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校园建设背景下快递包装物持续回收机制探讨

来源 :中国市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clav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电子商务迅猛发展的背景下,快递包装物的回收利用有助于实现快递行业绿色、可持续发展以及绿色校园建设。在校大学生是未来的环保主力军,故以广东第二师范学院海珠校区为例,运用问卷调查、实地试验等手段,对快递包装物回收处理现状、在校大学生快递包装物回收意愿行为与意识,以及绿色校园便捷回收机制等进行分析,以期对绿色校园建设中快递包装物回收的长远推广提供一些建设性意见。
  [关键词]大学生;问卷调查;快递包装物;绿色校园;回收机制
  [DOI]10.13939/j.cnki.zgsc.2021.02.175
  1 引言
  在电子商务迅猛发展的趋势中,网上购物已然成为大众普遍的消费方式。在2016年《校园快递行业发展报告》中指出“大学生人均年收快递16个”“校园快递包裹已占全国6%”,且每年“双十一”中约25%是18~25岁年龄层群体[1]。由此可知,年轻人是网上购物的主体,其行为会极大地影响着快递包装物的回收。
  党的十九大指出,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推动可持续发展战略,推进绿色发展势在必行[2]。对此,《绿色学校指南》提出,在全面日常管理工作中纳入有益于环境的管理措施,充分利用校内外一切资源和机会全面提高师生环境素养的学校[3]。在校大学生是未来的环保主力军,其环保意识的培养以及物品回收利用行为的形成是实现快递行业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关键[4]。本研究以广东第二师范学院海珠校区为例,对快递包装物回收处理现状展开调研,从大学生行为与意识、学校定点回收站试运营等环节进行研究,为绿色校园建设中快递包装物回收的长远推广提供一些建设性意见,使回收物的质量能达到可控的状态,同时也使参与者得到意识方面的提升。
  2 大学生的快递包装物回收现状
  在校园实地调查中发现,海珠校区设置了 “爱心回收”平台,但运作模式为志愿者上门回收,时间固定且频率为1次/周,导致其余快递包装物流向垃圾桶,最终由保洁人员整理回收,这样不利于大学生物品循环利用意识与行为的培养,且“爱心回收”费时费力,影响绿色校园的建设。
  3 大学生的快递包装物回收意愿调查与分析
  3.1 调查方法与对象
  大学生对快递包装物回收的行为与意愿,影响着高校社区快递包装物持续回收机制的研究乃至绿色校园的长远发展。问卷调查的内容主要围绕着大学生对待快递包装物的态度、观点、现状行为以及影响其进行自主投递回收的因子等方面进行设计。
  在2019年8月至2019年9月,于广东第二师范学院海珠校区发放调查问卷500份,回收问卷425份,回收率为85%,其中有效问卷425份,有效率为100%。
  3.2 结果与分析
  3.2.1 大学生对待快递包装物的态度、处理方式和影响因素
  果显示,65.88%的大学生担忧快递包装物会对环境造成影响(见表1)。
  目前,大学生对待快递包装物的处理主要有直接扔向垃圾桶、二次利用、回收三种方式,其中直接扔向垃圾桶的比例为69.65%(见表2)。
  同时,有38.82%的大学生认为没有途径可以自主投递回收包装物(见表3)。综上所述,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身边资源再利用的关注度有待提高,高校社区亟待解决回收渠道缺失或容量狭小等问题,环保意识形态也亟待引领,以便促进创建绿色校园。
  3.2.2 大学生对待快递包装物的回收意愿和返利期望
  79.53%的大学生赞同与支持校园回收快递包装物活动,而有19.29%和1.18%的大学生表示看情况或无所谓(见表4)。这说明在高校社区非常有必要推广快递包装物等资源回收再利用活动,且加大自主投递回收的宣传活动,同时开设相关绿色校园课程,以此增加在校大学生快递包装物回收等环保意识。
  在快递包装物回收是否需要返利的调查中,46.12%的大学生愿意无偿回收,仅有11.76%的大学生期望现金返利(见表5)。故可在快递包装物回收运营方式中设置多元选择,满足各种需求。
  4 高校快递包装物持续回收站的布点与管理
  4.1 高校社区快递包装物回收站布点
  海珠校区占地面积小,约200000m2,共有5栋学生宿舍楼,且分布集中。故本研究在学生宿舍区楼下,学生出行或上下课必经之路,人流量较多的区域设置一个固定的快递纸箱回收站试运营点。
  通过前期宣传工作,尽可能大范围地推送高校社区快递包装物回收站工作信息,扩大创建绿色校园的影响力,让在校大学生了解并以无偿自主投递的方式进行纸箱回收的投递行为(见图1)。本研究成员定期整理纸箱,并将其捐给公益组织或者卖给废品站,所得的公益积分或钱用于支持爱心项目。
