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辽宁省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在运行方面已取得一定的成效,这种办学模式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也遇到了许多问题,如集团建设缺乏理论指导、政府功能缺失、集团内部组织结构松散、校企合作难以深入等,这些制约了职业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因此,我们对职教集团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梳理、分析,以便找出解決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辽宁省职教集团 发展瓶颈 分析 对策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后,市场经济在我国发展迅速,多种所有制的企业在我国蓬勃发展。企业的类型日益增多,并且出现跨区域、跨行业的企业集团,其经营方式也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这使得企业的用人需求也发生了较大变化。另外,我国进入二十一世纪后,产业集群化发展形势日益明显,各类经济区的规划和产业园区的配置,要求职业院校服务对象的这种变化,客观上要求职业院校拓展校企合作深度和广度,创新校企合作形式,提高合作质量。同时,与企业日益普遍的兼并重组一样,职业院校想要提高办学质量,进行强强联合,实施区域内部和区域间的兼并重组是一种必然的选择,在这种形式下,职业教育集团应运而生。
2005年以来,我省各市及各职业院校根据国家及省市要求,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以学校自身的骨干示范专业为突破口来建立职业教育集团。2011年辽宁省为了推进教育体制改革工作,扩大职业教育的影响,确定了辽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辽宁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沈阳铁路机械学校、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四所职业院校承担组建职教教育集团改革试点工作。成立了辽宁省仪器仪表职业教育集团和沈阳经济开发区职业教育集团以及辽宁现代农业职业教育集团。各集团发展初期做了积极的探索,充分意识到组建职教集团的重要价值和意义,不断探索职教集团发展的新路子,努力打造职教集团品牌效益,提高职教集团的知名度,力争实现在校际、校企之间实现互惠共赢。经过几年的摸索与实践,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在运行方面已取得一定的成效,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这种办学模式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也遇到了许多困难和靠学校自身力量难以破解的瓶颈,制约了职业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因此我们对职教集团发展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梳理、分析,以便找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二、辽宁省职教集团的发展现状
辽宁仪器仪表职业教育集团由辽宁(丹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牵头,立足于行业,依托仪器仪表产业基地组建起来的,该集团位于辽宁丹东工业园区,与合作企业有地域上的先天优势,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以及以往的校企合作基础,使该集团自成立以来取得了不菲的成绩,尤其是在校校、校企之间的资源共享方面更是成绩显赫,目前在实现有关七个平台的全部建设,包括仪器仪表职教集团办学体制与运行机制创新平台、仪器仪表类专业数字化学习平台,仪器仪表类专业教学实践与技术应用中心建设平台,仪器仪表行业继续教育平台,仪器仪表职教集团信息化共享平台,中高职协调发展机制平台以及仪器仪表类专业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平台。
沈阳经济开发区职业教育集团是由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员会主办,辽宁工业职业学院(筹)、沈阳铁路机械学校牵头在国家民政部门注册为实体组织的职教集团。集团采用“1.5 0.5 1”的学习模式,即学生有一年半的时间在本校学习,半年的时间在集团内企业实习,一年时间在牵头学校学习。并且合作的专业实施学分互认机制,学分跨校共享。充分利用了牵头学校优秀的教学资源,提高了经济发展薄弱地区的教育教学水平。
