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调查临床医学生基层就业意向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临床医学专业专业学生进行调查,通过卡方检验与二分类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医学生基层就业意向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不愿到基层就业的主要原因是基层待遇不高,提升空间小,发展前景不乐观,其次是基层经济发展缓慢,工作条件差以及政策保障不够,再就业难。结论:制定积极的政策、做好宣传与引导工作、探索合理的用人机制、加强学校就业指导和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是引导医学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重要措施。
农村卫生事业是我国卫生工作的重点,也是现阶段卫生改革的焦点。《陕西省“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指出:“我省城乡医疗卫生和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的建设,应坚持新增医疗卫生资源重点向农村和城市社区倾斜的发展方向。”这表明农村与城市社区是我省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薄弱环节。本研究结合陕西省实际,开展基层就业影响因素的调查与分析,以期找到影响临床医学本科生积极到基层就业的具体原因,为促进农村与城市社区医疗卫生事业的合理发展提供一定参考。
一、对象与方法
(一)调查对象。对某校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采取随机抽样方法进行了调查,共发放540份调查问卷,回收521份,其中有效问卷515份,有效率95.3%。调查对象中主要以一、二、三与四年级学生为主,其中男生34.7%,女生65.3%
(二)调查内容。调查问卷为自编问卷,内容主要包括:基本情况;基层就业意向,主要包括对专业就业前景、就业意向、择业原因,愿意与不愿意去基层就业的原因,对基层就业的待遇要求等。其中,对于医学生基层就业原因的项目直接按“是”或“否”进行评价,主要原因的分析要按照抽查个体选择的样本数量进行评价;有关医学生对学校就业指导情况、政府政策的了解与评价。
(三)分析方法。采用SPSSl7.0进行统计分析:(1)描述性分析:对分类变量采取频数和构成比描述;对连续性变量采取平均值±标准差进行描述。(2)相关性分析:通过卡方检验分析不同人口学特征与基层就业意向之问的相关性;采用二分类Logistic多元回归法分析医学生基层就业意向的主要影响因素。
二、结果
(一)医学生基层就业意向的相关性分析。57.9%的医学生不愿意去基层地区工作,42.1%的医学生表示愿意去基层就业。其中,女生和男生中愿意去基层工作的占比分别为38.4%和49.2%。随着年级增长,愿意去基层就业人数基本呈现降低趋势。党员学生、农村户口学生、家庭较差与差与家庭条件较好的学生、成绩排名靠后的学生更愿意去基层就业。另外,认为政府政策的吸引力有效的学生中有57.2%愿意去基层工作,而认为政府政策的吸引力无效的学生中只有37.5%愿意去基层工作。而基层就业指导不到位条件下,愿到基层就业的学生人数占29.6%。详见表1。
(二)医学生去基层就业原因分布。超过半数学生在选择基层就业时,考虑的主要愿意按次序分别是:“积累基层经验”、“为今后的工作做铺垫”、“响应国家号召服务社会”、“为自己家乡做贡献”。原因分析详见表2。
不愿到基层就业的的主要原因依次是:“基层待遇不高,提升空间小,发展前景不乐观”、“基层经济发展缓慢,工作条件差”、“政策保障不够,再就业难”。
(三)医学生基层就业意向的多因素分析。以医学生是否愿意去基层工作为因变量,以性别、户口类别、成绩、政府政策的吸引力、学校就业指导的效果为自变量进行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成绩在25%-50%学生愿意基层就业意向是成绩前25%的3.90倍;就业指导工作一般或较好条件下,学生基层就业意向为非常不到位条件下的7.79倍或9.41倍。
