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逮捕必要性的证明条件

来源 :法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qsz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逮捕必要性要件是决定是否批准逮捕的一个法定的重要条件。对逮捕必要性证明条件的把握,要从具有社会危险性及采取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等方法不足以防止发生这种社会危险性两方面进行考察判断。全面正确把握逮捕必要性的证明条件,就要求以保障刑事诉讼和被害人的权利为出发点,并兼顾到对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合法权利的保护,平衡保障人权与保证刑事诉讼顺利进行间的关系。
  关键词:逮捕必要性;证明条件;社会危险性
  逮捕逮捕是刑事强制措施中最严厉的一种,与公民权利保障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我国刑事诉讼法对逮捕的适用条件作出了严格的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六十条的规定:“对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等方法,尚不足以防止发生社会危险性,而有逮捕必要的,应即依法逮捕”。这一规定明确了逮捕必须符合的三个条件:一是逮捕的证据要件: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二是逮捕的刑罚要件: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三是逮捕的必要性要件:采取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等方法尚不足以防发生社会危险性,而有逮捕必要。此三者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不可分割,只有在三个条件同时具备的情况下,才能适用逮捕。其中逮捕必要性要件是决定是否批准逮捕的一个法定的重要条件。在我国刑事诉讼法中,逮捕的必要性可作为捕与不捕的分水岭,全面正确把握逮捕必要性的证明条件,可以更好的贯彻慎用逮捕措施的刑事政策,更好的平衡维护公民人身自由与维护社会公共秩序、保障人权与保证刑事诉讼顺利进行间的关系。
  一、如何准确把握逮捕必要性的证明条件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六十条的立法原意中对逮捕必要性的规定应该是包括两个方面含义的,一是具有社会危险性,二是采取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等方法不足以防止发生这种社会危险性。
  (一)具有社会危险性
  社会危险性作为适用逮捕必要性的证明条件,是指有证据证明的犯罪嫌疑人有实施危害社会、他人的行为和其他妨碍刑事诉讼正常进行的行为的可能性。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犯罪嫌疑人实施危害社会、他人的行为的可能性,即犯罪嫌疑人罪行危险性。是指犯罪嫌疑人涉嫌的犯罪事实已经有证据证明,且该犯罪嫌疑人可能会给社会带来危险性。这主要是指已经给国家的公共安全带来严重危害,犯罪性质特别恶劣,犯罪情节特别严重的重大犯罪。如我国刑法规定的危害国家安全罪、严重的故意危害公共安全罪、有组织犯罪、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性质恶劣的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死亡)罪、抢劫罪、强奸罪等严重暴力犯罪及手段残忍、方式恶劣、多次作案、结伙作案、持械作案等情节严重的犯罪。该类犯罪嫌疑人的行为犯罪性质严重或者情节严重足以说明该犯罪嫌疑人可能会具有社会危险性。
  第二,已经受到刑事处罚犯罪嫌疑人再犯新罪或具有实施其他严重危害社会、他人行为的可能性。主要是指在缓刑和假释考验期内的犯罪嫌疑人再犯新罪,或累犯、有前科的犯罪嫌疑人再次犯罪的情形。因为具有上述清醒的犯罪嫌疑人曾涉嫌犯罪受到刑事处罚,其给社会、他人带来危险的可能性也大大提高。
