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人和印章,或者印章和文人,常常有着非常密切的关联。因为,文人未必个个都雅好印章,但雅好印章的,那毫无疑问,一定就应该是文人了。尽管文人擅用笔,印人须舞刀,听起来仿佛是一文一武,而实际上刀和笔,原本就是一回事。上古时以刀代笔,后来又挥笔如刀,功能上庶几有相近之处。而春秋战国时期,则刀笔并用,所谓的“刀笔吏”,即指当时的文吏在竹木简上写字时,如有错讹,即以刀削刮之,所以刀和笔都是随身必带之工具。可见文人舞刀,自古以来就有很深的渊源,发展到后来刻印、玩印或藏印,也就顺势而为、顺理成章了。
1916年,绍兴印人杜泽卿,将自己的篆刻作品编成《蜕龛印存》一册而求序周氏兄弟,周作人可能觉得自己不如大哥熟谙此道,仅写了个草稿,就寄呈鲁迅来修改润色。鲁迅的改定稿只短短四百来字,但将古时印章的传说、起源和发展以及印章的实用和审美价值等,都一一交待了,文末还不忘夸赞了作者的印章“用心出手,并追汉制,神与古会,盖粹然艺术之正宗”,可见鲁迅先生对印章艺术的了然程度。其实鲁迅自己也能刻印,早年在三味书屋念书时,为了勉励督促自己,他就曾用刀在书桌上以篆体刻过一个“早”字。当时鲁迅的书桌都是自家带去的,算不上是损坏公物。而在现存的鲁迅遗印中,也有一方白文草书“迅”字印为鲁迅自刻,许广平当年捐赠时称,该印是实物印章中唯一一件鲁迅自刻印,弥足珍贵。
鲁迅儿时的刻印,估计得自其叔祖周芹侯先生的影响。据说周芹侯多才多艺,也擅刻印,虽刻得比较业余,但在十几岁的孩子眼里,也算不同寻常了。周作人在一篇《上坟船里》就写道:“又有一回不记何年,中房芹侯在往调马场舟中,为鲁迅篆刻一印,文曰‘只有梅花是知己’,石是不圆不方的自然形,文字排列也颇好,不知怎地钤印出来不大好看……”
“只有梅花是知己”,句子很好,但出典未详。此原印现藏于鲁迅博物馆,就印拓的篆刻水准,尚处于业余玩玩之阶段,又何况还是坐在船舱里的“急就章”,故不必苛求。估计鲁迅也是识者,依现存的资料显示,从未见他使用过。但数十年来,此印鲁迅却一直珍藏着,也寄托了一份对叔祖的怀念之情。
据资料所载,鲁迅先生共有遗印56枚,其中有印章实物的50方,留有印鉴而无实物的6枚。这些印多为姓名笔名章、藏书鉴赏章和闲章。为鲁迅治印的多为篆刻名家,当然不得不说的是一位与鲁迅交谊最厚的书画篆刻家陈师曾。义宁陈师曾名衡恪,号槐堂,晚清同光派诗人陈三立之子,史学大家陈寅恪之兄。他和鲁迅早年曾同窗于南京矿路学堂和日本弘文学院,后又同在民国教育部共事,而且他们趣味相投,关系自非一般。在鲁迅日记中,尤其是1914年至1916年之间,经常可读到他与师曾访友逛书肆的记录。陈师曾作印古拙纯朴,老辣浑穆,深得鲁迅喜爱。
陈师曾替鲁迅刻印多方,如“会稽周氏收藏”、“会稽周氏”、“俟堂”等,《鲁迅日记》大多都有记载。查1916年11月30日《日记》中就有:“师曾贻印一方,文‘俟堂’。”据许寿裳后来回忆道:当时陈问鲁迅印章刻何内容时,鲁迅便说:“你叫槐堂,我就叫俟堂罢。”此语出《中庸》“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其下句是“小人行险以侥幸”,意思是君子居心平正坦荡等待上天使命,小人则想以冒险求得偶然的幸运。那时鲁迅正在教育部任佥事,时局动荡,人心叵测,鲁迅借用此句自然也是别有寓意的。