辽宁现代农业职业教育集团以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为龙头,由全省相关的40多所高、中职院校和涉农企业参加的职教集团。其牵头单位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现占地1108亩,充分利用其资源优势,在校内建有教学服务型、科研主导型、生产实训型、自主创业型、企业主导型实训基地65个。该集团坚持“学校搭台,企业唱戏”的方针,充分发挥各方优势,切实的做到集团内部学校与企业的互惠共赢。
三、辽宁省职教集团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集团建设缺乏理论指导
20世纪80年代末,在我国进行管理体制的改革过程中,大批行业主管部门主办的职业院校被剥离并划转到地方教育行政部门,但行业部门在职业教育办学中的指导作用受到极大弱化。由于缺乏行业的统一领导,企业参与职业院校办学的动力不足,这是造成我国职业教育发展低水平徘徊的重要原因之一。随着行业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方面的作用日渐重要,重建和强化行业与职业院校之间的联系,强化相关的制度、组织建设,是提高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的必要途径。我省对于职业教育集团的理论研究仍然处于一个起步的初级阶段,远远的落后职教集团实践的发展。因此,职业教育集团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对于运作机制方面的理论研究应引起政府、学校以及学者的高度重视。
(二)政策经费支持不充分,统筹协调不力
在经费支持方面:省财政重点支持10大职教集团,每个集团收入500万元,用于“专业标准开发”等项目建设,保证集团的正常运行与发展。但是对于日渐迅猛发展的教育事业以及职教集团的发展速度来说,这些政策协助以及经费支持远远不足以满足其发展。为了促进辽宁仪器仪表职业教育集团的发展,丹东市政府出台相应的配套政策。丹东市政府出台税收优惠政策。对于职教集团内以设备、奖助学金、赞助费等投资教育的企业,在账目明晰的前提下,财政部门和税务部门应当等额减免企业应交税费,鼓励集团内企业投资职业教育,真正使职教集团能有效且良性的运行,形成高等职业教育多元化办学的新格局。教育厅、财政厅出台高职院校生均拨款标准。对于职教集团的牵头高职院校,为提高其“领航能力”,应参照我省普通高校生均拨款标准核定生均经费标准,尤其是在安排政府支持的职业教育项目时,向集团内高职院校倾斜。但是自职教集团的建立、发展至今为止,政府部门相应政策的实施程度仍处于初始化阶段,相关部门并未就职业教育集团的现实状况给予相应的政策支持与引导。
(三)集团成员内部组织松散 职教集团内校企之间关系组织松散,仍处于职教集团化办学的浅层次阶段,对未来的发展思路还有待进一步明晰,与我国江浙一带职业教育集团发展将较为成熟的地区相比,我省在发展土壤、发展模式上还有一定差距。辽宁装备制造业职业教育集团在“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职教集团”(包括鼓风集团、北方重工、沈阳机床、特变电工、三一重裝等18家成员企业、沈阳铁路机械学校、沈阳装备制造工程学校、锦西工业学校、锦州机电工程学校、辽宁工贸学校等14所成员学校)的基础上,拟由“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职教集团”秘书长单位——沈阳铁路机械学校为牵头单位、由辽宁省教育厅、辽宁省机械工程学会和沈飞集团、沈阳金杯股份、营口五矿集团等其它省内装备制造类企业及辽宁工业职业学院、辽宁装备制造职业技术学院、沈阳职业技术学院、大连职业技术学院等高职院校和辽宁省机电工程学校等其它中职院校组成的辽宁装备制造业职业教育集团。可见,集团是由学校牵头、行业企业参与、政府领导的一个非正式集团组织,但是在运作过程中,行业企业由于出于对自身利益的考虑基本上处于被动的地位,而政府的领导也只是停留在一个初级阶段,并未起到真正的指导作用。
(四)校企合作难以深入
目前的大多数情况是企业缺乏积极性与主动性,处于完全被动的状态。由于企业与学校间缺乏共同的利益诉求,成本效益、管理、以及特殊行业安全角度方面的考虑,企业对能立即见效的合作感兴趣,而对一些见效慢的合作项目的合作不热心。企业对于接受学生顶岗实习和教师培训、参与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缺乏热情。集团内部资源没有得到有效的整合与开发、利用。集团内部行业企业的实习实训基地与人员资源也没有得到充分的开发与利用。同时,由于某些历史的客观原因,使得企业缺乏与院校合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企业加入教育集团,一般有以下一些利益考虑:能为企业培训员工;能得到一批满足企业需求的毕业生;能将企业的富余资源用于教育,以收取一定的租金,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等。
