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付出爱的道路是艰辛的,付出爱的过程也是甜美的。孩子们很依赖邓绍君。
穿过车水马龙的胜境大道,远远地就能看见矗立在路边的盘县大酒店;再往北走数十分钟,便到了位于盘县红果经济开发区平川西路138号的盘县特殊教育学校。
置身喧哗都市不起眼的一隅,这里却自有一方天地:没有奥数,没有没完没了的作业和考试,甚至少有匆忙奔走的脚步,只有从教室门楣上“渲泄室”、“感官室”、“感统室”、“作业疗法室”等标牌名称上,你才能发现它的与众不同。在这里,老师坚守清贫和孤独,孩子们拥有最纯洁本真的心灵。在这里,教育真正回归了她的本原:有教无类,有爱无障,不放弃,不抛弃。
2011年9月1日,邓绍君从工作了9年的普通小学考调到这里任教,从此,就和一群特殊的孩子结下了不解之缘。
“我想你”
2009年9月1日,星期四,天高云淡,初秋的风带着丝丝清凉轻抚脸颊,令人神清气爽。早晨7点,阳光才从地平线上冒出小半个头,邓绍君就已经行走在去学校的路上了。这天,是盘县特殊教育学校开学的日子,也是邓绍君迎接人生新挑战的日子。
来到学校报完到后,学校对她们一起考进特校的7位老师进行了两天的手语培训,然后交给她们两本手厚厚的手语书说:“以后手语就靠你们去钻研自学了,这两天你们突击一下,尽快掌握基本的手语,下星期一正式上课。”邓绍君一听,懵了,自己虽然教了九年的书,却从来没有教过残障学生,甚至连手语都没有接触过,能胜任吗?“没事,大胆去尝试吧。”知道邓绍君的顾虑后,校领导鼓励她。
从校领导办公室出来后,邓绍君抱起手语教材,从最基本的学起:大拇指轻轻碰嘴唇代表“爸爸”,改用食指则代表“妈妈”;食指和大拇指捏住其他三只手指蜷起代表“鸡”;食指中指和大拇指捏在一起代表“鸭”;另一只手握成拳放在“鸭”的头上一起代表“鹅”;左右手四指分别并拢做C状,从右至左经头顶画圈,代表“太阳”;一手食指指向对方、一手食指弹打一下另一手食指、双手作握棍状,然后斜向拉开代表“你真棒”……
不知不觉就到了下午放学的时间。下班回家的路上,邓绍君边走路边比划,路人还以为她是一个残疾人,纷纷向她投来同情的目光。一辆摩托车停在她身旁,驾驶员不停地边打手语边问她:“需要帮助吗?”邓绍君笑了,开口说道:“我不是聋哑人,我在学习手语,谢谢你。”驾驶员也笑了,说:“我一直跟着你,看你边走路边比划,还以为你需要帮助。”
9月5日,怀着既兴奋又忐忑的心情,邓绍君准备牛刀小试。向同学们问好后,开始上课了。开始很顺利,正在邓绍君暗自高兴时,有个学生突然站起来打手语,她蒙了:自己竟然看不懂学生在说什么,邓绍君脑中一片空白,愣愣地看着学生,学生一看她看不懂,就写在纸上给她看:你是新来的吗?你姓什么?哦!原来是自己忘了作自我介绍了。邓绍君舒了一口气,赶紧作了一番自我介绍。正在这时,又有一个学生站起来打手语,他的手语打得非常快,手一直不停地动,让人眼花缭乱。对他们来说是很简单的手语,却让接触手语没多久的邓绍君半天反应不过来,打得慢她还能勉强解读出来,连续快速打出来的话她就只有目瞪口呆了。学生只好也写在纸上:老师,我看不懂你在讲什么……
这节课,虽然让邓绍君感到尴尬,却也让她认识到,自己要走的路还很长很长。对于不是特殊教育专业出身的她来说,要融入残障孩子们的世界,还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不懂手语就不能和孩子们沟通,所以我就拼命学习手语。那段时间,每天通宵达旦地学习,看书,看手语教学碟片。除了要备课外,还要把备课的内容翻译成手语反复练习。”邓绍君说。每上一节课,除了正常的教学准备,她都要把所有字词用手语打一遍,不懂的、不会的就问同事,甚至问学生。在双手的舞动中,邓绍君实现了从普通教师到特教老师的蜕变。一个月后,她对手语运用自如,很快就和孩子们打成了一片。
