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黑龙江省长、省委书记宋法棠上任四年多来,既经历着黑龙江改革的痛楚,也见证了黑龙江历史机遇的到来。尽管这4年多来是他遇到的困难最多、花费精力也最多的4年,而且眼下面临的难题也不少,但他对重振老工业基地昔日辉煌充满信心。
树立积极改革的意识
20世纪50年代,黑龙江省按照计划经济体制建立起一套自己的工业体系。在过去的日子里,这个老工业基地也为国家累计提供了全国近1/2的原油、1/3的木材、1/10的煤炭、1/3的电站成套设备、1/2的铁路货车以及大量的商品粮。昔日辉煌的黑龙江,如今面临着相当大的困难。传统产业、国有企业比重大,调整、改革难度大。黑龙江国有工业企业占规模以上工业总资产的80%以上,就业和再就业面临巨大的压力。去年,下岗职工66.7万人,城镇享受最低保障人数156.2万人,在全国是比较高的;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4462元,在全国又是比较低的。当记者问他在实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整体战略过程中最大的难题是什么时,宋书记说:在实现体制和机制创新上,最大的难题,还是如何转变人们的思想观念。因为,黑龙江实行计划经济的时间比较长,人们的国有情结比较重,依靠上级的思想比较重。要转变思想观念,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做大量的工作。我们这些年做了一系列工作,也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现在人们的市场经济意识、积极改革意识、欢迎投资者来创业的意识明显增强,但这项工作我们还要继续努力去做。一句话,就是要大家都在励精图治、重振雄风上使劲。
宋书记说:还有一个问题就是社会保障在黑龙江特别重要。国家把黑龙江作为社会保障的试点省,我们已经做出了社保方案。现在养老金的发放、低保资金的发放,都搞得比较好,低保对象做到了应保尽保,社保资金发放率达到100%,这些都是做得比较好的。就业和再就业,也是要解决好的一个重大问题,我们现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多渠道开辟就业岗位,搞好就业援助,搞好劳动力的培训,政府花钱买一些就业岗位。这样,多渠道搞好就业和再就业,使我们企业的职工既能够有序地分流,又能在分流到社会以后,很快地得到新的就业岗位。
营造“候鸟”生活的环境
针对国有企业的改革,宋书记曾提出“靓女先嫁、丑女陪嫁”,即那些资产优良、负债率低、行业前景看好的“靓女”企业,率先同有实力的战略投资者联姻,而政府则给予优惠政策作为“陪嫁”,保证出嫁的“靓女”有更大的发展。宋书记把企业与投资环境的关系,比喻成候鸟与气候的关系,哪里的气候适合候鸟的生长,候鸟就往哪里飞。与此同时,黑龙江省各级政府也积极为上门的“求婚者”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并取得显著的成效。
宋书记还十分重视党风廉正建设和工作作风建设。他说,“两风”建设实际上涉及到两方面的问题:一个是用人的问题,一个是环境的问题。加强“两风”建设,首先强调要解决用人的导向问题,强调要用肯干事、能干事、能干成事、政治可靠、清正廉洁的人。有了正确的用人导向,一批清正廉洁、能干事的人放到重要的岗位上,黑龙江的发展就会有希望。“两风”建设涉及到的第二个问题就是环境的问题,执法环境、工作环境、服务环境,所以我们提出“两风”建设的另外两个重点,就是秉公执法、廉洁从政,求真务实。有了良好的工作作风,再有良好的执法环境,黑龙江既能吸引外来的投资者,又使我们省内的企业家安心创业。为此,今年我们提出黑龙江是“改善投资环境年”,在这方面有些大的举措。第一,就是统一各级领导的思想认识,把投资环境看成经济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第二,发动群众,大家都来改善投资环境。我也曾经讲过,人人都是投资环境的一部分,事事都关招商引资效果,因此改善投资环境的问题、优化投资环境的问题,不光是几个领导人的问题,应该是全省人民的事,尤其执法、执纪部门、服务部门是关键,更要做好工作。第三,要采取一些突破性的措施,比如采取代理制,所有的投资者到黑龙江来,政府部门由一个窗口受理,然后他需要做的事情,全程无偿代理服务,来帮助办理,既提高效率,又省去投资者的一些麻烦。