三、讨论
(一)自身条件对医学生基层就业意向的影响。年级统计分析,愿意基层就业学生比例出现较大变化,这主要是与对专业、校内外等学习和生活环境的认知程度存在较大关系。学习成绩后50%的学生比前50%的更愿意到基层工作,这与黄进等人的调查结果一致,可能是成绩好的学生把自己定位为“天之骄子”,提高了他们就业心理的预期,在就业过程中追求高薪水和高职业,忽视了自身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缺乏对基层就业的情感认同感。
(二)基层条件对医学生基层就业意愿的影响。对于愿意去基层就业的医学生来说,更多的是看重积累基层经验与今后工作做铺垫等而去基层工作,是基于当前的就业形势做出的被动选择。不愿到基层就业的原因依次是基层待遇不高与提升空间小,发展前景不乐观、基层经济发展缓慢,工作条件差以及政策保障不够,再就业难。可见,医学生在择业过程中尤其看重个人发展、待遇,工作的稳定性与生活环境也非常重要。这与BruceW Hayes对尼泊尔醫学生与年轻医生的调查中“最能够吸引年轻医生到农村去工作的是丰厚的工资,奖学金和职业发展的机会”结果一致。
(三)政府政策与学校就业指导对医学生基层就业意愿的影响。一系列鼓励大学生基层就业的政策对大学生基层就业起到了促进作用,补充调查发现学生对目前国家鼓励基层就业政策的了解不全面,除“招收基层工作的定向生,国家提供培养费用并设定向奖学金”此项政策外,对其他政策的知情情况人数均未超过60%。
数据分析表明,学校基层就业指导效果对医学本科生基层就业有重要影响。研究发现有92.1%的学生对学校在基层就业方面的指导有需求,可见当前一些学校在基层方面的就业指导工作有待提升。
四、建议
(一)完善政府就业政策激励机制,促使人才“愿下基层”。近年来,我国政府在鼓励大学生基层就业方面出台了许多政策,已取得了一定效果,但仍然有提升空间。首先是进一步加大对医学行业大学生基层就业的配套支持力度;其次是加大政策宣传力度,使学生掌握政策信息更全面。政府对基层投入虽然逐年增加,但目前基层单位对大学生的吸引力仍然不足,因此,政府逐步完善基层就业政策激励机制,增加投入,吸引人才下基层。
(二)提供平台,勇压重担,确保人才“愿在基层”。学生去基层就业与否,不仅取决于基层单位的硬环境,很大程度上软环境也有重要影响。为他们在今后的发展中提供较为宽广的平台,使之感到学有所用,技有所施十分必要;在工作中,勇于使用年轻人,并委以重任,使之感到工作责任与快乐,提高其工作满意度与幸福感,也对提高基层就业的吸引力有重要影响。(作者单位: )
基金项目:陕西省2017年创新能力支撑计划项目(项目编号:2017KRM092);西安医学院校级科研项目支持(项目编号:2017PT26)。
农村卫生事业是我国卫生工作的重点,也是现阶段卫生改革的焦点。《陕西省“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指出:“我省城乡医疗卫生和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的建设,应坚持新增医疗卫生资源重点向农村和城市社区倾斜的发展方向。”这表明农村与城市社区是我省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薄弱环节。本研究结合陕西省实际,开展基层就业影响因素的调查与分析,以期找到影响临床医学本科生积极到基层就业的具体原因,为促进农村与城市社区医疗卫生事业的合理发展提供一定参考。
一、对象与方法
(一)调查对象。对某校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采取随机抽样方法进行了调查,共发放540份调查问卷,回收521份,其中有效问卷515份,有效率95.3%。调查对象中主要以一、二、三与四年级学生为主,其中男生34.7%,女生65.3%
(二)调查内容。调查问卷为自编问卷,内容主要包括:基本情况;基层就业意向,主要包括对专业就业前景、就业意向、择业原因,愿意与不愿意去基层就业的原因,对基层就业的待遇要求等。其中,对于医学生基层就业原因的项目直接按“是”或“否”进行评价,主要原因的分析要按照抽查个体选择的样本数量进行评价;有关医学生对学校就业指导情况、政府政策的了解与评价。
(三)分析方法。采用SPSSl7.0进行统计分析:(1)描述性分析:对分类变量采取频数和构成比描述;对连续性变量采取平均值±标准差进行描述。(2)相关性分析:通过卡方检验分析不同人口学特征与基层就业意向之问的相关性;采用二分类Logistic多元回归法分析医学生基层就业意向的主要影响因素。
