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工匠的小故事

来源 :金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angao123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84年,李昌鸿与其夫人的作品《竹简茶具》,获得了德国莱比锡贸易博览会金奖。而且李昌鸿还与师傅顾景舟、徐秀棠一起合编了《宜兴紫砂珍藏》,对推动宜兴紫砂文化的研究,紫砂产业的发展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为了感恩顾老对自己的这份恩情,更为了让这种传承精神更好地發扬下去,李昌鸿大师在80岁高龄时,参加了由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发起的公益项目“善道行动”,资助大学中愿意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学生社团,帮助中国的紫砂事业进一步发扬光大。大工匠的小故事
  宜兴紫砂壶,历史悠久,名扬四海。从明武宗正德年间以来,尤其是上世纪五十年代以后名家辈出。 “壶艺泰斗”顾景舟便是其一。顾老制壶风格严谨、取材甚广、形神兼备、气质高雅。近日,我们专程拜访了得顾老真传的徒弟李昌鸿大师,听他为我们讲述这段难忘的师徒情谊。
  李大9币是一位看上去鹤发童颜、精神矍铄、目光炯炯有神的老者。头戴一顶灰色呢制礼帽、身穿同样质地的中国老式盘扣上衣。说起话来声音洪亮、抑扬顿挫,很难想象这样一位体态轻盈、步伐康健的老者竟已是82岁高龄。
  据李大师回忆,他和顾老相识于紫砂老一厂,18岁时便成了顾老的徒弟。紫砂老一厂是江苏省宜兴紫砂工艺厂的简称,建于1955年,由吴云根、裴石民、任淦庭、王寅春、朱可心、顾景舟、蒋蓉七大老艺人集合当时民间制壶和陶刻的紫砂艺人一起成立的。历时30余年,培养了一批紫砂大师,被称为紫砂界的“黄埔军校” “大师的摇篮”。
  李大师的夫人沈蘧华大师也出自老一厂,两人均是顾老的第一代入室弟子。李大师介绍说,当年顾老对他们要求颇为严格,以今天的标准看就是严苛了。为了让他们专心打基础,顾老在一开始便要求他们, “你们学紫砂,组织上讲了,让你们安心做好接班人,学徒3年,不准谈恋爱,谁要是违反了,谁就回家。”而且为了培养紫砂事业的接班人,顾老当时也未娶妻。期间,有人给顾老介绍对象,顾老把李大师也叫去了,对他说: “别人给你们介绍了一个师母娘。”李大师一看,人长得蛮秀气,皮肤也好,听说就是文化低一些。那天晚饭本来吃得好好的,就因为“师母”说错了一句话,顾老便不再理她了。原来,快到春节了,在顾老的窗台上,放着一盆水仙花,开得格外好看。这个“师母”便说了一句, “这个洋葱头的花开得真好看啊!”顾老一听把眉头一皱,嘀咕了一句, “这么没文化!”第二天,便叫来介绍人把这个“师母”带回去了。后来,徒弟们上班看不到“师母”,便问顾老,顾老说: “不要提她,没文化,我种的水仙花被她说成洋葱头,家里来了这么多人,让我的脸面往哪里搁?”徒弟们便劝他, “她不懂,但在您身边,您可以好好教她嘛。”顾老说: “已经把她送走了。”现在,提起这件事儿,李大师还是不断感叹, “当年的师傅就是这样,不管是教徒弟还是选‘师母’都是一样严格。”
  还有一件事李大师记得特别清楚,给我们讲述时也是眉开眼笑、声情并茂的。 “师傅是一个非常讲究的人,喜爱喝茶,每天上班,到了厂里,打上一壶水,冲了茶,便叫我拿个杯子过去喝一杯,告诉我上午要喝一杯茶。而且,师傅的茶叶都是一包一包裹好的,放在烧好的紫砂壶里面存好,每天上午喝一包,下午喝一包,茶叶保存得很新鲜。尤其是绿茶,打开就有一股甜味。”透过李大师的眼睛,我们仿佛看到了一位既和蔼又严谨的老先生,对徒弟们恩威并施,时而像一位朋友、时而又是一位威严的长者,不由得让人钦佩他的领导艺术。
  “师傅一再要求我们把基本功打扎实。”时至今日,李大师的目光里依然充满了对顾老的敬畏与钦佩之情。有一道工序需要“啪啪啪”打3下,他不小心打了4下,被顾老听到了,教育道: “昌鸿啊,你怎么又忘记了?3下变成4下了?”他心里一惊,心想: “哎呀,我在干活师傅还在注意着我。”还有一次,制壶时只能转着壶打5圈,他不小心打了6圈,顾老又过来讲了: “昌鸿,你刚才多打了一圈,有没有注意?”他诚惶诚恐地说:“我知道了,我知道了。”从此以后,这两道工序,他再也没有错过,每次都是认真地数着,不敢有一丝马虎。所谓“严师出高徒”,正是因为师傅的严格,才让徒弟们打下了扎实的基本功,也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师傅,才得以将这卓越的制壶工艺一代一代传承下来。
  通过李大师对师徒二人这几件小事的讲述,我们从老一代大师身上,看到了他们对待工作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也看到了他们秉持一颗赤子之心,摒弃浮躁喧嚣,坐得下、立得住,反复揣摩、悉心钻研,把产品打磨出极端品质的这份执着,胸怀博大、技艺精湛,令人钦佩!我想,这才是宜兴紫砂壶“流传于指尖,传承于后世”的独门绝技吧。
其他文献
