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尊敬的领导:
承蒙厚爱,您对我入职以来的帮助是极大的,感激不尽,但由于父母对我有时出差十分惶恐,只差没给我安装卫星定位系统……
自古忠孝不能两全,总之一言难尽,所以我只能和您说再见亦是朋友,请您理解和批准。
这是春节后某公司人力资源(以下简称“HR”)负责人陈经理收到的第六封90后的辞职信。这些辞职信,封封个性十足,原因千奇百怪:有的因为上班时间不让听音乐,有的因为通勤车师傅年纪太大,有的是要去旅游放松一下……
无独有偶,某研发型企业HR负责人王经理最近也特别纠结,去年刚招的一批90后新员工已经流失了25%,而且这些员工所在部门负责人也常常找王经理抱怨:这些孩子刚开始挺积极,但常常玩失踪,也不请假,甚至有的只是发个短信说不干就不干了,工资也不要了……像这样扔下工作也不交接就闪人,真是让人措手不及。
上述案例在我们身边并非个案,作为担当人才选用育留重任的管理者们,在面对看似什么都“无所谓”的90后时,到底该怎样办?
时下,对于90后的关注似乎吸引着越来越多的眼球,裸辞也成为90后代言词之一。而从我经历的90后裸辞案例来看,其实倒无需过于诧异,不必大惊小怪。
●为情弃工
1992年出生的小王,在公司文秘岗位工作一年半,表现良好,突然以去外地访友为由向公司请假3天,在直接上司未批复的情况下,他给直接上司发短信说已经坐上了去外地的飞机。3天过后,人事部收到该员工的辞职短信,理由:找到了真爱,决定留在另一个城市发展。
1990年出生的小李,销售助理岗位,从试用期到转正这几个月工作状态堪称完美。突然其直接上司上报人事部,称与该员工在本周已经失去联系三天,并且该员工未请假,手机也关机。遇到这情况,HR部门出于职业敏感,一种不祥的预感从脑海一闪而过——会不会出现意外?是不是该马上报警?于是立即查询该员工档案,与其紧急联络人(小李父亲)联系后,HR部门全体人员松了一口气。原来小李正在家里睡觉,却始终拒绝接电话,HR只得让其父通知他此类行为属于旷工,要求迅速到公司上班。又过去了两天,小李仍然拒绝接电话,其父称他依然在家睡觉。HR部门只能作罢,暂以旷工辞退处理。一个月过后,小李到人力资源部办理离职,与其面谈后才清楚个中原由:他发生此类离奇行为的原因只因失恋,所以想关掉手机自己在家安静一个月。多么“充分”的理由啊,他是安静了,可HR部门当时误以为其失踪!
恋爱本属于员工个人隐私,HR本不该过问,但现在因恋爱引起的裸辞个例却越来越多,HR面对此类个例真的是无语。不过也提醒HR,在员工入职时,个人信息采集的丰富性也是必要的,比如紧急联系人等信息是必不可少的。 ●是上司“惹的祸”吗
小张,90后,销售区域助理职位,销售业绩非常突出,无论是客户还是公司内部对其一向赞誉有加。临近春节前一个月,因对所涉及区域第二年销售计划和方案的规划有分歧,他与直接上司发生激烈争论,最后升级为争吵,一怒之下裸辞。
本来在工作中,上下级间的沟通难免因看问题的角度不同而发生分歧甚至争吵,但为了一时之气,舍弃即将到手的年度销售奖金裸辞,从人员流失的角度看不免可惜,同时也感叹,也许只有90后才会这么潇洒。
以上只是一些典型个案代表,HR部门日常工作中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裸辞事件,而且裸辞在现在也不是什么新鲜事了,平常心对待吧,更没有必要在90后身上贴上裸辞的标签,说不一定哪天80后、70后也会如此。
作为一个80后,当初我们这一代步入职场时就曾引起过热议。而回想当初我们初入职场时的感受,觉得对待90后不应以过来人的心态去吹毛求疵:
1.问题不在90后。每个时代的人身上都有这样那样的问题,我们需要以客观的视角和包容的心态去了解和理解他们,而不是将他们身上某些“缺点”放大。否则只能激化矛盾,甚至一拍两散。
2.用心去关注每名员工。了解、分析员工的特点,是HR的责任,也是我们帮助管理者走近他们内心世界的基础。其实当我们面对工作压力时,也难免会有过要放下一切不管不顾的想法,只不过我们没有他们有勇气采取行动而已。
