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基础教育起步阶段(小学)数学教学对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anxu5205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树立正确的育人观念,为培养创造能力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很多研究表明,学生的学习心理发展存在两个相互作用的过程,一方面是感觉——知觉——思维、智慧(包括知识技能的运用)过程,另一方面是感受——情绪——意志、性格(包括行为),后者是情感过程,是非智力活动,两者密不可分,而以往的教学只注重前者,忽视了后者。因此教师要树立正确的育人观。没有正确的育人观,教师就不可能在教学中贯彻以培养学生创造能力为本的思想,更谈不上去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教师应努力把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作为自己追求的目标,时刻保持一个乐观开朗的心态,积极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努力创造,对学生的一些违反常规的思维持宽容的态度,以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另外,教师要用心去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心理学告诉我们,处于压力下的思维往往带强迫性,很难有创新性。创造能力的生成,需要一个宽松的环境。由于角色的特殊性,学生对教师存有一种天然的敬畏感,如果教师不注意主动引导,学生就很难放松,进而影响教学效果。为此,教师要善于融洽师生关系,努力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要善于与学生沟通,了解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根据小学生好玩爱动的特点,做好课外的交流;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要把自身的消极情绪带进课堂;理解素质教育的真正内涵,不唯成绩论高低,对学生一视同仁,让学生在一个宽松平等的学习环境中充分展示个性和发挥创造力。
  二、引导学生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为培养创造能力激发动力和兴趣
  在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很少讲知识的来源和实际应用,即使是解决问题教学,也只是把事先编好的题目出示给学生,学生只是根据几个必需的条件套用解答问题的方法和步骤,却不知道解决某一问题需要处理哪些信息和数据,更没有领悟到数学对于这一问题所具有的独特意义。因此,在数学教学中,首先应引导学生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数学知识的应用是广泛的,大至宏观的天体运动,小至微观的质子、中子的研究,都离不开数学知识。作为数学教师,我们要善于从学生的生活中抽象出数学问题,使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认清数学知识的实用性,从而产生兴趣。
  比如,教学“三角形的认识”一课中,我就从学生生活中熟悉的红领巾、自行车车架、电线杆架、桥架等引出三角形,再让学生通过推拉等实践活动认识三角形的稳定性,并运用它来解决一些实际生活问题,如修补摇晃的椅子,学生会马上想到应用刚学过的“三角形稳定性”,给椅子加上木档子形成三角形,从而使椅子稳当起来。这样使学生印象深刻,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为培养创造能力塑造有力的基础
  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需要教师通过各种手段去刺激、引导,如准备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创造思维的教具(如实物、挂图、教学资料等)以及创造良好课堂氛围。要允许学生走入“误区”,在思维磨擦中,自省自悟。学生在进行创造思维时,难免出现错误,教师要引导学生大胆冒险,敢于犯错,要善于以“错误案例”催开学生的创造之花,对学生知识性、结论性、判断性的错误,教师不要马上给予否定评价,要以点拨为主采取激励、暗示、提醒等方式,促使学生继续思维,把改进的机会留给学生,促发学生自悟,启动学生的创造潜能。
  四、用心开发学生的想象力,为创造能力的挖掘培育起飞的翅膀
  首先,教师要鼓励学生发挥充分想象。心理研究表明,有创造性的孩子往往会因为自己的思想和行动方式偏离通常的模式而感到不安。他们最初对事物的学习和模仿通常能受到赞扬,但一旦有了“异想天开”的想法和做法以后,教师或家长也许会有不同的反应了。有的会告诉孩子:“别再胡闹了”;有的会很高兴:“真是个聪明的孩子”。孩子创造的积极性应该细心呵护,给孩子一种“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勇气,让他们充分发展自己的创造性。
  其次,教师要及时为学生创造“想象”的机会。小学生从一个无拘无束的环境到学校读书,经过长期的校规班纪的教育,难免产生压力,他们在思想行为方面也往往不敢“放肆”。这就无形中给他们的思想套上一把“枷锁”。因此,教师要及时创设各种活动情景、教学活动,为学生提供想象创造机会。
  五、注重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为创造能力提供发现问题的突破口
  首先,教师要培养学生观察的习惯。这是指乐于观察、勤于观察和精于观察。乐于观察是指对周围的事物有强烈的兴趣,小学生的好奇心特别强,教师要积极引导他们对好奇的事物加强观察。如在教学“平面图形的认识”时,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得出事物的形态、特征,并进行比较事物之间区别和联系。并把内容引伸至学生生活中,让学生说说自己平时生活中所观察到的平面图形,让学生无意识地认识到不但在课堂中要培养观察的习惯,在平时生活中也同样要培养观察的好习惯。
  其次,要引导学生确立观察的目的。目的性是观察力的最显著的特征。有目的地观察,才会对自己的观察提出要求,获得一定的广度和深度。反之,如果是无目的地观察,东张西望,对事物熟视无睹,那就起不了作用。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适时为学生确立观察目的,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观察,然后有所思、有所获。
