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索外阴癌的有效护理措施。 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外阴癌患者30例,对其进行手术前后护理、心理护理、出院指导等综合临床护理,观察其预后。 结果 30例患者均得到良好的护理照顾且病情得到明显改善。 结论 科学有效的护理对于外阴癌患者病情的改善至关重要。
关键词:外阴癌;护理;妇科
【中图分类号】R73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1-0305-01
0 引言
外阴癌为起源于外阴部皮肤、粘膜及其附属器官和前庭大腺等的恶性肿瘤。外阴癌主要发生于老年妇女,但近年来随着HPV感染的增加,外阴癌在年轻妇女中的发病率也逐年增加,因此越发受到大众的重视。本文就外阴癌的详细护理措施做总结阐述,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随机选取我院外阴癌患者30例,对其进行综合临床护理,病例年龄为60-70岁。其中已采用放疗治疗病例3例。患者均出现外阴皮肤轻微的灼痛及久治不愈的瘙痒,搔抓后破溃、出血。稍晚期,癌肿向深部浸润,出现明显的疼痛。
1.2 护理措施
1.2.1 手术护理
外阴癌病人多为老年人,常伴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内科疾患,应协助病人作好检查,治疗内科疾病;指导病人练习深呼吸、咳嗽、床上翻身等,适应术后活动[1];给病人讲解预防术后便秘的方法;除按一般外阴、阴道手术病人准备以外,如外阴需植皮者,应在充分了解手术方式的基础上对植皮部位进行剃毛、消毒后用无菌治疗巾包裹,以备术中用.除按一般外阴、阴道手术病人护理以外,应在准确评估病人疼痛的基础上积极止痛;术后取平卧外展屈膝体位,并在腘窝垫一软垫;保持引流通畅,注意观察引流物的量、色、性状等;观察切口有无渗血,术后3天后严密观察伤口皮肤有无红、肿、热、痛等感染征象以及皮肤湿度、温度、颜色等移植皮瓣的愈合情况,外阴切口术后5天开始间断拆线,腹股沟切口术后7天拆线。放射线在破坏癌细胞的同时也会损伤外阴部正常皮肤。治疗者常在照射后8~10天出现皮肤的反应。轻度者表现为皮肤红斑,然后转化为干性脱屑;中度表现为水泡、溃烂和组织皮层丧失;重度表现为局部皮肤溃疡。轻度放疗反应的患者可在保护皮肤的基础上继续照射,而出现中、重度放疗反应的患者应停止照射[2]。护理人员应随时注意观察皮肤的颜色,避免局部刺激,避免搔抓、擦伤、热敷和粘贴胶布,保持局部清洁干燥。遇有皮肤破损面可涂1%甲紫、三磺粉或抗生素可的松软膏消炎止痛。
1.2.2 出院指导
病人应于外阴根治术后3个月返医院复诊,在全面评估术后恢复情况的基础上,医生与病人一起商讨治疗及随访计划。外阴癌放疗以后2年内约80%的病人复发,5年内复发约占90%,故随访时间应在放疗后1、3、6个月各一次,以后每半年1次,2年以后每年1次,随访5年,以全面评价治疗效果。
1.3 护理评估
有效:病人伤口无红肿及渗血,体温正常,白细胞计数及分类维持在正常范围内。对于放疗患者,控制皮肤溃疡,减轻疼痛。
无效:病灶处溃烂、感染,流出脓性或血性分泌物。
2 结果
30例患者病情均得到明显改善,尤其在放疗病人的皮肤护理、控制疼痛方面效果显著。
3 讨论
外阴癌包括许多不同组织结构的恶性肿瘤,占女性生殖系统肿瘤的3%~5%,其他还包括恶性黑色素瘤、基底细胞癌、前庭大腺癌等。绝大多数肿瘤生长在外阴皮肤表面,易被发现,但有很多患者未能获得早期诊断和治疗[3]。该病发病的原因主要为患者不重视外阴症状,如灼痛、瘙痒、小赘生物等;也有医师未意识到外阴症状的重要性,给予了不适当的治疗而延误病情。
外阴癌具有转移早、发展快的特点,转移使外阴癌具有高度恶性,转移途径以淋巴转移、直接浸润为主,极少血运转移,血运转移常发生在晚期。外阴部淋巴管分布丰富,两侧淋巴管互相交通组成淋巴网。肿瘤一般向同侧淋巴结转移,最初转移到腹股沟浅淋巴结,然后至股深淋巴结,并经此进入盆腔内的髂总、髂内、髂外、闭孔淋巴结等,最后转移至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可继续向上至锁骨上淋巴结。阴蒂部癌灶常向双侧淋巴结转移,并可绕过腹股沟浅淋巴结直接至深淋巴结。
参考文献
[1] 娄武英,宋勤奋.外阴癌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 [J].浙江医学, 2014,04:341-342,348.
[2] 金淑平.外阴癌放射治疗的临床护理 [J].護理实践与研究, 2014,11(01)67-69.
