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职业教育作为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使受教育者获得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所需要的职业知识、技能和职业道德的教育。职业教育为我国培养了大批的专业实用技能型人才,可以说职业教育就是一种“就业”教育。但是,近些年由于意识上的偏差,职业院校生源短缺及生源质量较差,人才培养的方向与社会需求相左,就业优惠政策落实不到位等原因,造成新疆职业教育还存在诸多困难和问题,本文就解决这方面问题提出一些观点和看法。
关键词:经济发展 职业教育 发展策略
一、新疆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作为职业技能鉴定工作者,对新疆职业教育问题需要特别关注。据相关部门初步统计,自2000年以来,新疆300多所职业技术院校和民办职业培训机构已向社会各行业输送了近210万名实用技能人才,仅2010年新疆职业技术院校和民办职业培训机构的学生人数已经超过15万,职业院校和各培训机构为新疆的建设发展输送了源源不断的技能型人才,尤其是一些关系到民生的基础行业。但是,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还应清醒地看到,自治区的职业技术教育还存在诸多问题,亟待我们解决。
1.认识存在偏颇,影响职业教育发展
受中国“学而优则仕”等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社会各界鄙视职业教育的意识仍未能得到根本的扭转,人们追求知识型、研究型人才的趋势一直保持高热态势。接受职业教育成为一部分的初、高中毕业生“无路可选的”选择。在高校招生中,高职的录取在所有本科、专科之后,招收的生源较差,有很多学生和家长都把职业教育看成“服务性、出苦力、体力活”的教育,培养的都是服务员、清洁工、理发师、美容师等干苦活、累活、脏活的“苦力”“蓝领”,总之是看成下等人。新疆是我国的“两黑、一白、一红”(石油、煤炭、棉花、番茄)主产区,依据我国现有的产业发展的需求及科学的人力资源配置,应该有相当数量的人员去学习并从事职业教育中相关专业,以保持本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事实上,新疆的大多数家长、学生在选择专业、职业的观念上却与现实发生了严重错位,觉得学职教没前途、没希望。在这种观念的驱使下,第一志愿报考职业院校的考生越来越少,很多初、高中学生,只是将职业学校作为“最后的稻草”。
同时,由于新疆受地理因素的影响,经济发展与内地和沿海相比相对滞后,产业结构也比较单一。因此,职业教育毕业生就业面比较窄,可从事的职业比较少,且工资待遇、工作环境等方面条件相对较差。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学生和家长产生不愿意接受职业教育的重要原因
之一。
2.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高,流失严重
近十几年,职业院校分分合合、合合分分,一段时期“升级”,一段时期“降级”,改革进行了多轮。造成师资队伍的流动性变大,稳定性变小。有相当数量的教师都是从普通教育岗位上调换过来的,绝大多数教师都是有理论知识基础,却缺少专业技术知识,不懂实用技术。相反的,由于职教待遇不好,很多懂实用技术、能够胜任实践教学的教师大都转向非教育行业,职业教育学校吸引优秀专业人才到学校任教的能力有限,结果导致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出现了年龄老化、素质偏低、数量不足的状况。而且,随着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专业门类不断增加和现代新技术的不断涌现,职业教育又在迫切地呼唤基础理论扎实、实践技术过硬的“双师型”教师。
3.过度重视理论教学,导致学生动手能力低下
一些职业院校和普通高校一样,在专业培养计划中仍沿用学科本位课程体系和课程形式,没有体现职业教育等特色。教师为了省力,课堂上照本宣科,本本主义。在实际教学中,仍将传授理论知识作为课程的核心,能力本位的课程模式基本还停留在概念层面,教学方式方法和普通高校无异;在课程设置上,强调课程本身的严密、完整、系统和权威性,忽视学习者未来岗位的需要,忽视对学生应用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在理论认识上,一些院校对职业教育所界定的“技术应用”及理论上的“必需、够用”原则作简单、片面的理解。最终,造成职教毕业生动手能力低下,毕业后不能胜任本职工作,还要在实践中接受“再教育”,费时费力,不受用人单位欢迎。
4.职教学生的技能训练流于形式
职业教育培养的目标是既有文化素质又有较强职业能力的技术工人,而这个目标在多数职校难以落实。主要是因为:学校缺少与专业相配套的技能培训基地;缺少相应的训练器材;缺少相应的训练经费;没有与技能训练相配套的专业指导教师队伍。许多职校学生的技能训练往往停留在口头上,难以落实到行动上。更为严重的是一些学校的领导不重视,技能训练能免则免。例如,有位职校校长面对“为什么不多开些技能训练课程?”这样的问题时,竟回答说:“现在学生家长的安全意识很强,万一在训练中发生人身伤害(诸如交通事故、烫伤、烧伤、辐射、有毒气体等等)事故,学校就麻烦了。”
5.以市场为导向的培养机制尚未建立起来