  第三,犯罪嫌疑人具有可能妨碍刑事诉讼的可能性,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1、犯罪嫌疑人消极不履行刑事诉讼义务的可能性。在刑事诉讼中犯罪嫌疑人主要的诉讼义务包括:(1)依法接受侦查机关对其所涉犯罪事实进行的合法侦查;(2)依法到庭参加人民法院对其所被指控的犯罪案件的审理。消极不履行刑事诉讼义务的可能性主要表现为:(1)犯罪嫌疑人逃避或不配合参与犯罪事实的合法侦查等刑事诉讼程序。(2)犯罪嫌疑人违反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的规定,足以影响侦查、审查起诉工作正常进行,如未经执行机关批准,擅自离开所居住的市、县,造成严重后果,或者经传讯不及时到案,造成严重后果的等。
  2、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积极不履行刑事诉讼义务的可能性。
  积极不履行刑事诉讼义务是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阻碍侦查机关取证、妨碍证人作证或者实施其它阻挠刑事诉讼进程的积极的行为以使侦查或审理不能正常进行。在司法实践中一般表现为:(1)犯罪嫌疑人存在隐匿或者毁灭涉案证据的行为或者企图;(2)犯罪嫌疑人存在对举报人、被害人实施打击报复行为或者企图;(3)犯罪嫌疑人存在与其他同案人员串供、翻供行为的行为或者企图;(4)犯罪嫌疑人存在以不正当的手段干扰证人、翻译人、鉴定人向司法机关提供证言、鉴定的真实性。
  (二)适用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等方法尚不足以防止发生社会危险性。
  判断犯罪嫌疑人是否有逮捕必要,在对犯罪嫌疑人是否具有社会危险性进行考察的同时,还应对以下两个方面的证明条件进行考察:
  第一,对该犯罪嫌疑人适用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等方法是否足以防止发生社会危险性进行考察。应综合分析犯罪嫌疑人所具有的社会危险性的具体内容及其危险程度,对犯罪嫌疑人犯罪前后表现、生活环境、个人情况和其它可能对其行为产生重大影响的因素等综合分析判断。并根据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的性质、手段及其执行作用来分析,如对该类犯罪嫌疑人采取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等方法显然不足以防止这种社会危险性的发生,才可认为该类犯罪嫌疑人符合逮捕必要性的证明条件。如果经考察认为犯罪嫌疑人具有犯罪性质较轻、犯罪手段一般、平时表现尚好、犯罪以后又有悔罪表现或积极帮助被害人挽回损失等因素,就可根据其罪行危险性本身特点及防止社会危险性的发生所要求,认定其不符合逮捕必要性的证明条件,对其适用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等强制措施。
  第二,对于犯罪嫌疑人的羁押方式,应当首先考虑适用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措施,而不是逮捕。逮捕存在的目的之一就是为了保障人权,然而却是以限制或者剥夺具体人的人身自由为条件的。逮捕具有明显的双刃性,在正当的法律程序严格限制下的逮捕,是惩治犯罪的有效手段,具有其存在的正当性,而不受限制的、滥用的逮捕,可能成为践踏人权的工具。因此,应在司法实践中明确,只有在适用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等方法尚不足以防止发生社会危险性的,才能认定具有逮捕的必要,进而考虑适用逮捕措施。   二、把握逮捕必要性证明条件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严格掌握逮捕必要的证明条件,防止矫枉过正。
  司法实践证明:合理适用逮捕可以有效地防止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实施妨碍刑事诉讼正常进行的行为,而滥用逮捕则会严重地侵害公民的人身权利、损害司法机关公正办案,司法为民的形象。因此,必须准确把握逮捕必要性的证明条件。首先要依法办案,即严格依据法律规定办理案件,不得随意扩大对逮捕必要性证明条件适用范围的理解。要始终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原则,合理掌握逮捕的必要性的证明条件。其次要重事实、重证据、重调查研究,不能凭主观臆断和经验办案,只有这样,才能作到公正执法、不枉不纵。
  (二)转变执法观念,追求公正与效率,树立保障人权的思想。