2012年9月,学校招收了一个启智班,学校通过认真考虑后,决定让邓绍君当一年级的班主任,这个班的孩子都是重度智障孩子,有些生活不能自理,有些能听却不能说话,有的连一句完整的话都说不清楚。邓绍君告诉自己:我一定要改变他们,让他们和正常的孩子一样活在阳光下。12岁的小琳能听却不能发出音,因为生病休了一个学期的学,重新回到学校时,小琳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到处找邓绍君,找到她后,小琳立刻跑过去,高兴地抱住了她,说了一句完整的话,“老师,我爱你。”孩子们“哄”地笑起来。邓绍君也高兴地抱着她说:“我也爱你。”小琳的妈妈激动地哭了,这是孩子第一次说出一句完整的话。
“你真棒”
“把手这样放到桌子上,然后看着老师。”邓绍君一边示范一边说,孩子都听话地学着老师的样子坐好。
邓绍君今天要教的是“坐”字。
一个“坐”字要学几遍?在普通小学里,一节语文课可以学一篇课文十多个词汇,可是在特教学校里,孩子们的进度非常慢。
“上节课我们学了什么字?”“是不是这个字?这个字怎么念?”……语文课一开始,邓绍君就不断地要求学生们回忆,但一个问题往往要问上三、五遍,台下的学生才会有反应。黑板上的“坐”字,只有个别学生能辨认出来。即使这样,邓绍君仍不断鼓励孩子回忆这个字的读音,回忆这个字能组成什么样的词语。“有时候一个字要学一节课,有时候学一星期,有时候学了一个学期,学生还是不会。”邓绍君说。这些特殊孩子遗忘的速度非常惊人,前一分钟教完他们,可能后一分钟就忘得一干二净了。孩子们没有基础,邓绍君只有慢慢引导,一遍不行十遍,十遍不行一百遍地重复。要让孩子们记住,学会一个词,这中间付出的心血不是几句话能说得清的。
盘县特校的多数孩子属于重度残疾,上学前没有多少语言基础,对于一些常见的东西他们只知其物不知其名。正常的孩子一岁后就可以说出通顺的语句,但对丧失听力的听障学生,入校后仍像一个呀呀学语的婴儿,邓绍君他们需要从最简单的字母“a、o、e……”开始教起,从最简单的数字“1、2、3……”教起。可由于长期不发音,他们舌头生硬,为了教给他们正确发音,邓绍君总是夸大口型,反复示范;为了让他们感知发音方法,她让学生注意观察她的嘴唇形状,牙齿、舌头的位置,并让他们触摸她的声带、鼻腔的振动;为了让学生学会说话,她常常用高分贝的音量范读,一个词常要重复几十遍甚至上百遍,一节课下来经常是口干舌燥、嗓子沙哑。
课上不到5分钟,“坐”字还没复习完,学生的注意力就开始写不集中了,有的交头接耳乱说话,有的大喊大叫,有的拍手打巴掌,有的走下座位互相打闹,有的把桌子当鼓敲。“请同学们坐好了,来,像老师这个样子。”邓绍君耐心地对他们加以引导。
40分钟的课,学生们敲了8次桌子,10次随意走下座位打闹,邓绍君都不厌其烦地引导他们,一堂课光说“坐好”就说了不下20次。这些孩子没办法像正常孩子一样安静地坐40分钟,“坐好、认真听课”这些话在一节课上必须重复无数遍。
正在邓绍君分心维持课堂秩序时,学生小涛趁她不注意,一溜烟跑到了教室外,教室内的学生看见后,更是闹成一锅粥,七嘴八舌地冲邓绍君叫道:“老师,小涛……跑了……”
邓绍君赶紧追出去:“小涛乖,快到教室里来!”
