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种粮有盼头

来源 :食品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ng73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家对实际种粮农民发放一次性农资补贴资金,能够有效弥补农民种粮的农资增支,保证农民种粮收益相对稳定。同时,农业保险由“保成本”向“保收入”转变,有利于稳定种粮农民信心,犹如为国家粮食安全上了一把“保险锁”,确保把“中国饭碗”端得更稳更牢。
  近一段时间,种粮农户的好消息不断。为了稳定种粮农民收益,日前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对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发放200亿元农资补贴,并扩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实施范围,增强农民抵御风险能力。进一步释放重农抓粮的强烈信号,有利于稳定种粮农民信心,实现今年粮食稳产增产目标,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自去年以来,粮食生产成本有所上升。在需求拉动、生产成本上涨等因素综合作用下,尿素、钾肥、磷肥等农资价格快速上涨。从需求来看,受粮价上涨的影响,农民种植意向增强,购买农资积极性较高。从生产成本来看,受国际传导等多重因素影响,国内煤炭、石油等能源价格上涨,推动农资生产成本上升。虽然有关部门投放储备化肥以后,主流化肥品种价格出现回落,但尿素价格仍然居高不下。
  粮价是百价之基。如果粮食价格暴涨暴跌,就不利于稳定种粮农民信心。自去年以来,粮食价格持续上涨,导致相关产业生产成本增加,下游养殖、加工企业经营压力增大。如今,国家已出台一系列保供稳价的调控措施,粮食市场降温效果明显,玉米价格有所回落。粮价下跌有利于缓解下游相关产业生产成本压力,但在一定程度上会伤害农民种粮积极性。

  在生产成本上升和粮食价格调控的双重影响下,农户种粮收益难免受到影响。一些合作社通过土地流转实现规模化经营。利用自身的渠道资源优势,与农资生产企业直接对接,通过团购等形式能以相对低价购置到农资,降低种植成本。然而,小农户仍然是我国粮食生产经营的主力军,承担着粮食生产和主要农产品供给的任务,却承受着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等挑战。
  国家发放一次性农资补贴资金,能够有效弥补农民种粮的农资增支,保证农民种粮收益相对稳定。为了避免农业补贴“吃大锅饭”现象,这次农资补贴突出补贴的精准性和指向性,把农资补贴同粮食生产直接挂钩,明确指出这是对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发放补贴。各地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不可“撒胡椒面”,让农民人人有份,而须仔细斟酌,切实补贴给实际种粮农民。
  粮食生产比较收益本来就低,种粮农户特别是家庭农场、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面临的生产经营风险日益增多,除了要承受市場价格波动风险外,还要承受台风、洪涝、干旱等极端天气以及病虫害等自然灾害风险。国家亟需建立农业补贴长效机制,从根本上稳定农民种粮收益。农业保险是分散农业生产经营风险的重要手段,是现代农业发展的“稳定器”。近年来,我国推进政策性农业保险全覆盖,一定程度上帮助农民摆脱了“靠天吃饭”的现状,但政策性农业保险是成本保险,覆盖面广,赔付额度低,抗风险能力有限。
  农业保险由“保成本”向“保收入”转变,是大势所趋。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今年在全国13个粮食主产省份,对500个产粮大县实施稻谷、小麦种植完全成本保险和玉米种植收入保险,两种保险保障水平最高可达相应品种种植收入的80%,既能有效弥补自然灾害、病虫害等导致的损失,又能有效弥补因价格、产量波动导致的损失。这无疑有利于稳定种粮农民信心,加速土地流转进程,犹如为国家粮食安全上了一把“保险锁”,确保把“中国饭碗”端得更稳更牢。
其他文献
采用弹跳射线法对典型飞行器的太赫兹后向雷达散射截面分布特性开展仿真分析,基于仿真结果,综合应用增大表面粗糙度和涂覆吸波材料两种措施,抑制太赫兹散射并分析抑制效果。研究结果表明:飞行器前向和后向的散射特性较强,正后向的雷达散射截面峰值可达60 dBsm;采用抑制措施后,在飞行器正后向±10°范围内,发射接收采用同向垂直(HH)极化方式下雷达散射截面平均降幅达19.62 dBsm,采用同向水平(VV)极化方式下雷达散射截面平均降幅达19.35 dBsm。