职业教育要在当前的环境当中生存并良好的发展下去,必须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培养机制。可是,当前的职业教育的经济功能和社会功能比较弱,产业及行业、企业与职业教育之间严重的脱节,缺乏良性互动、互利共生的运行机制。从职业教育角度看,现阶段部分职校培养的人才与行业、企业的用人要求不一致,与行业、企业结合不紧密;职校的功能定位不够科学,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目标取向不明显;从行业、企业角度看,行业、企业参与和举办职业教育的积极性不高,对“职业教育”理解不到位,不愿在职业培训上投入;不少企业尤其是一些劳动密集型企业片面追求用人的低成本,大量招收未经职业培训的员工;加之就业准入制度执行不力,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
二、关于新疆职业教育发展的对策
1.强化政府在职业教育发展中的主导作用
政府相关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将极大地有利于普通群众对职业教育观念的改变。职业教育发展中普遍存在经济发展需要与学生选择意向的矛盾,在我国的传统文化背景下尤其突出。改变落后的职教观念,就要强化政府的调控与正确引导。笔者认为可以从三个方面推进地方政府对职业教育政策的落实,这也是增加职业教育资源的重要环节。一要增加财政性教育经费用于职业教育的比例,加强职业院校基础能力的建设;二要建立区域职业教育发展水平的年度公报制度,每年公布各地区高中阶段的职业教育招生比例,公布职业教育财政性经费投入的增长率、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水平,以及职业教育资源投入和改善的情况;三要将地区职业教育发展水平列入地方政府工作的主要考核指标,并将其作为地方政府落实人力资源强国战略的一个重要内容。
2.降低职业院校学生的学费标准,吸引更多生源
可以分阶段逐步实现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免费入学,特别是在偏远、落后的农牧区。各地要在增加财政投入的基础上,逐步降低职业院校适龄学生的学费水平,增强职业教育的吸引力,吸引更多有志成为一线劳动者的优秀青年选择职业教育。在建立健全职业院校国家奖学金、助学金制度的基础上,各地区加快建立具有区域特色的奖学助学体系,可以和相应的行业、企业搞“行业、企业奖学金、助学金制度”。要使职业院校的学费标准低于普通本科
院校。
3.加强职业学校的内部管理,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
职业教育的生命力在于办学质量。提高职业教育质量的核心问题是要探索职业教育的办学规律和特点,产学结合,理论同实践密切结合,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和直接上岗能力。要真正树立起职业教育的质量观,决不能照搬普通教育的模式,在扩大办学规模的同时,以提高受教育者岗位适应能力为主要目标,大力加强内部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
4.从职业道德教育入手,培养学生敬业精神
要全面贯彻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认真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和品德教育,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同时职业技术学校要结合不同专业、工种的实际,细化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形成可操作的方案,并尽可能地拓宽职业道德教育的方法、途径,努力提高职业技术教育的德育工作实效。
5.深化教学改革,适应新疆市场经济发展
职业教育必须坚持为地方经济、行业发展和社会进步服务,按照职业教育的特点和规律深化教学领域的改革,要适应社会需要及时调整专业设置和方向,使人才适销对路;要调整教学内容,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和动手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毕业后就能上岗;学习、借鉴外国的职业教育先进经验同认真总结我国自己的经验相结合,探索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发展之路。
6.加强职业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
当前,影响职业教育发展的最突出问题是专业师资不足、高水平教师太少。因此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重点应是充实、提高职业教育的师资队伍。应及时开展中职学校定编定岗工作,充实师资队伍,特别是增加重点专业、紧缺专业教师和农村骨干教师;加快建设若干个紧缺专业中职师资培养基地和省级中职师资培训基地,建立“双师型”教师培养和认定制度、完善职业教育教师继续教育制度、教师到企业实践制度与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到校任教双向交流机制、加强职业教育专业教师和优秀管理人才的培养培训;完善专职岗位与兼职岗位相结合的岗位聘用制度、支持公办职业院校在核定的编制内,面向社会聘用一定数量的紧缺专业的工程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担任专业课教师或实习指导教师等制度。