打通人才瓶颈
在为外来投资者开辟“绿色通道”的同时,宋书记也深深意识到,现在的黑龙江省比任何时候都需要人才,他把目光投向了海外学子。在给海外留学人员的一封信中这样写道:“又是一年芳草绿,更盼鸿鹄展翅归。蓬勃兴旺、蒸蒸日上的黑龙江热切期盼着你们到这里大展宏图。”
宋书记曾经两次给海外留学人员写信,希望吸引他们到黑龙江来创业、来投资。
他说:对于黑龙江的人才,我感觉到是既多又缺。所谓多,就是指我们黑龙江国有企业比较多,这些年培养了大批中级的、高级的和初级的技术人才;有一大批下岗工人,经过培训也能够成才。又缺,缺的是懂国际经济的人才,懂市场经济的人才,懂金融的人才,高层次的人才。要解决这个缺的问题有两条渠道,一是培养,二是引进。解决当务之急,首先就是引进。因此,我就想到给在海外学习的那些学子写封信,欢迎他们到黑龙江来投资、发展,展示他们的才智。我给海外的学子写信,我们不是作秀,是一心一意、真心实意地欢迎他们来黑龙江施展聪明才智。所以我写的信虽然不长,但是感情比较真挚,打动了他们,有相当一批人到黑龙江来了,来了以后感觉还不错。他们又把自己的同学、朋友引来,现在引资和引智的势头都比较好,我们都很高兴。
宋书记说,为了吸引人才,我们还千方百计地给他们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条件和工作环境,使他们能够安心在这里创业,在这里发展,在这里施展聪明才智。因此,在办公条件上、住房条件上、工作条件上和子女就学上,我们都采取了一系列具体的政策措施。待遇上,根据他们贡献大小来给他们提供相应的待遇,使他们感觉到在工作上,既能够体现自己的价值,在待遇上也能够感觉到体现价值。所以,还是强调那三句话,事业留人,感情留人,环境留人,要把吸引的人才留得住,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发挥作用,这是我们要达到的目的。
五条措施促农民增收
黑龙江是一个著名的农业大省。长期以来,由于粮食价格偏低,使黑龙江省的农业出现了增产不增收的困惑。宋书记一直强调农业应该信息化,使农民能够按照市场的引导,来调整农产品的生产和销售。2003年10月,大豆期货价格已经涨到了3000元/吨,但由于信息的闭塞,黑龙江豆农仍以每斤0.95元的低价出售大豆。宋书记得知这一消息后,立即请有关部门向全省豆农宣传期货行情,最终使大部分豆农抓住了时机,以每斤1.4———1.6元的价格卖出了手中的大豆,全省豆农因此共增收30亿元左右。
宋书记在同记者谈到农民增收新打算时说:对于农民增收,我们打算有这么几条:第一条还是要调整种植结构,按照市场的导向来调整结构,既要保证粮食生产,同时也要保证经济作物、优质粮食作物的生产,通过调整种植结构使农民增收;第二是发展绿色食品来增收,黑龙江的生态环境比较好,发展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有很多有利条件,今年我们进一步扩大绿色食品的面积,提高绿色食品的质量,通过提高质量来卖出一个好的价钱,使农民增收;第三就是农副产品要深加工、精加工、多次加工,按照市场的需求生产出消费者需要的产品,通过这个来增加附加值,来增收;第四是发展畜牧业来增收,因为黑龙江是一个非常好的发展畜牧业的地带,气候条件、草原条件、饲料条件都很好,通过发展畜牧业来增加农民的收入;第五是劳务输出增加农民的收入。我们希望通过这五条使农民增收幅度更大一些。
“黑龙江情结”
2000年初,时任山东省委副书记兼副省长的宋法棠来到黑龙江省任省长。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提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方略,次年3月,他就任黑龙江省省委书记。
宋书记在回答记者黑龙江在他心目中的情感位置时说:黑龙江给我突出的印象有3个:一是这个地方土地辽阔,资源丰富,风景优美,生态环境很好;二是这个地方困难多,棘手问题多,创业的商机多;三是现在面临着良好的发展机遇,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力,黑龙江现在已经基本上走出了低谷,正在走向辉煌的道路。