还有一方“会稽周氏藏本”,是陈师曾所篆,张樾丞所刻的木质印章。我们都知道鲁迅喜藏金石拓片,在钤盖收藏印时,估计是鲁迅嫌石章太硬,易损坏珍稀拓本,故欲请陈师曾代刻两枚木章。师曾因不善刻木,于是写好印稿就请琉璃厂的刻印名手张樾丞代劳。张樾丞从小在琉璃厂刻字铺里当学徒,经过刻苦用功,遂成名响京城的治印名家。他擅刻各种材质,尤其刻铜印、铜墨盒镇纸等为当时一绝。据云后来新中国开国大印也是他所刻制。鲁迅得陈师曾介绍,先请张樾丞刻了“会稽周氏藏本”和“俟堂石墨”两方木印,非常喜欢,后又多次去求刻,还代许寿裳求刻,如《鲁迅日记》1918年4月11日就记:“下午同陈师曾往留黎厂同古堂,代季市刻印,又自购木印五枚。”据查这五枚印分别是:“随喜”“善”“伪” “翻”“完”,皆为鲁迅校碑鉴赏之用。所见“随喜”一印,虽为木质楷体,却刻得古朴苍莽,饶有金石味。
鲁迅的常用印中有两方是早期的西泠印人吴德光和陶寿伯所刻,那是鲁迅居上海时,与“三弟”(周建人)到西泠印社花“泉四元五角”所刻。吴德光乃西泠创始人之一吴隐之长子,一方工整飽满的汉白文“鲁迅”印,顶款有“德光”二字,此印鲁迅常用于自己著作的版权页上的印花,看来比较喜爱。另一方朱文“洛文”即陶寿伯所治,陶寿伯后列赵叔孺门墙,与陈巨来、方介堪、叶露渊同为“赵门四杰”,亦印坛一时之翘楚也。
鲁迅晚年还经常使用两方略小点的印,一白一朱,分别是“鲁迅”和“旅隼”。1933年,鲁迅致郑振铎信中曾提及:“名印托刘小姐刻,就够好了。”信中的“刘小姐”,指的就是刻此两方印的刘淑度。刘淑度名师仪,1925年考入北师大中文系,课余在齐白石门下学艺。白石先生曾评她“篆法刀工无女人气……殊为闺阁特出也。”
据说郑振铎先生当初托刘小姐为鲁迅刻印时,刘刻得非常认真,刻完后专门拿给白石老师看,白石大师还修改了“旅”字中的一笔。由此看来,鲁迅的印章中间接还有齐白石的一刀呢!
不过,最后还不应该忘记一位替鲁迅先生刻印最多的篆刻家,那就是当代印人钱君匋先生。钱君匋年轻时曾跟着装帧设计家陶元庆多次拜访过鲁迅先生,对先生怀有一份特别崇敬之情。“文革”中他广搜鲁迅用过的笔名,终于“文革”后期,倾一年之力,刻成了一套有168方的鲁迅笔名印谱,成就了他对鲁迅先生永久的纪念。
写过“鲁迅印章”,自然而然就会想到周作人。虽说周作人是一位备受争议的人物,他先与大哥鲁迅反目,后又“落水”附逆,身后之骂名与鲁迅之光芒形成了极大的反差!但他在中国文坛的地位,却又无法忽略。更何况,早在五四时期,“周氏兄弟”常常都是一块儿相提并论的。于是,也就趁着写鲁迅印章的“余勇”,再写一写周作人吧。 周作人的后半生与鲁迅是殊途而去,且越走越远,但不可否认的是他早年,却是和鲁迅兄弟怡情、携手共进的。周作人不仅非常依赖和信任大哥,甚至可以说从故乡求学起到南京,再到日本、北平,这一路上几乎都是跟着大哥的足迹,亦步亦趋,直至成了五四时期提倡新文化运动的主将,文坛上“双峰并峙”的“二周”。所以说,在人生的前半段,周作人受鲁迅的影响不可谓不巨矣。
在艺术兴趣上,虽说周作人可能没有鲁迅那么广泛和痴迷,但还是受了不小的熏染。他曾有回忆文章说日本归来在绍兴时,因帮鲁迅搜集金石拓本的关系,自己也收藏了几件金石实物,如三国时的“凤皇砖”、南朝时的砖砚等。后来他还选几张残砖拓片,如“凤皇砖”、“大吉鱼”之类,请人制成自己的“个性化”信封,倒也古雅别致。可见周作人也和鲁迅一样,有把玩金石的趣味。他那一首《五十自寿诗》,不就有“老去无端玩古董,闲来随分种胡麻”么?
