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校课堂有利于实现学生知识的深化和拓展,促进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得到升华。本文就我走上工作岗位以来,在高效课堂这条道路上的一点成长心得和感悟同大家分享,“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一切尚在摸索探究中,还需不断学习,借鉴。
关键词:高效课堂;情境;多媒体
一、 什么是高效课堂
眼下对高效课堂这四个字,我们教师太熟悉了。然而,究竟什么样的课堂才是真正的高效课堂?关于这个问题的探讨,方兴未艾。我认为,关于高效课堂的改革,不论时间如何规划,模式如何变化,其核心都应该是学生的高效学习,即学生在课堂上不仅实现知识的掌握,更能实现知识的深化和拓展,进而形成相应的能力,促进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得到升华,这样的课堂,才是实际意义上的高效课堂。因此,高效课堂的着眼点在学生,如何调动学生高度参与,亲身体验才是高效课堂的关键。
二、如何营造高效课堂
(一)制定详细的教学目标
制定出详细且科学化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目标是教学工作之中的重點环节。
1.明确。教学目标要清晰,要让学生和听课教师明白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通常情况下,会在课的一开始就把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以多媒体的形式,清晰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
2.渗透。教学目标出示要渗透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把目标分散,由浅入深,由易到难,逐个个突破,学生易于消化、接受。
( 二 )运用多种教学模式,彰显学生学习主体地位
1.情景式
将生活与实践融入高中语文教学课堂,是高效教学课堂模式的重要手段。如,我在讲《红楼梦》中林黛玉进贾府的情景,就通过分角色演绎,让学生通过角色的扮演,更加深刻体会人物的性格特征。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的热情,活跃课堂气氛。
《项脊轩志》的延伸拓展部分,学生表演了自编自导的短剧《父爱如山》,这不短剧讲述了一个男孩感悟父爱的心路历程,学生表演得特别投入、精彩,其他学生通过观看,也收获了许多,我清晰地记得,有些学生甚至流下了感动的泪水。
2.发挥发挥朗读的作用,读品写结合
(1)要善于营造朗读情境
可采用背景音乐、图像再现、视频剪辑等手段来营造一个富有情感共鸣性的空间,这样朗读者可以更充分地亲近文本。如教学《念奴娇、赤壁怀古》一文,我让学生欣赏《三国演义》片头曲。“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在音乐的伴奏中,歌唱家雄浑的歌声与课文相同的历史内容使学生未进入词境就产生了一种深沉的历史感慨。学生自然就会设想,一代文豪苏轼面对滔滔江水会抒发一种怎么样的情怀呢?这就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和欲望,然后在雄浑豪放的音乐伴奏下朗读此文,让学生沉浸在文本的情感氛围中。
还记着王娟在讲柳永的《雨霖铃》时,通过多媒体为大家播放的唯美的画面、音乐,再加上她深情的语言,把学生深深地吸引住,进入词作所营造的情景中,感受古诗词独有的韵味。
(2)要发挥范读榜样作用
范读是古诗文阅读鉴赏课堂教学中的不可或缺的重要方法。专家范读、教师范读、学生范读是阅读鉴赏课堂教学中的常见方式。课堂教学中恰当运用专家范读,有助于营造艺术美的氛围。教师范读,是教师本人在课堂上的示范朗读,可能在语音的标准性、朗读技巧的专业性上会逊色于专家朗读,但由于真实的在场性,只要教师能以饱满的感情专注的态度来朗读,沉浸到文本中去,一样可以激发学生热爱古诗文的兴趣。因此,教师在古诗文阅读鉴赏课上要敢于范读;经由范读,把自己对文本情感内涵的感悟传达给学生,并引发对话。教师也可以选班级集体中普通话素质好、朗读技巧较高的同学来示范朗读,在班集体中树立起一个小老师的形象,更利于调动学生主体参与意识。
(3)要变换多种朗读方式
在阅读鉴赏的课堂教学中,如果采用单一的朗读方式,学生容易产生厌烦心理,因此朗读方式要丰富多样,不拘一格。如近体诗,如绝句、律诗等,可采用个别读或齐读的方式,更有利于体悟作品的情感。又如婉约词,境界纤柔轻盈,适合于女生个别读或小组读,豪放词,境界刚劲,则适合于男生个别读或齐读。交错运用多种朗读方式,可维持学生有意注意的长度,促进学生与文本的深入对话。
(4)要将朗读与品析结合
