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校是一个文化场,那校园广场岂不是一个“场中场”吗?它的设计不容忽视。
有人说,每座城市都有一个广场。广场是人们进行政治、经济、文化、社交等大型活动的开放性空间,与周边建筑一起诠释城市形象,是城市的象征之一。
作为社区精神文化汇聚的中心,学校也应该开辟自己的广场,正如每个家都有一个客厅,需要特别装扮。一方面,校园广场可以彰显学校文化与特色,提升学校的办学品位。另一方面,校园广场可以为师生提供各种活动、展览的空间,并承担集散(连接各区域)功能。
校园广场的常见分类
按功能分类,校园广场有公共活动广场、集散广场、交通广场等。公共活动广场的大小较为灵活(但最小直径不应小于20米),主要用于全校或社团活动的开展;集散广场主要是大型场馆外部的集散空间,供师生集会与部分车辆停放;交通广场是指一些环形或交叉路口处的大型开放空间,供校内车辆或人流穿行。
按主题分类,校园广场则有文化广场和纪念性广场。文化广场是指学校为展示文化所设置的活动空间,在这一类广场内,通常会有一种或多种文化主题,传达学校的品牌形象。纪念性广场是指为纪念某人或事件所设置的开放活动空间,供师生瞻仰、纪念或进行相关教育活动。
校园广场的设计原则
1.以生为本,体现人为生态。学生是学校各种功能场室的主要使用者,我们在进行校园广场设计时,首先考虑学生的活动需求,并以此为基础,做好总体布局和主题植入,提高实用性与舒适性。
2.以绿为主,体现自然生态。在校园广场的设计过程中,我们充分利用有限空间选择绿植覆盖形式,如通过高低错落的灌木和草坪或各种花卉的点缀,营造出令人心旷神怡的环境氛围。
3.因地制宜,植入文化主题。对学校来说,学校文化是学校品牌形象的内核所在。无论哪一类型的校园广场,其设计都应该呼应校园文化主题,成为学校文化的载体之一,使学校品牌形象的宣传更具穿透力。
4.崇尚自然,寻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纵观古今中外的广场设计,都以“接近自然,回归自然”为法则,贯穿于整个设计与建造中。只有在有限空间内利用自然、师法自然,寻求人与建筑小品、山水、植物之间的和谐共处,才能达到人和自然的深度融合。校园广场的设计也需要参考这一原则,并多加思考、运用。
校园广场的设计要点
1.广场规划。在这一过程中,我们需要从平面和立面两个维度进行规划。平面规划主要是对同一水平面上的步行、车行、绿化、出入口等进行规划布局,使之具备一定的实用性、艺术性和观赏性;立体规划主要是对不同水平面的广场构筑性进行规划,如下沉或上升空间,立面效果等。
2.广场绿化。绿化是校园广场上的重要元素之一,其相关设计需要遵循生态学和美学理论,并综合考虑当地气候和土壤因素,以乡土树种为主,突出地方文化内涵。同时,考虑四季常青灌木和花卉植物的合理搭配,形成四季有花可赏、四季有景可观的视觉、嗅觉效果,并使人清晰地感受到四季更迭、时间流转和万物生长。除此之外,校园广场绿化可以尝试采用垂直绿化形式,增加绿化的景观效果,美化广场环境。
3.广场铺装。出于保证校园广场开阔性的考虑,我们在设计时尽量避免过多的立体建筑,主要选择在地面上进行内容呈现,如以地砖铺设出校徽、雕刻国学经典等。
4.广场景观。这里主要分为广场标志物和广场景观小品。作为一个活动场所,校园广场常常和其他景观小品组合在一起,需要我们注意广场景观与广场本身主题的契合度,以及对标志物的烘托。而广场标志物一般指广场的视觉中心的构筑物,是为了提高可识别性(易辨性和易明性的总和)而设计的。可识别性要求事物的独特性,针对校园广场来说,这将增强其存在的合理性和价值。在我国极大多数的校园广场里,升旗台或舞台是一个普遍的标志性存在,我们可以对其进行精心设计,使其成为一个景观般存在。
5.广场照明。校园广场具有集散之用,具备照明条件是必须的,且相关设计可以提升学校的文化形象和观赏效果。广场照明包括杆柱照明和脚灯式照明,除广场灯具的造型设计外,我们还需要考虑灯光的色彩选择。