至于印章,周作人也藏了不少。当然,绝大多数都是自用印,且多为姓名、斋名以及字号章。多年前,我在文庙书肆,曾淘得线装本影印的《知堂遗存》,两册函套装。其中一册为周作人《童谣研究手稿》,另一册则是《周作人印谱》,编者鲍耀明。这本印谱中除了有七方是周作人的祖父和父亲的遗印外,其余都是周作人的自用印,约80余方。1964年,周作人应香港鲍耀明先生所求,亲手钤印成册,并于每方印下注明刻印作者和边款内容,然后寄赠鲍耀明收藏。
说起这位鲍耀明,很有意思。他生于1920年,曾留学日本,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在香港从事杂志编辑等工作。因他喜欢周作人的文字,得曹聚仁的引介,自1959年起,遂与周作人开始了通信联系,这信一通便不可收,直到1966年,八年间他们鱼雁往还,竟有700余通,光周写给鲍的信就有402封之多。那时,内地物资匮乏,周作人仅凭着译稿费来养家糊口更是不易。于是,鲍耀明则不断给周作人寄赠各种食品杂物,煎饼糕点、猪油炼乳、虾米方糖等等,交往得熟了,周作人也经常写信索要。而那边鲍耀明,除了信中请教一些问题外,也经常向周作人“提些要求”,譬如为友人题字、抄几页诗稿、送几张签名照片等。当然,首先鲍耀明是周作人的绝对“粉丝”,这毫无疑问;其次,也难免“吃了人家嘴软”,所以周作人对鲍的要求也基本是“不打回票”,还将自己的日记手稿以及钱玄同、刘半农的信札、沈尹默题写的“苦雨斋”横幅等等,都寄给了鲍收藏,即便鲍提出要鲁迅的真迹,周作人也积极配合,只是苦于自兄弟反目后再无半纸通信联系,故而仅找出早年鲁迅手抄的《古小说钩沉》稿一纸相赠。
不过,在那个肚子尚未填满的年代,这些手稿书札之类的,也确实没什么稀罕,还真不如“煎饼、猪油”等更令人诱惑。如今半个多世纪过去,物换星移,我们还真要感谢像鲍耀明这样的有心人,若不是他在海外的收藏,这些信件手稿或许早在“文革”中就付之一炬了。那么用今天收藏鉴赏、考证研究的眼光来看,失去了就是真的遗憾了。
从《周作人印谱》中可以看出,周作人对印章的把玩并无太多的讲究,主要还是实用为主。他纯粹的闲章极少,仅有寿石工刻的“知惭愧”、金禹民刻的“寿则多辱”两方。“寿则多辱”是周作人时常引用的一句话,并以此为题写过文章,以致有人误为是周作人的原创。其实不然,此语出于帝尧。《印谱》中在此印拓下,周作人注明“用帝尧的话讬金禹民君所刻者”,可见此方闲章内容乃周作人所定,老人常说“寿则多辱”,显然和他晚年的境遇以及所遭的困辱有关。
周作人在《印谱》中有数语前言,说自己以前虽也玩弄印章,但“胜利之后”则绝少有新得者,除了二三友人有所見赠外,其余皆一位无锡的冯倚魂所刻赠。冯倚魂,字元亮,是文人爱好篆刻者,他和周作人也是素未谋面(和鲍耀明一样),但自发地为周刻了很多印章。周作人在与鲍耀明通信中,说到冯君的印章还专门说明“此人系文士但非篆刻专家,素人所刻,聊供一笑”。所谓“素人”,经查乃日文汉字,意即“非专业的爱好者”也。
若纯以篆刻艺术的名气看,那么为周作人刻印的有三位乃印坛名家:齐白石、陈师曾、马衡。这三人恰好是齐白石“野”、马衡“工”,陈师曾则不“野”不“工”。记得马衡好像是最看不起齐白石印章的,听说老友钱玄同欲请齐白石治印,他还专程坐车去阻拦:“你何必花此冤枉钱!”