小涛一见她追了出来,边趔趔趄趄地跑,边情绪激动地尖叫着:“我不!我不!……”怕小涛跑急了摔倒,邓绍君只好停下脚步,使用她已经不知使用过多少次的最后一招:停课,把所有的学生带到教室外做游戏,吸引小涛参与进来,通过游戏稳定他的情绪后,再回到教室继续上课。
然而,刚上课没多久,又有学生尖叫了起来:“老师,小栋……臭死……啦!”话音没落,一股臭味就飘进了邓绍君的鼻子里。走下讲台一看,小栋又把大小便拉在了裤子里,粘得满腿都是。
小栋的生活自理能力比较差,寒冬腊月的季节他穿着一条短裤,趿拉着一双凉鞋到处乱跑,被冻得清鼻涕直流;而炎热的夏季,他却裹在蒸笼般的厚羽绒服里热汗长淌,每次看到这一幕,邓绍君哭笑不得,又心疼又无奈,只好停下课带他去换衣服。而把大小便拉在裤子上,也是时有发生,每当这时,邓绍君只好请其他老师代课,她则带小栋去澡堂洗干净,给他换上干净的裤子,再牵着他回到教室上课,然后利用中午休息的时间,把小栋弄脏的裤子洗干净晾干。经过邓绍君的反复训练,如今,小栋已经学会了准时上厕所。
特殊教育的特殊性,决定了邓绍君他们要比普通学校的老师付出更多。帮学生洗脸、洗手、洗澡、剪指甲、擦屁股;教学生系鞋带、洗衣服、叠被子;喂学生吃药、打针、输液,给学生喂水、喂饭、上药……这些父母都不一定能每天做到的事,邓绍君他们早已习以为常,没有丝毫的嫌弃和埋怨。这已经不是一个单纯的班集体,而更像是一个家,孩子们的吃、穿、住、行无时不刻地牵挂着她的心。
与孩子们朝夕相处,邓绍君始终记着两句话,那就是“假如我是孩子”“假如是我的孩子”。这样的情感使她对孩子们少了一份埋怨,多了一份宽容;少了一份苛求,多了一份理解;少了一份指责,多了一份肯定。也因此,对孩子们,邓绍君说得最多的是“你真棒”,做得最多的动作是鼓掌、竖大拇指。
始于辛劳,终于辛劳。这是邓绍君每天工作的真实写照。但她愿用自己的爱心、诚心、耐心、操心去换取学生的开心。这一切付出只因为清晨走进校园,能听到那一声声清脆的“老师早”;走进课堂,能看到那一颗颗等待塑造的心灵;课间能跟孩子们泡在一起,能看到那一个个身影,一张张天真的笑脸……
心与心的交流给孩子们打开了感受世界的一扇窗。如今,在邓绍君的面前,孩子们毫不掩饰地流露自己的本色、显示自己的感觉。多少次上课前,孩子们总是早早地跑到校门旁守候着,老远一看到她,就高兴得手舞足蹈,跑过来围着她,牵的牵手,拉的拉衣服,一起进教室。小昌喜摔伤下巴缝针时,连自己的爸爸妈妈也不要,全程紧紧依偎着她……
西方近代教育理论的奠基者夸美纽斯说:“应当像尊重上帝一样尊重孩子。”就人的精神生活而言,人最基本的要求就是渴望得到认可与赏识。而赏识的本质,就是承认差别,尊重差别。残障孩子与普通孩子一样,也渴望老师能够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并为他们呐喊加油。对于残障孩子,就算他们摔倒一千次,邓绍君也坚信:他们能一千零一次站起来,去与命运作不屈的抗争。
“老巫婆”