  最后,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观察态度。因为这是深入观察的重要条件。如果粗枝大叶,匆匆浏览一番,不能在观察的细致性和深刻性上下功夫,那就是很难发现事物包含的隐蔽的和细微的因素。因此,教师要注意通过各种锻炼,让学生学会善于捕捉那些稍纵即逝、 不为一般人所注意的细微现象,以此来提高学生观察的能力。
  总之,小学数学教学在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方面是大有可为的。而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只要我们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不断尝试,大膽探索,就一定能为孩子的发展打好坚实的基础,为素质教育改革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为国家培养更多的科技创新的后备人才。
其他文献
在今天,把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引入学校课堂教学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一个重要内容。现代教育媒体运用于教学,不仅可以作为知识信息的载体,而且还可以作为调控教学的有效手段。在数学教学中,适时恰当地选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以逼真、生动的画面,动听、悦耳的音响改变教学情景,使抽象的教学具体化、清晰化,活跃学生的思维,让学生们能够兴趣盎然地参与教学活动。这样化静为动、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形象,使知识的发现过程符合学生的
期刊
英语课程标准已明确指出:“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语法填空作为全国高考试题题型之一,是对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考查。试题分析显示,语法填空题的得分率在整份试题中一直较低,是学生感到最困惑、最难做的题型之一。笔者作为一名多年参与高考备考工作的高三一线教师,通过对近三年全国卷新课标I的语法填空的考点分析和教学实践,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有关语法填空的教学策略。
期刊
一、本课题提出的背景  (一)数学教育偏向于反复机械训练  长期以来,受制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相关限制,一些教师认为数学教育教学需要通过反复训练增进熟练度,来实现幼儿数学认知和能力的提高。导致一些幼儿未能有效理解和转化所学习到的数学知识,缺乏真正的知识理解和分析能力的锻炼。  (二)数学教育偏向于解决习题能力培养  在很多的幼儿园中班数学课堂之上,数学教师对学生所采用的评价方式也是较为单一
期刊
一、中学英语教育面临的问题  第一,教学模式单一。许多中学英语教师没有对自己的教学模式进行认真研究和改进,致使英语教学缺乏特色。许多教师用“满堂灌”或“满堂问”,学生“齐声答”的教学模式单向向学生传递信息,学生对所接受的英语信息很少有机会进行交流。  第二,教学中,许多英语教师忽视或放弃了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不少英语教师的教学已成了一种“分数”教育。把教学的重点放在少数升学有希望的“尖子生”上,忽
期刊
一、“三板块,五环节”教学模式的提出  早在2010年县教育局就向每位教师提出“高效课堂” 教学理念的要求。我校在县局课改精神的指导下,提出了“三板块,五环节”的课改理念。  探索实验“三板块,五环节”新型课堂教学模式,“三板块”即:预习——展示——反馈。预习指的是课前预习,教师根据每节课的需要,编制预习提纲;指导帮助学生课前预习感知,展示着重指的的学生自主学习后的成果展示。主要是体现在师徒互助帮
期刊
研究发现,儿童的阅读能力与未来的学习成绩密切关联。学生的阅读经验越丰富、阅读能力越高,越有利于各方面的学习。而群文阅读教学恰恰克服了传统阅读教学的短板,它不能像上传统语文课那样进行"精雕细琢"式的深入挖掘,而是选取同类型的文章对语文课本进行补充、拓展、丰富。相对于课内知识的深度,群文阅读更注重孩子们阅读的广度和兴趣,充分尊重学术的主体地位,让孩子真正成为阅读的主人。  当我们正确地认识了群文阅读的
期刊
培养学生的交流能力是课程改革的主要任务,是教师的教学任务之一,是素质教育的要求。我校当前数学课堂严重存在交流低效、交流无效。学生方面存在:缺乏自信心和勇气、不敢发表意见与人交流、不知道怎样与人交流、表达能力低下、不喜欢与同伴交流。教师方面存在:认识不正确、受教育功利性严重影响、受客观因素制约怕纪律难以控制、缺乏耐性,在此认识的驱使下,形成恶性循环。面对此现状,我在课堂教学中围绕小学数学有效交流策略
期刊
高效的课堂需要不断反思总结,大胆尝试,勇于创新,摸索出适合自己实际、符合新课程理念的小学数学课堂。经历不懈努力,感悟出“自主、探究、合作、运用”式问题解决教学模式。  一、创设情境,发现问题  2011版《数学课程标准》在原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这“两能”的基础上增加提出了“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这两种能力,变成了“四能”。发现问题,它是指学生经过多方面多角度的数学思维,从表面上看来没有
期刊
学习语文要靠积累,这是绝大多数人的共识,所谓“厚积而薄发”,正是说的这个道理;任何一种技能的形成,都离不开训练,“熟能生巧”的道理大家都是认同的。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想打造一个高效的语文课堂,让学生在课堂上高效地学习,就必须在课堂上让学生积累丰富,训练充分。  在语文课堂上,教师要想让学生达到积累丰富、训练充分的目的,除了选择好适合的教学手段外,还要注意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要指导学生多读。  
期刊
一、课堂导入  把课堂导入比喻为一首乐曲的引子或一出戏剧的序幕是很恰当地。导入时的导语习惯上称为开场白,精心设计的开场白能够起到渗透主题,交代背景,使学生集中注意力,进入教学情境的作用,并引发学生的思维,对原有知识结构进行重新调节,以便适应学习新课的心理需要和认知的需要。  二、小学数学课导入的主要方法  (一)直接导入  教师在授课前,直接向学生出示新的课题,指明学习活动的方向,这样能使学生情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