3. 真正挖掘出他们所长。有些管理者认为90后个性太强,脾气太大,纪律太差,而从主观上排斥甚至有恐惧感。其实,回想自己初入职场时,我们几个80后能够迅速融入团队,而且并未让60后、70后感觉出我们是另类的“80后”,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不仅在工作上有挑战性的“魔鬼训练”,让我们快速担当重任,而且还有导师的适时指引与心理疏导。推己及人,90后需要的是懂他们的管理者。
与90后接触,给我的感受是,他们裸辞背后缺失的,是这个时代迫切需要懂得人生智慧的管理者。
在我们的HR管理工作中,难免有这样的感觉:招聘90后,他们的工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需要生存,更需要安全;引导90后,不仅需要培训,更需要给他们介绍各种社交圈子,交上朋友、融入团队。所以管理90后,不仅需要激励,更需要授权。
因为90后的需求多样且复杂,需求太多的人,就是什么都想要的人,同时就会失去选择的智慧。所以更需要懂得人生智慧的管理者。这样的管理者,要像长辈、导师、朋友。
当90后新人陷入选择困境时,需要一个懂得人生智慧的管理者帮他们厘清选择背后的纠结:是需求太多,没有分清主次,还是没有需求,仍在混沌迷茫;是纠结于不能平衡眼前短期需求与未来长期需求,还是根本没有考虑那么长远。
当90后做出了选择后,他们仍然会在坚定与推翻既定的选择之间摇摆。这个时候,又需要一个懂得人生智慧的管理者出现,告诉他们: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没有人可以随随便便成功。选择对了,需要坚持的智慧;如果没有一种坚韧的精神,那么又得回到从前、重新选择,反反复复,结果只是始终在原地打转。
承蒙厚爱,您对我入职以来的帮助是极大的,感激不尽,但由于父母对我有时出差十分惶恐,只差没给我安装卫星定位系统……
自古忠孝不能两全,总之一言难尽,所以我只能和您说再见亦是朋友,请您理解和批准。
这是春节后某公司人力资源(以下简称“HR”)负责人陈经理收到的第六封90后的辞职信。这些辞职信,封封个性十足,原因千奇百怪:有的因为上班时间不让听音乐,有的因为通勤车师傅年纪太大,有的是要去旅游放松一下……
无独有偶,某研发型企业HR负责人王经理最近也特别纠结,去年刚招的一批90后新员工已经流失了25%,而且这些员工所在部门负责人也常常找王经理抱怨:这些孩子刚开始挺积极,但常常玩失踪,也不请假,甚至有的只是发个短信说不干就不干了,工资也不要了……像这样扔下工作也不交接就闪人,真是让人措手不及。
上述案例在我们身边并非个案,作为担当人才选用育留重任的管理者们,在面对看似什么都“无所谓”的90后时,到底该怎样办?
时下,对于90后的关注似乎吸引着越来越多的眼球,裸辞也成为90后代言词之一。而从我经历的90后裸辞案例来看,其实倒无需过于诧异,不必大惊小怪。
●为情弃工
1992年出生的小王,在公司文秘岗位工作一年半,表现良好,突然以去外地访友为由向公司请假3天,在直接上司未批复的情况下,他给直接上司发短信说已经坐上了去外地的飞机。3天过后,人事部收到该员工的辞职短信,理由:找到了真爱,决定留在另一个城市发展。
1990年出生的小李,销售助理岗位,从试用期到转正这几个月工作状态堪称完美。突然其直接上司上报人事部,称与该员工在本周已经失去联系三天,并且该员工未请假,手机也关机。遇到这情况,HR部门出于职业敏感,一种不祥的预感从脑海一闪而过——会不会出现意外?是不是该马上报警?于是立即查询该员工档案,与其紧急联络人(小李父亲)联系后,HR部门全体人员松了一口气。原来小李正在家里睡觉,却始终拒绝接电话,HR只得让其父通知他此类行为属于旷工,要求迅速到公司上班。又过去了两天,小李仍然拒绝接电话,其父称他依然在家睡觉。HR部门只能作罢,暂以旷工辞退处理。一个月过后,小李到人力资源部办理离职,与其面谈后才清楚个中原由:他发生此类离奇行为的原因只因失恋,所以想关掉手机自己在家安静一个月。多么“充分”的理由啊,他是安静了,可HR部门当时误以为其失踪!
