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是门大文化,从古希腊数学发展至今,其中有着它自己的文化渊源。数学教学就是要挖掘蕴藏在数学之中的丰富的文化资源,实现科学价值与人文价值的和谐,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然而,传统的数学教学过于重知识、重结论,忽视蕴藏在其中的情感因素、人文价值,表现为教学过于“直截了当”。新课程改革把“体现数学的人文价值”写入了《数学课程标准》之中。翻阅现在我们使用的人教板数学实验教材(三年级上下册):从从反映学生生活世界的画面到“上海金茂大厦”的照片,从“有趣的拼搭”到“小小商店”,从“数一数、比一比、分一分”到“试一试、说一说、做一做”……这一切变化给人以新的感受:数学“文”化了!
一、在理论引领下思考
数学教学中蕴涵着丰富的“文化”资源。假如没有语言文字、数学知识、科学技术、道德观念的学习,就不可能有系统的人类文化滋养,数学能完善人的心智,净化人的灵魂。诚实、求是是数学理性精神的本质特征。数学语言的精确性使得数学的结论不会出现模棱两可的情形,数学中不存在伪科学,数学的本质要求数学始终站在公正的立场上,不允许有虚假的行为;勤奋、自强是对数学真理追求的人格特征。数学学习中,常会出现许多困难,只有通过不懈的努力,才能领略数学的真谛;严谨、求实是数学家的基本态度。数学的特点是严密,数学的思维方式、数学的精神能使人养成缜密、条理的风格,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数学创造要求超过前人,在数学创造的道路上,需要百折不挠的精神,需要有顽强的意志、需要有向传统挑战的气概。这些丰富的资源是培养学生“文化性”的基石。
二、在实践中反思
数学教学作为“数学活动的教学”,它必然是基于情景、基于学生经验的、基于学习共同体内的合作与交流的。这就是要求数学学习的内容在范围、题材和呈现方式上更多地反映社会现实,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以及数学的现实和历史,这就要求数学的课堂是充满生命活力的,是“对白式”的,而不是“独白式”的。
1、多“互动”,少“指令”。
数学教师在课堂上不仅是数学知识的传授者,他更应是学生数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是拥有先进教育理念、和学生合作的探究者。数学是一种文化,要使每个学生都想学、都乐学,课堂上每个学生都敢想、敢说、敢争论、善操作,课堂应成为学生创造的乐园,是学生个性飞扬的场所。教师的角色应从台前转移到台下,多 “互动”、 少“指令”。
2、允许“错误”,不要“责怪”。
在书面测验,家庭作业以及课堂回答时儿童常常会出现一些“错误”,教师应当把这些“错误”看作是师生在积极参与和共同建物过程中必然伴随的现象,是学生“入门了”的积极信号,而不是把它当作必须马上删除的偶发事件,教师应对这些错误认真研究,找出错误背后的心理因素成社会因素的原因,必要时还应为学生提供一些对照性的经验,引导学生把建构过程深入下去,最终高质量地完成内化。让数学成为终生学习的文化,保护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不应在刚刚起步就被吓退。
3、增加“鲜活内容”,减少“机械作业”。
在五年级《计算工具的认识》的教学中,对算筹的计数和计算的方法,是通过猜想和操作来了解的。在算筹的计数方法的介绍中,重点让学生体验6的摆放,让学生充分地创造,对于学生各种不同的摆法教师不轻易的否定,而是以赞赏,肯定的方式保护学生的创造性。让学生在模拟古人探索计算工具的过程中体验创造的艰辛,体验成功的快乐,感受中华民族古老的文明。事实上,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将表现得越来越明显,他们喜爱数学,是因为数学是现实的,有趣的和有用的。他们学数学,是因为数学课程提供给他们越来越充分的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积极思考和实践操作的机会,现实的,有趣的和探索性的数学学习活动将成为数学课程内容的有机组成部分,学生可以自己通过各种现代化手段和媒介获得信息,数学学习使学生越来越充满自信,越来越搞清楚数学与自己,与生活以及与社会的联系,虽然他们放学后还是要做功课,但将主要是以独立或合作的方式从事一项小研究,或一份小报告,那时,我们会经常看到孩子和大人甚至专家学者一起认真商讨交流的,我们会从他们的脸上看到越来越多的阳光和自信。数学文化的诠释在这里体现得淋漓尽致,一切都是那么清新自然。
4、坚持“对话”,反对“独白”。