摘 要:通常认为,中小微企业融资难的主要原因在于抵押担保能力不足、银行贷前及贷后管理成本高。但究其深层次根源,则是在信息不对称情况下,银行难以对中小微企业的违约率进行可靠测算,从而难以估量这部分授信的资本占用,加大了银行自身资本充足率管理的难度。本文利用银行较易获取的企业交易信息(发票信息)、信用评级、信贷记录等有限信息,通过构建Logistic回归的违约率测算模型,测算出不同信用水平下中小微企业
期刊
摘 要:我国农村长期以来基于熟人社会的非正式借贷现已难以适应规模经营与农业转型发展,如何提高农户正规信贷可得性是当前农村金融工作亟须解决的重要问题。从农户家庭不同生产经营特征出发,探讨农村金融机构行为偏好,可为该问题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视角。本文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2017年度数据,在对农村金融机构信贷供给行为进行逻辑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实证研究发现:农村金融机构偏好于风险分散、产业融合
期刊
摘 要:我国房地产和金融市场发展使房价进入到货币政策传导渠道中,房价与货币政策中介变量、宏观目标变量间的关系呈动态变动。本文通过TVP-SV-VAR模型研究发现:与M2和信贷相比,社会融资规模与房价的关系更稳定,且对彼此波动的反应更强;近些年房价波动对产出、物价波动的边际效应减弱,对金融稳定的影响仍较大,房价对外部因素波动的敏感性有所降低。建议国家应坚持稳定房价的总基调,把好货币供给闸门,合理管控
期刊
今年博鳌亚洲论坛的主题为“共同命运,共同行动,共同发展”,过去几年间越来越多的国家参与其中。  3月26日至29日,博鳌亚洲论坛2019年年会如期召开。今年论坛的主题为“共同命运,共同行动,共同发展”,过去几年间越来越多的国家参与其中。  与世界分享中国成就  从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上天,到“嫦娥四号”在月球着落;从1952年新中国首次参加奥运会,到2008年8月8日北京奥运会隆重开幕
期刊
紫砂是传统文化与情怀存留于世的一个重要章节,契合饮茶、书画等历史流变的线索。中国历代的文人墨客在品茶之余,和制壶匠人一道,在紫砂壶上谱写诗情画意,让每一把壶都独具匠心,让艺术性和实用性完美地结合。  传奇紫砂  自古以来,中国人就喜欢喝茶,也非常讲究冲茶、泡茶的器具。而由紫砂制成的茶具,千百年来一直都备受推崇。不仅因为紫砂壶能够完美地传递出茶所具有的色香味的品质,而且造型古朴别致,令人赏心悦目。因
期刊
当我们站在时光的这一厍,渴望进一步了解那段关于紫砂的“黄金时代”时,各大博物馆内的紫砂藏品犹如一位位饱经风霜的长者,静待着向我们讲述过去的故事。  明清时期是紫砂壶生产制作的鼎盛时期,当时紫砂大家辈出,留下不少传世精品。  而今天,当我们站在时光的这一岸,渴望进一步了解那段关于紫砂的“黄金时代”时,各大博物馆内的紫砂藏品犹如一位位饱经风霜的长者,静待着向我们讲述过去的故事。  供春的六瓣圆囊壶  
期刊
摘 要:本文通过构建植入地方政府与房地产税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探究房地产税全面改革的宏观经济效应,评估房地产税改革背景下的政策组合效果。研究发现,房地产税改革并不能改变房价整体走势,但房地产税存在类似“自动稳定器”的作用,可以有效缩短外生冲擊对于宏观经济的影响时间。在此基础上的政策分析表明,在房地产税改革的背景下,配合实施紧缩的信贷政策,可以有效平抑外生冲击对宏观经济产生的影响。  关键词:房
期刊
悦安“世界上有一把紫砂壶,它的名字叫宜兴!”  7000多年的制陶历史,使400里太湖之滨的江苏宜兴收获了“陶都”的美誉,而让宜兴闻名于世的当属宜兴紫砂。尤其是宋苏东坡寓居阳羡(宜兴旧称)之时,创紫砂提梁壶,将文人雅趣与紫砂工艺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从而形成了长达千年的紫砂高峰,历久不衰.  俗话说,天下紫砂出宜兴。  7000多年的制陶历史,使400里太湖之滨的江苏宜兴收获了“陶都”的美誉,而让宜兴
期刊
龙窑的智慧之处还在于烧窑。龙窑的烧窑操作,需要有非常熟练的技术和丰富的经验,通常以目测到的火焰温度与坯体的变化情况来决定。因此,人们也把龙窑的烧窑工艺称为“火的艺术”。  陶都宜兴丁蜀镇前墅村,是一处原生态的村落民居,此处最负盛名的则是前墅龙窑。它创建于明代,是世界上年代最久、延续使用时间最长的柴烧龙窑。  据宜兴制陶考古记载,中国自唐代起就用龙窑烧陶,但至今仍在烧陶的龙窑,就此一座。前墅龙窑为墩
期刊
摘 要:定向增发自2006年正式推行以来,已成为主要的股权再融资方式,多次定向增发现象也屡见不鲜。本文通过对上市公司多次定向增发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发现,与仅进行过一次定向增发的公司相比,多次定向增发公司的财务窘迫程度更加严峻;虽然成长性与投资机会较好,但资本性支出水平较低存在投资不足的情况;多次定向增发前的盈利能力也相对较差。因此,通过定向增发进行再融资成为上市公司募集资金的最佳途径。  关键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