫人,“夢为日所逐,避于床下。日化为龙,绕己数匝,寤而惊悸,既而有娠。太和七年闰四月,生帝于平城宫。”说的是元恪的母亲梦见自己被太阳追赶,吓得躲到床下,太阳又变成龙,在她身上绕了几圈,她被惊醒后仍心有余悸,后来就怀孕了,在公元483年在大同生下了元恪。
心悸日久,失魂落魄,也就离死不远了。《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七讲了吴氏与道士偷情,不惜杀害亲生儿子的故事。后来县官识破奸情,杀了道士,看在孝子面上放吴氏回家。吴氏回来以后“只是思想前事,未免悒悒不快,又有些惊悸成病,不久而死”。
《汉书·王莽传》云:“太师王舜自莽篡位后病悸,浸剧,死。”说的是太师王舜自从王莽篡位以后,受了惊吓,得了心动过速的毛病,病情渐重,最后就这么死了。
《老子》曰:“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人若希夷,何得惊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