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课堂教学是真善美的统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使师生越来越感受到语文课的鲜活魅力。笔者就怎样以语文课堂为媒介,达到教与学的统一,努力营造充满活力的语文课堂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并进行了积极的尝试,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益。
关键词:教学角度;关注学生;创新;情境;诱导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10-0005
传统的语文教学大多奉行“传道、授业、解惑”的方式,一切以教师为中心,以传授知识为目的,教师多致力于如何去教懂学生,教会学生。学生则常常成为课堂上的听众和书记员。教师无意中把学生大当成了巨大的存储知识的容器,忽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和他们本身存在的巨大潜能,同时也忽略了学生的个体体验和感受,使学生觉得语文课令人厌恶。在笔者看来,教师应该在“传道、授业、解惑”的基本方式不变的前提下,拥有另一种观点:不怕学生耍宝,就怕学生不耍宝。学生的耍宝其实是对已有课堂模式的一种不喜欢的表现,他们的淘气行为旨在提醒教师:不是我不想学,只是请你不要让我当机器或者是请给我们换换花样吧。在这时,教师千万别漠视学生心灵的渴望。
课堂教学是真善美的统一,是以求真为基础向善迈进,而美则是向着善的目标迈进的最佳途径。真理性知识的传授和科学规律的传递,目的都是一个:大而言之是为了人的健康成长,小而言之是为了让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目前,比较功利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在考试中拿高分。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教师越来越感受到语文课的鲜活魅力。那么,怎样以课堂为媒介,达到教与学的统一,努力营造出充满活力的课堂呢?
一、从教师角度出发
新课程的标准理念提倡“学生为主,教师为辅”,导致这样一个误区:教师认为自己可以轻松了,可以少做事,反正让学生学就行。其实不然,这种看起来简单的操练反而要求教师花更多的心思,不仅要注意传统知识的传授,还要注意这种开放性教学在具体操作上的可行性,看看能否达到学生自主創新能力的培养。因此,为了让45分钟的课堂得到一个最大效益值,笔者认为教师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教学语言的风格化
课本中的文章大多是名家名篇,不仅语言优美,而且包含了丰富的思想感情,即使是说明文也趣味盎然,引人入胜。所以,教师在教学用语上也要使用有诗意的抒情性的语言。文章不是无情物,教师也不是无情人。特别是小说、散文、诗歌,它们本身就已经具备了语言的吸引力,而且在这类文章的教学中有一个重要的任务,即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审美情趣。因此,教师就得运用自己的语言功底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感情,把文章的喜怒哀乐、爱恨缠绵表现出来,让学生沉醉在优美的艺术氛围中,张开想象的翅膀去憧憬这一景象。即使写不出来的学生也能感受到优美的语言犹如琼浆玉露,在潜移默化中陶冶自己的心灵,满足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2. 教学技巧的诱导性
俗话说开启一扇天窗,即可得天上的明月,而开启一扇心窗,则可得到灵魂的提升。诱导性的语言特别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它更多地体现在教师的提问中。如同给学生猜谜语、游园林,迂回曲折、山重水复,忽而又柳暗花明。因此,可以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它的目的常常是用来点拨学生的思路,解决教材中的疑点、重点、难点,同时还可以增强课堂的趣味性。例如,在教学《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羽扇纶巾”时,提出这样的问题:在电视剧中我们见到谁是“羽扇纶巾”的样子?学生异口同声地讲诸葛亮;他不是专门摇着羽毛扇吗?于是就有学生不由自主地发问了:为何也用这副装扮描写周瑜呢?这就是笔者的目的:打破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思维定势,引导他们去思索、发现问题。其实答案很简单,这只是古时儒将的一种装束,并非孔明个人专属。