有这样一个教学实例:一位教师在教学“正反比例的意义”时,让学生从生活中寻找成正反比例的例子,以为学生看到老校长坐在后面听课,就编了一道题:老校长爱吸烟(通过平时观察),一盒烟20支,吸掉1支剩19支,吸掉2支剩18支……吸掉的烟越多,所剩的烟越少,变化正好相反,所以吸掉烟的支数和所剩烟的支数成反比例。教师吃了一惊,没想到学生编题回编到老校长头上去了。但话已出不好不理,便急中生智,先引导学生讨论此题是不是成反比例:然后继续引导学生深入下去:“还是这件事,能不能编出一道正比例关系的题呢?”经过大家的互相启发,终于有人编出来了:“每支烟含尼古丁量一定,抽烟的支数和吸入的尼古丁量成正比例。”教师紧接着说:“看来吸烟危害太大了,我们一起劝老校长戒烟好吗?”教室里顿时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老校长也情不自禁地鼓掌,并不断点头 好一段充满人文气息的小插曲。试想如果这位老师只是轻描淡写地处理了学生的提问,那何来后面的精彩。新课程、新课堂注定是要放逐独白而青睐对话的。因为生活中的一切全是对话,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每个人都有自己存在的价值,每个人都受到尊重,每个人都可以发表自己的见解。无论何种思想,无论何种思想的教学,要永远保持鲜活,要不断得到发展,就必须坚持“对话”,反对“独白”。
三、在矛盾中求发展
数学“文”化是一种必然趋势,小学数学课堂的文化建设是我们的共同目标。但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在前进的道路上还存在着许多困难等待我们去克服,从教育学和社会学两个角度考察,影响数学“文”化的因素可以概括为以下两个方面:
1、 教师的素质。基础教育改革阶段的每一步推进都必须依赖于教师的思想和行为。教师对新课程首先,教师的教学观念的改变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着眼于学生的终生学习的愿望和能力,从学生的发展出发进行教学工作。其次,教师的文化底蕴是数学“文”化的保证,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对数学的理解,对教学活动的组织都反映了教师的文化修养,学生与教师的互动活动中,也能受教师的潜移默化。所以,在新课程改革推进中,教师的“先培训再上岗”是十分必要的,同时教师自身的学习深造也是刻不容缓的,如果说数学需要“文”化,那么首先教师需要“文”化。
2、社会中的文化因素。课堂是一个“小社会”,中国传统文化必然会折射到课堂中来。对于传统文化,我们“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中国传统教育中,长期以来已成的模式“一言堂”、“灌输式”会仍然控制着数学课堂,影响数学“文”化。另外,数学考试竞争带来的负面影响也还在,制约着我们的课堂教学尤其是高年级,应试教育控制全局,学生题海战术,苦不堪言,而教师又何尝不是,一面背着家长的舆论、社会的舆论搞课程改革,一面又背着新课程搞质量,因此社会上的文化观念也影响着数学的“文”化。要让数学“文”化,要向深处推进课程改革,家长的传统文化和社会的传统文化是一股不小的阻力,我们首先要求得社会的支持,家长的理解。
一、在理论引领下思考
数学教学中蕴涵着丰富的“文化”资源。假如没有语言文字、数学知识、科学技术、道德观念的学习,就不可能有系统的人类文化滋养,数学能完善人的心智,净化人的灵魂。诚实、求是是数学理性精神的本质特征。数学语言的精确性使得数学的结论不会出现模棱两可的情形,数学中不存在伪科学,数学的本质要求数学始终站在公正的立场上,不允许有虚假的行为;勤奋、自强是对数学真理追求的人格特征。数学学习中,常会出现许多困难,只有通过不懈的努力,才能领略数学的真谛;严谨、求实是数学家的基本态度。数学的特点是严密,数学的思维方式、数学的精神能使人养成缜密、条理的风格,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数学创造要求超过前人,在数学创造的道路上,需要百折不挠的精神,需要有顽强的意志、需要有向传统挑战的气概。这些丰富的资源是培养学生“文化性”的基石。
二、在实践中反思
数学教学作为“数学活动的教学”,它必然是基于情景、基于学生经验的、基于学习共同体内的合作与交流的。这就是要求数学学习的内容在范围、题材和呈现方式上更多地反映社会现实,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以及数学的现实和历史,这就要求数学的课堂是充满生命活力的,是“对白式”的,而不是“独白式”的。
1、多“互动”,少“指令”。
数学教师在课堂上不仅是数学知识的传授者,他更应是学生数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是拥有先进教育理念、和学生合作的探究者。数学是一种文化,要使每个学生都想学、都乐学,课堂上每个学生都敢想、敢说、敢争论、善操作,课堂应成为学生创造的乐园,是学生个性飞扬的场所。教师的角色应从台前转移到台下,多 “互动”、 少“指令”。
2、允许“错误”,不要“责怪”。
在书面测验,家庭作业以及课堂回答时儿童常常会出现一些“错误”,教师应当把这些“错误”看作是师生在积极参与和共同建物过程中必然伴随的现象,是学生“入门了”的积极信号,而不是把它当作必须马上删除的偶发事件,教师应对这些错误认真研究,找出错误背后的心理因素成社会因素的原因,必要时还应为学生提供一些对照性的经验,引导学生把建构过程深入下去,最终高质量地完成内化。让数学成为终生学习的文化,保护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不应在刚刚起步就被吓退。