2012年11月13日中午,刚照顾学生吃完午饭的邓绍君还没来得及喘一口气,突然看见一个学生脸色煞白,浑身颤抖,在一个中年人的陪伴下走进学校。上前一问,她被吓了一大跳:这个学生出去买东西时,因为听不见鸣笛声,差点被一辆疾驰而来的汽车撞上,司机脸都吓白了,孩子也吓得不轻。
下午放学后,走在落叶萧萧而下的人行道上,邓绍君的心情很是低落,有些恍惚,回想起中午发生的那一出险情,她仍然感到心有余悸。
回到家里,邓绍君的情绪仍然很低落,蜷缩在沙发里发呆,身心俱疲。只有晚上才能看见她的女儿看见妈妈回来了,高兴得像一只小蝴蝶,从房间里飞出来,在她身边磨磨蹭蹭地撒娇,心里堵得慌的邓绍君火气一下就上来了,不分青红皂白劈头盖脸就把女儿训了一通。女儿原本灿烂的笑脸顷刻布满了阴云,眼里满是委屈的泪光,失控的邓绍君对女儿情绪发生的变化浑然不觉,只顾着发泄内心压抑已久的情绪。
“妈妈,你简直就是个老巫婆!”女儿推开邓绍君,伤心地哭了起来。
女儿的哭声让邓绍君如梦方醒,她满心后悔地搂住了女儿:“宝贝,是妈妈不对,妈妈不该冲你发火,妈妈向你道歉,以后再也不这样了。”女儿最终接受了邓绍君的道歉,但“警告”她:“以后再像老巫婆一样凶,我就不理你了哦!”邓绍君向女儿保证,一定不再做“老巫婆”。
在某些人看来,特殊学校因为学生少,作业也好改,老师肯定很清闲。事实上,特教老师从事的是一项特殊的职业,在特殊的环境中,他们面对的是一群生理上存在着不同残障的特殊孩子,邓绍君的学生中,就包括了听力残疾、言语残疾、肢体残疾、智力残疾、精神残疾等几类残疾学生。在教学的过程中,邓绍君等特教老师必须运用这些孩子能够理解、接受的方式、方法进行施教,这就使得他们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被这些孩子“同化”的倾向,日久天长,就会形成一种“职业病”:教听障孩子的老师话少了,手语却多了;教智障孩子的老师反应越来越“迟缓”了。邓绍君坦言,每个走上特教岗位的老师都要经历一到两年的适应期,从自我否定,到承受社会质疑,再到重塑自我价值。而这期间,有人留下,也有人离开,留下的人,最后总能在久经历练后拥有一颗强大的内心。
为了让自己不变成“老巫婆“,邓绍君通过主动参加一些普通教育的学习、与朋友聚会、走进大自然等方式,来释放压力,调整心态,调节情绪,每天以笑容来迎接每一位孩子,用快乐去感染每一位孩子,让他们觉得在学校就像在家里一样安全踏实。
付出爱的道路是艰辛的,付出爱的过程也是甜美的。孩子们在一天天地长大,一天天地懂事,多少次上课前,他们飞奔来到办公室,你争我抢地帮着她拿备课本;多少个傍晚,伴着落日余晖即将离校,学生总在身后用含糊不清的声音对她说:“老师,再见。”……每当听到这稚嫩的叮咛,每当看到这一幕幕,邓绍君的心中就会升起一股股暖流。与这些孩子接触多了,生活久了,便会产生一种难以割舍的爱,也便使心中充满了永远丢不开、放不下的情,明知道苦,也晓得累,知道辛苦一生,学生都会普普通通,可能永远感受不到桃李满天下的快乐,甚至不会那么清晰地叫一声“老师”,但就是有一种无形的力量,促使她无悔前行,去将那些长歪了的幼苗一棵棵扶正,去为在不久的将来能迎来一个姹紫嫣红的美丽春天而“虽千万人吾往矣”!