  长期以来,在司法实践中司法机关对逮捕措施的使用,仍停留在以保障刑事诉讼正常进行和保护被害人合法权利的水平上,忽视了对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的合法权利的保护,造成逮捕措施的滥用,不但浪费司法资源、降低诉讼效率,并且不符合保障人权的需要。这就要求司法机关进一步提高认识,转变执法观念,摒弃重打击、轻保护;重惩罚、轻教育的执法观念,积极推行的全新的执法观念,追求公正与效率,树立保障人权的思想。并且要求司法机关进一步更新执法观念、改变执法模式,在选择适用“逮捕必要性”时,既要考虑以保障刑事诉讼和被害人的权利为出发点,又要兼顾到对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合法权利的保护。只有保障逮捕措施适用的准确性和效率性,才能突出打击刑事犯罪的重点,节约司法资源,提高诉讼效率,真正实现办案数量与质量的有机统一、案件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三)推行逮捕必要性双向说理制度。
  在我国建立、推行逮捕必要性双向说明理由制度,符合逮捕制度人权保障和保障刑事诉讼顺利进行的价值追求,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正当程序法律原则的要求。逮捕必要性双向说明制度是指侦查机关侦查时除要全面收集有罪、无罪和罪重、罪轻的证据外,在提请批准逮捕犯罪嫌疑人时,还要提供犯罪嫌疑人有逮捕必要性的理由进行说明的制度;而检察机关对提请批准逮捕案件作出批准逮捕或者不批准逮捕决定时,对批准逮捕或不批准逮捕的理由也进行说明的制度。例如,侦查机关认为所报请案件的犯罪嫌疑人有逮捕必要,需提请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存在,对犯罪嫌疑人有可能被判处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等不足以防止社会危险而有逮捕必要的证据,在提请逮捕时在向检察机关报送犯罪嫌疑人基本情况、犯罪事实和提请批准意见的同时,还提供有逮捕必要的证明,如犯罪嫌疑人的一贯表现、主观恶性的大小、悔罪表现以及案件本身造成的社会影响等方面的证明材料;检察机关经审查对于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的案件、或者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存在,对犯罪嫌疑人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的,但采取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等强制措施足以防止社会危险发生的案件,在作出不批准逮捕决定的同时,也应当向侦查机关提供不批准逮捕的根据和理由。在检察机关和侦查机关之间推行“双向说理制度”,可有力提升提请和审查逮捕案件质量,降低捕后轻刑判决率的问题。同时有利于贯彻落实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更好地维护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权利。
  注释:
  [1]《人民检察院审查逮捕质量标准(试行)》,2006年8月17日最高人民检察院第十届检察委员会第五十九次会议通过。
  [2]刘根菊、杨立新:《逮捕的实质性条件新探》,法学,2003版。
  [3]王利明:《司法改革研究》, 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版。
  [4]徐静村:《刑事诉讼法学》, 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
  [5]白泉民、高景峰 《如何掌握“逮捕必要性”》,检察日报,2004。
  (作者通讯地址:天津市津南区人民检察院案件管理办公室,天津市 津南区 300350)
其他文献
近年来,民事虚假诉讼案件不时出现,愈演愈烈,扰乱了诉讼秩序,侵害了合法权益,挑衅着司法尊严,逐渐成为破坏司法公信力、损害社会诚信的不良因素。  一、特征  所谓民事虚假诉讼,简单地说是指民事诉讼的当事人通过虚构民事法律关系,伪造证据,骗取法院作出错误裁判,以达到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目的的行为。综合分析民事虚假诉讼案件,主要表现为以下特征:  1、诉讼主体关系特殊,容易达成默契。虚假诉讼的诉讼参加人之
期刊
摘要:本文以国家版权局7月份出台的《著作权法》修改草案第二稿为切入点,从著作权延伸性集体管理的概念出发,并分析了实行这一制度的必要性及其优势,并认为虽然我国实行延伸性集体管理不可能一蹴而就,还有许多需要完善的空间,但不能因噎废食,否认其在更加全面保护著作权人权益、方便使用人取得使用作品的许可等方面的价值,所以不应该将这一制度从草案中删除,而是要让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  关键词:著作权;延伸性集体管
