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分析临床检验科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及监控措施。方法:回顾分析我院检验科的感染情况,并分析其危险性因素和监控措施。结果:调查结果表明,我院检验科2011年1月-2016年1月共出现感染10例,其中,2011年1月-2013年1月5例,占比50.0%;2013年1月-2014年1月4例,占比40.0%;2014年1月-2016年1月1例,占比10.0%,检验科医院感染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结论:积极找寻检验科医院感染的危险性因素,加强临床管理,落实工作流程,规避安全隐患,对于预防感染,提高总体服务质量来说,意义重大。
【关键词】 临床检验科 医院感染 危险因素 监控措施
因医院环境的特殊性,存在诱发感染性因素相对较多,检验科作为临床医院较为重要的科室,每天需接触患者血液、分泌物等标本,然一旦标本中存在传染性微生物,将造成感染。再加上检验科工作环境差,防护措施落实不到位,间接导致检验科工作人员感染,久而久之造成医院大范围感染。故而,临床积极探究检验科感染的危险因素,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非常重要[1]。下面,本文选取我院检验科发生的感染情况进行分析,旨在根据感染因素制定监控措施,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资料
本次对象为我院2011年1月-2016年1月检验科感染者10例,其中,女性患者6例,男性患者14例,年龄段25-52岁,平均(39.1±1.4)岁;4例实习生,6例本院工作人员。
1.2 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检验科的工作情况,并根据具体情况建立调查问卷,统计职业伤害情况,分析检验科医院的危险性因素,制定监控措施。
2 结果
2.1 临床检验科医院感染的分布情况 调查结果显示,2011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检验科共出现10例感染,其中,2012年1月-2013年1月5例,占比50.0%;2013年1月-2014年1月4例,占比40.0%;2014年1月-2016年1月1例,占比10.0%,检验科医院感染率逐渐降低,数据详见下表。
2.2 临床医院感染疾病的分布情况
调查结果显示,我院感染科感染疾病主要为肝炎(60.0%,6)、梅毒(30.0%,3)、结核病(10.0%,1)等,其中,肝炎包括乙型肝炎2例,占比33.3%;甲型肝炎2例,占比33.3%;乙型肝炎1例,占比16.7%;丙型肝炎1例,占比16.7%。
3 讨论
3.1 检验科医院感染危险因素
①防护设施不完善。主要表现为检验科区域分配不合理,如:实验室环境差,不具备通风条件;检验科洗手区域未配备洗手液、烤手机等;细菌室未配置安全柜,间接加大医源性感染率。②各项制度未落实到底。主要表现为部门医院感染的监控力度不足,只注重医院的经济效益,不注重相应感染制度的落实;检验科的相关工作人员未充分认识医院感染对自身和患者的危险,未检查、落实相应制度;③保洁人员安全意识淡薄。保洁工作人员文化水平、医学知识水平低,流动性大等,均是造成医院感染的因素。④医疗废物处理不彻底。相对于其他科室而言,检验科所消耗的用品、器械等相对较多,产生的医疗废物多,有时还会出现生活、医疗废物垃圾分类不清现象,污染环境,最终造成感染。
3.2 监控措施
①完善组织机构,明确工作职责。医院领导需重视检验科预防感染工作,完善相关管理体系,重视相关体系的落实;明确医护人员工作职责,确保有据可查;②强化预防感染意识。科室领导按时组织、带领检验科工作人员学习感染知识,如:医院感染的诊断标准、消毒技术、医用垃圾处理方法等,必要时还可和传染科建立业务关系,从而帮助每位工作人员树立自我防护意识,做到无菌操作,预防感染;另外,还需禁止工作人员于实验室进食、会客,禁止将个人食品放置于实验室冰箱内;确保实验室设备、物品整齐摆放,保证仪器时间通风;安排专业人员每天按时消毒科室空气、地面,预防感染;组织检验科工作人员统一注射乙肝疫苗,提高机体免疫力;每年进行一次体检,做好相关记录[2]。③加强消毒管理。安排专业人员负责检验科地面、空气的消毒工作,当然,需分开使用、放置不同区域清洁时的工具;根据医院达标程度,设置安全柜;根据自身情况,最好将电话设置为免提,经常消毒话筒;由于鼠标、门把手等接触次数多、时间长,一旦遭受感染,将造成严重影响。故而,需及时清洁、消毒此类设施;若发现地面出现明显性污染,需立即消毒处理,预防交叉感染。④加强医疗废物管理。根据临床所制定的相关医疗废物管理制度,分门别类生活、医疗废物垃圾,医疗废物收集后使用黄色医疗垃圾袋统一送至医疗垃圾回收站。对于患者标本来说,均需按照传染性标本进行处理、高压灭菌,按感染性的医疗废物处理。此外,还需强化手部卫生。因为手是传统病原菌的主要媒介。叮嘱医护人员标本处理过程中佩戴帽子、手套等,严重者还需佩戴口罩、隔离衣。手部清洁期间需严格遵循规章制度,使用洗手液洗手[3-4]。一旦操作过程中出现严重的病菌感染现象,需立即消毒剂浸泡,无论是处理怎样的标本,操作前期均认真、严格的洗手。
综上,临床检验科存在诸多危险性因素,间接加大医院感染率。需积极找寻检验科医院感染的危险性因素,加强临床管理,落实工作流程,规避安全隐患,对于预防感染,提高总体服务质量来说,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 熊杰,白生华,汪璐,等.医院感染危险因素调查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2(3):503-505.