二、结果
(一)医学生基层就业意向的相关性分析。57.9%的医学生不愿意去基层地区工作,42.1%的医学生表示愿意去基层就业。其中,女生和男生中愿意去基层工作的占比分别为38.4%和49.2%。随着年级增长,愿意去基层就业人数基本呈现降低趋势。党员学生、农村户口学生、家庭较差与差与家庭条件较好的学生、成绩排名靠后的学生更愿意去基层就业。另外,认为政府政策的吸引力有效的学生中有57.2%愿意去基层工作,而认为政府政策的吸引力无效的学生中只有37.5%愿意去基层工作。而基层就业指导不到位条件下,愿到基层就业的学生人数占29.6%。详见表1。
(二)医学生去基层就业原因分布。超过半数学生在选择基层就业时,考虑的主要愿意按次序分别是:“积累基层经验”、“为今后的工作做铺垫”、“响应国家号召服务社会”、“为自己家乡做贡献”。原因分析详见表2。
不愿到基层就业的的主要原因依次是:“基层待遇不高,提升空间小,发展前景不乐观”、“基层经济发展缓慢,工作条件差”、“政策保障不够,再就业难”。
(三)医学生基层就业意向的多因素分析。以医学生是否愿意去基层工作为因变量,以性别、户口类别、成绩、政府政策的吸引力、学校就业指导的效果为自变量进行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成绩在25%-50%学生愿意基层就业意向是成绩前25%的3.90倍;就业指导工作一般或较好条件下,学生基层就业意向为非常不到位条件下的7.79倍或9.41倍。
三、讨论
(一)自身条件对医学生基层就业意向的影响。年级统计分析,愿意基层就业学生比例出现较大变化,这主要是与对专业、校内外等学习和生活环境的认知程度存在较大关系。学习成绩后50%的学生比前50%的更愿意到基层工作,这与黄进等人的调查结果一致,可能是成绩好的学生把自己定位为“天之骄子”,提高了他们就业心理的预期,在就业过程中追求高薪水和高职业,忽视了自身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缺乏对基层就业的情感认同感。
(二)基层条件对医学生基层就业意愿的影响。对于愿意去基层就业的医学生来说,更多的是看重积累基层经验与今后工作做铺垫等而去基层工作,是基于当前的就业形势做出的被动选择。不愿到基层就业的原因依次是基层待遇不高与提升空间小,发展前景不乐观、基层经济发展缓慢,工作条件差以及政策保障不够,再就业难。可见,医学生在择业过程中尤其看重个人发展、待遇,工作的稳定性与生活环境也非常重要。这与BruceW Hayes对尼泊尔醫学生与年轻医生的调查中“最能够吸引年轻医生到农村去工作的是丰厚的工资,奖学金和职业发展的机会”结果一致。
(三)政府政策与学校就业指导对医学生基层就业意愿的影响。一系列鼓励大学生基层就业的政策对大学生基层就业起到了促进作用,补充调查发现学生对目前国家鼓励基层就业政策的了解不全面,除“招收基层工作的定向生,国家提供培养费用并设定向奖学金”此项政策外,对其他政策的知情情况人数均未超过60%。
数据分析表明,学校基层就业指导效果对医学本科生基层就业有重要影响。研究发现有92.1%的学生对学校在基层就业方面的指导有需求,可见当前一些学校在基层方面的就业指导工作有待提升。
四、建议
(一)完善政府就业政策激励机制,促使人才“愿下基层”。近年来,我国政府在鼓励大学生基层就业方面出台了许多政策,已取得了一定效果,但仍然有提升空间。首先是进一步加大对医学行业大学生基层就业的配套支持力度;其次是加大政策宣传力度,使学生掌握政策信息更全面。政府对基层投入虽然逐年增加,但目前基层单位对大学生的吸引力仍然不足,因此,政府逐步完善基层就业政策激励机制,增加投入,吸引人才下基层。
(二)提供平台,勇压重担,确保人才“愿在基层”。学生去基层就业与否,不仅取决于基层单位的硬环境,很大程度上软环境也有重要影响。为他们在今后的发展中提供较为宽广的平台,使之感到学有所用,技有所施十分必要;在工作中,勇于使用年轻人,并委以重任,使之感到工作责任与快乐,提高其工作满意度与幸福感,也对提高基层就业的吸引力有重要影响。(作者单位: )
基金项目:陕西省2017年创新能力支撑计划项目(项目编号:2017KRM092);西安医学院校级科研项目支持(项目编号:2017PT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