另外,在现代的科技化教学中,想到诱导作用,不是只有语言,还有很多方式。这得感谢多媒体的出现,因为它能将一些模糊的、不能确指的东西给学生直观形象地展示出来,从而丰富了课堂,活跃了氛围,达到了愉快学习的目的。首先,将音乐引入课堂,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启发思维、激发想象。例如,《这个世界音乐》一文主要是从生物学角度讲述小昆虫的声音,这些声音我们平常生活中从未觉得它们有多美,甚至还认为是嗓音,所以学生对此文的兴趣不大。如果教学时播放《森林狂想曲》的话,真的就得感叹原来动物的声音可以变为音乐,这个世界真是太奇妙了。
二、从学生的角度出发
既然教与学是一个相互的过程,那么教的目的就得在学生身上体现,所以首先得激起学生学习兴趣。俄国伟大作家列夫·托尔斯泰曾十分肯定地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兴趣。”这给语文教学活动提供了良好的启示: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使他们的感官处于最活跃的状态,最佳地接收教学信息,有效地诱发良好的学习机会,从而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
以前学习课文,主要是由教师决定,而今课文的学习,笔者尝试先考虑学生的兴趣和关注点,并在学生兴趣和关注点上带入有价值的教育内容,引导他们积极有效地学习。例如,在教《神奇的极光》时,学生对这种枯燥的说明文大多不感兴趣,于是教师可以换个思维角度让学生去找相应的要点,比如可让他们站在旅行家、作家、科研人员的角度,寻找自己想要的材料;这远比教师问一句学生答一句好多了,而且学生的积极性还得到了提高。另外,语文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跨学科找到契机点,从而使他们跨越思维的界限、提高学习的兴趣。例如,教师在课堂上让学生写一个关于人生哲理的句子,要求理科班的学生运用一下数学名词,这下学生可来劲了,数学能放到语文里吗?不可思议,我们要试一试!结果作业效果很好,学生运用了几何原理、图形里的直线、点、坐标等,这也令教师惊讶于学生非凡的创新能力。
在激起学生兴趣后,还得“乘胜追击”,让学生不能只当“看客”,一定得把他们“拉下水”,让他们参与到教学中。让学生参与主要就是通过他们自身的经历和实践,获得知识和能力的过程。参与的方式有很多种,例如,朗读、讨论、表演等,这些都能给教学增加趣味性,同时又能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例如教《庄周买水》一文时,教师要求学生写成剧本,自行组队进行表演。结果其中一组不仅表演到位,还准备了道具,完全超出了教师的期望值,“演员们”融入剧情,获得其他学生阵阵热烈的掌声。
另外,古诗词大多可以配乐成歌,有些可以用音像资料来完成,而有的就必须创新。例如《前赤壁赋》中有这样一段“扣舷而歌”的内容,在原文中可能就是有一个人在唱,但现在我们已不知道古代人的曲调,这大大增加了发挥空间。例如,用《东方之珠》的曲调来换,再让班上学生来教唱,结果这一段全班学生一下子就能背诵,而且大受欢迎,从而顺利完成了教学任务、达到了教学目的。
综上所述,一个充满活力的课堂,可有利于学生自身的语文学习和语文教师教学的发展。同时,语文教学的“鲜活”已经变课堂为乐园,进入到了美的教学境界,从而使师生在共同成长中共享语文教学的快乐。
关键词:教学角度;关注学生;创新;情境;诱导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10-0005
传统的语文教学大多奉行“传道、授业、解惑”的方式,一切以教师为中心,以传授知识为目的,教师多致力于如何去教懂学生,教会学生。学生则常常成为课堂上的听众和书记员。教师无意中把学生大当成了巨大的存储知识的容器,忽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和他们本身存在的巨大潜能,同时也忽略了学生的个体体验和感受,使学生觉得语文课令人厌恶。在笔者看来,教师应该在“传道、授业、解惑”的基本方式不变的前提下,拥有另一种观点:不怕学生耍宝,就怕学生不耍宝。学生的耍宝其实是对已有课堂模式的一种不喜欢的表现,他们的淘气行为旨在提醒教师:不是我不想学,只是请你不要让我当机器或者是请给我们换换花样吧。在这时,教师千万别漠视学生心灵的渴望。
课堂教学是真善美的统一,是以求真为基础向善迈进,而美则是向着善的目标迈进的最佳途径。真理性知识的传授和科学规律的传递,目的都是一个:大而言之是为了人的健康成长,小而言之是为了让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目前,比较功利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在考试中拿高分。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教师越来越感受到语文课的鲜活魅力。那么,怎样以课堂为媒介,达到教与学的统一,努力营造出充满活力的课堂呢?