(作者单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职业技能鉴定中心)
关键词:经济发展 职业教育 发展策略
一、新疆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作为职业技能鉴定工作者,对新疆职业教育问题需要特别关注。据相关部门初步统计,自2000年以来,新疆300多所职业技术院校和民办职业培训机构已向社会各行业输送了近210万名实用技能人才,仅2010年新疆职业技术院校和民办职业培训机构的学生人数已经超过15万,职业院校和各培训机构为新疆的建设发展输送了源源不断的技能型人才,尤其是一些关系到民生的基础行业。但是,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还应清醒地看到,自治区的职业技术教育还存在诸多问题,亟待我们解决。
1.认识存在偏颇,影响职业教育发展
受中国“学而优则仕”等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社会各界鄙视职业教育的意识仍未能得到根本的扭转,人们追求知识型、研究型人才的趋势一直保持高热态势。接受职业教育成为一部分的初、高中毕业生“无路可选的”选择。在高校招生中,高职的录取在所有本科、专科之后,招收的生源较差,有很多学生和家长都把职业教育看成“服务性、出苦力、体力活”的教育,培养的都是服务员、清洁工、理发师、美容师等干苦活、累活、脏活的“苦力”“蓝领”,总之是看成下等人。新疆是我国的“两黑、一白、一红”(石油、煤炭、棉花、番茄)主产区,依据我国现有的产业发展的需求及科学的人力资源配置,应该有相当数量的人员去学习并从事职业教育中相关专业,以保持本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事实上,新疆的大多数家长、学生在选择专业、职业的观念上却与现实发生了严重错位,觉得学职教没前途、没希望。在这种观念的驱使下,第一志愿报考职业院校的考生越来越少,很多初、高中学生,只是将职业学校作为“最后的稻草”。
同时,由于新疆受地理因素的影响,经济发展与内地和沿海相比相对滞后,产业结构也比较单一。因此,职业教育毕业生就业面比较窄,可从事的职业比较少,且工资待遇、工作环境等方面条件相对较差。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学生和家长产生不愿意接受职业教育的重要原因
之一。
2.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高,流失严重
近十几年,职业院校分分合合、合合分分,一段时期“升级”,一段时期“降级”,改革进行了多轮。造成师资队伍的流动性变大,稳定性变小。有相当数量的教师都是从普通教育岗位上调换过来的,绝大多数教师都是有理论知识基础,却缺少专业技术知识,不懂实用技术。相反的,由于职教待遇不好,很多懂实用技术、能够胜任实践教学的教师大都转向非教育行业,职业教育学校吸引优秀专业人才到学校任教的能力有限,结果导致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出现了年龄老化、素质偏低、数量不足的状况。而且,随着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专业门类不断增加和现代新技术的不断涌现,职业教育又在迫切地呼唤基础理论扎实、实践技术过硬的“双师型”教师。
3.过度重视理论教学,导致学生动手能力低下
一些职业院校和普通高校一样,在专业培养计划中仍沿用学科本位课程体系和课程形式,没有体现职业教育等特色。教师为了省力,课堂上照本宣科,本本主义。在实际教学中,仍将传授理论知识作为课程的核心,能力本位的课程模式基本还停留在概念层面,教学方式方法和普通高校无异;在课程设置上,强调课程本身的严密、完整、系统和权威性,忽视学习者未来岗位的需要,忽视对学生应用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在理论认识上,一些院校对职业教育所界定的“技术应用”及理论上的“必需、够用”原则作简单、片面的理解。最终,造成职教毕业生动手能力低下,毕业后不能胜任本职工作,还要在实践中接受“再教育”,费时费力,不受用人单位欢迎。
4.职教学生的技能训练流于形式
职业教育培养的目标是既有文化素质又有较强职业能力的技术工人,而这个目标在多数职校难以落实。主要是因为:学校缺少与专业相配套的技能培训基地;缺少相应的训练器材;缺少相应的训练经费;没有与技能训练相配套的专业指导教师队伍。许多职校学生的技能训练往往停留在口头上,难以落实到行动上。更为严重的是一些学校的领导不重视,技能训练能免则免。例如,有位职校校长面对“为什么不多开些技能训练课程?”这样的问题时,竟回答说:“现在学生家长的安全意识很强,万一在训练中发生人身伤害(诸如交通事故、烫伤、烧伤、辐射、有毒气体等等)事故,学校就麻烦了。”
5.以市场为导向的培养机制尚未建立起来
职业教育要在当前的环境当中生存并良好的发展下去,必须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培养机制。可是,当前的职业教育的经济功能和社会功能比较弱,产业及行业、企业与职业教育之间严重的脱节,缺乏良性互动、互利共生的运行机制。从职业教育角度看,现阶段部分职校培养的人才与行业、企业的用人要求不一致,与行业、企业结合不紧密;职校的功能定位不够科学,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目标取向不明显;从行业、企业角度看,行业、企业参与和举办职业教育的积极性不高,对“职业教育”理解不到位,不愿在职业培训上投入;不少企业尤其是一些劳动密集型企业片面追求用人的低成本,大量招收未经职业培训的员工;加之就业准入制度执行不力,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
