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职院校教师教学质量评价就是根据学校特定的教学目标任务,运用一定的评价标准和方法,对教师在教学上的质量和效果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教师教学质量评价对直接调控和改进教师工作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实用价值。本文主要对高职院校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的必要性、原则、主要问题及相关对策进行了分析探讨。
[关键词]高职院校 教师教学 质量评价
一、高职院校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的必要性
近年来,高职院校的快速发展,职业教育的规模也迅速增长。极大地促进了我国高职院校办学模式的多元化,为社会各行各业培养了一大批面向现代化的高素质技能人才。高职院校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人们对其教学质量的担忧。教学质量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生命线,也是职业教育发展的核心问题。为了加强教学质量,许多高职院校建立了以教师教学评价为核心的教学质量评价的体系。从教学改革的目的来看,高职院校的人才的规格质量要求等发生了变化,对教师的教学质量评价也相应变化,逐渐发展为理论知识教学与实践技能教学结合的整体质量评价。
二、高职院校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的原则
目前,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过程一般由领导和专家听课评价、同行评价、学生评价等形式组成。教学质量评价不同于教师评价,它仅仅把测评范畴集中在教师的教学工作方式上,为了有效的对高职院校教师的教学质量进行评价,必须建立体现以下原则的评价指标体系。
1.时代性与客观性相结合的原则
所谓时代性,指知识经济的到来和高科技的发展,对高职院校教师的人才质量观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在设计评价指标时必须注意教师的教学创新和搜集处理信息技术的能力。客观性指对教师的教学测评必须实事求是,评价标准的制定、测评方案的设计、测评的实施过程、结果都要客观。时代性与客观性需要有机的结合,评价指标体系要面向教学的全过程,每一项指标必须符合客观教学规律,揭示现代教学的本质。
2.方向性与多样性相结合原则
方向性即评价必须有利于学校的教学工作目标完成,指向提高教师的职业技能素质和突出现代职业教育技术的重要性。多样性指对不同专业要有不同的考核指标。学校应把握方向性与多样性相结合原则,根据对各部门、各教师的教学质量评价,基本的标准和要求应统一指标方向,由于各专业和课程的具体情况不同,建立多样的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指标。
3.科学性与可操作性结合原则
高职院校教师评价指标的科学性,是指整个活动应符合职业教育的客观规律。可操作性是评价活动的各方面措施都应符合学校的实际情况。两者应得到辩证的统一,每一个指标必须有确切的含义,尤其要精心挑选那些最具代表性的指标,以保证评价结果的可信度。同时要抓住主要因素使指标体系简单易行,便于考核。
4.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结合原则
由于职业教育具有社会性、迟效性、综合性的特点,对教师教学质量评价很复杂。评价指标应该尽可能的量化,定性分析对于难以量化的客体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但定性分析评价结果容易带有主观性。因此两者应相互结合,可以采用先定性、再定量的处理方法。
三、高职院校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高职院校为了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都非常重视校内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其中对教师教学质量评价就是整个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一个最基本环节。但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大多数高职院校对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方法还存在一些问题。
1.针对教学评价的测量量表编制的问题及对策
在评价量表的指标体系构成上,许多高职院校的测量量表编制不够科学,其中都包含五个一级指标,即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和教书育人。但事实上,评价者对教师教书育人的客观标准难以掌握,无法有效地区分它与教学态度的关系,应该把教书育人和教学态度指标合并,并且再建立更能体现创新教育、具有时代特色、反映职业教育实践教学特点的一级指标。大多数高职院校在制定测量表格时,考虑的变量因素和误差很少,因此在量表设计和预测结果统计分析中,应该增加考虑被试的情绪、外界环境的干扰,被试者所属年级级别,各科教师的年龄、教龄、职务等诸多因素。只有这样才会真正提高量表测验的信度和教学评价的科学性。
2.针对评价指标系统指标重复的问题及对策
