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历经几千年岁月流传下来的经典诗文,不但是汉语言文字的典范和精华,更蕴蓄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和品格,因而也成为考试内容中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关键词:诵读:诗文:复习;融合:巩固:创新
作为一个新时代的语文老师,面对的是一群在信息时代和西方文化强力渗透背景的学生,面对的是客观存在从应试教育体制。那么如何把诵读经典诗文与期末复习有机融合,让孩子们走出书山题海的重压和疲倦,并在学生幼稚的心田播撒下一颗传统文化的种子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湖光秋月两相和——在分类中融合
如果说经典诗文名篇名句就像颗颗珍珠散落在课文的读读背背中,那么进行分类整合就像一条红线将它们串起,熠熠闪光于学生的脑海心问。试举例如下:
1、惜时类: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策马前途需努力,莫学龙钟虚叹息;勿谓寸阴短,既过难再获.……
2、爱国类: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祖宗疆土,当以死守,不可以尺寸与人;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取义者也。……
3、立志类: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欲要看究竟,处处须留心;不经一番彻骨寒,哪得梅花扑鼻香;滴水能把水穿透,万事功到自然成……
4、求学类: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为学患无疑,疑则进也;知不足者好学,耻下问者自满;善学者,假人之长以补其短……
二、巧借东风育桃李——在运用中巩固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指导学生正确的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从以上论述可知,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就必须加强“运用”的训练。只有加强“运用”的训练,才能切实地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学以致用、用中巩固,语文教学是这样,复习经典诗文同样如此。教师要想方设法创设运用的情境,加强课内与课外的融合,让学生充分感受到经典诗文在社会生活中蓬勃的生命力。例如可以集中出一份卷子,或进行“看谁用得多,看谁用得活,看谁用的新”的竞赛。像:
1、上学路上,我看到小明把吃剩的馒头随手扔到了路边的沟里,真想对他说:“______”
2、毕业考一天天临近,小刚依然是沉迷于电子游戏和武侠小说中,眼睁睁看着时间悄悄溜走,我递给他一张纸条,上面写道:“_________”
3、年年中秋,今又中秋。爸爸到北京出差,不能回来和我们团聚,他发回短信说:“______”
4、齐敏明天就要随爸爸转到南宁去读书了,不知何时才能相见。分别时,小丽说:“______”
5、语文让我们一年四季的生活充满诗意:春天有高鼎描写的村居美景:草长莺飞二月天,______;夏天有杨万里赞叹不已的西湖风光:______,映日荷花别样红;秋天有杜牧钟爱的枫叶:______,霜叶红于二月花;冬天有岑参为之惊喜的雪花:忽如一夜东风来,______。
三、总把新桃换旧苻——在活动中创新
曾在杂志上读过这样一则小故事:有一个小女孩特别挑食,女孩的妈妈颇费苦心,想到了用椰子壳为孩子盛饭。小女孩每次捧到椰子壳,总会兴奋得小脸放光,津津有味地吃起原来不爱吃的饭菜。看了这则故事后,我陷入了思索:我们的复习课能否也为学生捧上一个他们钟爱的“椰子壳”呢?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要我们在复习阶段,不断创新活动的形式,就一定能激发学生学习经典诗文的兴趣和热情,迎来一片艳阳天。
以下是我们开展的一些活动。如:
1、设计中复习。书签是我们在学习生活中经常用到的一种饰物,学生们用硬卡纸剪成树叶型、花型、心型、小屋型、卡通人物型……再配上一些精选的经典诗文名篇名句,一张造型精巧、诗意盎然的书签就完成了。
2、游戏中复习。游戏是孩子们的天性,在课间休息时,我们可以把游戏的童谣都改成有节奏的经典名句:跳皮筋的女孩子将“小皮球,敬个礼,马兰开花二十一……”的童谣改成了“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做拍手游戏的孩子则将“你拍一,我拍一”改成了“人之初,性本善”等,寓复习于乐,其乐融融。
3、讲故事中复习。故事是经过讲解人经过加工过的艺术品,讲解人把自己对故事的处理,通过声音化妆,包括对语调、速度、重音、停顿等的艺术处理,使故事像润物的春雨,滴滴滋润着孩子们的心田。而且诗文故事往往将诗人的心态、所处的时代背景、诗句意思、情境融合其中,更有利于巩固复习经典诗文。如《赠汪伦》的由来、“居易”的故事、推敲的故事、陈子昂摔琴、卖酒女巧对杜牧等。
那一个个或妙趣横生,或含蓄隽永的故事,让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时而开怀大笑,时而凝神静思,时而愁眉紧锁,时而拍案叫绝,这样复习经典诗文学生怎么会不喜欢呢?
4、诗文综合实践活动中复习。针对学生好动的特点,以班级为载体,综合采用唱、演、说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兴趣,丰富诗文积累。如《走进三国》、《月到中秋分外明》、《成语大比拼》、《唐诗大观园》等。
5、其它:“与经典同行,与圣贤为友”手抄报比赛、诗配画比赛、课本剧表演等。
书声琅琅,开卷有益,文以载道,继往开来。一代新人的成长,将得益于千古美文的文學滋养。只要我们不断更新观念、创建氛围、辛勤摸索、优化教学,就一定会迎来“忽如一夜东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景象,就不禁会发出这样的感叹:原来复习可以这样美丽!