(作者系广州市学园装饰设计有限公司设计总监)
有人说,每座城市都有一个广场。广场是人们进行政治、经济、文化、社交等大型活动的开放性空间,与周边建筑一起诠释城市形象,是城市的象征之一。
作为社区精神文化汇聚的中心,学校也应该开辟自己的广场,正如每个家都有一个客厅,需要特别装扮。一方面,校园广场可以彰显学校文化与特色,提升学校的办学品位。另一方面,校园广场可以为师生提供各种活动、展览的空间,并承担集散(连接各区域)功能。
校园广场的常见分类
按功能分类,校园广场有公共活动广场、集散广场、交通广场等。公共活动广场的大小较为灵活(但最小直径不应小于20米),主要用于全校或社团活动的开展;集散广场主要是大型场馆外部的集散空间,供师生集会与部分车辆停放;交通广场是指一些环形或交叉路口处的大型开放空间,供校内车辆或人流穿行。
按主题分类,校园广场则有文化广场和纪念性广场。文化广场是指学校为展示文化所设置的活动空间,在这一类广场内,通常会有一种或多种文化主题,传达学校的品牌形象。纪念性广场是指为纪念某人或事件所设置的开放活动空间,供师生瞻仰、纪念或进行相关教育活动。
校园广场的设计原则
1.以生为本,体现人为生态。学生是学校各种功能场室的主要使用者,我们在进行校园广场设计时,首先考虑学生的活动需求,并以此为基础,做好总体布局和主题植入,提高实用性与舒适性。
2.以绿为主,体现自然生态。在校园广场的设计过程中,我们充分利用有限空间选择绿植覆盖形式,如通过高低错落的灌木和草坪或各种花卉的点缀,营造出令人心旷神怡的环境氛围。
3.因地制宜,植入文化主题。对学校来说,学校文化是学校品牌形象的内核所在。无论哪一类型的校园广场,其设计都应该呼应校园文化主题,成为学校文化的载体之一,使学校品牌形象的宣传更具穿透力。
4.崇尚自然,寻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纵观古今中外的广场设计,都以“接近自然,回归自然”为法则,贯穿于整个设计与建造中。只有在有限空间内利用自然、师法自然,寻求人与建筑小品、山水、植物之间的和谐共处,才能达到人和自然的深度融合。校园广场的设计也需要参考这一原则,并多加思考、运用。
校园广场的设计要点
1.广场规划。在这一过程中,我们需要从平面和立面两个维度进行规划。平面规划主要是对同一水平面上的步行、车行、绿化、出入口等进行规划布局,使之具备一定的实用性、艺术性和观赏性;立体规划主要是对不同水平面的广场构筑性进行规划,如下沉或上升空间,立面效果等。
2.广场绿化。绿化是校园广场上的重要元素之一,其相关设计需要遵循生态学和美学理论,并综合考虑当地气候和土壤因素,以乡土树种为主,突出地方文化内涵。同时,考虑四季常青灌木和花卉植物的合理搭配,形成四季有花可赏、四季有景可观的视觉、嗅觉效果,并使人清晰地感受到四季更迭、时间流转和万物生长。除此之外,校园广场绿化可以尝试采用垂直绿化形式,增加绿化的景观效果,美化广场环境。
3.广场铺装。出于保证校园广场开阔性的考虑,我们在设计时尽量避免过多的立体建筑,主要选择在地面上进行内容呈现,如以地砖铺设出校徽、雕刻国学经典等。
4.广场景观。这里主要分为广场标志物和广场景观小品。作为一个活动场所,校园广场常常和其他景观小品组合在一起,需要我们注意广场景观与广场本身主题的契合度,以及对标志物的烘托。而广场标志物一般指广场的视觉中心的构筑物,是为了提高可识别性(易辨性和易明性的总和)而设计的。可识别性要求事物的独特性,针对校园广场来说,这将增强其存在的合理性和价值。在我国极大多数的校园广场里,升旗台或舞台是一个普遍的标志性存在,我们可以对其进行精心设计,使其成为一个景观般存在。
5.广场照明。校园广场具有集散之用,具备照明条件是必须的,且相关设计可以提升学校的文化形象和观赏效果。广场照明包括杆柱照明和脚灯式照明,除广场灯具的造型设计外,我们还需要考虑灯光的色彩选择。
(作者系广州市学园装饰设计有限公司设计总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