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资助体系下大学生感恩教育探析

来源 :速读·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shiy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近年来,为了实现“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的承诺,国家逐年增涨高校资助金额,但是资助金额的增长与大学生感恩教育的掉队形成鲜明对比,本文对现阶段高校感恩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路径进行探析。
  ◆关键词:高校资助;大学生;感恩教育
  2013年1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精准扶贫重要思想,成为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基本指导思想。2017 年 12 月教育部印发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要求“切实构建十大育人体系,其中包括建立国家资助、学校奖助、社会捐助、学生自助“四位一体”的发展型资助体系”。在此背景下,国家近年来逐步建立和完善“奖、助、贷、勤、补、减、 偿、免”八位一体的资助政策体系,帮助贫困生顺利完成学业并逐年增涨资助金额,但是社会上关于受资助者感恩意识淡漠的报道却屡出不穷,此现象说明感恩教育的发展应得到关注和重视。
  1高校感恩教育的意义
  人与人之间存在多种关系,恩情也是其中的一种,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大学生应该具备的优秀品质,高校感恩教育在学生个人发展、提升高校资助工作内在价值、维护资助人士积极性三个方面都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1.1有利于大学生个人发展
  感恩教育有助于提高学生道德修养,帮助学生建树完整的人格。感恩教育的实施在提升学生的素质与道德品质的同时,增强了学生的责任感与道德意识。当一个人拥有感恩之心时,他会想以加倍努力学习的方式将感恩之心转化感恩行为来回报社会,这样能够不断发掘和激发他们的潜能,使他们在自己之后的人生中更好的立足社会,赢得更加美好的未来。
  1.2有利于提升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内在价值
  感恩教育在保证困难大学生完成学业的基础上帮助学生树立健康的心态,形成一个报答社会的良性循环。感恩教育除了要让学生学习感恩知识,形成感恩意识,更为重要的是让学生在实践中把感恩意识内化为内在品质,外化为感恩行为,让感恩的种子洒满各个角落,让社会开满和谐之花。
  1.3有利于维护社会爱心人士的资助积极性
  感恩教育是维护社会各界爱心人士资助积极性的重要措施。资助者总认为无偿资助一定能让大学生懂得珍惜学习机会、懂得感恩,而部分大学生却认为贫困理所应当受到资助,我们不赞成在资助过程中给学生套上道德枷锁,但是感恩意识淡漠的现象的的确确寒了社会无偿资助人士的心,实施感恩教育,将受资助学生的感恩情怀反馈给社会资助人士,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这种现象,维护好资助人士的积极性才能使高校资助工作更好的开展。
  2高校感恩教育存在的问题探析
  在国家政策的指引下,在高校资助工作迅速完善的背景下,高校感恩教育的发展显得尤为滞后,这体现在感恩教育功能的挖掘、感恩教育工作方式、感恩教育工作体系以及感恩教育监督反馈机制等四个方面。
  2.1没有充分发挥高校资助过程中良好的感恩教育功能
  高校资助工作本身便具有感恩教育的功能,只是教育工作落实不好才使其良好的教育功能没有被挖掘出来。高校建立起的学生资助制度,帮助贫困学生顺利得完成学业,这是大学生资助工作的重要内容,但这并非其全部内涵。除经济功能之外,大学生资助工作还具有教育功能,在国家奖助学金的政策宣传阶段、申请评定阶段,高校很少渗入感恩教育,有些大学生不能正确看待贫困,把贫困当作自己获得资助的砝码,在老师、同学面前过度宣扬自己家庭贫困,这样学生一旦获得资助,就会觉得理所应当,还有的学生认为获得资助是自己学习成绩优异使然,没有必要感恩。学校是育人的主要阵地,大学生资助工作是重要的育人环节,一个良好的感恩教育契机,要把做好受资助学生的感恩教育作为资助工作的主要内容和主要职责之一。
  2.2感恩教育方式未与时俱进