  4.2 高校社区快递包装物回收站的管理
  4.2.1 校区快递数量与纸箱回收量的数据统计
  以广东第二师范学院海珠校区为试验点开展快递纸箱的回收活动,定期统计海珠校区的快递数量与实际回收到的快递纸箱数量,将其进行比较。结果显示,海珠校区的大學生日常快递数量达800~1000件/天;节日前后的快递数量变化起伏大,高于2000件/天,为日常量2倍以上。而日常校园里的定点回收站的回收数量少,一星期的快递纸箱回收量约为每天快递数量的10%;节日期间的快递纸箱回收量较日常增加。
  4.2.2 存在的问题
  以广东第二师范学院海珠校区为例的实地试验中,在节日期间,快递数量超过2000件/天,有约十家的快递公司发货,但大多数快递公司没有在现场回收快递纸箱;校园定点回收站的回收数量较平时增多,但每星期的回收量仍是每天快递数量的10%;相反,校园里的爱心回收和宿舍区垃圾桶中的快递纸箱数量都比定点回收站多。
  除此之外,部分学生反映只有一个固定回收站会削减其投递的热情,因为有时上课需要携带很多物品,有时又并不是直接从宿舍去课室或赶时间上课,因此也不方便携带快递纸箱到固定回收站投递。   4.3 后续完善
  用“不值钱的快递盒子”,换取心甘情愿的投递以及人力的回收,仅有心理上对环境的责任感是远远不够的;在高校内推行时,不仅要调动高校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更重要的是增加回收过程的便利,达到双赢[5-8]。为了使回收机制得到更佳的实施效果,结合前期试验的数据统计以及回收效果,将前期实施的回收站布点以及回收机制设计进一步完善。
  结合学校的具体占地面积进行灵活调整快递包装物回收站的布点(见图2)。一般高校社区会设置固定的快递点,如果空间允许,在快递点附近放置回收站,让部分当场拆快递的学生及时投放回收,同时在每栋宿舍区楼下设置回收站,将会极大增加快递纸箱回收的便捷性。
  在建设绿色校园的过程中,也应注重意识的提升,因此除了完善回收站的位置布点以便学生自主投放之外,加以联合校内的组织和社团组建 “爱心回收”,并与校内商家联合构建有偿回收的激励制度,所回收的包装物经过处理后可重新被校内商家或物流公司使用(见图3)。“舍去造纸厂采购废纸原料的传统模式,而直接延伸到消费端回收纸箱”,也是环宇国际和菜鸟探讨的新模式[9]
  5 针对绿色校园回收机制的建议
  5.1 与校内商家联合构建回收有偿的激励制度
  相对成功的快递包装物回收国家拥有良好的群众基础,其离不开相应的宣传教育和激励措施[10-14]。在校内不同的位置放置智能回收柜,学生自主将快递包装物进行分类投放从而获取一定的积分,所获得的积分可用来换取一定的物品或校园代金券。积分的出现能够增加学生自主分类投放的动力,由此带动更多人加入绿色校园的建设行列中;而回收的快递包装物通过重新加工被商家所利用。
  5.2 加强学生“环保主人翁”意识
  通过召集校内学生志愿者或勤工助学岗位工作者每周定时到宿舍门口回收来保证快递包装物的回收效率,同时也能在亲身体验绿色校园的建设之旅中提高学生工作者的“环保主人翁”意识;并把阶段性的成果和出现的问题总结成推文发布在公众号上,让学生更有参与感。
  另外,可联合校内组织定期举办快递包装物环保比赛或设置文创产品,建立浓厚的绿色校园文化氛围,使各大高校的学生能够增强环保意识,并加入此环保行列,将学生由客体变成主体来参加环保比赛,也能成为环保课堂小老师,将环保理念对外宣传以渗入到每一位同学。这些不仅助力公益,也能让学生更多地参与环保事业中去,从而提高环保意识,为绿色校园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源泉,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5.3 加强校方的支持力度
  快递包装物的回收也需要学校管理者的支持才能顺利进行;其应当认真考虑项目开展的意义和存在的风险,积极与外界相关企业或机构合作,才能把环保举措落实,更好地构建绿色校园。
  6 结语
  大学生基本不在意是否有实际的返利,更多的是希望建立便捷的回收机制;综合实践经验,除了合理设置回收柜的位置以便学生自主投放之外,联合校内的组织和社团组建 “爱心回收”和定期开展快递包装物环保比赛或设置文创产品,并与校内商家联合构建回收有偿的激励制度。这种机制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环保意识,而且能够为绿色校园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源泉,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校园快递行业发展报告(全文)[EB/OL].(2016-10-18)[2020-05-02].http://b2b.toocle.com/detail--6364227.html.