那力量,叫爱。
穿过车水马龙的胜境大道,远远地就能看见矗立在路边的盘县大酒店;再往北走数十分钟,便到了位于盘县红果经济开发区平川西路138号的盘县特殊教育学校。
置身喧哗都市不起眼的一隅,这里却自有一方天地:没有奥数,没有没完没了的作业和考试,甚至少有匆忙奔走的脚步,只有从教室门楣上“渲泄室”、“感官室”、“感统室”、“作业疗法室”等标牌名称上,你才能发现它的与众不同。在这里,老师坚守清贫和孤独,孩子们拥有最纯洁本真的心灵。在这里,教育真正回归了她的本原:有教无类,有爱无障,不放弃,不抛弃。
2011年9月1日,邓绍君从工作了9年的普通小学考调到这里任教,从此,就和一群特殊的孩子结下了不解之缘。
“我想你”
2009年9月1日,星期四,天高云淡,初秋的风带着丝丝清凉轻抚脸颊,令人神清气爽。早晨7点,阳光才从地平线上冒出小半个头,邓绍君就已经行走在去学校的路上了。这天,是盘县特殊教育学校开学的日子,也是邓绍君迎接人生新挑战的日子。
来到学校报完到后,学校对她们一起考进特校的7位老师进行了两天的手语培训,然后交给她们两本手厚厚的手语书说:“以后手语就靠你们去钻研自学了,这两天你们突击一下,尽快掌握基本的手语,下星期一正式上课。”邓绍君一听,懵了,自己虽然教了九年的书,却从来没有教过残障学生,甚至连手语都没有接触过,能胜任吗?“没事,大胆去尝试吧。”知道邓绍君的顾虑后,校领导鼓励她。
从校领导办公室出来后,邓绍君抱起手语教材,从最基本的学起:大拇指轻轻碰嘴唇代表“爸爸”,改用食指则代表“妈妈”;食指和大拇指捏住其他三只手指蜷起代表“鸡”;食指中指和大拇指捏在一起代表“鸭”;另一只手握成拳放在“鸭”的头上一起代表“鹅”;左右手四指分别并拢做C状,从右至左经头顶画圈,代表“太阳”;一手食指指向对方、一手食指弹打一下另一手食指、双手作握棍状,然后斜向拉开代表“你真棒”……
不知不觉就到了下午放学的时间。下班回家的路上,邓绍君边走路边比划,路人还以为她是一个残疾人,纷纷向她投来同情的目光。一辆摩托车停在她身旁,驾驶员不停地边打手语边问她:“需要帮助吗?”邓绍君笑了,开口说道:“我不是聋哑人,我在学习手语,谢谢你。”驾驶员也笑了,说:“我一直跟着你,看你边走路边比划,还以为你需要帮助。”
9月5日,怀着既兴奋又忐忑的心情,邓绍君准备牛刀小试。向同学们问好后,开始上课了。开始很顺利,正在邓绍君暗自高兴时,有个学生突然站起来打手语,她蒙了:自己竟然看不懂学生在说什么,邓绍君脑中一片空白,愣愣地看着学生,学生一看她看不懂,就写在纸上给她看:你是新来的吗?你姓什么?哦!原来是自己忘了作自我介绍了。邓绍君舒了一口气,赶紧作了一番自我介绍。正在这时,又有一个学生站起来打手语,他的手语打得非常快,手一直不停地动,让人眼花缭乱。对他们来说是很简单的手语,却让接触手语没多久的邓绍君半天反应不过来,打得慢她还能勉强解读出来,连续快速打出来的话她就只有目瞪口呆了。学生只好也写在纸上:老师,我看不懂你在讲什么……
这节课,虽然让邓绍君感到尴尬,却也让她认识到,自己要走的路还很长很长。对于不是特殊教育专业出身的她来说,要融入残障孩子们的世界,还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不懂手语就不能和孩子们沟通,所以我就拼命学习手语。那段时间,每天通宵达旦地学习,看书,看手语教学碟片。除了要备课外,还要把备课的内容翻译成手语反复练习。”邓绍君说。每上一节课,除了正常的教学准备,她都要把所有字词用手语打一遍,不懂的、不会的就问同事,甚至问学生。在双手的舞动中,邓绍君实现了从普通教师到特教老师的蜕变。一个月后,她对手语运用自如,很快就和孩子们打成了一片。
