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要关注学生习惯的培养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jynh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借用著名教育家叶圣陶的一句话:教育的目的是什么?简单地说,就是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作为一个新时代的小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要教给学生掌握良好的学习技能和学习方法,关注学生发展能力和培养感情,更重要的是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让学生终身受用这些良好的学习习惯。当前新课改中提倡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学时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充分发挥认知能动性,还要鼓励活跃思维,学会合作交流,形成知识与技能的互补。因此在小学教学中要重视培养学生以下良好的习惯:
  一、培养自信乐观的习惯
  新课标注重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一理念,在小学教学中更应重视培养学生自信乐观的习惯,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长期受到家长的溺爱,养成了任性的性格,应对挫折的能力较差。另一方面,长久以来,我们的教育只重视知识的传授,应付升学,多数成绩不好的学生经常受到冷落、批评,在学习上信心不足。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正在深入。美国作家爱默生说:“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确立自信心,要正确地评价自己,发现自己的长处,肯定自己的能力。要学会欣赏自己,把自己的优点、长处、成绩、满意的事情统统找出来,在心中“炫耀”一番,反复刺激和暗示自己“我可以”、“我能行”、“我真行”, 要始终相信自己是最棒的,自己给自己鼓掌,自己给自己加油,自己给自己戴朵花。这样推动和强化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因,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个人只有相信自己,才能激发进取的勇气,才能感受生活的快乐,才能最大限度地挖掘自身的潜力,培养出像欧基米德“给我一个支点,我将移动地球”的那种豪迈的自信来!
  二、培养合作交流的习惯
  新课程改革要求:在小学阶段必须改变原有的单一、被动的老师死教、学生死学的学习方式,必须充分调动、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在教学中要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特点,采用多种方式引导学生大胆探索,学会合作交流,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在讨论中不断强化、巩固学生积极的创造性思维,提高他们的参与兴趣和学习深度,真正促使他们形成主动合作、探究学习的良好习惯。为了给每一个学生创造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的机会,在教学中要合理搭配学习小组,鼓励每一个学生参与,让每一个学生都获得成功。对学生富有创意的观点要积极评价、热情鼓励,以激励性评语促进学生的发展,让学生体验自主讨论、自主解决问题的成功感。在合作学习中,作为教师要明确地把你对学生个人和小组行为的期望传递给学生,在这样的学习氛围中,每个学生都有了获得成功的学习机会和交流空间,自主探索、合作学习就会成为一种自觉的习惯。
  三、养成乐于读书的习惯
  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到,要指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读书是搜集和汲取知识、丰富语言积累的一条重要途径。只有博览群书,才能博识博学。阅读是一种巩固学习成果、丰富知识的有效手段。读书不仅可以使我们开阔视野、增长知识,还可以进一步巩固课内学到的各种知识,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我们的认读水平和作文能力,加强学生思维的广阔性、深刻性、逻辑性、灵活性。
  四、养成合群友善的习惯
  现在的学生大多都是独生子女,父辈们如同捧托太阳般侍奉着,养尊处优,娇生惯养,导致孩子不合群,性格孤僻,不仅脱离周围的小朋友,而且明显地影响到孩子的进取心,甚至损害了身体健康。
  我们应该在班级日常活动和教学中注意引导,培养孩子们的团结协作精神,引导他们在融洽的班集体中愉快地生活,与人和谐相处和积极进取。要灌输平等待人的意识,生活在一个大家庭都必须平等相处,及时指出每个孩子身上的缺点和错误,同时多表扬那些在班集体中和同学友善相处的孩子,帮助孩子认识到自己并非高人一等。学生在学校应尊敬老師、团结同学,学会尊重他人,对人要友善随和。在家里应尊重长辈,友善地和其他孩子和睦相处。在学校集体活动中知道应该想到别人,遇事要互相商量,开朗大方,懂得友爱谦让,这样就培养了学生尊重别人意见的习惯。
  五、养成勤劳节俭的习惯
  古人云:勤能补拙,俭以养廉。只要能够勤劳,即使是天赋差一些,也会把工作学习搞好、在事业上做出成绩。
  在现在的教育中,从小学开始就要注重培养孩子勤俭节约的习惯,最简单的是让他们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从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做起。要教育学生在家帮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如自己洗衣服、学做饭、打扫房间。要引导学生做到:吃饭时不剩饭,饭菜不随意扔掉;用水时水龙头不要开得太大,用完后要关紧水龙头;不丢弃没写完的作业本和纸张,可以留做草稿纸或他用,养成双面用纸的好习惯;生活中注意节电,光线充足时不开灯,充分利用自然光,随手关灯,人走灯灭。要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劳动的艰辛和不易,从而自觉地养成勤劳节俭的好习惯。
  同时,家长应积极配合学校的工作,正确引导孩子,培养孩子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品格,坚决拒绝孩子提出的不合理的物质要求,向他们解释拒绝的理由。从小就应该灌输一些理财观念,让他们懂得挣钱的艰辛,让他们学会珍惜家长的劳动成果,在花钱的时候领悟财富的真谛。
  总之,进入21世纪,我们面临的科技、知识、经济等方面的竞争与挑战日益激烈。而众多竞争的核心是人的竞争,决定竞争胜负的关键将是国民综合素质。人的综合素质之核心是健全的人格,而健全人格的形成有赖于一系列良好习惯的养成。