  [2]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7-10-28(1).
  [3]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宣传教育中心.绿色学校指南[EB/OL].(2018-05-22)[2020-05-06].https://max.book118.com/html/2018/0521/167648324.shtm.
  [4] 翁静雯,葛樊亮,阳富强.高校快递包装废弃物的回收与利用[J].价值工程,2017,36(14):81-85.
  [5] 孙倩,刘学林.纸质快递包装物回收难的原因分析与对策研究[J].轻工科技,2019,35(3):135-137,151.
  [6] 吴泽玲,王辰羽,王天娇,等.快递纸箱的回收与再利用研究——以西安市为例[J].中国市场,2018(31):73,80.
  [7] 钟敏坚,颜兰兰,王颖,等.高校快递包装回收分析与对策[J].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2019,39(8):13-15.
  [8] 黄嘉省,付亮超,赵丽娟.节约型经济下快递包装物回收问题对比分析[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8,29(1):163-165.
  [9]丹.京多所高校试点快递纸箱回收回收后直接进造纸厂[J].福建轻纺,2017(12):16-17.
  [10] 张浩,钟宁,张智光,等.国外快递包装物回用与处理系统的建设经验与启示[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7,33(10):1231-1235.
  [11] 黄金康,吴建香,邓堪赢.基于自助回收箱的高校快递包装回收系统的建立[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8,40(1):54-56.
  [12] 彭雅卉,郑倩倩,喻羽湘,等.高校勤工助學与快递包装盒回收体系结合探讨——以南京某大学为例[J].现代商贸工业,2018,39(36):76-80.
  [13] 甘俊伟,姜盈,何逸梅.循环经济视角下高校校园快递包装物回收模式选择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5(27):219.
  [14] 蔡凌君,王昕怡,戚明阳,等.快递包装的校园影响与回收处理研究[J].电子商务,2019(5):95-96.