关键词:诵读:诗文:复习;融合:巩固:创新
作为一个新时代的语文老师,面对的是一群在信息时代和西方文化强力渗透背景的学生,面对的是客观存在从应试教育体制。那么如何把诵读经典诗文与期末复习有机融合,让孩子们走出书山题海的重压和疲倦,并在学生幼稚的心田播撒下一颗传统文化的种子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湖光秋月两相和——在分类中融合
如果说经典诗文名篇名句就像颗颗珍珠散落在课文的读读背背中,那么进行分类整合就像一条红线将它们串起,熠熠闪光于学生的脑海心问。试举例如下:
1、惜时类: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策马前途需努力,莫学龙钟虚叹息;勿谓寸阴短,既过难再获.……
2、爱国类: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祖宗疆土,当以死守,不可以尺寸与人;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取义者也。……
3、立志类: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欲要看究竟,处处须留心;不经一番彻骨寒,哪得梅花扑鼻香;滴水能把水穿透,万事功到自然成……
4、求学类: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为学患无疑,疑则进也;知不足者好学,耻下问者自满;善学者,假人之长以补其短……
二、巧借东风育桃李——在运用中巩固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指导学生正确的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从以上论述可知,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就必须加强“运用”的训练。只有加强“运用”的训练,才能切实地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学以致用、用中巩固,语文教学是这样,复习经典诗文同样如此。教师要想方设法创设运用的情境,加强课内与课外的融合,让学生充分感受到经典诗文在社会生活中蓬勃的生命力。例如可以集中出一份卷子,或进行“看谁用得多,看谁用得活,看谁用的新”的竞赛。像:
1、上学路上,我看到小明把吃剩的馒头随手扔到了路边的沟里,真想对他说:“______”
2、毕业考一天天临近,小刚依然是沉迷于电子游戏和武侠小说中,眼睁睁看着时间悄悄溜走,我递给他一张纸条,上面写道:“_________”
3、年年中秋,今又中秋。爸爸到北京出差,不能回来和我们团聚,他发回短信说:“______”
4、齐敏明天就要随爸爸转到南宁去读书了,不知何时才能相见。分别时,小丽说:“______”
5、语文让我们一年四季的生活充满诗意:春天有高鼎描写的村居美景:草长莺飞二月天,______;夏天有杨万里赞叹不已的西湖风光:______,映日荷花别样红;秋天有杜牧钟爱的枫叶:______,霜叶红于二月花;冬天有岑参为之惊喜的雪花:忽如一夜东风来,______。
三、总把新桃换旧苻——在活动中创新
曾在杂志上读过这样一则小故事:有一个小女孩特别挑食,女孩的妈妈颇费苦心,想到了用椰子壳为孩子盛饭。小女孩每次捧到椰子壳,总会兴奋得小脸放光,津津有味地吃起原来不爱吃的饭菜。看了这则故事后,我陷入了思索:我们的复习课能否也为学生捧上一个他们钟爱的“椰子壳”呢?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要我们在复习阶段,不断创新活动的形式,就一定能激发学生学习经典诗文的兴趣和热情,迎来一片艳阳天。
以下是我们开展的一些活动。如:
1、设计中复习。书签是我们在学习生活中经常用到的一种饰物,学生们用硬卡纸剪成树叶型、花型、心型、小屋型、卡通人物型……再配上一些精选的经典诗文名篇名句,一张造型精巧、诗意盎然的书签就完成了。
2、游戏中复习。游戏是孩子们的天性,在课间休息时,我们可以把游戏的童谣都改成有节奏的经典名句:跳皮筋的女孩子将“小皮球,敬个礼,马兰开花二十一……”的童谣改成了“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做拍手游戏的孩子则将“你拍一,我拍一”改成了“人之初,性本善”等,寓复习于乐,其乐融融。
3、讲故事中复习。故事是经过讲解人经过加工过的艺术品,讲解人把自己对故事的处理,通过声音化妆,包括对语调、速度、重音、停顿等的艺术处理,使故事像润物的春雨,滴滴滋润着孩子们的心田。而且诗文故事往往将诗人的心态、所处的时代背景、诗句意思、情境融合其中,更有利于巩固复习经典诗文。如《赠汪伦》的由来、“居易”的故事、推敲的故事、陈子昂摔琴、卖酒女巧对杜牧等。
那一个个或妙趣横生,或含蓄隽永的故事,让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时而开怀大笑,时而凝神静思,时而愁眉紧锁,时而拍案叫绝,这样复习经典诗文学生怎么会不喜欢呢?
4、诗文综合实践活动中复习。针对学生好动的特点,以班级为载体,综合采用唱、演、说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兴趣,丰富诗文积累。如《走进三国》、《月到中秋分外明》、《成语大比拼》、《唐诗大观园》等。
5、其它:“与经典同行,与圣贤为友”手抄报比赛、诗配画比赛、课本剧表演等。
书声琅琅,开卷有益,文以载道,继往开来。一代新人的成长,将得益于千古美文的文學滋养。只要我们不断更新观念、创建氛围、辛勤摸索、优化教学,就一定会迎来“忽如一夜东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景象,就不禁会发出这样的感叹:原来复习可以这样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