2012年9月,学校招收了一个启智班,学校通过认真考虑后,决定让邓绍君当一年级的班主任,这个班的孩子都是重度智障孩子,有些生活不能自理,有些能听却不能说话,有的连一句完整的话都说不清楚。邓绍君告诉自己:我一定要改变他们,让他们和正常的孩子一样活在阳光下。12岁的小琳能听却不能发出音,因为生病休了一个学期的学,重新回到学校时,小琳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到处找邓绍君,找到她后,小琳立刻跑过去,高兴地抱住了她,说了一句完整的话,“老师,我爱你。”孩子们“哄”地笑起来。邓绍君也高兴地抱着她说:“我也爱你。”小琳的妈妈激动地哭了,这是孩子第一次说出一句完整的话。
“你真棒”
“把手这样放到桌子上,然后看着老师。”邓绍君一边示范一边说,孩子都听话地学着老师的样子坐好。
邓绍君今天要教的是“坐”字。
一个“坐”字要学几遍?在普通小学里,一节语文课可以学一篇课文十多个词汇,可是在特教学校里,孩子们的进度非常慢。
“上节课我们学了什么字?”“是不是这个字?这个字怎么念?”……语文课一开始,邓绍君就不断地要求学生们回忆,但一个问题往往要问上三、五遍,台下的学生才会有反应。黑板上的“坐”字,只有个别学生能辨认出来。即使这样,邓绍君仍不断鼓励孩子回忆这个字的读音,回忆这个字能组成什么样的词语。“有时候一个字要学一节课,有时候学一星期,有时候学了一个学期,学生还是不会。”邓绍君说。这些特殊孩子遗忘的速度非常惊人,前一分钟教完他们,可能后一分钟就忘得一干二净了。孩子们没有基础,邓绍君只有慢慢引导,一遍不行十遍,十遍不行一百遍地重复。要让孩子们记住,学会一个词,这中间付出的心血不是几句话能说得清的。
盘县特校的多数孩子属于重度残疾,上学前没有多少语言基础,对于一些常见的东西他们只知其物不知其名。正常的孩子一岁后就可以说出通顺的语句,但对丧失听力的听障学生,入校后仍像一个呀呀学语的婴儿,邓绍君他们需要从最简单的字母“a、o、e……”开始教起,从最简单的数字“1、2、3……”教起。可由于长期不发音,他们舌头生硬,为了教给他们正确发音,邓绍君总是夸大口型,反复示范;为了让他们感知发音方法,她让学生注意观察她的嘴唇形状,牙齿、舌头的位置,并让他们触摸她的声带、鼻腔的振动;为了让学生学会说话,她常常用高分贝的音量范读,一个词常要重复几十遍甚至上百遍,一节课下来经常是口干舌燥、嗓子沙哑。
课上不到5分钟,“坐”字还没复习完,学生的注意力就开始写不集中了,有的交头接耳乱说话,有的大喊大叫,有的拍手打巴掌,有的走下座位互相打闹,有的把桌子当鼓敲。“请同学们坐好了,来,像老师这个样子。”邓绍君耐心地对他们加以引导。
40分钟的课,学生们敲了8次桌子,10次随意走下座位打闹,邓绍君都不厌其烦地引导他们,一堂课光说“坐好”就说了不下20次。这些孩子没办法像正常孩子一样安静地坐40分钟,“坐好、认真听课”这些话在一节课上必须重复无数遍。
正在邓绍君分心维持课堂秩序时,学生小涛趁她不注意,一溜烟跑到了教室外,教室内的学生看见后,更是闹成一锅粥,七嘴八舌地冲邓绍君叫道:“老师,小涛……跑了……”
邓绍君赶紧追出去:“小涛乖,快到教室里来!”
