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广电总局下文要求各电视台在5月中旬至7月停播原定的谍战剧、涉案剧和穿越剧。一时间,自《潜伏》热播之后开始的谍战剧热潮,迅速沉寂。观众终于可以抛开无休止的接头、锄奸、译码、暗战;演员们终于可以暂时把解放前国统区的行头换换;编剧、导演也终于可以慢下来审视作品是不是没侮辱观众的智商;最重要的则是可以让一窝蜂地想把钱投入到谍战剧中,然后赚个盆满钵满的投资人们冷静一下。买中石油的都套里头了,这回貌似傻子都能赚到钱的谍战题材电视剧也跌了。其实露脸和现眼都不是一朝一夕的,早在总局叫停(官方说法叫延播)之前,唱衰谍战剧的声音就已经出现了不少。电视工作者、媒体人、影视剧评论人、观众都从不同的角度给一些先天不足,后天贫血的谍战剧亮了黄牌。
“情节想不相似都难”
“情节想不相似都难”,某大报就曾经以此来评价当前的谍战剧的情节硬伤。无论是小说里的文字谍战,还是荧屏上还原为影像的敌特游戏,大都是作者和编剧的想象,编来编去逃不出那几个套路,观众难免审美疲劳。相较主流媒体字斟句酌的分析,网民的评价更加简单也更直接。有网友总结出谍战剧的七大“俗”:特务多为美娇娘,动作枪战齐上场,故事单薄史料挡,假的妻子真的郎,敌我之间恋爱忙,钩心斗角本事强,对白肤浅旁白扛。诚然,谍战剧基于历史背景、人物关系等限制,编剧可以说是圆桌上的华尔兹,可供创新的余地不大,但是观众却也断然无法接受简单的复制粘贴,第一个鸡蛋是创新味人家叫《暗算》,第二个鸡蛋是新鲜味人家叫《潜伏》,第三个鸡蛋是鸡蛋味人家叫《黎明之前》,第三个以后都有可能是鸡粪味。
“谍战是个筐,啥都往里装”
锤炼好自己的故事,专注于表演和制作,可以说是谍战剧赢得观众的“守正”途径,一些谍战之外的元素,运用得好,装点了故事,丰满了人物,则是谍战剧获得成功的“出奇”招数。《潜伏》在筐里装了点浪漫主义轻喜剧;《黎明之前》更重情怀;《风声》在筐里装了点心理恐惧元素:《借枪》多了点市井民俗,效果各有不同,但是总的来说不出圈。而一些谍战剧却把“奇招”运用成了“歪门邪道”。比如《敌营十八年》在筐里装了弱智狗血的三角恋;最近有一部以女性服装为剧名的谍战剧,在筐里装了好几百件旗袍,还把筐翻个底朝上,在人物以及风格上都像极了《色·戒》,这姑且不说,明显的是76号魔窟的两个汉奸头子丁默村、李士群却被写成了一正一邪的对立面,让人不禁忧虑,如此说法会不会误导对那段历史不甚了了的孩子?我们能做的除了换个台之外,也只能是替在剧中不遗余力地飙戏的两个老戏骨惋惜。
“心理还是喜欢,对付着看”
铆足劲、抡圆了创了谍战剧半天,到这算是刨到根上了,为什么众多的谍战剧粗制滥造?为什么那么多的电视台还在播粗制滥造的谍战剧?观众的需要,似乎仍是一切的根源。在看够了无休止的家庭伦理剧、情感纠葛剧、动作打斗剧、宫廷古装剧后,优秀谍战剧以其全新的人物塑造和情节设置,带给观众全新的视听享受。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民意中国网对1732人进行的调查显示,有69.7%的人半年内至少看过两部谍战剧,23.0%的人看过的谍战剧超过三部,可见观众对谍战剧的喜爱。但是这种爱好,却成为劣质谍战剧绑架观众的资本。电视的单向信息传播,使得观众只能在可供选择的范围中进行选择,而无法自主性地决定节目内容,在这样的前提之下,观众选择谍战剧更多的原因是出于无奈,劣质谍战剧透支了这个题材。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的调查结果显示,有70.5%的观众认为,谍战剧跟风现象带来的将是又一轮市场恶性循环;55.8%的人认为,同类题材泛滥无形中挤压了编导、演员的创作空间;47.3%的人认为,当下的谍战剧热潮是影视行业急功近利、浮躁短视的表现。这样的调查结果恰恰印证了这一点。
“谁说有恃无恐?有市方能无恐”
一位电视台从业者对记者表示,目前各地卫视日趋白热化的竞争主导了电视剧生产的行情。“电视台之间的马太效应在加大,强势电视台对一流资源的抢夺日益明显。”影视制作公司只看到谍战剧不断刷新的单集成交价,变得日益保守,什么题材流行拍什么。抛开观众喜好、艺术创作不谈,把问题上升到出品公司资本运作的层面上看,谍战剧的质与量的倒挂、以炒作代内容、只打演员牌等问题就都得到了解释。《潜伏》65天就拍摄完成了,而战争剧《亮剑》却整整拍了四年。《潜伏》的制作成本为60万一集,总投资不过1800万,却将一大批投资超过5000万的巨作远远甩在身后,首轮播出净收入2000万元,其3年后的播出权已按每集30万元的价格全部售出,导演姜伟可谓创造了低成本、高回报、高收视的神话。《潜伏》之后,众多的影视投资者、制作者均看中了这一点,于是纷纷效仿,一时间谍战剧似乎成了除了房地产之外另一个主要的热钱注入市场。来自于臆想的利益,使得所有的钱主都忽略了一个问题,大量的入场终将带来残酷的竞争,题材已经成为冷饭,谍战剧不再有恃无恐。
