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预算管理在高校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预算既要最大限度地利用已有财务资源,又必须充分考虑未来几年国家政策因素对学校财务资源的影响,本文着重分析在新常态下的高校预算编制,从健全学校收入资源的预测体系、科学进行规划支出预测、建立动态调整机制和绩效评估机制等方面入手,建立健全高校的中长期预算编制体制。
关键词:经济新常态;高校;预算管理;中长期;预算编制;编制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预算管理是畜牧兽医类高校进行各类活动的经济依据,中长期预算编制的制定将对高校今后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特别是经济新常态下的高校发展。当前社会发展的各个层面都越来越重视中长期规划,《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第五十八条规定:“加强经费管理,坚持依法理财,严格执行国家财政资金管理法律制度和财经纪律。建立科学化、精细化预算管理机制,科学编制预算,提高预算执行效率”[1]。为适应纲要要求,目前每个高校十三五规划正在谋划学校的发展,发展离不开资金的中长期规划,通过改革科学编制畜牧兽医类高校的预算,科学规划各项开支,做到资金预算有的放矢,因地制宜,达到各项资金开支发挥最大效果,进而提升高校办学水平与质量。
一、高校预算管理与“新常态”的高度耦合
预算管理是高校根据预算目标对未来一定时期内的财务收支计划进行管理的一项经济活动[2],预算编制具有重要的作用。“新常态”在不同领域有不同含义。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河南期间,第一次提及“新常态”一词。“中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增强信心,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3]新意思为有异于旧质;常态是指时常发生的状态。经济新常态是指不同以往的、相对稳定的状态,也是指一种趋势性、结构性的新的发展状态。这是一种趋势性、不可逆的发展状态[4]。主要体现在经济领域,包括经济增速的新常态、结构调整的新常态和宏观政策的新常态[5]。同样,高等教育也呈现出一些与资金管理相关的“新常态”。高等院校主要是依靠国家财政投入兴建的,其资金使用情况关系着办学质量。每年国家财政投入每一所高校的资金数目,是由每个高校整体发展水平所决定的。今后的大学,最终将由市场选择、由社会评价。财务管理的制度是国家资金安全的基础保障,体现在预算上就是责权利对等,财务集中核算,分级管理。分级管理的核心就是各级办学主体根据责任科学合理的进行预算,有相应的资金支配权。从开源节流的角度,政府管学和社会参与是当前高校资金的主要来源,在这种新常态下,既要符合政府的区域发展需求、政策的导向要求,又要充分吸收社会资金,与企业建立共赢的互助模式。高校预算就要围绕教学改革,有重点地投入和引导,办出各自的人才培养特色。
二、高校的预算体制是跨年度资金平衡机制的核心
高校的发展离不开资金的统筹规划,资金管理中应高度重视并加强预算管理,以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控制财务风险、支撑长远发展战略[6]。
1.高校的预算体制作为现代财政制度的重要内容
发达国家主要依靠中长期预算来实现财政资源的跨期合理分配。以美国为例,中长期预算报告是整个美国预算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编制的核心理念在于向市场传达关于政府规模的稳定预期。经过不断的研究和实践,美国中长期预算已有多种类别,目前正在不断完善其科学性与政治性的匹配。中国的高校预算是政府预算的构成部分,只有建立了高校的预算体制,才能进行合理的预算编制。
2.作为一个预算的主体,每个高校都在谋划科学的预算编制改革
高校理财是一个动态的错综复杂的过程,涉及高校各个部门、院系、研究机构,特别是一些高校实施二级管理,使得理财活动更加深入、细致。相应地预算编制改革倍受高校管理层关注与高度重视,根据高校的实际情况,设置专门岗位,统筹考虑,制订中长期预算,一般按照三至五年流动方式编制。高校财务受国家高等教育政策调整影响很大,政策倾斜高低直接关系预算波动,由此引起预算的预测结果和高校实际发展产生误差。所以,高校财务预算应根据每年的执行情况进行调整,建立动态的调整机制,最大限度地发挥财务预算的指导性作用。
3.预算管理在高校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预算既要最大限度地利用已有财务资源,又必须充分考虑未来几年国家政策因素对学校财务资源的影响。高校中长期预算同时根据财务资源调整情况对高校发展战略目标作出适当调整,使之与财务资源相适应。并用绩效评估机制直接反映学校财务资源的运行效率。
