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不仅可激发小学生学习的兴趣,还能增强他们学习的主动性,从而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本文旨在探讨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数学教学;应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G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19)43-0011-02
引 言
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给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很多便利。而今信息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其中就有教学领域。由于信息技术具有集图像、动画、视频、声音、文字等于一体的优势,是一种新颖的辅助教学的手段,这种教学方式更易被小学生接受,同时也能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一、信息技术应用于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意义
1.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其学习热情
数学是一门抽象的、逻辑性很强的学科,小学生由于年龄小,理解接受能力有限,学习一些概念、公式等数学知识时常感到难以理解。小学数学教师如果采用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式,学生极易感到厌倦,产生抵触心理。而信息技术的应用,突破了传统教学的局限性,可将数学教材中不易理解的抽象性的知识以直观的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学生的注意力迅速被吸引,不再感到数学课是枯燥乏味的,对于一些难以理解的数学概念和知识也易于理解和吸收,数学课堂也因此变得生动有趣,学生的学习热情被有效激发[1]。
2.创新学生思维,提高教学效率
传统教学方式由教师讲授再布置作业,课堂氛围较沉闷,学生的思维未得到有效开发,以致教学效果不理想。信息技术的应用,可将教学内容与生活情境结合起来,教师根据教学大纲设定一个教学情境,课堂上教师不是一味地传授知识,而是注重引导和指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与教师形成互动。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变得活跃并得以拓宽,有助于培养其思维能力,从而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
二、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1.设置情境,突破教学难点
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一些难点,小学生本就觉得数学学科过于抽象,如果采用传统的“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会让学生更加感到重难点难以消化和不易掌握。教师此时如能灵活应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将抽象的数学知识与小学生日常熟悉的实际生活相结合,以动态的形式呈现出来,再加以适当引导,学生会产生一种茅塞顿开的感觉,数学学习也会因此变得轻松,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教学人教版小学三年级口算乘法时,教师可将教学内容与学生日常生活中的超市购物相结合,让学生进行运算。小明买10个1元的练习本和10支8角的铅笔,一共需付多少钱?付出20元,应找回多少元?又如,在教学求圆的面积时,教师可借助多媒体播放圆形的物体,让学生举例生活中有哪些物品是圆形的,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圆形虽然大小不一,但却有哪些共同点。教师再引出求圆形面积的方法,还可通过圆形引出“角”的概念,直角、锐角、钝角等,学生在此过程中,学会了观察、思考、分析、解决,既达到了学习目标,又掌握了数学知识[2]。
2.合理设定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效率
传统教学采用的是“一刀切”的教学方式,学生间存在个体差异,班上往往存在学生知识掌握程度不同的现象,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应用信息化技术,教师可将教学目标进行分层设计,结合班上学生的实际数学功底来设置不同的学习关卡,以多媒体的教学方式来进行闯关学习。如针对数学基础较薄弱的学生设置的关卡应以基础知识为主、难度偏小,学生完成闯关后教师要适时鼓励、赞扬,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学生也因有了成功的学习体验而自信满满,从而激发其学习的积极性;对于数学基础知识牢固的学生可设置难度偏大的关卡,以重难点知识为主,锻炼他们创新思维、举一反三的能力。如此,教师兼顾了班上众多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使每位学生都能在学习数学的過程中得到进步,实现自我突破,教学效率也相应得到同步提高。
3.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创新学生思维
新课程倡导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综合素质。而不是以往只会读死书、做题解题的“机器人”。学生如果只是生搬硬套地解答数学题,而没有自己独立的思维,对数学知识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这样的教学可说是非常失败的。因而小学数学教师应借助信息化技术的优势,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使学生的思维在教学活动中得到锻炼、发散,思考问题的角度也从以往的单一片面变得多样化,这对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具有极其重大的帮助[3]。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三角形的分类时,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播放各种三角形的图形让学生观看,然后提出问题“如何对三角形进行分类?”此时有学生回答按角分或按边分。教师可让学生分成两组(按角和边)进行探究,按角分的小组用量角器量出三角形每个角的大小,每个角多少度?各是什么角。学生A回答,通过测量,有些三角形的三个角都是锐角;学生B回答,有些三角形有一个直角、两个锐角;学生C回答,有些三角形有一个钝角、两个锐角。教师总结,三个角都是锐角的叫锐角三角形,一个角是直角的叫直角三角形,一个角是钝角的叫钝角三角形。