  高校目前主要采用的教育方式仍然以传统“灌输式”、“说教式”为主。高校实施的感恩教育方式不够贴近学生,说教基础上通常是让学生积极参加教育指向性、目的性较强的活动,教育过程枯燥、单调、缺乏创新,这种活动开展过多,学生容易产生疲倦感、负担感、甚至排斥感, 这对受资助学生思想触动有限,无法让他们真正学会知恩、感恩、报恩。
  2.3高校未形成系统的感恩教育体系
  目前多数高校在思想教育工作上缺乏完善合理的贫困生感恩教育工作制度和运行体系,对受助学生的感恩教育活动缺乏系统研究,缺乏有效措施,虽然高校也进行了一些感恩教育,但往往只是短期教育行为。众所周知,感恩教育强调知、情、意、行全面协调发展,但很多高校的感恩教育只是停留在如何培养学生从“知恩”到“识恩”的转变阶段,在“报恩”到“施恩”的培养工作明显缺乏。同时,受应试教育环境影响,一些高校将重心放在了专业知识和就业问题上,感恩教育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多数高校感恩教育工作者缺乏专门的培训和学习,没有专业团队,学生也缺乏专门的感恩教育课程,不完善的感恩教育体系使得感恩教育不能深入,一些高校的感恩教育只是针对受助学生开展“全面撒网”教育,对受助学生心理、生理特点以及考虑不同年级、不同家庭经济水平等情况把握不够,感恩教育针对性不强。
  3高校感恩教育实施路径探析
  感恩并非与生俱来,需要通过教育进行引导,针对以上提出的高校感恩教育工作中存在的四方面问题,笔者尝试分别从四个方面出发进行实施路径的探析,对于如何改善高校感恩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实施路径的建议。
  3.1感恩教育活动与高校经济资助工作紧密结合
  将感恩教育渗透进高校资助工作中,深挖其教育职能,二者相辅相成。如在拟定的资助申请条件中,加入感恩的导向,将感恩教育融入其中,使受资助者在申请之初便形成知恩感恩的意识;“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 渔”,还要发展勤工助学在资助体系中的重要教育作用,这种通过自食其力获取资助的手段更具教育意义,让受资助学生珍惜来之不易的资助机会,更加懂得感恩。在个人付出與收获中使他们理解父母、国家、社会的关爱与恩情。   3.2开展多方式的感恩教育
  3.2.1打造感恩教育校园文化,营造以感恩为荣的校园氛围
  在校园营造感恩的氛围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在学校宣传栏设置感恩板块,在主干道以及教室设置感恩标语,通过校园广播积极宣传感恩教育,开展感恩主题活动,如演讲比赛、摄影比赛等。应用多种多样的形式进行感恩宣传教育活动,全面渗透感恩理念,营造知恩感恩的校园氛围,让学生形成主动感恩的意识。
  3.2.2搭建感恩教育平台,联系社会实践基地
  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促进感恩教育的知行合一。团委联系实践基地,通过学生社团定期组织学生开展各项公益活动和志愿者服务,例如探访孤儿院、养老院、下乡支教等活动。鼓励受助学生参与到公益募捐活动中去,体会公益资金的来之不易,从而认识到他们是在社会和他人的关爱下成长,在受到关爱的同时,有责任将爱传递下去。让他们在服务他人和社会的过程中更深刻地感悟感恩的意义。
  3.2.3实行模范引领计划,加强受资助学生间沟通交流
  充分发挥榜样的力量,在沟通交流中提升感恩素养。举办大学生感恩事迹表彰会,邀请感恩模范录制视频、开办讲座,突出受资助学生典型经历与知恩图报的重要示范作用 。为受资助学生建立一个QQ或微信群等交流互助平台,已毕业的曾受资助学生可以随时解答在校贫困生来自生活、学习等方面的困惑,有效建立受资助学生之间的联系,促进受资助学生对于感恩情感的接纳与表达。
  3.3建设全校师生共同参与的高校感恩教育工作系统工程
  高校感恩教育工作新格局的开展要求全校师生共同参与。感恩教育不是高校资助工作者单方面的任务,而是整个学校的任务,高校感恩教育系统工程的建设,第一,要求高校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导作用, 把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结合起来,把系统教学与专题教育结合起来;第二,要求高校通过邀请专业人员来开展技能培训,以加强感恩教育工作队伍的建设,并定期开设研讨会,总结并反思感恩教育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并讨论解决办法;第三,要求高校制定贯穿大学生涯始终的感恩教育计划:如大一从班级课堂入手,营造温情感恩氛围;大二大三主导开展宣传与实践诚信感恩教育;大四结合学生专业知识特色,学以致用,开展诚信感恩公益实践,回报社会。
