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言教学属于幼儿园的一门重要课程,教师要根据幼儿期的语言特点,从幼儿的语言发展规律出发,不仅研究教师如何“教”,还要研究幼儿如何“学”,以此来带动幼儿园其他各门学科素质教育的开展,真正促进幼儿全面素质的提高。
关键词:幼儿 语言教学 语言素质
现今的幼儿园教学中,语言教学的地位与作用,语言本身的特点,对教师的基本要求等,是很多教师不能全面、科学把握的。根据笔者多年的教学,我认为需要做好以下几点来强化语言教学。
一、在语言教学的目标确立上,要求教师要把握两种水平,遵循一个原则
一是要把握好不同年龄班幼儿的语言发展水平。规程中规定发展幼儿语言的任务是:“培养幼儿发音清楚、正确,学习说普通话,丰富词汇,发展幼儿思维和口语表达能力,初步培养幼儿对文学作品的兴趣。”这个目标是国家对幼儿园语言教学的宏观要求,能够理解,但不宜具体操作,因而需要教师根据语言本身的特点和幼儿语言的发展规律,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转化成若干可操作的微观发展目标。
二是要把握好本班幼儿的现有语言发展水平。由于幼儿的遗传素质、家长的文化层次、教师的教学水平、地区文化氛围、经济发展状况以及对外开放的程度等各种因素的不同,必然存在着幼儿语言发展水平的迥异。因此教师必须充分了解、掌握现有幼儿语言发展水平。对他们的词汇掌握量、语言表达是否主动、准确、流畅、富有逻辑性,对文学作品的理解与感受程度等做一个“档案”记载,并揭示出这种现状的原因,以便为下一步教育单元目标或教育行为目标的调整、确立找到依据。
教师在把握上面两种水平的基础上,确立下一步语言教学活动的目标时,必须遵循一个原则:“最近发展区”的原则。即目标的确立要略高于幼儿现有语言发展水平,使幼儿经过一定努力能够完成这个目标,并具有战胜“困难”后的成功感,这样便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幼儿活动的愿望,促进幼儿语言的发展。如果目标过高,幼儿经过一定努力也难完成,幼儿便会丧失信心,如果目标过低,不需经过多大努力,幼儿就能完成目标,也会降低幼儿的兴趣,更会使幼儿有一种“飘飘然”感。
二、在语言教学活动的组织上,要求教师要把握一个“适应”,铭记两个“重点”,体现一个“落实”
“把握一个适应”是指活动的内容与活动的形式要相适应。当然,要做到活动的内容与活动的形式相适应,前提必须是活动的内容与活动目标相适应,因为内容和形式的选择都是为达到目标服务的。在语言教育活动中,活动的内容与活动的形式没有必然的联系,不同的活动内容可以选择相同的活动方式,同一活动内容也可以选择不同的活动方式,但活动形式的确定是否适当,对活动的教育效果却有直接影响。
“铭记两个重点内容”是指教师在语言活动的组织上要有活动的“重点”内容,有“重点”地指导幼儿。
“有活动的重点内容”是指在语言活动的组织中,活动的内容必须有所侧重,以发展语言为主的“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就要具体落实到是让幼儿学会某些新的句式,如“有…还有…”“一…就…”“因为…所以…”等,还应要求幼儿能用完整的句子,比较连贯地讲述图片,或讲述自己经历过的一件事情等,切忌“笼统”和面面俱到。
“体现一个落实”是指语言活动的最终落脚点要落实到幼儿语言素质的提高上。幼儿园素质教育的实质应是注重每一个幼儿,注重每一个幼儿的每一个方面,使其在原有水平上有所提高。
总之,从语言教学的学科特点上讲,语言属于一门表现学科,同时又是一门工具学科。因此,教师不仅要把幼儿的语言教育贯穿于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还要加强规范的、系统的语言训练,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落实到幼儿语言素质的提高上。
参考文献:
[1]张明红.学前儿童语言教育[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蒋盈.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有效性的课堂观察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
[3]袁凤杰.信息技术环境下幼儿语言教学模式研究[D].河南大学,2010.