齐白石为周作人刻的两方印分别是朱文“周作人印”和白文“周作人”,印乃齐氏一贯之风格,但算不上佳作,刻得较为拘谨。而马衡依然是走的汉印规整的路子,一方仿汉玉印的白文“周作人”,乃马衡篆文张樾丞所刻。相比较而言,我还是喜欢陈师曾的一方“周作”,仿汉砖文字,古拙有味。周作人为何有印“周作”?这和鲁迅似也有关联,鲁迅先生就同样有一方“周树”印,记得周建人也有一方“周建”印章,盖因他们兄弟仨:周树人、周作人、周建人,名字后都有一个相同的“人”字,或许也是文人的趣味,有人认为既然相同,省略一字无妨,于是刻方印章也蛮好玩。
1916年,绍兴印人杜泽卿,将自己的篆刻作品编成《蜕龛印存》一册而求序周氏兄弟,周作人可能觉得自己不如大哥熟谙此道,仅写了个草稿,就寄呈鲁迅来修改润色。鲁迅的改定稿只短短四百来字,但将古时印章的传说、起源和发展以及印章的实用和审美价值等,都一一交待了,文末还不忘夸赞了作者的印章“用心出手,并追汉制,神与古会,盖粹然艺术之正宗”,可见鲁迅先生对印章艺术的了然程度。其实鲁迅自己也能刻印,早年在三味书屋念书时,为了勉励督促自己,他就曾用刀在书桌上以篆体刻过一个“早”字。当时鲁迅的书桌都是自家带去的,算不上是损坏公物。而在现存的鲁迅遗印中,也有一方白文草书“迅”字印为鲁迅自刻,许广平当年捐赠时称,该印是实物印章中唯一一件鲁迅自刻印,弥足珍贵。
鲁迅儿时的刻印,估计得自其叔祖周芹侯先生的影响。据说周芹侯多才多艺,也擅刻印,虽刻得比较业余,但在十几岁的孩子眼里,也算不同寻常了。周作人在一篇《上坟船里》就写道:“又有一回不记何年,中房芹侯在往调马场舟中,为鲁迅篆刻一印,文曰‘只有梅花是知己’,石是不圆不方的自然形,文字排列也颇好,不知怎地钤印出来不大好看……”
“只有梅花是知己”,句子很好,但出典未详。此原印现藏于鲁迅博物馆,就印拓的篆刻水准,尚处于业余玩玩之阶段,又何况还是坐在船舱里的“急就章”,故不必苛求。估计鲁迅也是识者,依现存的资料显示,从未见他使用过。但数十年来,此印鲁迅却一直珍藏着,也寄托了一份对叔祖的怀念之情。
据资料所载,鲁迅先生共有遗印56枚,其中有印章实物的50方,留有印鉴而无实物的6枚。这些印多为姓名笔名章、藏书鉴赏章和闲章。为鲁迅治印的多为篆刻名家,当然不得不说的是一位与鲁迅交谊最厚的书画篆刻家陈师曾。义宁陈师曾名衡恪,号槐堂,晚清同光派诗人陈三立之子,史学大家陈寅恪之兄。他和鲁迅早年曾同窗于南京矿路学堂和日本弘文学院,后又同在民国教育部共事,而且他们趣味相投,关系自非一般。在鲁迅日记中,尤其是1914年至1916年之间,经常可读到他与师曾访友逛书肆的记录。陈师曾作印古拙纯朴,老辣浑穆,深得鲁迅喜爱。
陈师曾替鲁迅刻印多方,如“会稽周氏收藏”、“会稽周氏”、“俟堂”等,《鲁迅日记》大多都有记载。查1916年11月30日《日记》中就有:“师曾贻印一方,文‘俟堂’。”据许寿裳后来回忆道:当时陈问鲁迅印章刻何内容时,鲁迅便说:“你叫槐堂,我就叫俟堂罢。”此语出《中庸》“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其下句是“小人行险以侥幸”,意思是君子居心平正坦荡等待上天使命,小人则想以冒险求得偶然的幸运。那时鲁迅正在教育部任佥事,时局动荡,人心叵测,鲁迅借用此句自然也是别有寓意的。