朗读是将文字的视觉形象转换语音的听觉形象的一种阅读活动。朗读,应该紧紧结合语言的品味、分析过程。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点拨学生披文入情,分析句读,揣摩炼字炼句的技巧,体会作品的风格,把握作者的情感。这样学生的朗读,才不会盲目、机械。如教读《念奴娇`赤壁怀古》一文,学生通过激情朗读后,初步把握了这首词的气韵,这首词为什么会形成这种磅礴的气势?词人借描绘的形象要表达一种什么样的情感,其中的词句美在哪里?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去研读,赏析词的具体内容,品味语言,准确的把握词的意境。然后选能激活学生思维的问题设疑讨论,这样边读边赏,边赏边读,作者写景写人的精妙,旷达的情怀,豪放的风格就在学生脑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
3.辩论、演讲等多样形式。
我记着第一次上汇报课时,选取的是曹禺的《雷雨》,上课之前给学生印发了一些关于“周朴园对鲁侍萍有没有真感情”的相关资料,就这个问题在课堂上展开辩论。上课前,我让学生根据正反方的角色分配,把桌子摆在教室两侧,中间空开,依稀记得,大家积极参与,踊跃发言,气氛非常活跃,在这种活而有序的教学中,既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又让学生对文本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4.多媒体视频
教师要积极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促进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得到提高。多媒体手段顺应了时代发展潮流,满足了学生的学习需求,给学生带来了丰富多彩的课堂内容,也体现了多种表现形式,可以刺激学生听觉、视觉感官,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在讲《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时,我播放了《辛特勒的名单》电影片段,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法西斯的残酷、残忍,培养学生铭记历史、珍惜和平的历史责任感。
5.依托文本,紧扣考纲
这点感悟,主要是通过听两位无锡老师的课后,我思考得出的。寇老师的《鸿门宴》,张老师的《滕王阁序》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上课时的从容自如,有条不紊,重视人文,对文本的深入,透彻,独到的分析,既紧扣了考纲,又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让学生真正感受到语文的魅力,爱上语文。
关键词:高效课堂;情境;多媒体
一、 什么是高效课堂
眼下对高效课堂这四个字,我们教师太熟悉了。然而,究竟什么样的课堂才是真正的高效课堂?关于这个问题的探讨,方兴未艾。我认为,关于高效课堂的改革,不论时间如何规划,模式如何变化,其核心都应该是学生的高效学习,即学生在课堂上不仅实现知识的掌握,更能实现知识的深化和拓展,进而形成相应的能力,促进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得到升华,这样的课堂,才是实际意义上的高效课堂。因此,高效课堂的着眼点在学生,如何调动学生高度参与,亲身体验才是高效课堂的关键。
二、如何营造高效课堂
(一)制定详细的教学目标
制定出详细且科学化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目标是教学工作之中的重點环节。
1.明确。教学目标要清晰,要让学生和听课教师明白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通常情况下,会在课的一开始就把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以多媒体的形式,清晰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
2.渗透。教学目标出示要渗透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把目标分散,由浅入深,由易到难,逐个个突破,学生易于消化、接受。
( 二 )运用多种教学模式,彰显学生学习主体地位
1.情景式
将生活与实践融入高中语文教学课堂,是高效教学课堂模式的重要手段。如,我在讲《红楼梦》中林黛玉进贾府的情景,就通过分角色演绎,让学生通过角色的扮演,更加深刻体会人物的性格特征。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的热情,活跃课堂气氛。
《项脊轩志》的延伸拓展部分,学生表演了自编自导的短剧《父爱如山》,这不短剧讲述了一个男孩感悟父爱的心路历程,学生表演得特别投入、精彩,其他学生通过观看,也收获了许多,我清晰地记得,有些学生甚至流下了感动的泪水。
2.发挥发挥朗读的作用,读品写结合
(1)要善于营造朗读情境