(五)集团管理制度不健全,运作效率低下
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体制机制的完善,如共赢机制、企业全面参与机制等还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完成。体制机制的完善程度直接影响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功效发挥。首先,由于集团内部学校与企业之间没有相应的权利与义务的制约,政府统筹、协调和引导职能的缺失就成为制约职教集团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其次,制度建设的缺失,主要是就业准入制度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不健全、不规范。企业的后备人力资源素质、数量以及现有员工的继续教育、培训不能得到稳定的保障,学校在培养学生方面不能按照企业的要求及时调整,得到企业的一些直接信息,存在一定的盲目性、滞后性。由于缺乏规范的就业准入与资格证书制度,持证上岗制度不能有效的贯彻执行,制约了学校培训职能的发挥,也为学生就业造成了一定的困难。在政策支持方面,政府缺乏对职业教育集团发展予以支持的相关政策,缺乏财政支持,不能充分调动行业企业参与的积极性,致使职教集团的运作存在一定的障碍,影响了职教集团的进一步可持续发展。
四、辽宁省职教集团发展的策略建议
一是加大政府支持力度。充分发挥宏观调控职能,协调成员各方利益关系,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以引导和激励更多的企业和社会力量参与集团工作;以资金为杠杆,制定向集团合作领域倾斜的政策;制定和完善相应的政策、法规、制度,并通过考核和评估来约束各方的合作行为。二是要建立系统的保障机制。包括资源共享与统筹机制、校企联合互动机制、各方互利共赢机制、绩效评价机制等。三是走行业主导之路。依托行业、校企合作、社会联动,建立紧密型或紧密-松散型职教集团,这是增强集团化自身活力的世界性成功经验。四是要深化行业办学体制改革,促进教育投资多元化,实现资产及专业、师资、设施设备、招生和就业市场资源等要素的化配置。这也应当成为我省今后发展职教集团的重点解决方向。
(一)政策引导
省相关部门要制定相关政策,鼓励和支持职教集团的发展。一是要认真贯彻《职业教育法》,制定《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条例》,明确政府、行业、企业和学校在校企合作中的权责和利益,完善校企合作制度;二是采取地方税收优惠、企业办学成本列支、安全权责分担、企业资质年检与升级、银行贷款信誉等政策措施,鼓励和调动集团内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对在校企合作中成绩突出的企业予以奖励,并作为业绩考核的主要指标之一;三是在扩大招生计划、“3 2”中高职对口招生、“双证书”颁发、生均经费标准等方面予以政策倾斜;四是集团的相关政府部门、行业主管部门、行业协会要制定相关措施和办法支持集团内的企业在接受学生实习、提供兼职教师、共建实训基地、培训在职人员、职业技能鉴定、技术研发等方面做出贡献。
(二)资金支持
省财政专项资金主要用于职教集团运行经费、共享性资源平台建设经费、公共信息平台建设经费、双证书课程开发、专业评价体系建设、校企合作共同技术研发项目等项目建设,保证集团的正常运行与发展。
要加强对职业教育集团建设试点项目的领导,完善推进机制。各级行政部门要积极鼓励、支持职教集团发展,落实相关引导性政策和规范性标准,加强对职业教育集团建设项目的指导、管理、验收、总结和推广。各地区和职业教育集团建设项目牵头院校,要按照本意见的要求,建立相应的工作机制,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认真制定项目实施方案,突出针对性、操作性、时效性,确保职业教育集团建设工作顺利推进。
参考文献:
[1]谢瑗,对企业化、集团化职业技术教育运行机制的思考[J].山东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
[2]冯象钦,段志坚,马仲明等,集团化办学是改革和发展职业教育的重要途径[J].职业技术教育(教科版),2006,(4).
[3]胡颖蔓,当前职业教育集团发展“瓶颈”的分析与对策[J].职成教育研究,2009,(8).
[4]梁艳清,米娜.职业教育集团的发展困境及应对措施[J].陶瓷研究与职业教育,2008,(4).
[5]郭苏华.论职教集团发展的核心问题[J].职业技术教育.2005,(22).