针对极化阵列计算复杂度高、互耦效应大的难点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三正交偶极子互质阵列的极化稀疏算法,用于波达方向(DOA)估计。首先充分利用三正交偶极子三个通道的所有信息,形成一个拥有更多阵元的虚拟线阵,使得原本不相干的信号变为相干信号;然后进一步使用前后向空间平滑的方法对虚拟阵列的协方差矩阵进行解相干。该算法可以扩展阵列孔径并降低计算复杂度。通过多组仿真验证极化稀疏算法的有效性,证明该算法有较高的估计精度。
针对风电机组变桨轴承漏脂问题,从密封圈密封性能、变桨轴承内部结构设计、润滑脂的选择及填充用量等方面进行分析,通过选择抗老化和抗磨损性能好的密封圈材料,把密封圈的双唇结构改为多唇结构,沟底增加矩形沟槽,改善轴承脂孔尺寸与分布,增加轴承排脂孔外侧连接螺纹孔的直径和深度,改善润滑系统控制策略,设计变桨轴承运行时注脂的频率、时间等指标,增加废脂清除系统等措施,基本上可以杜绝变桨轴承漏脂现象。
针对混沌振动信号识别中,混沌特征指数计算量大、运算耗时长,难以满足实时性的要求,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卷积神经网络的智能混沌识别方法。首先通过相空间重构技术,得到不同振动信号的吸引子图;在此基础上,优化设计了经典网络模型AlexNet的结构参数并进行训练;最后将改进后的模型用于混沌信号的智能识别。仿真和实测信号的结果表明,该方法是可行的,为混沌在线识别提供了有益参考。
简要介绍了国外高超声速巡航导弹、高超声速助推滑翔飞行器以及高超声速飞机的发展概况,分析了高超声速飞行器红外辐射特性研究中外部连续-稀薄流场仿真和辐射特征计算两个关键技术,指出研究过程中面临气体多组分非平衡效应难题,最后,对高超声速飞行器红外辐射特性研究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针对导引头伺服机构结构局部损伤难以基于传统时频域信号分析方法进行有效诊断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多链隐马尔可夫模型(MHMM)的多通道特征融合智能故障诊断方法。首先,充分利用多通道信号中蕴含的丰富机械故障特征信息,基于多通道采集的振动信号和经典时域特征提取方法,构建多通道时序特征库;然后,利用多链隐马尔可夫模型所特有的动态网络结构同步智能提取多通道信号中所隐藏的故障特征统计规律,基于不同故障状态下的多通道数据构建的时序特征库,构建故障状态模型库;最后,基于测试数据在模型库的输出似然概率,估计测试数据与各模型的
采用风洞试验和有限元方法研究不同风攻角下硬跳线的气动力系数和风偏,分析各类硬跳线的阻力系数和升力系数随风速和风攻角的变化特征,给出不同风攻角下硬跳线气动力系数的建议值,提出了考虑山地风场影响的硬跳线体系风偏计算方法。研究表明:硬跳线的阻力系数随风速的增加而减小,而升力系数在高风速下基本不变;鼠笼式二分裂、四分裂、六分裂、八分裂和铝管式硬跳线在屏蔽效应最显著风攻角下阻力系数比最大值减少了53.4%、27.4%、25.1%、16.7%和57.4%;各类硬跳线在特定风攻角下均存在较大数值的升力系数;给出了各类硬
提出了一种引入正弦函数曲线的负泊松比蜂窝结构,通过改变振幅、胞壁厚度等微结构几何参数,建立了参数化的正弦曲线负泊松比蜂窝结构模型。研究了冲击速度和微结构几何参数对正弦曲线蜂窝结构面内冲击变形模式、动态响应和吸能特性的影响。研究表明:正弦曲线负泊松比蜂窝结构的面内冲击性能主要与其振幅、壁厚以及冲击速度有关。中低速冲击时,振幅越大,胞壁越厚,结构面内变形越均匀。随着冲击速度的提高,增大振幅、壁厚均可一定程度增加冲击端的平台应力。对结构吸能特性的分析表明,振幅较小的正弦曲线负泊松比蜂窝结构具有更强的能量吸收能力
为了研究包含圆柱副间隙的机构系统动力学特性,提出了一种同时考虑接触类型、材料属性以及涂层材料与厚度的圆柱副内接触力模型。基于Winkler弹性基础模型和Hertz椭圆形压力分布假设,将双弹性层等效弹性模量引入接触力模型,详细分析了所提接触力模型相较现常用共形接触力模型的优点。以含间隙关节曲柄滑块机构为例,对比分析不同间隙值和驱动速度、以及涂层材料与厚度对输出构件的动力学影响,将部分结果与文献中的试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所提接触力模型的正确性。
基于验证的数值模型从弹体侵彻深度、弹坑直径、局部破坏情况和能量变化等方面对金属网增强遮弹层抗高速弹体侵彻的冲击响应进行参数化研究,涉及的参数包括:金属网布置形式、金属丝丝径、金属网孔径和金属网层数。研究表明:在素混凝土遮弹层中加入金属网可以有效降低弹体侵彻深度和剩余速度、减小弹坑直径、改善局部破坏情况、加快弹体初始动能耗散。适当增加单位面积网格密度或金属网体积分数可以进一步提高金属网增强遮弹层的抗侵彻性能,具体措施有:螺旋布置金属网、增加金属丝丝径、减小金属网孔径、增加金属网层数等。最后,基于数值研究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