还有一方“会稽周氏藏本”,是陈师曾所篆,张樾丞所刻的木质印章。我们都知道鲁迅喜藏金石拓片,在钤盖收藏印时,估计是鲁迅嫌石章太硬,易损坏珍稀拓本,故欲请陈师曾代刻两枚木章。师曾因不善刻木,于是写好印稿就请琉璃厂的刻印名手张樾丞代劳。张樾丞从小在琉璃厂刻字铺里当学徒,经过刻苦用功,遂成名响京城的治印名家。他擅刻各种材质,尤其刻铜印、铜墨盒镇纸等为当时一绝。据云后来新中国开国大印也是他所刻制。鲁迅得陈师曾介绍,先请张樾丞刻了“会稽周氏藏本”和“俟堂石墨”两方木印,非常喜欢,后又多次去求刻,还代许寿裳求刻,如《鲁迅日记》1918年4月11日就记:“下午同陈师曾往留黎厂同古堂,代季市刻印,又自购木印五枚。”据查这五枚印分别是:“随喜”“善”“伪” “翻”“完”,皆为鲁迅校碑鉴赏之用。所见“随喜”一印,虽为木质楷体,却刻得古朴苍莽,饶有金石味。
鲁迅的常用印中有两方是早期的西泠印人吴德光和陶寿伯所刻,那是鲁迅居上海时,与“三弟”(周建人)到西泠印社花“泉四元五角”所刻。吴德光乃西泠创始人之一吴隐之长子,一方工整飽满的汉白文“鲁迅”印,顶款有“德光”二字,此印鲁迅常用于自己著作的版权页上的印花,看来比较喜爱。另一方朱文“洛文”即陶寿伯所治,陶寿伯后列赵叔孺门墙,与陈巨来、方介堪、叶露渊同为“赵门四杰”,亦印坛一时之翘楚也。
鲁迅晚年还经常使用两方略小点的印,一白一朱,分别是“鲁迅”和“旅隼”。1933年,鲁迅致郑振铎信中曾提及:“名印托刘小姐刻,就够好了。”信中的“刘小姐”,指的就是刻此两方印的刘淑度。刘淑度名师仪,1925年考入北师大中文系,课余在齐白石门下学艺。白石先生曾评她“篆法刀工无女人气……殊为闺阁特出也。”
据说郑振铎先生当初托刘小姐为鲁迅刻印时,刘刻得非常认真,刻完后专门拿给白石老师看,白石大师还修改了“旅”字中的一笔。由此看来,鲁迅的印章中间接还有齐白石的一刀呢!
不过,最后还不应该忘记一位替鲁迅先生刻印最多的篆刻家,那就是当代印人钱君匋先生。钱君匋年轻时曾跟着装帧设计家陶元庆多次拜访过鲁迅先生,对先生怀有一份特别崇敬之情。“文革”中他广搜鲁迅用过的笔名,终于“文革”后期,倾一年之力,刻成了一套有168方的鲁迅笔名印谱,成就了他对鲁迅先生永久的纪念。
写过“鲁迅印章”,自然而然就会想到周作人。虽说周作人是一位备受争议的人物,他先与大哥鲁迅反目,后又“落水”附逆,身后之骂名与鲁迅之光芒形成了极大的反差!但他在中国文坛的地位,却又无法忽略。更何况,早在五四时期,“周氏兄弟”常常都是一块儿相提并论的。于是,也就趁着写鲁迅印章的“余勇”,再写一写周作人吧。 周作人的后半生与鲁迅是殊途而去,且越走越远,但不可否认的是他早年,却是和鲁迅兄弟怡情、携手共进的。周作人不仅非常依赖和信任大哥,甚至可以说从故乡求学起到南京,再到日本、北平,这一路上几乎都是跟着大哥的足迹,亦步亦趋,直至成了五四时期提倡新文化运动的主将,文坛上“双峰并峙”的“二周”。所以说,在人生的前半段,周作人受鲁迅的影响不可谓不巨矣。
在艺术兴趣上,虽说周作人可能没有鲁迅那么广泛和痴迷,但还是受了不小的熏染。他曾有回忆文章说日本归来在绍兴时,因帮鲁迅搜集金石拓本的关系,自己也收藏了几件金石实物,如三国时的“凤皇砖”、南朝时的砖砚等。后来他还选几张残砖拓片,如“凤皇砖”、“大吉鱼”之类,请人制成自己的“个性化”信封,倒也古雅别致。可见周作人也和鲁迅一样,有把玩金石的趣味。他那一首《五十自寿诗》,不就有“老去无端玩古董,闲来随分种胡麻”么?