本文系辽宁省教育厅科学研究一般项目:基于“金融组织模式”的视角破解辽宁省职业教育集团发展问题研究(W2011152)。
关键词:辽宁省职教集团 发展瓶颈 分析 对策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后,市场经济在我国发展迅速,多种所有制的企业在我国蓬勃发展。企业的类型日益增多,并且出现跨区域、跨行业的企业集团,其经营方式也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这使得企业的用人需求也发生了较大变化。另外,我国进入二十一世纪后,产业集群化发展形势日益明显,各类经济区的规划和产业园区的配置,要求职业院校服务对象的这种变化,客观上要求职业院校拓展校企合作深度和广度,创新校企合作形式,提高合作质量。同时,与企业日益普遍的兼并重组一样,职业院校想要提高办学质量,进行强强联合,实施区域内部和区域间的兼并重组是一种必然的选择,在这种形式下,职业教育集团应运而生。
2005年以来,我省各市及各职业院校根据国家及省市要求,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以学校自身的骨干示范专业为突破口来建立职业教育集团。2011年辽宁省为了推进教育体制改革工作,扩大职业教育的影响,确定了辽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辽宁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沈阳铁路机械学校、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四所职业院校承担组建职教教育集团改革试点工作。成立了辽宁省仪器仪表职业教育集团和沈阳经济开发区职业教育集团以及辽宁现代农业职业教育集团。各集团发展初期做了积极的探索,充分意识到组建职教集团的重要价值和意义,不断探索职教集团发展的新路子,努力打造职教集团品牌效益,提高职教集团的知名度,力争实现在校际、校企之间实现互惠共赢。经过几年的摸索与实践,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在运行方面已取得一定的成效,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这种办学模式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也遇到了许多困难和靠学校自身力量难以破解的瓶颈,制约了职业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因此我们对职教集团发展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梳理、分析,以便找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二、辽宁省职教集团的发展现状
辽宁仪器仪表职业教育集团由辽宁(丹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牵头,立足于行业,依托仪器仪表产业基地组建起来的,该集团位于辽宁丹东工业园区,与合作企业有地域上的先天优势,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以及以往的校企合作基础,使该集团自成立以来取得了不菲的成绩,尤其是在校校、校企之间的资源共享方面更是成绩显赫,目前在实现有关七个平台的全部建设,包括仪器仪表职教集团办学体制与运行机制创新平台、仪器仪表类专业数字化学习平台,仪器仪表类专业教学实践与技术应用中心建设平台,仪器仪表行业继续教育平台,仪器仪表职教集团信息化共享平台,中高职协调发展机制平台以及仪器仪表类专业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平台。
沈阳经济开发区职业教育集团是由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员会主办,辽宁工业职业学院(筹)、沈阳铁路机械学校牵头在国家民政部门注册为实体组织的职教集团。集团采用“1.5 0.5 1”的学习模式,即学生有一年半的时间在本校学习,半年的时间在集团内企业实习,一年时间在牵头学校学习。并且合作的专业实施学分互认机制,学分跨校共享。充分利用了牵头学校优秀的教学资源,提高了经济发展薄弱地区的教育教学水平。
辽宁现代农业职业教育集团以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为龙头,由全省相关的40多所高、中职院校和涉农企业参加的职教集团。其牵头单位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现占地1108亩,充分利用其资源优势,在校内建有教学服务型、科研主导型、生产实训型、自主创业型、企业主导型实训基地65个。该集团坚持“学校搭台,企业唱戏”的方针,充分发挥各方优势,切实的做到集团内部学校与企业的互惠共赢。