小涛一见她追了出来,边趔趔趄趄地跑,边情绪激动地尖叫着:“我不!我不!……”怕小涛跑急了摔倒,邓绍君只好停下脚步,使用她已经不知使用过多少次的最后一招:停课,把所有的学生带到教室外做游戏,吸引小涛参与进来,通过游戏稳定他的情绪后,再回到教室继续上课。
然而,刚上课没多久,又有学生尖叫了起来:“老师,小栋……臭死……啦!”话音没落,一股臭味就飘进了邓绍君的鼻子里。走下讲台一看,小栋又把大小便拉在了裤子里,粘得满腿都是。
小栋的生活自理能力比较差,寒冬腊月的季节他穿着一条短裤,趿拉着一双凉鞋到处乱跑,被冻得清鼻涕直流;而炎热的夏季,他却裹在蒸笼般的厚羽绒服里热汗长淌,每次看到这一幕,邓绍君哭笑不得,又心疼又无奈,只好停下课带他去换衣服。而把大小便拉在裤子上,也是时有发生,每当这时,邓绍君只好请其他老师代课,她则带小栋去澡堂洗干净,给他换上干净的裤子,再牵着他回到教室上课,然后利用中午休息的时间,把小栋弄脏的裤子洗干净晾干。经过邓绍君的反复训练,如今,小栋已经学会了准时上厕所。
特殊教育的特殊性,决定了邓绍君他们要比普通学校的老师付出更多。帮学生洗脸、洗手、洗澡、剪指甲、擦屁股;教学生系鞋带、洗衣服、叠被子;喂学生吃药、打针、输液,给学生喂水、喂饭、上药……这些父母都不一定能每天做到的事,邓绍君他们早已习以为常,没有丝毫的嫌弃和埋怨。这已经不是一个单纯的班集体,而更像是一个家,孩子们的吃、穿、住、行无时不刻地牵挂着她的心。
与孩子们朝夕相处,邓绍君始终记着两句话,那就是“假如我是孩子”“假如是我的孩子”。这样的情感使她对孩子们少了一份埋怨,多了一份宽容;少了一份苛求,多了一份理解;少了一份指责,多了一份肯定。也因此,对孩子们,邓绍君说得最多的是“你真棒”,做得最多的动作是鼓掌、竖大拇指。
始于辛劳,终于辛劳。这是邓绍君每天工作的真实写照。但她愿用自己的爱心、诚心、耐心、操心去换取学生的开心。这一切付出只因为清晨走进校园,能听到那一声声清脆的“老师早”;走进课堂,能看到那一颗颗等待塑造的心灵;课间能跟孩子们泡在一起,能看到那一个个身影,一张张天真的笑脸……
心与心的交流给孩子们打开了感受世界的一扇窗。如今,在邓绍君的面前,孩子们毫不掩饰地流露自己的本色、显示自己的感觉。多少次上课前,孩子们总是早早地跑到校门旁守候着,老远一看到她,就高兴得手舞足蹈,跑过来围着她,牵的牵手,拉的拉衣服,一起进教室。小昌喜摔伤下巴缝针时,连自己的爸爸妈妈也不要,全程紧紧依偎着她……
西方近代教育理论的奠基者夸美纽斯说:“应当像尊重上帝一样尊重孩子。”就人的精神生活而言,人最基本的要求就是渴望得到认可与赏识。而赏识的本质,就是承认差别,尊重差别。残障孩子与普通孩子一样,也渴望老师能够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并为他们呐喊加油。对于残障孩子,就算他们摔倒一千次,邓绍君也坚信:他们能一千零一次站起来,去与命运作不屈的抗争。
“老巫婆”
2012年11月13日中午,刚照顾学生吃完午饭的邓绍君还没来得及喘一口气,突然看见一个学生脸色煞白,浑身颤抖,在一个中年人的陪伴下走进学校。上前一问,她被吓了一大跳:这个学生出去买东西时,因为听不见鸣笛声,差点被一辆疾驰而来的汽车撞上,司机脸都吓白了,孩子也吓得不轻。