在教师教学评价指标体系中,经常出现指标重复的问题。其实从评价学角度看,同一条层次的各条指标必须是并列关系,从这一条指标推导出那一条指标,也不能是这一条指标的内涵包括另一条指标的内涵。假如同一层次的各条指标之间存在因果关系,那么根据评价这一条指标的结果就可以推导出评价那一条指标的结果,这不仅加大了整个评价的工作量,而且使一些评价工作变成多此一举和毫无意义。如果同一层次的各条指标之间存在重叠关系,那么重叠的指标被重复进行评分,实际上是加大了它的权重,影响了整个评价的科学性。
3.针对忽视实践教学环节的质量评价的问题及对策
职业教育的兴起和发展,“双元制”、“校企合一”等办学模式纷纷涌现,传统的课堂教学也相应地转化为现场操作教学和模拟式教学。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的测量量表编制更加综合、复杂,伴随着对实践教学环节的重视,今后启发互动式教学、现场操作演示教学等内容必然成为测评量表编制中权重较高的评价点。
4.针对教师评价中的模式选择问题及对策
目前主要有两种教师评价的模式,即奖惩教师评价模式与发展教师评价模式。奖惩教师评价模式即用某种统一、外在的标准来衡量每个教师的工作绩效,然后通过奖和惩罚的方式为学校管理者对教师做出聘任、晋升、降级、增薪或增加奖金等决策提供有说服力的依据。优点明显,使教师的动态配置有客观依据,能够通过合理的奖惩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有助于杜绝不合格的教师误人子弟现象,有助于学校管理者对教师进行适度的监督和控制,从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但是内容狭窄、评价标准和方法机械,忽视教师自我评价。
发展教师评价模式依据一定的教育价值观和符合每个教师个性的多样化评价标准,在注重教师自我评价的前提下衡量每个教师的工作绩效,特别是着眼于教师的未来发展和全面发展来判明教师潜能中的强项和弱项,采取各种有力措施使教师扬长避短的不断发展自我和完善自我。强调教师的自我评价,强调教师的未来发展和全面发展。但是过于注重教师的自我评价,容易出现报喜不报忧的现象。太过于注重发挥评价的指导和激励的作用,难以真正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高职院校教师教学质量评价要以事实为依据,以教学的全过程为对象,以教育产出质量为标准。高职院校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是根据社会需要、教师教学工作特点、人才培养规格和特定教学对象等因素来进行的。只有这样,才能更全面、更准确、更合理地评价教师教学的各项工作。
参考文献:
[1]陈玉琨.教育评价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146-156.
[2]李俊飞.关于高职院校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理论与实践[J].高职论丛,2007,(3).
[3]章立早.教师评价中若干问题的探讨[J].教育园地,2003,(11).
[4]梁斌.试论高校教师教学质量学生评价的必要性[J].云南警官学院学报,2004,(2).
(作者单位:中国海洋大学高职学院,河南省信息管理学校)
[关键词]高职院校 教师教学 质量评价
一、高职院校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的必要性
近年来,高职院校的快速发展,职业教育的规模也迅速增长。极大地促进了我国高职院校办学模式的多元化,为社会各行各业培养了一大批面向现代化的高素质技能人才。高职院校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人们对其教学质量的担忧。教学质量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生命线,也是职业教育发展的核心问题。为了加强教学质量,许多高职院校建立了以教师教学评价为核心的教学质量评价的体系。从教学改革的目的来看,高职院校的人才的规格质量要求等发生了变化,对教师的教学质量评价也相应变化,逐渐发展为理论知识教学与实践技能教学结合的整体质量评价。
二、高职院校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的原则
目前,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过程一般由领导和专家听课评价、同行评价、学生评价等形式组成。教学质量评价不同于教师评价,它仅仅把测评范畴集中在教师的教学工作方式上,为了有效的对高职院校教师的教学质量进行评价,必须建立体现以下原则的评价指标体系。
1.时代性与客观性相结合的原则
所谓时代性,指知识经济的到来和高科技的发展,对高职院校教师的人才质量观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在设计评价指标时必须注意教师的教学创新和搜集处理信息技术的能力。客观性指对教师的教学测评必须实事求是,评价标准的制定、测评方案的设计、测评的实施过程、结果都要客观。时代性与客观性需要有机的结合,评价指标体系要面向教学的全过程,每一项指标必须符合客观教学规律,揭示现代教学的本质。
2.方向性与多样性相结合原则
方向性即评价必须有利于学校的教学工作目标完成,指向提高教师的职业技能素质和突出现代职业教育技术的重要性。多样性指对不同专业要有不同的考核指标。学校应把握方向性与多样性相结合原则,根据对各部门、各教师的教学质量评价,基本的标准和要求应统一指标方向,由于各专业和课程的具体情况不同,建立多样的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指标。
3.科学性与可操作性结合原则