期刊
摘要:新刑诉法对刑事案件适用简易程序作了重大修改,检察机关该如何适应新法的要求,通过派员出席法庭,切实履行检察监督职能,维护被告人应有的合法权益。本文从刑事案件适用简易程序的修改背景、原因及检察机关的应对策略等方面进行阐述,以期对检察机关适用修改后的简易程序的案件办理提供有效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简易程序;出庭;法律监督  一、刑事案件适用简易程序修改的背景  1、基本情况分析  以往简易案件的
期刊
摘要:严厉查处贪污贿赂犯罪是检察机关打击职务犯罪的重点工作,是反腐工作的重中之重。由于贪污贿赂犯罪的主体是特殊主题,他们智商较高,地位在上,社会关系较广且较复杂,他们的犯罪属于智能型犯罪,因此,决定了他们实施犯罪的手段较高,规避法律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反侦察能力很强,使得检察机关查处较难,本文结合检察工作实践,就如何查处贪污贿赂犯罪,谈了八个方面主攻方向,为准确、迅速地查处此类犯罪铺平了道路。  
期刊
摘要:介入侦查引导取证工作是指检察机关侦查监督部门为保证重大案件的诉讼效率和程序正义,及时发现和纠正侦查活动中的违法行为,保证侦查取证活动依法、及时、全面地进行的一项工作,是检察机关在处理刑事案件中行使法律监督职能的表现。本文通过阐述介入侦查引导取证工作的法律依据和目的、存在的问题和完善等方面,提出自己的一点浅显的看法,以期规范提前介入机制,充分发挥检察职能。  关键词:侦查监督;提前介入;引导侦
期刊
摘要:检察委员会的规范化建设已取得明显成效的情况下,应当更多地关注检察委员会的司法属性问题和决策机制的改革完善。检察委员会改革应遵循司法规律,通过优化组织体系、改革决策模式、建立责任机制、提升委员司法能力等强化其司法属性。目前检察委员会专职委员并没有发挥出应有的职能作用,具体可从检察委员会专职委员的科学选任、职责设定以及正确处理几个关系方面入手对检察委员会专职委员制度进行系统完善。  关键词:司法
期刊
摘要:企业行贿,我国刑法上并没有这样一个独立的罪名,而是存在于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一类现象,是指以企业作为行贿的主体的行为,区别于以自然人的行贿行为,从现行刑法角度分析,它涉及到的罪名包括单位行贿罪、对单位行贿罪,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罪。要界定企业行贿首先要正确理解“企业”。 “企业”是指依照我国法律设立的,具有独立意志的有限公司、股份公司、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三资企业,工厂、厂矿、商店、农场等以
期刊
摘要:新刑诉法的亮点之一就是增设了刑事和解制度,从此刑事司法实践中已经被普遍接纳的刑事和解制度终于被载入了我国基本法律条文,本文试从理解刑事和解的理论基础出发,全面评析刑事和解制度在新刑诉法中的规定,并从检察官的视角来探讨刑事和解制度在检察实践中的贯彻和践行。  关键词:新刑诉法;刑事和解;检察实践  一、 刑事和解制度的含义与理论基础  所谓刑事和解制度是指在刑事诉讼过程中,犯罪嫌疑人能积极主动
期刊
查办职务犯罪是宪法和法律赋予检察机关的一项重要职责。德安县人民检察院充分发挥检察工作职能,坚持以服务大局和保障民生为着力点,紧紧抓住社会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突出办案重点,加大查办职务犯罪案件的力度,为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作出了积极贡献。笔者对该院近五年(2008-2012)立案查处的贪污贿赂、渎职侵权等职务犯罪案件的特点、原因进行了分析,进而提出预防对策。  一、查办职务犯罪案件的基
期刊
摘要:本文从附条件不起诉的概念界定出发,考察了附条件不起诉的理论根源,立足附条件不起诉制度运行的现状与问题,重点分析了附条件不起诉制度适用条件与考察内容,并据此提出了进一步完善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的建议。  关键词: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研究  一、附条件不起诉的概念界定  有人认为,附条件不起诉,显然与日本刑事诉讼中的缓期起诉或起诉犹豫近似,特别与德国采取特定惩罚性措施同时终止刑事诉讼的制度基本相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