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海好玩的地方很多,天文博物馆(前身为佘山天文台)便是其中之一。这个天文台在佘山国家森林公园的最高处,有100多年历史。儿子天天平时对宇宙充满了好奇,我们也常常交流宇宙之中的奥秘,所以我们决定到这里去看一看。
查阅资料可知,佘山传说有三:一是峨眉山有青黄两条蛇,它们因为修道千年成仙成龙,仍不知足,偷喝圣水被王母娘娘发现而斩于此,两段身体分为东佘山、西佘山;二是佘老太君路过此地,因杨家功业了得,留存此名;三是东汉一位佘姓将军隐居于此而得名。佘山位于上海市松江区,分东佘山和西佘山,海拔分别是100.8米和97米,是大上海的后花园。作为上海著名市郊风景区,佘山建有国家森林公园,山上有著名的天主教朝圣地——佘山圣母大教堂,还有秀道者塔,佘山地震基准台,佘山月湖和佘山天文台。
公园免票进入,我们拾级而上,孩子们爬在前面,天气有些潮热,石头的台阶被太阳晒得火热。等大家上到上面的平台,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秀道者塔!
慢慢走近,举目上眺,塔高七层二十佘米,八面造型,相传一名秀道人参与筑塔,成后自焚献身,遂取名秀道者塔。塔建于北宋赵匡义年间,也就是太平兴国时期,距今千年。塔后有一坡道通顶,我们观塔留影后取道而上,直奔圣母教堂而去。不去不知道,一去嚇一跳,原来这个圣母教堂居然史册有名,与法国罗德圣母大殿齐名,号称远东圣母大殿。该堂于1871年由法国传教士始建,1935年落成。它集多种建筑风格于一体,采用无木无钉无钢无梁的四无结构,堪称不对称建筑的典范。从20世纪40年代起即为世界闻名的天主教圣地,也是国内天主教最主要的朝圣地。我们站立一侧,观赏这个建筑的美,倒有些感慨如此奇幻秀挺,像极了中世纪的草原城堡。
再向上,就是我们此行的重要目的地了,天文台和天文博物馆。1872年,天主教的巴黎耶稣会传教士在上海建立了徐家汇天文台,从事气象、天文和地磁等观测、预报。1900年,又在佘山新建一座天文台,安装了从法国购置的一款40厘米长的双筒折射望远镜,当时它是亚洲最大的天文望远镜,在上一世纪伴随中国和西方的几代天文学家度过无数不眠之夜,拍摄了大量珍贵的天体照片。直到80年代,上海天文台自行设计制造了更先进的1.56米天体测量望远镜,这架“世纪望远镜”才逐渐退出科研第一线。
我们从天文台的西门进入,在绕行博物馆一圈,观看内墙上的图片介绍和实物展览后,又进入博物馆主介绍厅里,观看了二十分钟的“宇宙探索”。站在漆黑的放映厅内,手摸着大厅中央硕大的地球模型,再举头观看头顶整个半圆形的拱顶屏幕,3D效果比较逼真,地球、太阳、天王星、木星、土星,太阳系、银河系,甚至整个宇宙都成了我们头顶上的奇观。孩子们尖叫连连。
出了放映厅,再向上一层,就是整个天文台的核心部位,也是百年天文望远镜所在的位置。门有些矮,进去之后,天文望远镜就呈现在我们眼前。说实话,这也是我第一次看到真实的天文望远镜,它的模样与现在世界各地新型的望远镜有所不同,毕竟是百年前的东西,外表陈旧一些,但就是这样一架望远镜,竟然被我们使用了近80年。厅里的东墙角还有一个电子介绍屏,我们看了整个望远镜及天文台建筑的来龙去脉、古往今来,孩子们还绕着望远镜左右查看,天天有些急切,自己找到看守机器的阿姨,指着十余米高的望远镜问:“能打开让我看看么?”阿姨摇了摇头,天天略显失望。
除了文物展览厅,佘山天文博物馆内还有“佘山之巅”纪念石碑、佘山之巅基岩点,以及一处国际经度联测的基本点,这都是这次天文行的重要纪念。
查阅资料可知,佘山传说有三:一是峨眉山有青黄两条蛇,它们因为修道千年成仙成龙,仍不知足,偷喝圣水被王母娘娘发现而斩于此,两段身体分为东佘山、西佘山;二是佘老太君路过此地,因杨家功业了得,留存此名;三是东汉一位佘姓将军隐居于此而得名。佘山位于上海市松江区,分东佘山和西佘山,海拔分别是100.8米和97米,是大上海的后花园。作为上海著名市郊风景区,佘山建有国家森林公园,山上有著名的天主教朝圣地——佘山圣母大教堂,还有秀道者塔,佘山地震基准台,佘山月湖和佘山天文台。
公园免票进入,我们拾级而上,孩子们爬在前面,天气有些潮热,石头的台阶被太阳晒得火热。等大家上到上面的平台,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秀道者塔!