恋爱本属于员工个人隐私,HR本不该过问,但现在因恋爱引起的裸辞个例却越来越多,HR面对此类个例真的是无语。不过也提醒HR,在员工入职时,个人信息采集的丰富性也是必要的,比如紧急联系人等信息是必不可少的。 ●是上司“惹的祸”吗
小张,90后,销售区域助理职位,销售业绩非常突出,无论是客户还是公司内部对其一向赞誉有加。临近春节前一个月,因对所涉及区域第二年销售计划和方案的规划有分歧,他与直接上司发生激烈争论,最后升级为争吵,一怒之下裸辞。
本来在工作中,上下级间的沟通难免因看问题的角度不同而发生分歧甚至争吵,但为了一时之气,舍弃即将到手的年度销售奖金裸辞,从人员流失的角度看不免可惜,同时也感叹,也许只有90后才会这么潇洒。
以上只是一些典型个案代表,HR部门日常工作中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裸辞事件,而且裸辞在现在也不是什么新鲜事了,平常心对待吧,更没有必要在90后身上贴上裸辞的标签,说不一定哪天80后、70后也会如此。
作为一个80后,当初我们这一代步入职场时就曾引起过热议。而回想当初我们初入职场时的感受,觉得对待90后不应以过来人的心态去吹毛求疵:
1.问题不在90后。每个时代的人身上都有这样那样的问题,我们需要以客观的视角和包容的心态去了解和理解他们,而不是将他们身上某些“缺点”放大。否则只能激化矛盾,甚至一拍两散。
2.用心去关注每名员工。了解、分析员工的特点,是HR的责任,也是我们帮助管理者走近他们内心世界的基础。其实当我们面对工作压力时,也难免会有过要放下一切不管不顾的想法,只不过我们没有他们有勇气采取行动而已。
3. 真正挖掘出他们所长。有些管理者认为90后个性太强,脾气太大,纪律太差,而从主观上排斥甚至有恐惧感。其实,回想自己初入职场时,我们几个80后能够迅速融入团队,而且并未让60后、70后感觉出我们是另类的“80后”,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不仅在工作上有挑战性的“魔鬼训练”,让我们快速担当重任,而且还有导师的适时指引与心理疏导。推己及人,90后需要的是懂他们的管理者。
与90后接触,给我的感受是,他们裸辞背后缺失的,是这个时代迫切需要懂得人生智慧的管理者。
在我们的HR管理工作中,难免有这样的感觉:招聘90后,他们的工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需要生存,更需要安全;引导90后,不仅需要培训,更需要给他们介绍各种社交圈子,交上朋友、融入团队。所以管理90后,不仅需要激励,更需要授权。
因为90后的需求多样且复杂,需求太多的人,就是什么都想要的人,同时就会失去选择的智慧。所以更需要懂得人生智慧的管理者。这样的管理者,要像长辈、导师、朋友。
当90后新人陷入选择困境时,需要一个懂得人生智慧的管理者帮他们厘清选择背后的纠结:是需求太多,没有分清主次,还是没有需求,仍在混沌迷茫;是纠结于不能平衡眼前短期需求与未来长期需求,还是根本没有考虑那么长远。
当90后做出了选择后,他们仍然会在坚定与推翻既定的选择之间摇摆。这个时候,又需要一个懂得人生智慧的管理者出现,告诉他们: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没有人可以随随便便成功。选择对了,需要坚持的智慧;如果没有一种坚韧的精神,那么又得回到从前、重新选择,反反复复,结果只是始终在原地打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