他说:山东是我的故乡,我的青春年华都贡献给了山东。黑龙江是我的第二故乡,我主政黑龙江工作4年多来,遇到的困难是最多的,花费的精力也是最多的,因此,我的“黑龙江情结”也是非常重的。我想我会永远铭记黑龙江,永远热爱黑龙江。
树立积极改革的意识
20世纪50年代,黑龙江省按照计划经济体制建立起一套自己的工业体系。在过去的日子里,这个老工业基地也为国家累计提供了全国近1/2的原油、1/3的木材、1/10的煤炭、1/3的电站成套设备、1/2的铁路货车以及大量的商品粮。昔日辉煌的黑龙江,如今面临着相当大的困难。传统产业、国有企业比重大,调整、改革难度大。黑龙江国有工业企业占规模以上工业总资产的80%以上,就业和再就业面临巨大的压力。去年,下岗职工66.7万人,城镇享受最低保障人数156.2万人,在全国是比较高的;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4462元,在全国又是比较低的。当记者问他在实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整体战略过程中最大的难题是什么时,宋书记说:在实现体制和机制创新上,最大的难题,还是如何转变人们的思想观念。因为,黑龙江实行计划经济的时间比较长,人们的国有情结比较重,依靠上级的思想比较重。要转变思想观念,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做大量的工作。我们这些年做了一系列工作,也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现在人们的市场经济意识、积极改革意识、欢迎投资者来创业的意识明显增强,但这项工作我们还要继续努力去做。一句话,就是要大家都在励精图治、重振雄风上使劲。
宋书记说:还有一个问题就是社会保障在黑龙江特别重要。国家把黑龙江作为社会保障的试点省,我们已经做出了社保方案。现在养老金的发放、低保资金的发放,都搞得比较好,低保对象做到了应保尽保,社保资金发放率达到100%,这些都是做得比较好的。就业和再就业,也是要解决好的一个重大问题,我们现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多渠道开辟就业岗位,搞好就业援助,搞好劳动力的培训,政府花钱买一些就业岗位。这样,多渠道搞好就业和再就业,使我们企业的职工既能够有序地分流,又能在分流到社会以后,很快地得到新的就业岗位。
营造“候鸟”生活的环境
针对国有企业的改革,宋书记曾提出“靓女先嫁、丑女陪嫁”,即那些资产优良、负债率低、行业前景看好的“靓女”企业,率先同有实力的战略投资者联姻,而政府则给予优惠政策作为“陪嫁”,保证出嫁的“靓女”有更大的发展。宋书记把企业与投资环境的关系,比喻成候鸟与气候的关系,哪里的气候适合候鸟的生长,候鸟就往哪里飞。与此同时,黑龙江省各级政府也积极为上门的“求婚者”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并取得显著的成效。
宋书记还十分重视党风廉正建设和工作作风建设。他说,“两风”建设实际上涉及到两方面的问题:一个是用人的问题,一个是环境的问题。加强“两风”建设,首先强调要解决用人的导向问题,强调要用肯干事、能干事、能干成事、政治可靠、清正廉洁的人。有了正确的用人导向,一批清正廉洁、能干事的人放到重要的岗位上,黑龙江的发展就会有希望。“两风”建设涉及到的第二个问题就是环境的问题,执法环境、工作环境、服务环境,所以我们提出“两风”建设的另外两个重点,就是秉公执法、廉洁从政,求真务实。有了良好的工作作风,再有良好的执法环境,黑龙江既能吸引外来的投资者,又使我们省内的企业家安心创业。为此,今年我们提出黑龙江是“改善投资环境年”,在这方面有些大的举措。第一,就是统一各级领导的思想认识,把投资环境看成经济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第二,发动群众,大家都来改善投资环境。我也曾经讲过,人人都是投资环境的一部分,事事都关招商引资效果,因此改善投资环境的问题、优化投资环境的问题,不光是几个领导人的问题,应该是全省人民的事,尤其执法、执纪部门、服务部门是关键,更要做好工作。第三,要采取一些突破性的措施,比如采取代理制,所有的投资者到黑龙江来,政府部门由一个窗口受理,然后他需要做的事情,全程无偿代理服务,来帮助办理,既提高效率,又省去投资者的一些麻烦。
打通人才瓶颈