二、关于新疆职业教育发展的对策
1.强化政府在职业教育发展中的主导作用
政府相关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将极大地有利于普通群众对职业教育观念的改变。职业教育发展中普遍存在经济发展需要与学生选择意向的矛盾,在我国的传统文化背景下尤其突出。改变落后的职教观念,就要强化政府的调控与正确引导。笔者认为可以从三个方面推进地方政府对职业教育政策的落实,这也是增加职业教育资源的重要环节。一要增加财政性教育经费用于职业教育的比例,加强职业院校基础能力的建设;二要建立区域职业教育发展水平的年度公报制度,每年公布各地区高中阶段的职业教育招生比例,公布职业教育财政性经费投入的增长率、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水平,以及职业教育资源投入和改善的情况;三要将地区职业教育发展水平列入地方政府工作的主要考核指标,并将其作为地方政府落实人力资源强国战略的一个重要内容。
2.降低职业院校学生的学费标准,吸引更多生源
可以分阶段逐步实现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免费入学,特别是在偏远、落后的农牧区。各地要在增加财政投入的基础上,逐步降低职业院校适龄学生的学费水平,增强职业教育的吸引力,吸引更多有志成为一线劳动者的优秀青年选择职业教育。在建立健全职业院校国家奖学金、助学金制度的基础上,各地区加快建立具有区域特色的奖学助学体系,可以和相应的行业、企业搞“行业、企业奖学金、助学金制度”。要使职业院校的学费标准低于普通本科
院校。
3.加强职业学校的内部管理,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
职业教育的生命力在于办学质量。提高职业教育质量的核心问题是要探索职业教育的办学规律和特点,产学结合,理论同实践密切结合,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和直接上岗能力。要真正树立起职业教育的质量观,决不能照搬普通教育的模式,在扩大办学规模的同时,以提高受教育者岗位适应能力为主要目标,大力加强内部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
4.从职业道德教育入手,培养学生敬业精神
要全面贯彻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认真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和品德教育,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同时职业技术学校要结合不同专业、工种的实际,细化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形成可操作的方案,并尽可能地拓宽职业道德教育的方法、途径,努力提高职业技术教育的德育工作实效。
5.深化教学改革,适应新疆市场经济发展
职业教育必须坚持为地方经济、行业发展和社会进步服务,按照职业教育的特点和规律深化教学领域的改革,要适应社会需要及时调整专业设置和方向,使人才适销对路;要调整教学内容,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和动手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毕业后就能上岗;学习、借鉴外国的职业教育先进经验同认真总结我国自己的经验相结合,探索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发展之路。
6.加强职业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
当前,影响职业教育发展的最突出问题是专业师资不足、高水平教师太少。因此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重点应是充实、提高职业教育的师资队伍。应及时开展中职学校定编定岗工作,充实师资队伍,特别是增加重点专业、紧缺专业教师和农村骨干教师;加快建设若干个紧缺专业中职师资培养基地和省级中职师资培训基地,建立“双师型”教师培养和认定制度、完善职业教育教师继续教育制度、教师到企业实践制度与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到校任教双向交流机制、加强职业教育专业教师和优秀管理人才的培养培训;完善专职岗位与兼职岗位相结合的岗位聘用制度、支持公办职业院校在核定的编制内,面向社会聘用一定数量的紧缺专业的工程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担任专业课教师或实习指导教师等制度。
(作者单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职业技能鉴定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