三、辽宁省职教集团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集团建设缺乏理论指导
20世纪80年代末,在我国进行管理体制的改革过程中,大批行业主管部门主办的职业院校被剥离并划转到地方教育行政部门,但行业部门在职业教育办学中的指导作用受到极大弱化。由于缺乏行业的统一领导,企业参与职业院校办学的动力不足,这是造成我国职业教育发展低水平徘徊的重要原因之一。随着行业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方面的作用日渐重要,重建和强化行业与职业院校之间的联系,强化相关的制度、组织建设,是提高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的必要途径。我省对于职业教育集团的理论研究仍然处于一个起步的初级阶段,远远的落后职教集团实践的发展。因此,职业教育集团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对于运作机制方面的理论研究应引起政府、学校以及学者的高度重视。
(二)政策经费支持不充分,统筹协调不力
在经费支持方面:省财政重点支持10大职教集团,每个集团收入500万元,用于“专业标准开发”等项目建设,保证集团的正常运行与发展。但是对于日渐迅猛发展的教育事业以及职教集团的发展速度来说,这些政策协助以及经费支持远远不足以满足其发展。为了促进辽宁仪器仪表职业教育集团的发展,丹东市政府出台相应的配套政策。丹东市政府出台税收优惠政策。对于职教集团内以设备、奖助学金、赞助费等投资教育的企业,在账目明晰的前提下,财政部门和税务部门应当等额减免企业应交税费,鼓励集团内企业投资职业教育,真正使职教集团能有效且良性的运行,形成高等职业教育多元化办学的新格局。教育厅、财政厅出台高职院校生均拨款标准。对于职教集团的牵头高职院校,为提高其“领航能力”,应参照我省普通高校生均拨款标准核定生均经费标准,尤其是在安排政府支持的职业教育项目时,向集团内高职院校倾斜。但是自职教集团的建立、发展至今为止,政府部门相应政策的实施程度仍处于初始化阶段,相关部门并未就职业教育集团的现实状况给予相应的政策支持与引导。
(三)集团成员内部组织松散 职教集团内校企之间关系组织松散,仍处于职教集团化办学的浅层次阶段,对未来的发展思路还有待进一步明晰,与我国江浙一带职业教育集团发展将较为成熟的地区相比,我省在发展土壤、发展模式上还有一定差距。辽宁装备制造业职业教育集团在“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职教集团”(包括鼓风集团、北方重工、沈阳机床、特变电工、三一重裝等18家成员企业、沈阳铁路机械学校、沈阳装备制造工程学校、锦西工业学校、锦州机电工程学校、辽宁工贸学校等14所成员学校)的基础上,拟由“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职教集团”秘书长单位——沈阳铁路机械学校为牵头单位、由辽宁省教育厅、辽宁省机械工程学会和沈飞集团、沈阳金杯股份、营口五矿集团等其它省内装备制造类企业及辽宁工业职业学院、辽宁装备制造职业技术学院、沈阳职业技术学院、大连职业技术学院等高职院校和辽宁省机电工程学校等其它中职院校组成的辽宁装备制造业职业教育集团。可见,集团是由学校牵头、行业企业参与、政府领导的一个非正式集团组织,但是在运作过程中,行业企业由于出于对自身利益的考虑基本上处于被动的地位,而政府的领导也只是停留在一个初级阶段,并未起到真正的指导作用。
(四)校企合作难以深入
目前的大多数情况是企业缺乏积极性与主动性,处于完全被动的状态。由于企业与学校间缺乏共同的利益诉求,成本效益、管理、以及特殊行业安全角度方面的考虑,企业对能立即见效的合作感兴趣,而对一些见效慢的合作项目的合作不热心。企业对于接受学生顶岗实习和教师培训、参与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缺乏热情。集团内部资源没有得到有效的整合与开发、利用。集团内部行业企业的实习实训基地与人员资源也没有得到充分的开发与利用。同时,由于某些历史的客观原因,使得企业缺乏与院校合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企业加入教育集团,一般有以下一些利益考虑:能为企业培训员工;能得到一批满足企业需求的毕业生;能将企业的富余资源用于教育,以收取一定的租金,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等。
(五)集团管理制度不健全,运作效率低下