其他文献
随着新世纪的到来,中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深刻变革,一个新的适应时代要求和素质教育精神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正在形成和发展着。而新课程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对传统课程的方方面面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一、语文教学中“人文性” 的突围  新课程标准反复强调:“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
期刊
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以“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为主要特征的学习方式,进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新课程改革的重中之重,也是这次课程改革实验的出发点和归宿。《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要)改革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这就要求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从多角度、多层面倾听学生的心声,
期刊
新一轮思想品德课改革旨在促使學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有机统一,提高思想品德课教学的实效性。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深刻认识到要提高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质量,尤其是在和谐高效课堂教学理念下要做到这一点,就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因此,我在教学中特别注重学会用“点”。  一、教学活动创新“点”  思想品德课本身比较枯燥,加上有许多知识需要记忆,致使许多学生对政治课失
期刊
摘 要:《语文课程标准》首次提出了“综合性学习”,这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综合性学习积极开发了课程资源,为学生拓宽了学习的空间、时间,拓宽了语文学习的内容、形式和渠道,使学生在广阔的时空里学习,也是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小学语文 综合性学习 挖掘资源 综合信息 语文综合素养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指以语文课程的整合为基点,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
期刊
摘 要:家庭教育在幼儿健康成长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家园共育,从信任开始;其次,要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养观念,提高科学育儿水平;最后,要虚心学会利用家长资源。  关键词:家园共育 幼儿发展 健康成长  《幼儿园指导纲要》中指出:“家庭是幼儿园教师的重要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的原则,吸引家长主动参与幼儿园的教育工作。”研究表明,家庭教育在幼儿健康成长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家园
期刊
思想品德教学不仅仅是让学生记住正确的思想观点、掌握道德知识,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具有明辨是非的能力,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或者也可以这样讲:学生记住正确的思想观点、掌握了道德知识,这只是表面现象;只有学生内在地形成了正确的思想认识、养成了良好的道德品质并外在反映出了正确的思想观点与道德行为,才算是教学的成功与高效。思想品德教学只有达到了这样的效果才是有效的教学,否则就
期刊
有效提问是相对“低效提问”和“无效提问”而提出来的。所谓“有效”,《现代汉语词典》对其解释是:“能实现预期目的;有效果。”“有效提问”,意味着教师提出的问题能够引起学生的回应或回答,且这种回应或回答能让学生更积极地参与学习,由此获得具体的进步和发展。  有效提问包含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有效的问题;二是有效的提问策略。为了达到“教学过程最优化”,充分体现课堂提问的科学性与有效性,我们在实践中应注意以
期刊
摘 要:《新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为主要学习方式,教师的角色必然要发生质的变化。自读课在很大程度上更容易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更加有利于自主学习。因此,可以把自读课看作新课改的突破口,促进新课改的有力实施。这篇文章主要就平时教学中自读课的上法进行了一番整理。  关键词:自学 交流 引导  2001年7月,教育部颁布了《全日制语文课程标准》。它的颁布无疑是平地一声雷,惊醒并震撼了全国的语文教师。
期刊
提问是组织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它能启发学生思维、活跃课堂气氛,而且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因此,提问效果如何往往会影响一堂课的教学效果,而决定提问效果的关键就是如何把握提问的技巧。  一、提问内容要有明确目的  设计提问必须有明确的目的。一般来说,课堂提问有检查性提问、巩固性提问、总结性提问、提示性提问和暗示性提问等,教师应根据不同的目标设计相应的问题,安排好提问顺序。所
期刊
在班级管理中,让学生实现高度的“自治”,凸显学生自己管理自己的空间和作用,往往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长期以来,虽然在教学中学生获得了主体地位,但在班级管理中教师仍为主体,从这个意义上讲,学生并没有获得“完全的主体地位”。因此,教师尤其是班主任要特别重视角色变换,要主动从前台退到后台,把教育的“主角”还给学生,而且要善于指导“主角”扮靓角色。要实现这一目标,还要做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  一、要加强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