至于印章,周作人也藏了不少。当然,绝大多数都是自用印,且多为姓名、斋名以及字号章。多年前,我在文庙书肆,曾淘得线装本影印的《知堂遗存》,两册函套装。其中一册为周作人《童谣研究手稿》,另一册则是《周作人印谱》,编者鲍耀明。这本印谱中除了有七方是周作人的祖父和父亲的遗印外,其余都是周作人的自用印,约80余方。1964年,周作人应香港鲍耀明先生所求,亲手钤印成册,并于每方印下注明刻印作者和边款内容,然后寄赠鲍耀明收藏。
说起这位鲍耀明,很有意思。他生于1920年,曾留学日本,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在香港从事杂志编辑等工作。因他喜欢周作人的文字,得曹聚仁的引介,自1959年起,遂与周作人开始了通信联系,这信一通便不可收,直到1966年,八年间他们鱼雁往还,竟有700余通,光周写给鲍的信就有402封之多。那时,内地物资匮乏,周作人仅凭着译稿费来养家糊口更是不易。于是,鲍耀明则不断给周作人寄赠各种食品杂物,煎饼糕点、猪油炼乳、虾米方糖等等,交往得熟了,周作人也经常写信索要。而那边鲍耀明,除了信中请教一些问题外,也经常向周作人“提些要求”,譬如为友人题字、抄几页诗稿、送几张签名照片等。当然,首先鲍耀明是周作人的绝对“粉丝”,这毫无疑问;其次,也难免“吃了人家嘴软”,所以周作人对鲍的要求也基本是“不打回票”,还将自己的日记手稿以及钱玄同、刘半农的信札、沈尹默题写的“苦雨斋”横幅等等,都寄给了鲍收藏,即便鲍提出要鲁迅的真迹,周作人也积极配合,只是苦于自兄弟反目后再无半纸通信联系,故而仅找出早年鲁迅手抄的《古小说钩沉》稿一纸相赠。
不过,在那个肚子尚未填满的年代,这些手稿书札之类的,也确实没什么稀罕,还真不如“煎饼、猪油”等更令人诱惑。如今半个多世纪过去,物换星移,我们还真要感谢像鲍耀明这样的有心人,若不是他在海外的收藏,这些信件手稿或许早在“文革”中就付之一炬了。那么用今天收藏鉴赏、考证研究的眼光来看,失去了就是真的遗憾了。
从《周作人印谱》中可以看出,周作人对印章的把玩并无太多的讲究,主要还是实用为主。他纯粹的闲章极少,仅有寿石工刻的“知惭愧”、金禹民刻的“寿则多辱”两方。“寿则多辱”是周作人时常引用的一句话,并以此为题写过文章,以致有人误为是周作人的原创。其实不然,此语出于帝尧。《印谱》中在此印拓下,周作人注明“用帝尧的话讬金禹民君所刻者”,可见此方闲章内容乃周作人所定,老人常说“寿则多辱”,显然和他晚年的境遇以及所遭的困辱有关。
周作人在《印谱》中有数语前言,说自己以前虽也玩弄印章,但“胜利之后”则绝少有新得者,除了二三友人有所見赠外,其余皆一位无锡的冯倚魂所刻赠。冯倚魂,字元亮,是文人爱好篆刻者,他和周作人也是素未谋面(和鲍耀明一样),但自发地为周刻了很多印章。周作人在与鲍耀明通信中,说到冯君的印章还专门说明“此人系文士但非篆刻专家,素人所刻,聊供一笑”。所谓“素人”,经查乃日文汉字,意即“非专业的爱好者”也。
若纯以篆刻艺术的名气看,那么为周作人刻印的有三位乃印坛名家:齐白石、陈师曾、马衡。这三人恰好是齐白石“野”、马衡“工”,陈师曾则不“野”不“工”。记得马衡好像是最看不起齐白石印章的,听说老友钱玄同欲请齐白石治印,他还专程坐车去阻拦:“你何必花此冤枉钱!”
齐白石为周作人刻的两方印分别是朱文“周作人印”和白文“周作人”,印乃齐氏一贯之风格,但算不上佳作,刻得较为拘谨。而马衡依然是走的汉印规整的路子,一方仿汉玉印的白文“周作人”,乃马衡篆文张樾丞所刻。相比较而言,我还是喜欢陈师曾的一方“周作”,仿汉砖文字,古拙有味。周作人为何有印“周作”?这和鲁迅似也有关联,鲁迅先生就同样有一方“周树”印,记得周建人也有一方“周建”印章,盖因他们兄弟仨:周树人、周作人、周建人,名字后都有一个相同的“人”字,或许也是文人的趣味,有人认为既然相同,省略一字无妨,于是刻方印章也蛮好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