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时代背景下,党和国家高度重视高校的学风建设工作,本文以学生为主体,分析地方普通高校学风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围绕管理主体、管理制度、过程管理等方面对学风建设工作进行探索,从而为营造好的学风,有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奠定基础。
关键词:新时代;地方普通高校;学风建设
党的十九大召开标志着我国已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基于新的历史方位,我们党和国家对高校教育的发展工作也有了相应的新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为了培养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我们就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由此看出党和国家把教育事业放在国家发展的首位。根据教育部《关于切实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学风建设的实施意见》,文件开篇就强调了学风的重要性,认为“学风是大学精神的集中体现,是教书育人的本质要求,是高等学校的立校之本、发展之魂,优良学风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因此,在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学风建设重要性就更为突显,需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风建设的质量和水平[1]。
一、学风建设存在的问题
针对学风问题,各个学校都做了很多有益的探索。以某高校为例,首先调取了图书馆门禁管理系统156余万条数据,重点分析了近3年间下午2:00~6:00时间段学生进图书馆的人次数和图书借阅量的变化趋势。数据反映该时间段年平均进图书馆的人次数只有12人次左右,图书借阅量年人均从9.6册下降到4.9册书。考虑到获取知识的途径已经从纸质媒介向网络、手机等方面变化的因素,但还是反映出学生在课后用于学习的时间在减少,纸质专业科技文献资料的参阅量也在逐年减少。
其次,调取了食堂就餐收费系统的2364余万条数据,重点统计分析了近3年间学生在早上7:00前、7:30前、8:00前、9:00前等时间段早餐的就餐人次变化。数据反映:没到食堂就餐的学生数占本年级全部学生数的比例,一年级的为1.1%、二年级的为19.66%、三年级的为25.98%,说明年级越高,起床越晚,反映出投入学习的时间随年级升高而减少。剔除少数学生自备早餐、不吃早餐等因素,通过对学生吃早餐数(天数/周)分年级与课程成绩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按时吃早餐天数越多的学生,课程平均成绩越高,不及格门次越少,反映出学生投入学习的时间就越多[2]。
以上调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校学风建设存在的问题,同时,经过调查研究,发现学风建设还存在如下问题:少数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较差,学习效果不好,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主动性较差,完全是被动式学习模式,自控能力较差,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有的学生上课迟到、早退,旷课现象较严重;有的学生上课纪律较差。不带教材、不听讲、不做笔记等,上课玩手机(追剧、游戏)、睡觉;一些学生学习成绩差,不及格人次和门次偏高等问题。
二、新时代背景下学风建设的路径探索
(一)高度重视,齐抓共管
(1)提高认识,形成全校上下高度重视学风建设工作的良好氛围。高校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学校要建立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三全育人”机制,明确育人目标、聚合育人资源、遵循育人规律、创新育人机制,不断提升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切实履行好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职责使命,形成全校上下高度重视学风建设工作的良好氛围。
(2)全校上下要高度重视学风建设工作,多方联动,齐抓共管,形成合力。优良的学风是保障中心工作完成的核心要素。学风建设体现在每一个工作环节,涉及学校方方面面工作,需要学校、职能部门、学院、系/教研室等各级部门(单位)协同,齐抓共管的系统工程,是需要教师、学生全员参与,共同努力。因此,全校上下务必要统一思想认识,各级领导高度重视,不断完善制度,形成长效机制,促进学风质量的持续提升。
(3)各级领导,尤其是各教学单位领导,应经常深入基层和教学现场检查教学工作,发现并及时解决问题,对学风常抓不懈。首先,学校开学报到日,学校党政领导、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必须深入教学现场,检查开学准备情况,了解教学情况。尤其是各教学单位党政班子的全体成员,必须组织好学院的开学教学准备工作,检查上课情况并听课,专题会议解决本学院存在的问题;其次,各教学单位要认真组织学院的期中教学检查工作,并书面上报检查情况;学校领导及相关部门重点抽查,深入各个学院,了解并解决存在的相关问题;再次,要管好各类考试,尤其是容易忽视的教师随堂结课考试。学校党政领导、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尤其是各教学单位党政班子成员,必须深入考场巡视,检查考场情况,巡视考风考纪。
(4)要抓好常态化的学风巡查工作。学校成立由教务处、学工部、人事处组成的校级学风巡查组,以及由学院教学院长、教学秘书组成的学院学风巡查小组。每天安排专人,不定时的巡视。通过常态化的巡查,使制度得到贯彻,习惯得以养成,风气得以形成[3]。