  [基金项目]广东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高校快递包装物回收机制+环保义教课堂——以广东第二师范学院海珠校区为例”(项目编号:S201914278038)。
  [作者简介]林晓璇(1997—),女,汉族,广东汕头人,广东第二师范学院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在校本科生,生物科学师范专业;通讯作者:王俊梅(1977—),女,汉族,湖南常宁人,广东第二师范学院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设计。
其他文献
[摘 要]为了推进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建设,文章深度剖析了全域旅游的内涵,通过调研铜陵市义安区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实践,发现创建过程中存在规划的核心目标不明晰、创建内容重项目轻基础等问题,提出在规划上求定位、在配套上求质量、在产品上求创意、在联动上求突破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全域旅游;全域旅游示范区;示范区创建  [DOI]10.13939/j.cnki.zgsc.2021.05.025  
期刊
[摘 要]随着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人们的平均寿命也在逐年增长,人口老龄化现象亦渐趋明显,当前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我国主要的社会问题之一。在我国,不同地区的老龄化程度各不相同,呈现出发达地区高于欠发达地区、东部地区高于西部地区的特点,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很多,如经济发展水平、交通条件、区域环境等。除此之外,医疗条件作为保障人民生命健康的重要因素,会对一个地区的人口老龄化程度产生深刻影响。文章将以上
期刊
[摘 要]文章借对货物供需计划的年度Excel数据进行深入研究,并通过建立回归模型,预测未来数值流,加以季节层次的变量因素的考察,研究了预测值与实际值之间由于季节因子的存在和其强弱性的影响所带来的误差大小范围,以数形结合的方式更加说明了季节变动下预测值的规律和区间范围的波动。  [关键词]季节性规律;库存管理;数据建模;供需预测;供应链模式  [DOI]10.13939/j.cnki.zgsc.2
期刊
[摘 要]农业保险的主体涉及政府、保险公司和农户,三者需要共同发展完善才能推进农业保险体系的健康发展。选择云南山区287户农户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农户对农业保险的险种需求、对农业保险的了解程度和购买意愿。研究结论表明: 云南山区农户主要选择产量保险和成本保险;大多数农户愿意购买农业保险,但对农业保险并不了解,提出通过加大宣传力度来推进农业保险的快速发展,稳定农户收入和降低因灾返贫率。  [关键词]农
期刊
[摘 要]目前西安市很多中学管理层缺乏对领导力的正确认识,提升领导力有助于提高学校整体工作效率,团体结合樊登先生所著《可复制的领导力》以及各学者们所研究的论文当中整理出理论方法,并与合作中学管理层面谈,总结出最适合西安市中学的领导力提升方案。目前西安市中学管理层领导力低下的现存问题有:基层教师在工作时结果往往和管理层要的不一致;学校教师工作缺乏一定的激情;不及时反馈基层教师的情况。根据问题提出了三
期刊
[摘 要]2020年伊始,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在国内蔓延并迅速引起各界关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不仅是民众个体与病毒的博弈,更是人力、物力、财力的斗争。在国家大力倡导全民戴口罩、而医疗物资相对紧张的情况下,各大电商平台口罩一度断货,出现“口罩难求”现象。文章从电商平台的供应链角度出发,通过对绝大多数平台口罩供应渠道的分析,以及国家政策、市场需求、民众的应激行为对口罩供应的影响,阐述此次疫情中“口罩难求
期刊
[摘 要]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对世界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深刻的改变,网络技术促进了虚拟社区的发展,与此同时给消费环境带来改变,催生了以互联网为载体的网络购物。电商平台小红书作为网络消费的一个标志性平台,通过分析其在新媒体环境下的网络消费现状,系统的阐述以小红书APP为例的网络消费特点,针对小红书中所出现的问题提出解决及引导方式。  [关键词]新媒体;网络消费;小红书  [DOI]10.13939/j.cn
期刊
[摘 要]文章以2010—2017年江苏省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研究通货膨胀预期与企业避税、企业融资约束与企业避税的关系以及不同通货膨胀预期水平下,融资约束发挥作用的差异。研究发现,通货膨胀预期越高、企业融资约束越大,企业避税行为越激进。同时,随着通货膨胀预期的加剧,企业融资约束会进一步激发企业的避税行为。上述结论在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文章结论拓展了企业避税行为的影响机制,丰富了宏观环境与微观主体
期刊
[摘 要]创新驱动发展是江西省实现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江西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优势为GDP增长迅速、创新型经济格局基本形成、政府高度重视、生态环境好等,具备较强的科技发展潜力。劣势为政府观念相对落后、经济总量小、科技人才短缺、企业创新活力不足等。所以要充分发挥政府在创新驱动发展中的作用,扬长避短,在正确认识创新驱动战略中政府的作用,合理定位创新驱动发展中政府的职能定位,围绕资金、人才、创新成果
期刊
[摘 要]文章在总结思考国内外普惠金融发展水平测度方法的基础上,构建了普惠金融发展水平测度指标体系,测算了四川省21市州2014—2018年的普惠金融指数。测度结果显示,四川省21市州普惠金融的发展持续增长,但发展不平衡地区差异大。  [关键词]四川省;普惠金融;普惠金融指数  [DOI]10.13939/j.cnki.zgsc.2021.10.032  1 引言  中国发展普惠金融旨在解决“三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