三、经济新常态下的高校预算管理体系构建
高校应高度重视并加强预算管理,以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控制财务风险和支撑长远发展战略。为适应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的要求,需要构建适合高校特色的预算管理體系,尤其应加强预算管理的组织体系、目标体系、方法体系、考评体系方面的建设[7]。
1.建立健全预算编制的组织机构
预算编制是高校财务工作重要组成部分,是各项财务工作开展的前提,高效、科学的预算是建立在一定组织基础之上的。高校应成立若干组织机构负责此项工作,可以划分为三个层次,环环相扣,衔接严密,包括高校预算管理委员会、预算管理办公室、二级学院预算管理中心,分别由分管财务工作的副校级领导、学校院办(副)主任、二级学院办公室主任具体负责,落实到人,进一步强化对高校预算工作的组织领导并积极为预算编制改革出谋划策。
2.不断完善预算编制方法和程序
高校应根据预算目标的不同,往往依照“上下结合、分级编制、逐级汇总”的程序,针对不同部门和项目分别采用“项目预算和公用预算”的预算编制方法。严格按照学校预算管理委员会的预算编制格式进行编制,提前规划,提前预测和调整。 3.精细预算编制项目
高校依据高校预算财务管理的要求和其财务工作的特性,实行精细化管理,分工精细化和服务质量精细化,从经济学的成本-收益的方法,精细预算编制项目。同时,针对重点预算项目,做到事前、事中、事后三维度全方位、多层次进行监控,事前评估与监控尤为重要。中长期预算改革可以结合学校的中长期规划,动态调整预算编制,形成良性的资金运行循环。
四、经济新常态下的高校中长期预算编制管理创新
高校预算是大学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经济工作的“龙头”,在高校资源配置中起主导作用。毫无疑问,高校预算本身就是大学治理结构的一部分,它能够对决策权进行划分并进行相关的行为控制。根据财政部、教育部颁布的《高等学校财务制度》明确指出:高等学校预算编制应当遵循“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的原则。高校预算是财务战略的核心,而财务战略又是高校战略的保障。
1.健全学校收入资源的预测体系
准确的预测是学校发展规划成功实施的重要一步,科学预测规划期内资源收入才能确定可支配的财务资源。影响规划期内资源收入的不确定因素较多:如国家招生政策、高校收费、财政拨款办法等改革都会影响到学校收入规模的预测。畜牧兽医类高校必须在研究分析现行政策的基础上,结合未来几年的发展趋势,做好规划期限内的收入预测工作:包括财政拨款、事业收入、科研收入、捐赠收入、创业收入等各种模式的融资途径预测。
2.科学进行规划期限内支出的预测
高校要在分析前若干年支出的基础上,建立支出结构模型。按教学支出、科研支出、行政管理支出、学生事务支出、后勤保障支出等占整个学校支出的比重,结合学校今后一个阶段的办学规模,预测学校基本的运行经费。同时要根据学校发展规划中对人才引进、学科建设、国际交流、校园文化、学校基本建设等重点工作建设需要"提出经费保障方案。总之,高校支出預算要为学校发展战略服务。
3.建立动态调整机制和绩效评估机制
高校应该建立动态调整机制,可根据财务资源调整情况对高校发展战略目标作出适当调整,使之与财务资源相适应。本着评估原则为不低估成本、不高估效益、不夸大用户数量、对调查结果不产生偏见等,也应建立科学的绩效评估机制。配置专业评估人员,开展一年一度的预算编制评价考核。绩效评估机制直接反映畜牧兽医类高校财务资源的运行效率。具体项目前期、实施、后续工作评估、激励约束、项目质量、财务评价、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等评估内容。高校预算编制评估结果要及时公告,收集反馈信息,找出差距,弥补不足,建立健全高校预算编制绩效评估长效机制。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EB/OL][2015-08-28].http://www.china.com.cn/policy/txt/2010-03/01/content_19492625_3.htm.
[2]陆莹,钟惠骊.我国高校预算管理研究现状与展望[J].教育财会研究,2015(2):44-46.
[3]“新常态”成为治国理念的7个月之旅[N].亚太日报.2014-12-9
[4]习近平首次系统阐述“新常态”[EB/OL][2015-08-28].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4-11/10/c_127195118.htm
[5]郭晓风.新常态与新思路—论新时期江苏宏观经济调控路径[J].江苏商论,2014(12):77-79.
[6]田华静.大学治理视野下的高校预算导向作用[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14(6):127-129.