对于按边分的小组,教师可让学生用直尺量三角形的三条边,并提出问题“观察三角形的三条边有什么不同”,学生甲回答,有的三角形三条边都不相等,斜边最长;学生乙回答,有的三角形两条边相等;学生丙回答,有的三角形三条边都相等。教师总结,三条边都不等的叫任意三角形,两条边相等的叫等腰三角形,三条边都相等的叫等边三角形,又叫正三角形。
然后进行探究结果汇报,教师提出两组各派一名代表为大家展示按角分、按边分的结果。学生D回答,按角分可分为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学生丁回答,按边分可分为任意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教师进行板书。最后教师总结收获,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学会了什么数学方法?学生回答学会了分类,三角形既能按边分又能按角分。教师再加以引导,分类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非常重要,也随处可见,学会了分类,生活也会变得井井有条[4]。
结 语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应用于小学数学教学中,对于传统教学存在的局限性可有效突破和弥补。教师借助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方式,通过教学目标的合理设置、教学情境的灵活设定、教学活动的开展参与,不仅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提高数学教学的效率,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参考文献]
张红.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探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7(03):160.
易荷花.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信息记录材料,2018,19(2):218-219.
李长征.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信息记录材料,2017,18(6):133-134.
蔡小青.信息技术助推高中生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的探究[J].名师在线,2018(36):91-92.
作者简介:梁彬彬(1974.11—),男,壮族,广西百色人,本科学历,中级小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数学教学。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数学教学;应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G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19)43-0011-02
引 言
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给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很多便利。而今信息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其中就有教学领域。由于信息技术具有集图像、动画、视频、声音、文字等于一体的优势,是一种新颖的辅助教学的手段,这种教学方式更易被小学生接受,同时也能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一、信息技术应用于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意义
1.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其学习热情
数学是一门抽象的、逻辑性很强的学科,小学生由于年龄小,理解接受能力有限,学习一些概念、公式等数学知识时常感到难以理解。小学数学教师如果采用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式,学生极易感到厌倦,产生抵触心理。而信息技术的应用,突破了传统教学的局限性,可将数学教材中不易理解的抽象性的知识以直观的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学生的注意力迅速被吸引,不再感到数学课是枯燥乏味的,对于一些难以理解的数学概念和知识也易于理解和吸收,数学课堂也因此变得生动有趣,学生的学习热情被有效激发[1]。
2.创新学生思维,提高教学效率
传统教学方式由教师讲授再布置作业,课堂氛围较沉闷,学生的思维未得到有效开发,以致教学效果不理想。信息技术的应用,可将教学内容与生活情境结合起来,教师根据教学大纲设定一个教学情境,课堂上教师不是一味地传授知识,而是注重引导和指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与教师形成互动。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变得活跃并得以拓宽,有助于培养其思维能力,从而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
二、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1.设置情境,突破教学难点