[3] 宋荣红,段冰磊,姜秀丽.外阴癌患者的临床护理[J].中外健康文摘, 2013,25:329-329.
关键词:外阴癌;护理;妇科
【中图分类号】R73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1-0305-01
0 引言
外阴癌为起源于外阴部皮肤、粘膜及其附属器官和前庭大腺等的恶性肿瘤。外阴癌主要发生于老年妇女,但近年来随着HPV感染的增加,外阴癌在年轻妇女中的发病率也逐年增加,因此越发受到大众的重视。本文就外阴癌的详细护理措施做总结阐述,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随机选取我院外阴癌患者30例,对其进行综合临床护理,病例年龄为60-70岁。其中已采用放疗治疗病例3例。患者均出现外阴皮肤轻微的灼痛及久治不愈的瘙痒,搔抓后破溃、出血。稍晚期,癌肿向深部浸润,出现明显的疼痛。
1.2 护理措施
1.2.1 手术护理
外阴癌病人多为老年人,常伴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内科疾患,应协助病人作好检查,治疗内科疾病;指导病人练习深呼吸、咳嗽、床上翻身等,适应术后活动[1];给病人讲解预防术后便秘的方法;除按一般外阴、阴道手术病人准备以外,如外阴需植皮者,应在充分了解手术方式的基础上对植皮部位进行剃毛、消毒后用无菌治疗巾包裹,以备术中用.除按一般外阴、阴道手术病人护理以外,应在准确评估病人疼痛的基础上积极止痛;术后取平卧外展屈膝体位,并在腘窝垫一软垫;保持引流通畅,注意观察引流物的量、色、性状等;观察切口有无渗血,术后3天后严密观察伤口皮肤有无红、肿、热、痛等感染征象以及皮肤湿度、温度、颜色等移植皮瓣的愈合情况,外阴切口术后5天开始间断拆线,腹股沟切口术后7天拆线。放射线在破坏癌细胞的同时也会损伤外阴部正常皮肤。治疗者常在照射后8~10天出现皮肤的反应。轻度者表现为皮肤红斑,然后转化为干性脱屑;中度表现为水泡、溃烂和组织皮层丧失;重度表现为局部皮肤溃疡。轻度放疗反应的患者可在保护皮肤的基础上继续照射,而出现中、重度放疗反应的患者应停止照射[2]。护理人员应随时注意观察皮肤的颜色,避免局部刺激,避免搔抓、擦伤、热敷和粘贴胶布,保持局部清洁干燥。遇有皮肤破损面可涂1%甲紫、三磺粉或抗生素可的松软膏消炎止痛。
1.2.2 出院指导
病人应于外阴根治术后3个月返医院复诊,在全面评估术后恢复情况的基础上,医生与病人一起商讨治疗及随访计划。外阴癌放疗以后2年内约80%的病人复发,5年内复发约占90%,故随访时间应在放疗后1、3、6个月各一次,以后每半年1次,2年以后每年1次,随访5年,以全面评价治疗效果。
1.3 护理评估
有效:病人伤口无红肿及渗血,体温正常,白细胞计数及分类维持在正常范围内。对于放疗患者,控制皮肤溃疡,减轻疼痛。
无效:病灶处溃烂、感染,流出脓性或血性分泌物。
2 结果
30例患者病情均得到明显改善,尤其在放疗病人的皮肤护理、控制疼痛方面效果显著。
3 讨论
外阴癌包括许多不同组织结构的恶性肿瘤,占女性生殖系统肿瘤的3%~5%,其他还包括恶性黑色素瘤、基底细胞癌、前庭大腺癌等。绝大多数肿瘤生长在外阴皮肤表面,易被发现,但有很多患者未能获得早期诊断和治疗[3]。该病发病的原因主要为患者不重视外阴症状,如灼痛、瘙痒、小赘生物等;也有医师未意识到外阴症状的重要性,给予了不适当的治疗而延误病情。
外阴癌具有转移早、发展快的特点,转移使外阴癌具有高度恶性,转移途径以淋巴转移、直接浸润为主,极少血运转移,血运转移常发生在晚期。外阴部淋巴管分布丰富,两侧淋巴管互相交通组成淋巴网。肿瘤一般向同侧淋巴结转移,最初转移到腹股沟浅淋巴结,然后至股深淋巴结,并经此进入盆腔内的髂总、髂内、髂外、闭孔淋巴结等,最后转移至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可继续向上至锁骨上淋巴结。阴蒂部癌灶常向双侧淋巴结转移,并可绕过腹股沟浅淋巴结直接至深淋巴结。
参考文献
[1] 娄武英,宋勤奋.外阴癌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 [J].浙江医学, 2014,04:341-342,348.
[2] 金淑平.外阴癌放射治疗的临床护理 [J].護理实践与研究, 2014,11(01)67-69.
[3] 宋荣红,段冰磊,姜秀丽.外阴癌患者的临床护理[J].中外健康文摘, 2013,25:329-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