(二)制度建设,重在长效
(1)修订完善《学分制管理办法》《学籍管理条例》,完善学分制与绩点管理办法,严格学籍处理,切实执行黄牌警告、留(降)级、退学试读、退学制度,对不良学风形成约束效应;加强课堂考勤,及时处理违纪,严格过程管理;修订完善《考试管理条例》,加强考试管理,严肃考风考纪。
(2)加大对学习成绩优秀学生的表彰奖励力度,严格学籍处理与上课违纪、考试作弊处分力度,确保优良学风的长效机制。学校充分运用各种政策,如发挥各种奖学金(如国家奖学金、综合评分獎励、学年先进评选、三好学生评比、各种社会企业奖学金)的激励作用,加大对学习成绩优秀学生的表彰奖励力度,树立学生爱学习、比学习,争取良好成绩的风气;对于学习成绩优异、三年综合测评成绩排名前列的学生,以及在高级别全国大学生竞赛中获得优异成绩的学生,优先推荐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 (三)过程管理,细化责任
(1)要充分发挥学院、师生在学风建设工作中的核心作用。要把学风建设,融入每一个教师、每一个学生的日常教学行为中,融入平时的每一节课堂的教学活动中,融入教学管理的每一个环节中,融入课堂教学质量的监控中,成为一种习惯,成为一种风气。
(2)要发挥学生工作的作用。学生工作部(处)要持续深化学风整顿工作,持续落实“六抓六促”(即抓目标,促重点;抓规范,促行为;抓自习,促学习;抓班风,促学风;抓差生,促成效;抓纪律,促考风)工作,持续推进学风建设;做好考勤统计工作,及时进行迟到、旷课等学生的思想教育及违纪处分工作。
(3)要坚持严格的成绩管理制度。相关管理人员、各任课教师都应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原则性。考试前不得以辅导答疑等形式泄题,考试结束两周内必须登录成绩,成绩一经评定不得改动。严禁考试后跑分、要分、改分等不正之风,发现一起就坚决严肃处理一起。
(4)要加快学校信息化管理建设。使学生出勤、宿舍管理等工作信息化,推进大数据建设,进而能及时准确反映真实、有效的教风学风情况[4]。
(四)刻苦学习,努力上进,学生是学风建设的主体
学生是学风建设的主体。良好的学风是衡量一所高校办学思想、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社会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关键。
(1)学生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学习观。要加强德育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学习观、成才观和就业观;同时狠抓养成教育,制定学风督查办法,评定优良学风班集体;要开展辅导员、班主任和导师的谈心活动,加强学生与老师的交流,引导学生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鼓励学生班级开展主题教育、团日活动等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2)学生要模范遵守国家及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学生违纪处分条例》,遵守课堂纪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良好的课堂纪律和稳定的教学秩序靠广大师生的共同努力。首先,要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热爱学习,奋发向上,有所成绩,有所创新;其次,要努力遵守课堂纪律,做到按时上课、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做到上课认真听讲,独立完成作业,积极参与课堂;再次,要模范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尤其是《学籍管理条例》《考试管理条例》等规章制度,牢记学生的天职是学习,考试不作弊,争做优秀学生。
(3)学生要重视创新创业教育,注重自己能力的培养与提高,争做品学兼优、动手能力强的优秀学生。首先,学生不仅要积极参与课堂学习,学习好专业知识,还要积极投身于创新创业教育活动中,参加各种形式的学科竞赛、大创项目、课外科技活动、第二课堂等活动;其次,学生需要积极参加教师的科研课题,参加各种专业学术报告会,培养自己的学习兴趣,注重动手能力的培养。
三、结语
新时代背景下,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学风建设是高校立德树人的重要载体。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所高校的学风,犹如阳光和空气决定万物生长一样,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成长。好的学风,能够为学生学习成长营造好气候,创造好生态。学风建设是关系到地方普通高校人才质量的培养和输出,在地方普通高校建设中,学风建设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工程,也是高校发展的永恒主题。因此,地方普通高校应该紧抓机遇与挑战,结合自身的办学理念,紧密围绕学生为主体,高度重视,齐抓共管,构建长效制度建设,过程管理,细化责任,加快推进学风建设工作,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切实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学风建设的实施意见[EB/OL].(20111202).
[2]甘寿国.关于高校学风建设的调查与分析[J].高教探索,2009(6):108113.
[3]刘建清,唐铸文,程远志.关于加强地方高校教风学风建设的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8(24):5960.
[4]王涛.基于“三全育人”理念的高校学风建设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8(15):7678.