3、增加“鲜活内容”,减少“机械作业”。
在五年级《计算工具的认识》的教学中,对算筹的计数和计算的方法,是通过猜想和操作来了解的。在算筹的计数方法的介绍中,重点让学生体验6的摆放,让学生充分地创造,对于学生各种不同的摆法教师不轻易的否定,而是以赞赏,肯定的方式保护学生的创造性。让学生在模拟古人探索计算工具的过程中体验创造的艰辛,体验成功的快乐,感受中华民族古老的文明。事实上,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将表现得越来越明显,他们喜爱数学,是因为数学是现实的,有趣的和有用的。他们学数学,是因为数学课程提供给他们越来越充分的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积极思考和实践操作的机会,现实的,有趣的和探索性的数学学习活动将成为数学课程内容的有机组成部分,学生可以自己通过各种现代化手段和媒介获得信息,数学学习使学生越来越充满自信,越来越搞清楚数学与自己,与生活以及与社会的联系,虽然他们放学后还是要做功课,但将主要是以独立或合作的方式从事一项小研究,或一份小报告,那时,我们会经常看到孩子和大人甚至专家学者一起认真商讨交流的,我们会从他们的脸上看到越来越多的阳光和自信。数学文化的诠释在这里体现得淋漓尽致,一切都是那么清新自然。
4、坚持“对话”,反对“独白”。
有这样一个教学实例:一位教师在教学“正反比例的意义”时,让学生从生活中寻找成正反比例的例子,以为学生看到老校长坐在后面听课,就编了一道题:老校长爱吸烟(通过平时观察),一盒烟20支,吸掉1支剩19支,吸掉2支剩18支……吸掉的烟越多,所剩的烟越少,变化正好相反,所以吸掉烟的支数和所剩烟的支数成反比例。教师吃了一惊,没想到学生编题回编到老校长头上去了。但话已出不好不理,便急中生智,先引导学生讨论此题是不是成反比例:然后继续引导学生深入下去:“还是这件事,能不能编出一道正比例关系的题呢?”经过大家的互相启发,终于有人编出来了:“每支烟含尼古丁量一定,抽烟的支数和吸入的尼古丁量成正比例。”教师紧接着说:“看来吸烟危害太大了,我们一起劝老校长戒烟好吗?”教室里顿时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老校长也情不自禁地鼓掌,并不断点头 好一段充满人文气息的小插曲。试想如果这位老师只是轻描淡写地处理了学生的提问,那何来后面的精彩。新课程、新课堂注定是要放逐独白而青睐对话的。因为生活中的一切全是对话,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每个人都有自己存在的价值,每个人都受到尊重,每个人都可以发表自己的见解。无论何种思想,无论何种思想的教学,要永远保持鲜活,要不断得到发展,就必须坚持“对话”,反对“独白”。
三、在矛盾中求发展
数学“文”化是一种必然趋势,小学数学课堂的文化建设是我们的共同目标。但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在前进的道路上还存在着许多困难等待我们去克服,从教育学和社会学两个角度考察,影响数学“文”化的因素可以概括为以下两个方面:
1、 教师的素质。基础教育改革阶段的每一步推进都必须依赖于教师的思想和行为。教师对新课程首先,教师的教学观念的改变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着眼于学生的终生学习的愿望和能力,从学生的发展出发进行教学工作。其次,教师的文化底蕴是数学“文”化的保证,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对数学的理解,对教学活动的组织都反映了教师的文化修养,学生与教师的互动活动中,也能受教师的潜移默化。所以,在新课程改革推进中,教师的“先培训再上岗”是十分必要的,同时教师自身的学习深造也是刻不容缓的,如果说数学需要“文”化,那么首先教师需要“文”化。
2、社会中的文化因素。课堂是一个“小社会”,中国传统文化必然会折射到课堂中来。对于传统文化,我们“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中国传统教育中,长期以来已成的模式“一言堂”、“灌输式”会仍然控制着数学课堂,影响数学“文”化。另外,数学考试竞争带来的负面影响也还在,制约着我们的课堂教学尤其是高年级,应试教育控制全局,学生题海战术,苦不堪言,而教师又何尝不是,一面背着家长的舆论、社会的舆论搞课程改革,一面又背着新课程搞质量,因此社会上的文化观念也影响着数学的“文”化。要让数学“文”化,要向深处推进课程改革,家长的传统文化和社会的传统文化是一股不小的阻力,我们首先要求得社会的支持,家长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