慢慢走近,举目上眺,塔高七层二十佘米,八面造型,相传一名秀道人参与筑塔,成后自焚献身,遂取名秀道者塔。塔建于北宋赵匡义年间,也就是太平兴国时期,距今千年。塔后有一坡道通顶,我们观塔留影后取道而上,直奔圣母教堂而去。不去不知道,一去嚇一跳,原来这个圣母教堂居然史册有名,与法国罗德圣母大殿齐名,号称远东圣母大殿。该堂于1871年由法国传教士始建,1935年落成。它集多种建筑风格于一体,采用无木无钉无钢无梁的四无结构,堪称不对称建筑的典范。从20世纪40年代起即为世界闻名的天主教圣地,也是国内天主教最主要的朝圣地。我们站立一侧,观赏这个建筑的美,倒有些感慨如此奇幻秀挺,像极了中世纪的草原城堡。
再向上,就是我们此行的重要目的地了,天文台和天文博物馆。1872年,天主教的巴黎耶稣会传教士在上海建立了徐家汇天文台,从事气象、天文和地磁等观测、预报。1900年,又在佘山新建一座天文台,安装了从法国购置的一款40厘米长的双筒折射望远镜,当时它是亚洲最大的天文望远镜,在上一世纪伴随中国和西方的几代天文学家度过无数不眠之夜,拍摄了大量珍贵的天体照片。直到80年代,上海天文台自行设计制造了更先进的1.56米天体测量望远镜,这架“世纪望远镜”才逐渐退出科研第一线。
我们从天文台的西门进入,在绕行博物馆一圈,观看内墙上的图片介绍和实物展览后,又进入博物馆主介绍厅里,观看了二十分钟的“宇宙探索”。站在漆黑的放映厅内,手摸着大厅中央硕大的地球模型,再举头观看头顶整个半圆形的拱顶屏幕,3D效果比较逼真,地球、太阳、天王星、木星、土星,太阳系、银河系,甚至整个宇宙都成了我们头顶上的奇观。孩子们尖叫连连。
出了放映厅,再向上一层,就是整个天文台的核心部位,也是百年天文望远镜所在的位置。门有些矮,进去之后,天文望远镜就呈现在我们眼前。说实话,这也是我第一次看到真实的天文望远镜,它的模样与现在世界各地新型的望远镜有所不同,毕竟是百年前的东西,外表陈旧一些,但就是这样一架望远镜,竟然被我们使用了近80年。厅里的东墙角还有一个电子介绍屏,我们看了整个望远镜及天文台建筑的来龙去脉、古往今来,孩子们还绕着望远镜左右查看,天天有些急切,自己找到看守机器的阿姨,指着十余米高的望远镜问:“能打开让我看看么?”阿姨摇了摇头,天天略显失望。
除了文物展览厅,佘山天文博物馆内还有“佘山之巅”纪念石碑、佘山之巅基岩点,以及一处国际经度联测的基本点,这都是这次天文行的重要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