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的:探讨低剂量CT扫描对肺结核的临床效果和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3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240例肺结核疑似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低剂量CT扫描组120例,常规剂量CT扫描组120例,对两组诊断符合率、误诊率,以及检查辐射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低剂量CT扫描组,肺结核检测阳性者共120例,检出率为100%,其中确诊为肺结核患者共84例,诊断率为70%;常规剂量CT扫描组,肺结核检测阳性者共104例,检出率为86.6%,其中确诊为肺结核患者共72例,诊断率为60%。结论:低剂量CT扫描对肺结核检出率及诊断率明显高于常规剂量CT扫描,对肺结核的诊断较为准确,其临床价值值得广泛推广。
【关键词】肺结核;低剂量CT扫描;临床效果;应用价值
【中图分类号】R58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6-3855-02
肺结核患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极为重要,尤其是一些肺结核症状不明显的患者,极易发生延迟诊断和误诊的现象[1]。肺结核的诊断以CT为主,多排螺旋CT对肺结核的诊断价值较大。但需要注意CT扫描时的辐射[2]。本研究选择我院2009年1月-2013年12月就诊的肺结核疑似患者240例,对其进行低剂量CT扫描与常规剂量CT扫描,对比两者检出率和诊断率,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240例疑似患者,其中男性72例,女性48例,年龄在24~68岁,平均年龄(46.5±11.7)岁;病程1个月~3年,平均(11.41±1.55)个月。随机将240例分为低剂量CT扫描组120例,常规剂量CT扫描组120例。依据《肺结核诊断和治疗指南》经门诊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后,符合标准者纳入实验,进行CT扫描检查,经确诊为肺结核后,于院进行系统性治疗。两组一般资料无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本次研究采用对知情同意患者行常规CT扫描复查时,同一患者再行一次低剂量CT扫描;分两个阶段进行收集对照。第一阶段:抗结核治疗2个月(强化期结束)后,进行第一次复查收集数据和图像,纳入研究;第二阶段:治疗半年(疗程结束)后,收集数据和图像,纳入研究。由负责医师严格按两组扫描参数对同一患者给予相关的CT扫描方案,低剂量CT扫描组(120例),采用120kV,20~50mAs,厚度为5mm,层间距5mm;常规剂量CT扫描组(120例),采用120kV,200mAs,厚度为5mm,层间距为5mm。对两组诊断符合率、误诊率,以及检查辐射量进行统计。
1.3 观察指标 由3名高年资诊断医生对120例患者扫描的CT图像在PASS系统上集中读片,对比分析同一患者2次扫描的CT图像,诊断符合率、误诊率和次均检查辐射剂量。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率的比较采用 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检出率、诊断率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总人口中,感染结核菌的已有45%,约有5.5亿人;在现有的450万肺结核患者中,有150万人具有传染性[3]。虽然近年来肺结核的发病率得到了一定的控制,但是该病症所占比例和高传染性依然居高不下,因此,预防和治疗肺结核其临床意义十分重要[4]。病情能否得到控制和治疗,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关键,由于非典型肺结核病症临床特征极不明显,所以在进行确诊及指导临床治疗时,必须以影像学检查为依据[5]。
CT扫描以其高密度分辨率和无结构重叠等特点,以及可对肺任何异常影响进行显示的优点,被临床广泛应用,成为检测非典型肺结核病症不可或缺的检查方法。虽然CT扫描有诸多优点,但是CT扫描伴随的辐射问题一直被医学界广泛关注,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指出,每增加1mAsX线剂量,就会使恶性肿瘤发病率提高5/10万。而常规的胸片的曝光剂量为0.30~0.55mAs,经研究证明,患者在CT扫描检查中有效的曝光剂量大约是正常胸片摄片的10~100倍[6]。因此在提高检测准确率的同时,更要降低患者CT扫描的受照剂量。由于肺组織内具有肺泡结构,其为含气的器官,而肺组织结构自然对比度比空气高,所以在降低一定程度的管电流对肺部病变检出无明显的影响。
不管是常规剂量CT扫描还是低剂量CT扫描,在诊断具有多形性、多密度性继发性肺结核病症时,都较为容易;对于孤立性结核球诊断则较为困难,为寻找出病变细节,就需要在常规剂量的基础上增加剂量,进行剂量靶扫描同时结合临床分析。低剂量CT扫描在对非结核好发部位的不典型肺结核进行诊断时,由于能够提供较多的信息,所以,不会出现类似X线摄片的误诊现象,特别是一些老年患者,可更轻易将肺结核与其他老年疾病,如支气管炎、肺炎、肺癌等疾病鉴别区分。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学分会.肺结核诊断和治疗指南[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1,2(24):70-74.
[2] 徐新,李国华,李云卿.低剂量CT扫描临床应用的可行性[J].医学综述,2011,17(4):610-612.
[3] 梁秀梅,杨龙,谭勇,等.胸部外伤螺旋CT超低剂量扫描的研究[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2,34(24):19-21.
[4] 滕友良.肺炎与肺结核不同时期螺旋CT表现的鉴别诊断研究[J].浙江创伤外科,2013,18(2):259-261.