高职院校教师评价指标的科学性,是指整个活动应符合职业教育的客观规律。可操作性是评价活动的各方面措施都应符合学校的实际情况。两者应得到辩证的统一,每一个指标必须有确切的含义,尤其要精心挑选那些最具代表性的指标,以保证评价结果的可信度。同时要抓住主要因素使指标体系简单易行,便于考核。
4.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结合原则
由于职业教育具有社会性、迟效性、综合性的特点,对教师教学质量评价很复杂。评价指标应该尽可能的量化,定性分析对于难以量化的客体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但定性分析评价结果容易带有主观性。因此两者应相互结合,可以采用先定性、再定量的处理方法。
三、高职院校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高职院校为了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都非常重视校内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其中对教师教学质量评价就是整个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一个最基本环节。但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大多数高职院校对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方法还存在一些问题。
1.针对教学评价的测量量表编制的问题及对策
在评价量表的指标体系构成上,许多高职院校的测量量表编制不够科学,其中都包含五个一级指标,即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和教书育人。但事实上,评价者对教师教书育人的客观标准难以掌握,无法有效地区分它与教学态度的关系,应该把教书育人和教学态度指标合并,并且再建立更能体现创新教育、具有时代特色、反映职业教育实践教学特点的一级指标。大多数高职院校在制定测量表格时,考虑的变量因素和误差很少,因此在量表设计和预测结果统计分析中,应该增加考虑被试的情绪、外界环境的干扰,被试者所属年级级别,各科教师的年龄、教龄、职务等诸多因素。只有这样才会真正提高量表测验的信度和教学评价的科学性。
2.针对评价指标系统指标重复的问题及对策
在教师教学评价指标体系中,经常出现指标重复的问题。其实从评价学角度看,同一条层次的各条指标必须是并列关系,从这一条指标推导出那一条指标,也不能是这一条指标的内涵包括另一条指标的内涵。假如同一层次的各条指标之间存在因果关系,那么根据评价这一条指标的结果就可以推导出评价那一条指标的结果,这不仅加大了整个评价的工作量,而且使一些评价工作变成多此一举和毫无意义。如果同一层次的各条指标之间存在重叠关系,那么重叠的指标被重复进行评分,实际上是加大了它的权重,影响了整个评价的科学性。
3.针对忽视实践教学环节的质量评价的问题及对策
职业教育的兴起和发展,“双元制”、“校企合一”等办学模式纷纷涌现,传统的课堂教学也相应地转化为现场操作教学和模拟式教学。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的测量量表编制更加综合、复杂,伴随着对实践教学环节的重视,今后启发互动式教学、现场操作演示教学等内容必然成为测评量表编制中权重较高的评价点。
4.针对教师评价中的模式选择问题及对策
目前主要有两种教师评价的模式,即奖惩教师评价模式与发展教师评价模式。奖惩教师评价模式即用某种统一、外在的标准来衡量每个教师的工作绩效,然后通过奖和惩罚的方式为学校管理者对教师做出聘任、晋升、降级、增薪或增加奖金等决策提供有说服力的依据。优点明显,使教师的动态配置有客观依据,能够通过合理的奖惩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有助于杜绝不合格的教师误人子弟现象,有助于学校管理者对教师进行适度的监督和控制,从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但是内容狭窄、评价标准和方法机械,忽视教师自我评价。
发展教师评价模式依据一定的教育价值观和符合每个教师个性的多样化评价标准,在注重教师自我评价的前提下衡量每个教师的工作绩效,特别是着眼于教师的未来发展和全面发展来判明教师潜能中的强项和弱项,采取各种有力措施使教师扬长避短的不断发展自我和完善自我。强调教师的自我评价,强调教师的未来发展和全面发展。但是过于注重教师的自我评价,容易出现报喜不报忧的现象。太过于注重发挥评价的指导和激励的作用,难以真正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高职院校教师教学质量评价要以事实为依据,以教学的全过程为对象,以教育产出质量为标准。高职院校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是根据社会需要、教师教学工作特点、人才培养规格和特定教学对象等因素来进行的。只有这样,才能更全面、更准确、更合理地评价教师教学的各项工作。
参考文献:
[1]陈玉琨.教育评价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146-156.
[2]李俊飞.关于高职院校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理论与实践[J].高职论丛,2007,(3).
[3]章立早.教师评价中若干问题的探讨[J].教育园地,2003,(11).
[4]梁斌.试论高校教师教学质量学生评价的必要性[J].云南警官学院学报,2004,(2).
(作者单位:中国海洋大学高职学院,河南省信息管理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