[2] 薛慧芳.检验科免疫实验室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及控制[J].基层医学论坛,2011,15(19):631-632.
[3] 高志玲,王静,李洋,等.2009~2011年医院内感染相关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31(14):2780-2781.
[4] 田军.检驗科医院感染原因及对策的研究[J].大家健康(下旬版),2014,8(7):318.
【关键词】 临床检验科 医院感染 危险因素 监控措施
因医院环境的特殊性,存在诱发感染性因素相对较多,检验科作为临床医院较为重要的科室,每天需接触患者血液、分泌物等标本,然一旦标本中存在传染性微生物,将造成感染。再加上检验科工作环境差,防护措施落实不到位,间接导致检验科工作人员感染,久而久之造成医院大范围感染。故而,临床积极探究检验科感染的危险因素,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非常重要[1]。下面,本文选取我院检验科发生的感染情况进行分析,旨在根据感染因素制定监控措施,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资料
本次对象为我院2011年1月-2016年1月检验科感染者10例,其中,女性患者6例,男性患者14例,年龄段25-52岁,平均(39.1±1.4)岁;4例实习生,6例本院工作人员。
1.2 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检验科的工作情况,并根据具体情况建立调查问卷,统计职业伤害情况,分析检验科医院的危险性因素,制定监控措施。
2 结果
2.1 临床检验科医院感染的分布情况 调查结果显示,2011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检验科共出现10例感染,其中,2012年1月-2013年1月5例,占比50.0%;2013年1月-2014年1月4例,占比40.0%;2014年1月-2016年1月1例,占比10.0%,检验科医院感染率逐渐降低,数据详见下表。
2.2 临床医院感染疾病的分布情况
调查结果显示,我院感染科感染疾病主要为肝炎(60.0%,6)、梅毒(30.0%,3)、结核病(10.0%,1)等,其中,肝炎包括乙型肝炎2例,占比33.3%;甲型肝炎2例,占比33.3%;乙型肝炎1例,占比16.7%;丙型肝炎1例,占比16.7%。
3 讨论
3.1 检验科医院感染危险因素
①防护设施不完善。主要表现为检验科区域分配不合理,如:实验室环境差,不具备通风条件;检验科洗手区域未配备洗手液、烤手机等;细菌室未配置安全柜,间接加大医源性感染率。②各项制度未落实到底。主要表现为部门医院感染的监控力度不足,只注重医院的经济效益,不注重相应感染制度的落实;检验科的相关工作人员未充分认识医院感染对自身和患者的危险,未检查、落实相应制度;③保洁人员安全意识淡薄。保洁工作人员文化水平、医学知识水平低,流动性大等,均是造成医院感染的因素。④医疗废物处理不彻底。相对于其他科室而言,检验科所消耗的用品、器械等相对较多,产生的医疗废物多,有时还会出现生活、医疗废物垃圾分类不清现象,污染环境,最终造成感染。
3.2 监控措施
①完善组织机构,明确工作职责。医院领导需重视检验科预防感染工作,完善相关管理体系,重视相关体系的落实;明确医护人员工作职责,确保有据可查;②强化预防感染意识。科室领导按时组织、带领检验科工作人员学习感染知识,如:医院感染的诊断标准、消毒技术、医用垃圾处理方法等,必要时还可和传染科建立业务关系,从而帮助每位工作人员树立自我防护意识,做到无菌操作,预防感染;另外,还需禁止工作人员于实验室进食、会客,禁止将个人食品放置于实验室冰箱内;确保实验室设备、物品整齐摆放,保证仪器时间通风;安排专业人员每天按时消毒科室空气、地面,预防感染;组织检验科工作人员统一注射乙肝疫苗,提高机体免疫力;每年进行一次体检,做好相关记录[2]。③加强消毒管理。安排专业人员负责检验科地面、空气的消毒工作,当然,需分开使用、放置不同区域清洁时的工具;根据医院达标程度,设置安全柜;根据自身情况,最好将电话设置为免提,经常消毒话筒;由于鼠标、门把手等接触次数多、时间长,一旦遭受感染,将造成严重影响。故而,需及时清洁、消毒此类设施;若发现地面出现明显性污染,需立即消毒处理,预防交叉感染。④加强医疗废物管理。根据临床所制定的相关医疗废物管理制度,分门别类生活、医疗废物垃圾,医疗废物收集后使用黄色医疗垃圾袋统一送至医疗垃圾回收站。对于患者标本来说,均需按照传染性标本进行处理、高压灭菌,按感染性的医疗废物处理。此外,还需强化手部卫生。因为手是传统病原菌的主要媒介。叮嘱医护人员标本处理过程中佩戴帽子、手套等,严重者还需佩戴口罩、隔离衣。手部清洁期间需严格遵循规章制度,使用洗手液洗手[3-4]。一旦操作过程中出现严重的病菌感染现象,需立即消毒剂浸泡,无论是处理怎样的标本,操作前期均认真、严格的洗手。
综上,临床检验科存在诸多危险性因素,间接加大医院感染率。需积极找寻检验科医院感染的危险性因素,加强临床管理,落实工作流程,规避安全隐患,对于预防感染,提高总体服务质量来说,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 熊杰,白生华,汪璐,等.医院感染危险因素调查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2(3):503-505.
[2] 薛慧芳.检验科免疫实验室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及控制[J].基层医学论坛,2011,15(19):631-632.
[3] 高志玲,王静,李洋,等.2009~2011年医院内感染相关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31(14):2780-2781.
[4] 田军.检驗科医院感染原因及对策的研究[J].大家健康(下旬版),2014,8(7):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