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体制机制的完善,如共赢机制、企业全面参与机制等还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完成。体制机制的完善程度直接影响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功效发挥。首先,由于集团内部学校与企业之间没有相应的权利与义务的制约,政府统筹、协调和引导职能的缺失就成为制约职教集团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其次,制度建设的缺失,主要是就业准入制度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不健全、不规范。企业的后备人力资源素质、数量以及现有员工的继续教育、培训不能得到稳定的保障,学校在培养学生方面不能按照企业的要求及时调整,得到企业的一些直接信息,存在一定的盲目性、滞后性。由于缺乏规范的就业准入与资格证书制度,持证上岗制度不能有效的贯彻执行,制约了学校培训职能的发挥,也为学生就业造成了一定的困难。在政策支持方面,政府缺乏对职业教育集团发展予以支持的相关政策,缺乏财政支持,不能充分调动行业企业参与的积极性,致使职教集团的运作存在一定的障碍,影响了职教集团的进一步可持续发展。
四、辽宁省职教集团发展的策略建议
一是加大政府支持力度。充分发挥宏观调控职能,协调成员各方利益关系,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以引导和激励更多的企业和社会力量参与集团工作;以资金为杠杆,制定向集团合作领域倾斜的政策;制定和完善相应的政策、法规、制度,并通过考核和评估来约束各方的合作行为。二是要建立系统的保障机制。包括资源共享与统筹机制、校企联合互动机制、各方互利共赢机制、绩效评价机制等。三是走行业主导之路。依托行业、校企合作、社会联动,建立紧密型或紧密-松散型职教集团,这是增强集团化自身活力的世界性成功经验。四是要深化行业办学体制改革,促进教育投资多元化,实现资产及专业、师资、设施设备、招生和就业市场资源等要素的化配置。这也应当成为我省今后发展职教集团的重点解决方向。
(一)政策引导
省相关部门要制定相关政策,鼓励和支持职教集团的发展。一是要认真贯彻《职业教育法》,制定《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条例》,明确政府、行业、企业和学校在校企合作中的权责和利益,完善校企合作制度;二是采取地方税收优惠、企业办学成本列支、安全权责分担、企业资质年检与升级、银行贷款信誉等政策措施,鼓励和调动集团内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对在校企合作中成绩突出的企业予以奖励,并作为业绩考核的主要指标之一;三是在扩大招生计划、“3 2”中高职对口招生、“双证书”颁发、生均经费标准等方面予以政策倾斜;四是集团的相关政府部门、行业主管部门、行业协会要制定相关措施和办法支持集团内的企业在接受学生实习、提供兼职教师、共建实训基地、培训在职人员、职业技能鉴定、技术研发等方面做出贡献。
(二)资金支持
省财政专项资金主要用于职教集团运行经费、共享性资源平台建设经费、公共信息平台建设经费、双证书课程开发、专业评价体系建设、校企合作共同技术研发项目等项目建设,保证集团的正常运行与发展。
要加强对职业教育集团建设试点项目的领导,完善推进机制。各级行政部门要积极鼓励、支持职教集团发展,落实相关引导性政策和规范性标准,加强对职业教育集团建设项目的指导、管理、验收、总结和推广。各地区和职业教育集团建设项目牵头院校,要按照本意见的要求,建立相应的工作机制,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认真制定项目实施方案,突出针对性、操作性、时效性,确保职业教育集团建设工作顺利推进。
参考文献:
[1]谢瑗,对企业化、集团化职业技术教育运行机制的思考[J].山东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
[2]冯象钦,段志坚,马仲明等,集团化办学是改革和发展职业教育的重要途径[J].职业技术教育(教科版),2006,(4).
[3]胡颖蔓,当前职业教育集团发展“瓶颈”的分析与对策[J].职成教育研究,2009,(8).
[4]梁艳清,米娜.职业教育集团的发展困境及应对措施[J].陶瓷研究与职业教育,2008,(4).
[5]郭苏华.论职教集团发展的核心问题[J].职业技术教育.2005,(22).
本文系辽宁省教育厅科学研究一般项目:基于“金融组织模式”的视角破解辽宁省职业教育集团发展问题研究(W2011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