  3.4健全一套有效的感恩教育评价体系
  教育效果与教育评价相关,感恩教育评价体系可提高高效感恩教育工作的效能。感恩教育效果评价可从理论层面、认知层面、情感层面及实践层面等多层面进行,感恩教育理论课程作为第一课堂,感恩教育实践活动作为第二课堂,社会公益活动作为第三课堂,多项课堂成绩单便可形成学生的感恩教育档案,记录他们在校期间参加的感恩理论课程、主题活动、社会公益的情况以及心得体会等,将此档案运用到学生评优评先和学生资助工作中,二者相辅相成,形成一套有效的感恩评价体系,提高高校感恩教育工作的效能。
  4结语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人之所以为人的基本条件。在高校资助工作较为完善的今天,高校对大学生尤其是贫困生开展感恩教育势在必行。感恩教育是一个细水长流、润物无声的过程。感恩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部分,要让感恩教育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必修课,让感恩意识扎根于大学生内心,让感恩行为成为衡量大学生行为的标准。高校不仅要重视这项工作,还要全员参与深入研究和完善这项工作,要与资助工作紧密结合,不断改进教育方式、改善教育理念、丰富教育内容,建设感恩教育系统工程,健全感恩教育评价体系,在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改进高校感恩教育工作,从而使感恩教育真正落到实处,帮助大学生完成学业的同时做好思想教育,使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社会栋梁之才。
  通讯作者:胡淑珍
  参考文献
  [1]武红阵.精准资助视野下高校贫困生感恩教育路径研究[J].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1):104-106.
  [2]熊蕾.高校资助体系下贫困大学生诚信和感恩教育的思考与探究[J].才智,2020(13):164-165.
  [3]連晓旭.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中感恩及诚信教育的必要性思考[J]. 现代职业教育,2021(15):176-177.
  [4]张晓琴.“资助”与“育人”:助学指导工作的必然选择[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1):114—116
  [5]王兆文.资助育人视域下高校贫困生感恩教育的有效途径[J].文渊(中学版),2019(7):408-409.
  作者简介
  胡淑珍(1986-),女,河南新乡,讲师,研究生,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工作,通讯作者。
  基金项目:新乡医学院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高校辅导员研究)培育项目(项目编号:XXMU20FB16)。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进程的不断推进,现代小学数学教学目标不在局限于提升学生的数学成绩,还要进一步锻炼和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让学生能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学会分析和评价数学问题,进而提升其数学素养。基于此,本文以植树问题为例,深入研究培养小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具体教学措施,旨在为提升小学数学课堂质量和效率提供一些新的理论参考和启发。  ◆关键词:高阶思维能力;小学数学;植树问题  高阶思维能力
期刊
◆摘 要:中国音乐史教学有着宝贵的资源,比如文字影视资料、文物和文化遗址等,这为中国音乐史的教学提供了很好的课程资源,将其引入到教学实践中,不仅能够缩小学生和中国音乐史的距离,还能够发展学生的探究精神。中国音乐史中通过对影视资源进行发掘,可以实现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并且这也是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本文主要分析了在中国音乐史教学中利用影视资源培养学生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能力以及批判性思维的途径。 