可采用背景音乐、图像再现、视频剪辑等手段来营造一个富有情感共鸣性的空间,这样朗读者可以更充分地亲近文本。如教学《念奴娇、赤壁怀古》一文,我让学生欣赏《三国演义》片头曲。“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在音乐的伴奏中,歌唱家雄浑的歌声与课文相同的历史内容使学生未进入词境就产生了一种深沉的历史感慨。学生自然就会设想,一代文豪苏轼面对滔滔江水会抒发一种怎么样的情怀呢?这就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和欲望,然后在雄浑豪放的音乐伴奏下朗读此文,让学生沉浸在文本的情感氛围中。
还记着王娟在讲柳永的《雨霖铃》时,通过多媒体为大家播放的唯美的画面、音乐,再加上她深情的语言,把学生深深地吸引住,进入词作所营造的情景中,感受古诗词独有的韵味。
(2)要发挥范读榜样作用
范读是古诗文阅读鉴赏课堂教学中的不可或缺的重要方法。专家范读、教师范读、学生范读是阅读鉴赏课堂教学中的常见方式。课堂教学中恰当运用专家范读,有助于营造艺术美的氛围。教师范读,是教师本人在课堂上的示范朗读,可能在语音的标准性、朗读技巧的专业性上会逊色于专家朗读,但由于真实的在场性,只要教师能以饱满的感情专注的态度来朗读,沉浸到文本中去,一样可以激发学生热爱古诗文的兴趣。因此,教师在古诗文阅读鉴赏课上要敢于范读;经由范读,把自己对文本情感内涵的感悟传达给学生,并引发对话。教师也可以选班级集体中普通话素质好、朗读技巧较高的同学来示范朗读,在班集体中树立起一个小老师的形象,更利于调动学生主体参与意识。
(3)要变换多种朗读方式
在阅读鉴赏的课堂教学中,如果采用单一的朗读方式,学生容易产生厌烦心理,因此朗读方式要丰富多样,不拘一格。如近体诗,如绝句、律诗等,可采用个别读或齐读的方式,更有利于体悟作品的情感。又如婉约词,境界纤柔轻盈,适合于女生个别读或小组读,豪放词,境界刚劲,则适合于男生个别读或齐读。交错运用多种朗读方式,可维持学生有意注意的长度,促进学生与文本的深入对话。
(4)要将朗读与品析结合
朗读是将文字的视觉形象转换语音的听觉形象的一种阅读活动。朗读,应该紧紧结合语言的品味、分析过程。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点拨学生披文入情,分析句读,揣摩炼字炼句的技巧,体会作品的风格,把握作者的情感。这样学生的朗读,才不会盲目、机械。如教读《念奴娇`赤壁怀古》一文,学生通过激情朗读后,初步把握了这首词的气韵,这首词为什么会形成这种磅礴的气势?词人借描绘的形象要表达一种什么样的情感,其中的词句美在哪里?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去研读,赏析词的具体内容,品味语言,准确的把握词的意境。然后选能激活学生思维的问题设疑讨论,这样边读边赏,边赏边读,作者写景写人的精妙,旷达的情怀,豪放的风格就在学生脑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
3.辩论、演讲等多样形式。
我记着第一次上汇报课时,选取的是曹禺的《雷雨》,上课之前给学生印发了一些关于“周朴园对鲁侍萍有没有真感情”的相关资料,就这个问题在课堂上展开辩论。上课前,我让学生根据正反方的角色分配,把桌子摆在教室两侧,中间空开,依稀记得,大家积极参与,踊跃发言,气氛非常活跃,在这种活而有序的教学中,既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又让学生对文本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4.多媒体视频
教师要积极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促进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得到提高。多媒体手段顺应了时代发展潮流,满足了学生的学习需求,给学生带来了丰富多彩的课堂内容,也体现了多种表现形式,可以刺激学生听觉、视觉感官,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在讲《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时,我播放了《辛特勒的名单》电影片段,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法西斯的残酷、残忍,培养学生铭记历史、珍惜和平的历史责任感。
5.依托文本,紧扣考纲
这点感悟,主要是通过听两位无锡老师的课后,我思考得出的。寇老师的《鸿门宴》,张老师的《滕王阁序》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上课时的从容自如,有条不紊,重视人文,对文本的深入,透彻,独到的分析,既紧扣了考纲,又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让学生真正感受到语文的魅力,爱上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