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一些难点,小学生本就觉得数学学科过于抽象,如果采用传统的“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会让学生更加感到重难点难以消化和不易掌握。教师此时如能灵活应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将抽象的数学知识与小学生日常熟悉的实际生活相结合,以动态的形式呈现出来,再加以适当引导,学生会产生一种茅塞顿开的感觉,数学学习也会因此变得轻松,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教学人教版小学三年级口算乘法时,教师可将教学内容与学生日常生活中的超市购物相结合,让学生进行运算。小明买10个1元的练习本和10支8角的铅笔,一共需付多少钱?付出20元,应找回多少元?又如,在教学求圆的面积时,教师可借助多媒体播放圆形的物体,让学生举例生活中有哪些物品是圆形的,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圆形虽然大小不一,但却有哪些共同点。教师再引出求圆形面积的方法,还可通过圆形引出“角”的概念,直角、锐角、钝角等,学生在此过程中,学会了观察、思考、分析、解决,既达到了学习目标,又掌握了数学知识[2]。
2.合理设定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效率
传统教学采用的是“一刀切”的教学方式,学生间存在个体差异,班上往往存在学生知识掌握程度不同的现象,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应用信息化技术,教师可将教学目标进行分层设计,结合班上学生的实际数学功底来设置不同的学习关卡,以多媒体的教学方式来进行闯关学习。如针对数学基础较薄弱的学生设置的关卡应以基础知识为主、难度偏小,学生完成闯关后教师要适时鼓励、赞扬,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学生也因有了成功的学习体验而自信满满,从而激发其学习的积极性;对于数学基础知识牢固的学生可设置难度偏大的关卡,以重难点知识为主,锻炼他们创新思维、举一反三的能力。如此,教师兼顾了班上众多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使每位学生都能在学习数学的過程中得到进步,实现自我突破,教学效率也相应得到同步提高。
3.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创新学生思维
新课程倡导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综合素质。而不是以往只会读死书、做题解题的“机器人”。学生如果只是生搬硬套地解答数学题,而没有自己独立的思维,对数学知识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这样的教学可说是非常失败的。因而小学数学教师应借助信息化技术的优势,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使学生的思维在教学活动中得到锻炼、发散,思考问题的角度也从以往的单一片面变得多样化,这对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具有极其重大的帮助[3]。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三角形的分类时,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播放各种三角形的图形让学生观看,然后提出问题“如何对三角形进行分类?”此时有学生回答按角分或按边分。教师可让学生分成两组(按角和边)进行探究,按角分的小组用量角器量出三角形每个角的大小,每个角多少度?各是什么角。学生A回答,通过测量,有些三角形的三个角都是锐角;学生B回答,有些三角形有一个直角、两个锐角;学生C回答,有些三角形有一个钝角、两个锐角。教师总结,三个角都是锐角的叫锐角三角形,一个角是直角的叫直角三角形,一个角是钝角的叫钝角三角形。
对于按边分的小组,教师可让学生用直尺量三角形的三条边,并提出问题“观察三角形的三条边有什么不同”,学生甲回答,有的三角形三条边都不相等,斜边最长;学生乙回答,有的三角形两条边相等;学生丙回答,有的三角形三条边都相等。教师总结,三条边都不等的叫任意三角形,两条边相等的叫等腰三角形,三条边都相等的叫等边三角形,又叫正三角形。
然后进行探究结果汇报,教师提出两组各派一名代表为大家展示按角分、按边分的结果。学生D回答,按角分可分为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学生丁回答,按边分可分为任意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教师进行板书。最后教师总结收获,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学会了什么数学方法?学生回答学会了分类,三角形既能按边分又能按角分。教师再加以引导,分类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非常重要,也随处可见,学会了分类,生活也会变得井井有条[4]。
结 语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应用于小学数学教学中,对于传统教学存在的局限性可有效突破和弥补。教师借助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方式,通过教学目标的合理设置、教学情境的灵活设定、教学活动的开展参与,不仅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提高数学教学的效率,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参考文献]
张红.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探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7(03):160.
易荷花.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信息记录材料,2018,19(2):218-219.
李长征.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信息记录材料,2017,18(6):133-134.
蔡小青.信息技术助推高中生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的探究[J].名师在线,2018(36):91-92.
作者简介:梁彬彬(1974.11—),男,壮族,广西百色人,本科学历,中级小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数学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