“情节想不相似都难”
“情节想不相似都难”,某大报就曾经以此来评价当前的谍战剧的情节硬伤。无论是小说里的文字谍战,还是荧屏上还原为影像的敌特游戏,大都是作者和编剧的想象,编来编去逃不出那几个套路,观众难免审美疲劳。相较主流媒体字斟句酌的分析,网民的评价更加简单也更直接。有网友总结出谍战剧的七大“俗”:特务多为美娇娘,动作枪战齐上场,故事单薄史料挡,假的妻子真的郎,敌我之间恋爱忙,钩心斗角本事强,对白肤浅旁白扛。诚然,谍战剧基于历史背景、人物关系等限制,编剧可以说是圆桌上的华尔兹,可供创新的余地不大,但是观众却也断然无法接受简单的复制粘贴,第一个鸡蛋是创新味人家叫《暗算》,第二个鸡蛋是新鲜味人家叫《潜伏》,第三个鸡蛋是鸡蛋味人家叫《黎明之前》,第三个以后都有可能是鸡粪味。
“谍战是个筐,啥都往里装”
锤炼好自己的故事,专注于表演和制作,可以说是谍战剧赢得观众的“守正”途径,一些谍战之外的元素,运用得好,装点了故事,丰满了人物,则是谍战剧获得成功的“出奇”招数。《潜伏》在筐里装了点浪漫主义轻喜剧;《黎明之前》更重情怀;《风声》在筐里装了点心理恐惧元素:《借枪》多了点市井民俗,效果各有不同,但是总的来说不出圈。而一些谍战剧却把“奇招”运用成了“歪门邪道”。比如《敌营十八年》在筐里装了弱智狗血的三角恋;最近有一部以女性服装为剧名的谍战剧,在筐里装了好几百件旗袍,还把筐翻个底朝上,在人物以及风格上都像极了《色·戒》,这姑且不说,明显的是76号魔窟的两个汉奸头子丁默村、李士群却被写成了一正一邪的对立面,让人不禁忧虑,如此说法会不会误导对那段历史不甚了了的孩子?我们能做的除了换个台之外,也只能是替在剧中不遗余力地飙戏的两个老戏骨惋惜。
“心理还是喜欢,对付着看”
铆足劲、抡圆了创了谍战剧半天,到这算是刨到根上了,为什么众多的谍战剧粗制滥造?为什么那么多的电视台还在播粗制滥造的谍战剧?观众的需要,似乎仍是一切的根源。在看够了无休止的家庭伦理剧、情感纠葛剧、动作打斗剧、宫廷古装剧后,优秀谍战剧以其全新的人物塑造和情节设置,带给观众全新的视听享受。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民意中国网对1732人进行的调查显示,有69.7%的人半年内至少看过两部谍战剧,23.0%的人看过的谍战剧超过三部,可见观众对谍战剧的喜爱。但是这种爱好,却成为劣质谍战剧绑架观众的资本。电视的单向信息传播,使得观众只能在可供选择的范围中进行选择,而无法自主性地决定节目内容,在这样的前提之下,观众选择谍战剧更多的原因是出于无奈,劣质谍战剧透支了这个题材。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的调查结果显示,有70.5%的观众认为,谍战剧跟风现象带来的将是又一轮市场恶性循环;55.8%的人认为,同类题材泛滥无形中挤压了编导、演员的创作空间;47.3%的人认为,当下的谍战剧热潮是影视行业急功近利、浮躁短视的表现。这样的调查结果恰恰印证了这一点。
“谁说有恃无恐?有市方能无恐”
一位电视台从业者对记者表示,目前各地卫视日趋白热化的竞争主导了电视剧生产的行情。“电视台之间的马太效应在加大,强势电视台对一流资源的抢夺日益明显。”影视制作公司只看到谍战剧不断刷新的单集成交价,变得日益保守,什么题材流行拍什么。抛开观众喜好、艺术创作不谈,把问题上升到出品公司资本运作的层面上看,谍战剧的质与量的倒挂、以炒作代内容、只打演员牌等问题就都得到了解释。《潜伏》65天就拍摄完成了,而战争剧《亮剑》却整整拍了四年。《潜伏》的制作成本为60万一集,总投资不过1800万,却将一大批投资超过5000万的巨作远远甩在身后,首轮播出净收入2000万元,其3年后的播出权已按每集30万元的价格全部售出,导演姜伟可谓创造了低成本、高回报、高收视的神话。《潜伏》之后,众多的影视投资者、制作者均看中了这一点,于是纷纷效仿,一时间谍战剧似乎成了除了房地产之外另一个主要的热钱注入市场。来自于臆想的利益,使得所有的钱主都忽略了一个问题,大量的入场终将带来残酷的竞争,题材已经成为冷饭,谍战剧不再有恃无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