在为外来投资者开辟“绿色通道”的同时,宋书记也深深意识到,现在的黑龙江省比任何时候都需要人才,他把目光投向了海外学子。在给海外留学人员的一封信中这样写道:“又是一年芳草绿,更盼鸿鹄展翅归。蓬勃兴旺、蒸蒸日上的黑龙江热切期盼着你们到这里大展宏图。”
宋书记曾经两次给海外留学人员写信,希望吸引他们到黑龙江来创业、来投资。
他说:对于黑龙江的人才,我感觉到是既多又缺。所谓多,就是指我们黑龙江国有企业比较多,这些年培养了大批中级的、高级的和初级的技术人才;有一大批下岗工人,经过培训也能够成才。又缺,缺的是懂国际经济的人才,懂市场经济的人才,懂金融的人才,高层次的人才。要解决这个缺的问题有两条渠道,一是培养,二是引进。解决当务之急,首先就是引进。因此,我就想到给在海外学习的那些学子写封信,欢迎他们到黑龙江来投资、发展,展示他们的才智。我给海外的学子写信,我们不是作秀,是一心一意、真心实意地欢迎他们来黑龙江施展聪明才智。所以我写的信虽然不长,但是感情比较真挚,打动了他们,有相当一批人到黑龙江来了,来了以后感觉还不错。他们又把自己的同学、朋友引来,现在引资和引智的势头都比较好,我们都很高兴。
宋书记说,为了吸引人才,我们还千方百计地给他们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条件和工作环境,使他们能够安心在这里创业,在这里发展,在这里施展聪明才智。因此,在办公条件上、住房条件上、工作条件上和子女就学上,我们都采取了一系列具体的政策措施。待遇上,根据他们贡献大小来给他们提供相应的待遇,使他们感觉到在工作上,既能够体现自己的价值,在待遇上也能够感觉到体现价值。所以,还是强调那三句话,事业留人,感情留人,环境留人,要把吸引的人才留得住,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发挥作用,这是我们要达到的目的。
五条措施促农民增收
黑龙江是一个著名的农业大省。长期以来,由于粮食价格偏低,使黑龙江省的农业出现了增产不增收的困惑。宋书记一直强调农业应该信息化,使农民能够按照市场的引导,来调整农产品的生产和销售。2003年10月,大豆期货价格已经涨到了3000元/吨,但由于信息的闭塞,黑龙江豆农仍以每斤0.95元的低价出售大豆。宋书记得知这一消息后,立即请有关部门向全省豆农宣传期货行情,最终使大部分豆农抓住了时机,以每斤1.4———1.6元的价格卖出了手中的大豆,全省豆农因此共增收30亿元左右。
宋书记在同记者谈到农民增收新打算时说:对于农民增收,我们打算有这么几条:第一条还是要调整种植结构,按照市场的导向来调整结构,既要保证粮食生产,同时也要保证经济作物、优质粮食作物的生产,通过调整种植结构使农民增收;第二是发展绿色食品来增收,黑龙江的生态环境比较好,发展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有很多有利条件,今年我们进一步扩大绿色食品的面积,提高绿色食品的质量,通过提高质量来卖出一个好的价钱,使农民增收;第三就是农副产品要深加工、精加工、多次加工,按照市场的需求生产出消费者需要的产品,通过这个来增加附加值,来增收;第四是发展畜牧业来增收,因为黑龙江是一个非常好的发展畜牧业的地带,气候条件、草原条件、饲料条件都很好,通过发展畜牧业来增加农民的收入;第五是劳务输出增加农民的收入。我们希望通过这五条使农民增收幅度更大一些。
“黑龙江情结”
2000年初,时任山东省委副书记兼副省长的宋法棠来到黑龙江省任省长。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提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方略,次年3月,他就任黑龙江省省委书记。
宋书记在回答记者黑龙江在他心目中的情感位置时说:黑龙江给我突出的印象有3个:一是这个地方土地辽阔,资源丰富,风景优美,生态环境很好;二是这个地方困难多,棘手问题多,创业的商机多;三是现在面临着良好的发展机遇,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力,黑龙江现在已经基本上走出了低谷,正在走向辉煌的道路。
他说:山东是我的故乡,我的青春年华都贡献给了山东。黑龙江是我的第二故乡,我主政黑龙江工作4年多来,遇到的困难是最多的,花费的精力也是最多的,因此,我的“黑龙江情结”也是非常重的。我想我会永远铭记黑龙江,永远热爱黑龙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