[7]储锦超.高职院校预算管理体系构建的思考[J].学理论,2014(29):23-25.
作者简介:潘毓芹(1969- ),女,主要研究方向:财务管理及职业教育。
关键词:经济新常态;高校;预算管理;中长期;预算编制;编制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预算管理是畜牧兽医类高校进行各类活动的经济依据,中长期预算编制的制定将对高校今后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特别是经济新常态下的高校发展。当前社会发展的各个层面都越来越重视中长期规划,《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第五十八条规定:“加强经费管理,坚持依法理财,严格执行国家财政资金管理法律制度和财经纪律。建立科学化、精细化预算管理机制,科学编制预算,提高预算执行效率”[1]。为适应纲要要求,目前每个高校十三五规划正在谋划学校的发展,发展离不开资金的中长期规划,通过改革科学编制畜牧兽医类高校的预算,科学规划各项开支,做到资金预算有的放矢,因地制宜,达到各项资金开支发挥最大效果,进而提升高校办学水平与质量。
一、高校预算管理与“新常态”的高度耦合
预算管理是高校根据预算目标对未来一定时期内的财务收支计划进行管理的一项经济活动[2],预算编制具有重要的作用。“新常态”在不同领域有不同含义。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河南期间,第一次提及“新常态”一词。“中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增强信心,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3]新意思为有异于旧质;常态是指时常发生的状态。经济新常态是指不同以往的、相对稳定的状态,也是指一种趋势性、结构性的新的发展状态。这是一种趋势性、不可逆的发展状态[4]。主要体现在经济领域,包括经济增速的新常态、结构调整的新常态和宏观政策的新常态[5]。同样,高等教育也呈现出一些与资金管理相关的“新常态”。高等院校主要是依靠国家财政投入兴建的,其资金使用情况关系着办学质量。每年国家财政投入每一所高校的资金数目,是由每个高校整体发展水平所决定的。今后的大学,最终将由市场选择、由社会评价。财务管理的制度是国家资金安全的基础保障,体现在预算上就是责权利对等,财务集中核算,分级管理。分级管理的核心就是各级办学主体根据责任科学合理的进行预算,有相应的资金支配权。从开源节流的角度,政府管学和社会参与是当前高校资金的主要来源,在这种新常态下,既要符合政府的区域发展需求、政策的导向要求,又要充分吸收社会资金,与企业建立共赢的互助模式。高校预算就要围绕教学改革,有重点地投入和引导,办出各自的人才培养特色。
二、高校的预算体制是跨年度资金平衡机制的核心
高校的发展离不开资金的统筹规划,资金管理中应高度重视并加强预算管理,以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控制财务风险、支撑长远发展战略[6]。
1.高校的预算体制作为现代财政制度的重要内容
发达国家主要依靠中长期预算来实现财政资源的跨期合理分配。以美国为例,中长期预算报告是整个美国预算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编制的核心理念在于向市场传达关于政府规模的稳定预期。经过不断的研究和实践,美国中长期预算已有多种类别,目前正在不断完善其科学性与政治性的匹配。中国的高校预算是政府预算的构成部分,只有建立了高校的预算体制,才能进行合理的预算编制。
2.作为一个预算的主体,每个高校都在谋划科学的预算编制改革
高校理财是一个动态的错综复杂的过程,涉及高校各个部门、院系、研究机构,特别是一些高校实施二级管理,使得理财活动更加深入、细致。相应地预算编制改革倍受高校管理层关注与高度重视,根据高校的实际情况,设置专门岗位,统筹考虑,制订中长期预算,一般按照三至五年流动方式编制。高校财务受国家高等教育政策调整影响很大,政策倾斜高低直接关系预算波动,由此引起预算的预测结果和高校实际发展产生误差。所以,高校财务预算应根据每年的执行情况进行调整,建立动态的调整机制,最大限度地发挥财务预算的指导性作用。
3.预算管理在高校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预算既要最大限度地利用已有财务资源,又必须充分考虑未来几年国家政策因素对学校财务资源的影响。高校中长期预算同时根据财务资源调整情况对高校发展战略目标作出适当调整,使之与财务资源相适应。并用绩效评估机制直接反映学校财务资源的运行效率。
三、经济新常态下的高校预算管理体系构建
高校应高度重视并加强预算管理,以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控制财务风险和支撑长远发展战略。为适应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的要求,需要构建适合高校特色的预算管理體系,尤其应加强预算管理的组织体系、目标体系、方法体系、考评体系方面的建设[7]。