期刊
◆摘 要:阅读是有效获取知识信息的一种学习方式,对于幼儿阶段的孩子来说,开展阅读学习能够帮助他们迅速打开接触和了解世界的大门,让他们在阅读中获取到更多丰富的知识,从实现对知识和技能的更好掌握。本文针对幼儿阶段的阅读教学活动进行了论述,希望广大幼儿教师能够在阅读这篇文章的过程中受到启发,更好的引导幼儿进行阅读学习,以此实现对幼儿阅读学习能力的有效培养。  ◆关键词:阅读教学;幼儿阶段;具体措施  1
期刊
◆摘 要:随着现代教育理论的发展和进步,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展示时代气息,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和进步,成为教师进行课堂教学关注的核心教育课题。初中数学教学阶段是学生数学素养成长的重要时期。但在传统教学理念下,教师的课堂教学方式相对固化,学生也形成了照猫画虎的刻板学习思维,导致其能力发展长期处于比较浅显的阶段。对此在新的教学时期,教师需要对创新的课堂教学策略进行积极分析和研究,促进传统课堂教学方式
期刊
◆摘 要:随着现代教学理论法和进步,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展示时代气息,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和进步,成为教师关注的核心课题之一。在初中生物课程教学中,农村教育环境给知识教学带来了一定优势,前提是教师需要保持是时代教学气息,积极更新传统课堂教学方式和理念,促使生物课程的综合教学质量切实提升。本文将对初中生物教学中的探究性教学思路进行分析和讨论,希望能够给相关教学的创新发展提供参考和帮助。  ◆关键词
期刊
◆摘 要:群文阅读是一种新兴的教学方式。群文阅读指的是教师对一个或者几个议题,选择阅读文本,带领学生对文本进行阅读,最终达到共识的一种阅读教学方式。在高中阶段,语文古诗词教学是教学的重点难点,并且在当前的古诗词教学中仍然存在不少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许多语文教师都普遍采用群文阅读的教学模式进行古诗词教学。笔者总结了前人群文阅读教学的经验,并结合自身古诗词教学实践,分析了当前语文古诗词群文阅读教学
期刊
◆摘 要:随着当今教育事业的发展,部分高校受新型教育观念影响较深,在对高校大学生进行教学时,逐渐开始关注学生在美育方面的发展,以此将学生塑造成为全能型人才。在高校建设发展过程中,图书馆的兴建在一定意义上彰显了高校的发展水平与教学能力。而将美育与图书馆建设风格相融合,对于提升高校学生自身美育发展也有一定的促进意义。可有效促使大学生能更加了解自己和增长知识,更加明确自己的目标,是大学生认识和改变世界的
期刊
◆摘 要:色彩教学是美术教学的一部分,对于提升学生对色彩的感知和运用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美术素养有着非常显著的作用。在小学阶段的美术教学中,美术老师应当运用相应的教学手段去引导学生感知色彩、运用色彩,让他们能够在色彩教学的课程中发展出更加完备的审美能力,从而达到良好的美术教学效果。  ◆关键词:小学阶段;美术课程;色彩教学;具体措施  1开展多样化教学活动  美术学习的趣味性较强,所以课堂上,学生
期刊
◆摘 要:交流与分享的目的是帮助孩子梳理和提升原有的经验,带领他们的户外搭建更上一层楼。要求教师在户外搭建中进行全面观察,准确把握分享价值的内容,在有限的时间内巧妙引导,最大限度地发挥交流与分享的教育效果。本文分析了分享環节提升幼儿户外搭建能力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一定的措施。  ◆关键词:分享环节;幼儿园;户外搭建能力;措施  在交流分享环节,教师要根据区域活动的整体情况和孩子们的具体表现,有针
期刊
◆摘 要:近年来,无人机技术以其巨大的优势在众多领域中得到广泛普及,“无人机+”时代已经到来。据调研,无人机的典型应用可以在高职教育学科的大部分专业中找到结合点。响应时代对教育改革的要求,适应新技术、新产业的发展,将无人机应用技术融入应用到这些专业中,重构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方案,对于创新高职院校工科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本文将从新工科视域下探析将“无人机+”技术融入到高职相关专业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