课题项目:1.2019年陕西省教育厅项目,《“互联网+纺织”竞赛提升学生三创能力培养的实践育人模式研究》,(项目编号:19BZ035);2.2019年陕西省教育厅项目,项目名称:《西安工程大學“1+3+X”创新创业教育研究与培训基地》
作者简介:郭西平(1970— ),女,吉林四平人,硕士,西安工程大学纺织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教育管理。
关键词:新时代;地方普通高校;学风建设
党的十九大召开标志着我国已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基于新的历史方位,我们党和国家对高校教育的发展工作也有了相应的新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为了培养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我们就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由此看出党和国家把教育事业放在国家发展的首位。根据教育部《关于切实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学风建设的实施意见》,文件开篇就强调了学风的重要性,认为“学风是大学精神的集中体现,是教书育人的本质要求,是高等学校的立校之本、发展之魂,优良学风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因此,在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学风建设重要性就更为突显,需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风建设的质量和水平[1]。
一、学风建设存在的问题
针对学风问题,各个学校都做了很多有益的探索。以某高校为例,首先调取了图书馆门禁管理系统156余万条数据,重点分析了近3年间下午2:00~6:00时间段学生进图书馆的人次数和图书借阅量的变化趋势。数据反映该时间段年平均进图书馆的人次数只有12人次左右,图书借阅量年人均从9.6册下降到4.9册书。考虑到获取知识的途径已经从纸质媒介向网络、手机等方面变化的因素,但还是反映出学生在课后用于学习的时间在减少,纸质专业科技文献资料的参阅量也在逐年减少。
其次,调取了食堂就餐收费系统的2364余万条数据,重点统计分析了近3年间学生在早上7:00前、7:30前、8:00前、9:00前等时间段早餐的就餐人次变化。数据反映:没到食堂就餐的学生数占本年级全部学生数的比例,一年级的为1.1%、二年级的为19.66%、三年级的为25.98%,说明年级越高,起床越晚,反映出投入学习的时间随年级升高而减少。剔除少数学生自备早餐、不吃早餐等因素,通过对学生吃早餐数(天数/周)分年级与课程成绩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按时吃早餐天数越多的学生,课程平均成绩越高,不及格门次越少,反映出学生投入学习的时间就越多[2]。
以上调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校学风建设存在的问题,同时,经过调查研究,发现学风建设还存在如下问题:少数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较差,学习效果不好,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主动性较差,完全是被动式学习模式,自控能力较差,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有的学生上课迟到、早退,旷课现象较严重;有的学生上课纪律较差。不带教材、不听讲、不做笔记等,上课玩手机(追剧、游戏)、睡觉;一些学生学习成绩差,不及格人次和门次偏高等问题。
二、新时代背景下学风建设的路径探索
(一)高度重视,齐抓共管
(1)提高认识,形成全校上下高度重视学风建设工作的良好氛围。高校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学校要建立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三全育人”机制,明确育人目标、聚合育人资源、遵循育人规律、创新育人机制,不断提升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切实履行好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职责使命,形成全校上下高度重视学风建设工作的良好氛围。
(2)全校上下要高度重视学风建设工作,多方联动,齐抓共管,形成合力。优良的学风是保障中心工作完成的核心要素。学风建设体现在每一个工作环节,涉及学校方方面面工作,需要学校、职能部门、学院、系/教研室等各级部门(单位)协同,齐抓共管的系统工程,是需要教师、学生全员参与,共同努力。因此,全校上下务必要统一思想认识,各级领导高度重视,不断完善制度,形成长效机制,促进学风质量的持续提升。
(3)各级领导,尤其是各教学单位领导,应经常深入基层和教学现场检查教学工作,发现并及时解决问题,对学风常抓不懈。首先,学校开学报到日,学校党政领导、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必须深入教学现场,检查开学准备情况,了解教学情况。尤其是各教学单位党政班子的全体成员,必须组织好学院的开学教学准备工作,检查上课情况并听课,专题会议解决本学院存在的问题;其次,各教学单位要认真组织学院的期中教学检查工作,并书面上报检查情况;学校领导及相关部门重点抽查,深入各个学院,了解并解决存在的相关问题;再次,要管好各类考试,尤其是容易忽视的教师随堂结课考试。学校党政领导、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尤其是各教学单位党政班子成员,必须深入考场巡视,检查考场情况,巡视考风考纪。
(4)要抓好常态化的学风巡查工作。学校成立由教务处、学工部、人事处组成的校级学风巡查组,以及由学院教学院长、教学秘书组成的学院学风巡查小组。每天安排专人,不定时的巡视。通过常态化的巡查,使制度得到贯彻,习惯得以养成,风气得以形成[3]。
(二)制度建设,重在长效
(1)修订完善《学分制管理办法》《学籍管理条例》,完善学分制与绩点管理办法,严格学籍处理,切实执行黄牌警告、留(降)级、退学试读、退学制度,对不良学风形成约束效应;加强课堂考勤,及时处理违纪,严格过程管理;修订完善《考试管理条例》,加强考试管理,严肃考风考纪。