下午放学后,走在落叶萧萧而下的人行道上,邓绍君的心情很是低落,有些恍惚,回想起中午发生的那一出险情,她仍然感到心有余悸。
回到家里,邓绍君的情绪仍然很低落,蜷缩在沙发里发呆,身心俱疲。只有晚上才能看见她的女儿看见妈妈回来了,高兴得像一只小蝴蝶,从房间里飞出来,在她身边磨磨蹭蹭地撒娇,心里堵得慌的邓绍君火气一下就上来了,不分青红皂白劈头盖脸就把女儿训了一通。女儿原本灿烂的笑脸顷刻布满了阴云,眼里满是委屈的泪光,失控的邓绍君对女儿情绪发生的变化浑然不觉,只顾着发泄内心压抑已久的情绪。
“妈妈,你简直就是个老巫婆!”女儿推开邓绍君,伤心地哭了起来。
女儿的哭声让邓绍君如梦方醒,她满心后悔地搂住了女儿:“宝贝,是妈妈不对,妈妈不该冲你发火,妈妈向你道歉,以后再也不这样了。”女儿最终接受了邓绍君的道歉,但“警告”她:“以后再像老巫婆一样凶,我就不理你了哦!”邓绍君向女儿保证,一定不再做“老巫婆”。
在某些人看来,特殊学校因为学生少,作业也好改,老师肯定很清闲。事实上,特教老师从事的是一项特殊的职业,在特殊的环境中,他们面对的是一群生理上存在着不同残障的特殊孩子,邓绍君的学生中,就包括了听力残疾、言语残疾、肢体残疾、智力残疾、精神残疾等几类残疾学生。在教学的过程中,邓绍君等特教老师必须运用这些孩子能够理解、接受的方式、方法进行施教,这就使得他们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被这些孩子“同化”的倾向,日久天长,就会形成一种“职业病”:教听障孩子的老师话少了,手语却多了;教智障孩子的老师反应越来越“迟缓”了。邓绍君坦言,每个走上特教岗位的老师都要经历一到两年的适应期,从自我否定,到承受社会质疑,再到重塑自我价值。而这期间,有人留下,也有人离开,留下的人,最后总能在久经历练后拥有一颗强大的内心。
为了让自己不变成“老巫婆“,邓绍君通过主动参加一些普通教育的学习、与朋友聚会、走进大自然等方式,来释放压力,调整心态,调节情绪,每天以笑容来迎接每一位孩子,用快乐去感染每一位孩子,让他们觉得在学校就像在家里一样安全踏实。
付出爱的道路是艰辛的,付出爱的过程也是甜美的。孩子们在一天天地长大,一天天地懂事,多少次上课前,他们飞奔来到办公室,你争我抢地帮着她拿备课本;多少个傍晚,伴着落日余晖即将离校,学生总在身后用含糊不清的声音对她说:“老师,再见。”……每当听到这稚嫩的叮咛,每当看到这一幕幕,邓绍君的心中就会升起一股股暖流。与这些孩子接触多了,生活久了,便会产生一种难以割舍的爱,也便使心中充满了永远丢不开、放不下的情,明知道苦,也晓得累,知道辛苦一生,学生都会普普通通,可能永远感受不到桃李满天下的快乐,甚至不会那么清晰地叫一声“老师”,但就是有一种无形的力量,促使她无悔前行,去将那些长歪了的幼苗一棵棵扶正,去为在不久的将来能迎来一个姹紫嫣红的美丽春天而“虽千万人吾往矣”!
那力量,叫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