[5] 王文双,孙晓东,刘丽梅,等.俯卧位超低剂量CT在肺及乳腺联合体检中的应用价值[J].临床荟萃,2012,27(7):568-570, 573.
[6] 张巍,郭玉林.低剂量螺旋CT扫描技术的临床应用[J].医学影像学杂志,2006,16(8):861-864.
【关键词】肺结核;低剂量CT扫描;临床效果;应用价值
【中图分类号】R58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6-3855-02
肺结核患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极为重要,尤其是一些肺结核症状不明显的患者,极易发生延迟诊断和误诊的现象[1]。肺结核的诊断以CT为主,多排螺旋CT对肺结核的诊断价值较大。但需要注意CT扫描时的辐射[2]。本研究选择我院2009年1月-2013年12月就诊的肺结核疑似患者240例,对其进行低剂量CT扫描与常规剂量CT扫描,对比两者检出率和诊断率,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240例疑似患者,其中男性72例,女性48例,年龄在24~68岁,平均年龄(46.5±11.7)岁;病程1个月~3年,平均(11.41±1.55)个月。随机将240例分为低剂量CT扫描组120例,常规剂量CT扫描组120例。依据《肺结核诊断和治疗指南》经门诊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后,符合标准者纳入实验,进行CT扫描检查,经确诊为肺结核后,于院进行系统性治疗。两组一般资料无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本次研究采用对知情同意患者行常规CT扫描复查时,同一患者再行一次低剂量CT扫描;分两个阶段进行收集对照。第一阶段:抗结核治疗2个月(强化期结束)后,进行第一次复查收集数据和图像,纳入研究;第二阶段:治疗半年(疗程结束)后,收集数据和图像,纳入研究。由负责医师严格按两组扫描参数对同一患者给予相关的CT扫描方案,低剂量CT扫描组(120例),采用120kV,20~50mAs,厚度为5mm,层间距5mm;常规剂量CT扫描组(120例),采用120kV,200mAs,厚度为5mm,层间距为5mm。对两组诊断符合率、误诊率,以及检查辐射量进行统计。
1.3 观察指标 由3名高年资诊断医生对120例患者扫描的CT图像在PASS系统上集中读片,对比分析同一患者2次扫描的CT图像,诊断符合率、误诊率和次均检查辐射剂量。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率的比较采用 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检出率、诊断率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总人口中,感染结核菌的已有45%,约有5.5亿人;在现有的450万肺结核患者中,有150万人具有传染性[3]。虽然近年来肺结核的发病率得到了一定的控制,但是该病症所占比例和高传染性依然居高不下,因此,预防和治疗肺结核其临床意义十分重要[4]。病情能否得到控制和治疗,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关键,由于非典型肺结核病症临床特征极不明显,所以在进行确诊及指导临床治疗时,必须以影像学检查为依据[5]。
CT扫描以其高密度分辨率和无结构重叠等特点,以及可对肺任何异常影响进行显示的优点,被临床广泛应用,成为检测非典型肺结核病症不可或缺的检查方法。虽然CT扫描有诸多优点,但是CT扫描伴随的辐射问题一直被医学界广泛关注,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指出,每增加1mAsX线剂量,就会使恶性肿瘤发病率提高5/10万。而常规的胸片的曝光剂量为0.30~0.55mAs,经研究证明,患者在CT扫描检查中有效的曝光剂量大约是正常胸片摄片的10~100倍[6]。因此在提高检测准确率的同时,更要降低患者CT扫描的受照剂量。由于肺组織内具有肺泡结构,其为含气的器官,而肺组织结构自然对比度比空气高,所以在降低一定程度的管电流对肺部病变检出无明显的影响。
不管是常规剂量CT扫描还是低剂量CT扫描,在诊断具有多形性、多密度性继发性肺结核病症时,都较为容易;对于孤立性结核球诊断则较为困难,为寻找出病变细节,就需要在常规剂量的基础上增加剂量,进行剂量靶扫描同时结合临床分析。低剂量CT扫描在对非结核好发部位的不典型肺结核进行诊断时,由于能够提供较多的信息,所以,不会出现类似X线摄片的误诊现象,特别是一些老年患者,可更轻易将肺结核与其他老年疾病,如支气管炎、肺炎、肺癌等疾病鉴别区分。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学分会.肺结核诊断和治疗指南[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1,2(24):70-74.
[2] 徐新,李国华,李云卿.低剂量CT扫描临床应用的可行性[J].医学综述,2011,17(4):610-612.
[3] 梁秀梅,杨龙,谭勇,等.胸部外伤螺旋CT超低剂量扫描的研究[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2,34(24):19-21.
[4] 滕友良.肺炎与肺结核不同时期螺旋CT表现的鉴别诊断研究[J].浙江创伤外科,2013,18(2):259-261.
[5] 王文双,孙晓东,刘丽梅,等.俯卧位超低剂量CT在肺及乳腺联合体检中的应用价值[J].临床荟萃,2012,27(7):568-570, 573.
[6] 张巍,郭玉林.低剂量螺旋CT扫描技术的临床应用[J].医学影像学杂志,2006,16(8):861-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