(2)加大对学习成绩优秀学生的表彰奖励力度,严格学籍处理与上课违纪、考试作弊处分力度,确保优良学风的长效机制。学校充分运用各种政策,如发挥各种奖学金(如国家奖学金、综合评分獎励、学年先进评选、三好学生评比、各种社会企业奖学金)的激励作用,加大对学习成绩优秀学生的表彰奖励力度,树立学生爱学习、比学习,争取良好成绩的风气;对于学习成绩优异、三年综合测评成绩排名前列的学生,以及在高级别全国大学生竞赛中获得优异成绩的学生,优先推荐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 (三)过程管理,细化责任
(1)要充分发挥学院、师生在学风建设工作中的核心作用。要把学风建设,融入每一个教师、每一个学生的日常教学行为中,融入平时的每一节课堂的教学活动中,融入教学管理的每一个环节中,融入课堂教学质量的监控中,成为一种习惯,成为一种风气。
(2)要发挥学生工作的作用。学生工作部(处)要持续深化学风整顿工作,持续落实“六抓六促”(即抓目标,促重点;抓规范,促行为;抓自习,促学习;抓班风,促学风;抓差生,促成效;抓纪律,促考风)工作,持续推进学风建设;做好考勤统计工作,及时进行迟到、旷课等学生的思想教育及违纪处分工作。
(3)要坚持严格的成绩管理制度。相关管理人员、各任课教师都应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原则性。考试前不得以辅导答疑等形式泄题,考试结束两周内必须登录成绩,成绩一经评定不得改动。严禁考试后跑分、要分、改分等不正之风,发现一起就坚决严肃处理一起。
(4)要加快学校信息化管理建设。使学生出勤、宿舍管理等工作信息化,推进大数据建设,进而能及时准确反映真实、有效的教风学风情况[4]。
(四)刻苦学习,努力上进,学生是学风建设的主体
学生是学风建设的主体。良好的学风是衡量一所高校办学思想、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社会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关键。
(1)学生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学习观。要加强德育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学习观、成才观和就业观;同时狠抓养成教育,制定学风督查办法,评定优良学风班集体;要开展辅导员、班主任和导师的谈心活动,加强学生与老师的交流,引导学生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鼓励学生班级开展主题教育、团日活动等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2)学生要模范遵守国家及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学生违纪处分条例》,遵守课堂纪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良好的课堂纪律和稳定的教学秩序靠广大师生的共同努力。首先,要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热爱学习,奋发向上,有所成绩,有所创新;其次,要努力遵守课堂纪律,做到按时上课、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做到上课认真听讲,独立完成作业,积极参与课堂;再次,要模范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尤其是《学籍管理条例》《考试管理条例》等规章制度,牢记学生的天职是学习,考试不作弊,争做优秀学生。
(3)学生要重视创新创业教育,注重自己能力的培养与提高,争做品学兼优、动手能力强的优秀学生。首先,学生不仅要积极参与课堂学习,学习好专业知识,还要积极投身于创新创业教育活动中,参加各种形式的学科竞赛、大创项目、课外科技活动、第二课堂等活动;其次,学生需要积极参加教师的科研课题,参加各种专业学术报告会,培养自己的学习兴趣,注重动手能力的培养。
三、结语
新时代背景下,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学风建设是高校立德树人的重要载体。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所高校的学风,犹如阳光和空气决定万物生长一样,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成长。好的学风,能够为学生学习成长营造好气候,创造好生态。学风建设是关系到地方普通高校人才质量的培养和输出,在地方普通高校建设中,学风建设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工程,也是高校发展的永恒主题。因此,地方普通高校应该紧抓机遇与挑战,结合自身的办学理念,紧密围绕学生为主体,高度重视,齐抓共管,构建长效制度建设,过程管理,细化责任,加快推进学风建设工作,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切实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学风建设的实施意见[EB/OL].(20111202).
[2]甘寿国.关于高校学风建设的调查与分析[J].高教探索,2009(6):108113.
[3]刘建清,唐铸文,程远志.关于加强地方高校教风学风建设的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8(24):5960.
[4]王涛.基于“三全育人”理念的高校学风建设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8(15):7678.
课题项目:1.2019年陕西省教育厅项目,《“互联网+纺织”竞赛提升学生三创能力培养的实践育人模式研究》,(项目编号:19BZ035);2.2019年陕西省教育厅项目,项目名称:《西安工程大學“1+3+X”创新创业教育研究与培训基地》
作者简介:郭西平(1970— ),女,吉林四平人,硕士,西安工程大学纺织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教育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