1.建立健全预算编制的组织机构
预算编制是高校财务工作重要组成部分,是各项财务工作开展的前提,高效、科学的预算是建立在一定组织基础之上的。高校应成立若干组织机构负责此项工作,可以划分为三个层次,环环相扣,衔接严密,包括高校预算管理委员会、预算管理办公室、二级学院预算管理中心,分别由分管财务工作的副校级领导、学校院办(副)主任、二级学院办公室主任具体负责,落实到人,进一步强化对高校预算工作的组织领导并积极为预算编制改革出谋划策。
2.不断完善预算编制方法和程序
高校应根据预算目标的不同,往往依照“上下结合、分级编制、逐级汇总”的程序,针对不同部门和项目分别采用“项目预算和公用预算”的预算编制方法。严格按照学校预算管理委员会的预算编制格式进行编制,提前规划,提前预测和调整。 3.精细预算编制项目
高校依据高校预算财务管理的要求和其财务工作的特性,实行精细化管理,分工精细化和服务质量精细化,从经济学的成本-收益的方法,精细预算编制项目。同时,针对重点预算项目,做到事前、事中、事后三维度全方位、多层次进行监控,事前评估与监控尤为重要。中长期预算改革可以结合学校的中长期规划,动态调整预算编制,形成良性的资金运行循环。
四、经济新常态下的高校中长期预算编制管理创新
高校预算是大学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经济工作的“龙头”,在高校资源配置中起主导作用。毫无疑问,高校预算本身就是大学治理结构的一部分,它能够对决策权进行划分并进行相关的行为控制。根据财政部、教育部颁布的《高等学校财务制度》明确指出:高等学校预算编制应当遵循“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的原则。高校预算是财务战略的核心,而财务战略又是高校战略的保障。
1.健全学校收入资源的预测体系
准确的预测是学校发展规划成功实施的重要一步,科学预测规划期内资源收入才能确定可支配的财务资源。影响规划期内资源收入的不确定因素较多:如国家招生政策、高校收费、财政拨款办法等改革都会影响到学校收入规模的预测。畜牧兽医类高校必须在研究分析现行政策的基础上,结合未来几年的发展趋势,做好规划期限内的收入预测工作:包括财政拨款、事业收入、科研收入、捐赠收入、创业收入等各种模式的融资途径预测。
2.科学进行规划期限内支出的预测
高校要在分析前若干年支出的基础上,建立支出结构模型。按教学支出、科研支出、行政管理支出、学生事务支出、后勤保障支出等占整个学校支出的比重,结合学校今后一个阶段的办学规模,预测学校基本的运行经费。同时要根据学校发展规划中对人才引进、学科建设、国际交流、校园文化、学校基本建设等重点工作建设需要"提出经费保障方案。总之,高校支出預算要为学校发展战略服务。
3.建立动态调整机制和绩效评估机制
高校应该建立动态调整机制,可根据财务资源调整情况对高校发展战略目标作出适当调整,使之与财务资源相适应。本着评估原则为不低估成本、不高估效益、不夸大用户数量、对调查结果不产生偏见等,也应建立科学的绩效评估机制。配置专业评估人员,开展一年一度的预算编制评价考核。绩效评估机制直接反映畜牧兽医类高校财务资源的运行效率。具体项目前期、实施、后续工作评估、激励约束、项目质量、财务评价、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等评估内容。高校预算编制评估结果要及时公告,收集反馈信息,找出差距,弥补不足,建立健全高校预算编制绩效评估长效机制。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EB/OL][2015-08-28].http://www.china.com.cn/policy/txt/2010-03/01/content_19492625_3.htm.
[2]陆莹,钟惠骊.我国高校预算管理研究现状与展望[J].教育财会研究,2015(2):44-46.
[3]“新常态”成为治国理念的7个月之旅[N].亚太日报.2014-12-9
[4]习近平首次系统阐述“新常态”[EB/OL][2015-08-28].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4-11/10/c_127195118.htm
[5]郭晓风.新常态与新思路—论新时期江苏宏观经济调控路径[J].江苏商论,2014(12):77-79.
[6]田华静.大学治理视野下的高校预算导向作用[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14(6):127-129.
[7]储锦超.高职院校预算管理体系构建的思考[J].学理论,2014(29):23-25.
作者简介:潘毓芹(1969- ),女,主要研究方向:财务管理及职业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