作者简介:
包斯琴(1983- ),女,蒙古族,大学学历,学前教育专业,小教一级,幼儿教师,2012年7月在“喜迎十八大”全市民族语言文字政策法规知识竞赛中荣获三等奖,2013年9月被评为旗级先进教育工作者。
包丽英(1985- ),女,蒙古族,大学学历,学前教育专业,小教一级,幼儿教师,2015年1月被评为旗级教学能手称号。
(责编 赵建荣)
关键词:幼儿 语言教学 语言素质
现今的幼儿园教学中,语言教学的地位与作用,语言本身的特点,对教师的基本要求等,是很多教师不能全面、科学把握的。根据笔者多年的教学,我认为需要做好以下几点来强化语言教学。
一、在语言教学的目标确立上,要求教师要把握两种水平,遵循一个原则
一是要把握好不同年龄班幼儿的语言发展水平。规程中规定发展幼儿语言的任务是:“培养幼儿发音清楚、正确,学习说普通话,丰富词汇,发展幼儿思维和口语表达能力,初步培养幼儿对文学作品的兴趣。”这个目标是国家对幼儿园语言教学的宏观要求,能够理解,但不宜具体操作,因而需要教师根据语言本身的特点和幼儿语言的发展规律,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转化成若干可操作的微观发展目标。
二是要把握好本班幼儿的现有语言发展水平。由于幼儿的遗传素质、家长的文化层次、教师的教学水平、地区文化氛围、经济发展状况以及对外开放的程度等各种因素的不同,必然存在着幼儿语言发展水平的迥异。因此教师必须充分了解、掌握现有幼儿语言发展水平。对他们的词汇掌握量、语言表达是否主动、准确、流畅、富有逻辑性,对文学作品的理解与感受程度等做一个“档案”记载,并揭示出这种现状的原因,以便为下一步教育单元目标或教育行为目标的调整、确立找到依据。
教师在把握上面两种水平的基础上,确立下一步语言教学活动的目标时,必须遵循一个原则:“最近发展区”的原则。即目标的确立要略高于幼儿现有语言发展水平,使幼儿经过一定努力能够完成这个目标,并具有战胜“困难”后的成功感,这样便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幼儿活动的愿望,促进幼儿语言的发展。如果目标过高,幼儿经过一定努力也难完成,幼儿便会丧失信心,如果目标过低,不需经过多大努力,幼儿就能完成目标,也会降低幼儿的兴趣,更会使幼儿有一种“飘飘然”感。
二、在语言教学活动的组织上,要求教师要把握一个“适应”,铭记两个“重点”,体现一个“落实”
“把握一个适应”是指活动的内容与活动的形式要相适应。当然,要做到活动的内容与活动的形式相适应,前提必须是活动的内容与活动目标相适应,因为内容和形式的选择都是为达到目标服务的。在语言教育活动中,活动的内容与活动的形式没有必然的联系,不同的活动内容可以选择相同的活动方式,同一活动内容也可以选择不同的活动方式,但活动形式的确定是否适当,对活动的教育效果却有直接影响。
“铭记两个重点内容”是指教师在语言活动的组织上要有活动的“重点”内容,有“重点”地指导幼儿。
“有活动的重点内容”是指在语言活动的组织中,活动的内容必须有所侧重,以发展语言为主的“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就要具体落实到是让幼儿学会某些新的句式,如“有…还有…”“一…就…”“因为…所以…”等,还应要求幼儿能用完整的句子,比较连贯地讲述图片,或讲述自己经历过的一件事情等,切忌“笼统”和面面俱到。
“体现一个落实”是指语言活动的最终落脚点要落实到幼儿语言素质的提高上。幼儿园素质教育的实质应是注重每一个幼儿,注重每一个幼儿的每一个方面,使其在原有水平上有所提高。
总之,从语言教学的学科特点上讲,语言属于一门表现学科,同时又是一门工具学科。因此,教师不仅要把幼儿的语言教育贯穿于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还要加强规范的、系统的语言训练,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落实到幼儿语言素质的提高上。
参考文献:
[1]张明红.学前儿童语言教育[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蒋盈.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有效性的课堂观察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
[3]袁凤杰.信息技术环境下幼儿语言教学模式研究[D].河南大学,2010.
作者简介:
包斯琴(1983- ),女,蒙古族,大学学历,学前教育专业,小教一级,幼儿教师,2012年7月在“喜迎十八大”全市民族语言文字政策法规知识竞赛中荣获三等奖,2013年9月被评为旗级先进教育工作者。
包丽英(1985- ),女,蒙古族,大学学历,学前教育专业,小教一级,幼儿教师,2015年1月被评为旗级教学能手称号。
(责编 赵建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