一、从教师角度出发
新课程的标准理念提倡“学生为主,教师为辅”,导致这样一个误区:教师认为自己可以轻松了,可以少做事,反正让学生学就行。其实不然,这种看起来简单的操练反而要求教师花更多的心思,不仅要注意传统知识的传授,还要注意这种开放性教学在具体操作上的可行性,看看能否达到学生自主創新能力的培养。因此,为了让45分钟的课堂得到一个最大效益值,笔者认为教师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教学语言的风格化
课本中的文章大多是名家名篇,不仅语言优美,而且包含了丰富的思想感情,即使是说明文也趣味盎然,引人入胜。所以,教师在教学用语上也要使用有诗意的抒情性的语言。文章不是无情物,教师也不是无情人。特别是小说、散文、诗歌,它们本身就已经具备了语言的吸引力,而且在这类文章的教学中有一个重要的任务,即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审美情趣。因此,教师就得运用自己的语言功底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感情,把文章的喜怒哀乐、爱恨缠绵表现出来,让学生沉醉在优美的艺术氛围中,张开想象的翅膀去憧憬这一景象。即使写不出来的学生也能感受到优美的语言犹如琼浆玉露,在潜移默化中陶冶自己的心灵,满足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2. 教学技巧的诱导性
俗话说开启一扇天窗,即可得天上的明月,而开启一扇心窗,则可得到灵魂的提升。诱导性的语言特别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它更多地体现在教师的提问中。如同给学生猜谜语、游园林,迂回曲折、山重水复,忽而又柳暗花明。因此,可以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它的目的常常是用来点拨学生的思路,解决教材中的疑点、重点、难点,同时还可以增强课堂的趣味性。例如,在教学《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羽扇纶巾”时,提出这样的问题:在电视剧中我们见到谁是“羽扇纶巾”的样子?学生异口同声地讲诸葛亮;他不是专门摇着羽毛扇吗?于是就有学生不由自主地发问了:为何也用这副装扮描写周瑜呢?这就是笔者的目的:打破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思维定势,引导他们去思索、发现问题。其实答案很简单,这只是古时儒将的一种装束,并非孔明个人专属。
另外,在现代的科技化教学中,想到诱导作用,不是只有语言,还有很多方式。这得感谢多媒体的出现,因为它能将一些模糊的、不能确指的东西给学生直观形象地展示出来,从而丰富了课堂,活跃了氛围,达到了愉快学习的目的。首先,将音乐引入课堂,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启发思维、激发想象。例如,《这个世界音乐》一文主要是从生物学角度讲述小昆虫的声音,这些声音我们平常生活中从未觉得它们有多美,甚至还认为是嗓音,所以学生对此文的兴趣不大。如果教学时播放《森林狂想曲》的话,真的就得感叹原来动物的声音可以变为音乐,这个世界真是太奇妙了。
二、从学生的角度出发
既然教与学是一个相互的过程,那么教的目的就得在学生身上体现,所以首先得激起学生学习兴趣。俄国伟大作家列夫·托尔斯泰曾十分肯定地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兴趣。”这给语文教学活动提供了良好的启示: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使他们的感官处于最活跃的状态,最佳地接收教学信息,有效地诱发良好的学习机会,从而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
以前学习课文,主要是由教师决定,而今课文的学习,笔者尝试先考虑学生的兴趣和关注点,并在学生兴趣和关注点上带入有价值的教育内容,引导他们积极有效地学习。例如,在教《神奇的极光》时,学生对这种枯燥的说明文大多不感兴趣,于是教师可以换个思维角度让学生去找相应的要点,比如可让他们站在旅行家、作家、科研人员的角度,寻找自己想要的材料;这远比教师问一句学生答一句好多了,而且学生的积极性还得到了提高。另外,语文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跨学科找到契机点,从而使他们跨越思维的界限、提高学习的兴趣。例如,教师在课堂上让学生写一个关于人生哲理的句子,要求理科班的学生运用一下数学名词,这下学生可来劲了,数学能放到语文里吗?不可思议,我们要试一试!结果作业效果很好,学生运用了几何原理、图形里的直线、点、坐标等,这也令教师惊讶于学生非凡的创新能力。
在激起学生兴趣后,还得“乘胜追击”,让学生不能只当“看客”,一定得把他们“拉下水”,让他们参与到教学中。让学生参与主要就是通过他们自身的经历和实践,获得知识和能力的过程。参与的方式有很多种,例如,朗读、讨论、表演等,这些都能给教学增加趣味性,同时又能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例如教《庄周买水》一文时,教师要求学生写成剧本,自行组队进行表演。结果其中一组不仅表演到位,还准备了道具,完全超出了教师的期望值,“演员们”融入剧情,获得其他学生阵阵热烈的掌声。
另外,古诗词大多可以配乐成歌,有些可以用音像资料来完成,而有的就必须创新。例如《前赤壁赋》中有这样一段“扣舷而歌”的内容,在原文中可能就是有一个人在唱,但现在我们已不知道古代人的曲调,这大大增加了发挥空间。例如,用《东方之珠》的曲调来换,再让班上学生来教唱,结果这一段全班学生一下子就能背诵,而且大受欢迎,从而顺利完成了教学任务、达到了教学目的。
综上所述,一个充满活力的课堂,可有利于学生自身的语文学习和语文教师教学的发展。同时,语文教学的“鲜活”已经变课堂为乐园,进入到了美的教学境界,从而使师生在共同成长中共享语文教学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