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标准对阅读做了这样的阐述:“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情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标准》还明确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这就决定了学习语文的过程是自主学习的过程,教师则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那么,阅读就应成为学生的自主性阅读。
一.营造氛围,激发自主阅读兴趣
我国古代教育家朱熹曾说过:“教人未见意趣,必不乐学。”这句话充分说明兴趣对学习的重要意义,学生的兴趣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如果在阅读教学中只是一味的教师讲学生听,只会降低他们的学习热情,并使他们产生厌学态度,也就达不到学习的目的。有了学习兴趣,学生才会积极主动的投入阅读中去,我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努力:
1、精心设计课前导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抓住上课开始的有利时机,以精彩的开场白或话题引发起学生浓厚的兴趣,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将学生带入课文情境,使之进入上课最佳状态,自主走入文本。
2、创建和谐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学不仅是一个认识过程,而且也是情感活动过程。在课堂教学中,我时刻注意保持轻松愉快的氛围,充分满足学生叙述的愿望;真诚和蔼地对待每一位学生,把微笑带进课堂,将欢乐带给学生,让学生在良好的氛围中自主探究讨论交流。
3、运用多媒体课件,激发阅读兴趣。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增强气氛,铺设场景,组织讨论、辩论、分组竞赛等活动,使学生在乐中学、在做中学。
4、适时强化学生成功的喜悦感,巩固兴趣。在教学中尽量多地创设竞争和成功的机会,让学生体会到通过自身努力取得成功的快乐,感受到努力的价值。
二.加强指导,掌握自主阅读方法
听了很多公开课,经过深入分析,我们发现许多的阅读课堂存在着重学习结果的呈现,轻学习方法的指导的问题。“授之以鱼,不若授之以渔。”学生学法指导是我们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阅读课教学的终极目的是教学生学会阅读,阅读教学中要教给学生的学习方法有很多,在这里我以名著阅读教学为例谈谈自主阅读方法的指导。
1、指导预习,点拨提出建议。在名著教学之前,首先要指导学生读名著,利用课余时间进行泛读,了解名著的情节和人物。其次,课前要求学生收集有关此名著的一些评论性的文章,比如作者的生平、此名著的写作时间和写作背景、名著中的主要情节和主要人物的分析等,在形成自己的创设性的结论之前先了解前人的有关观点,占有别人的材料。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可以指导学生利用书籍、网络搜索等方式,快捷方便地获取信息。第三,在预习阶段要教会学生阅读名著的方法,建议学生阅读时采用朗读与默读,精读与略读泛读等方式。在精读时采用整体感知法、重点语段句赏析法、关键词赏析法等方法。如在《智取生辰纲》的教学中,先指导学生课前泛读《水浒传》,对本书的大致情节和人物有初步的了解,然后利用网络收集一些有关本书的评论性文章,获取别人对书中人物形象、故事情节、主题思想等的评析。
2、交流讨论,博取众家之长。在课堂教学中要集思广益,注重发挥集体的力量,在讨论中要求学生将自己课前收集到的信息展示出来,这样学生可以了解到更多的有关此名著的信息,了解更多的别人已经形成了的观点,避免做重复劳动和无用功。教《香菱学诗》时,有的同学找到了这篇文章的原题为《慕雅女雅集苦吟诗》,由此题入手从而了解香菱的身世及对文本的深入探究。有的同学通过网络收集到《红楼梦》的艺术手法评析,从而了解了此名著的特色。通过课堂讨论交流,同学们了解了此名著更多的信息,拓宽了自己的知识面,也节省了收集资料的时间。
3、反思提升,对文本再创造。在阅读时要对文本进行创造,要有读者的创造性的思维活动,新课标阅读教学中也强调“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学生在阅读后对文本有自己的理解、感受,对其他理解者的理解可以有不同的见解,这种“创造性地思维”强调与前人的或传统的观点是不一样的。比如读《朝花夕拾》时,通常从阿长的角度来评价她是一个怎样的人,“我”对她的感情发生过怎样的变化,如果进行创造性思维,我们可以换个角度,可以从“我”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对文中的“我”——一个地主少爷如何评价,他身上有哪些地主少爷的陋习等。还可以对文本进行再创造:假如你家也有一个来自农村的保姆,你对她的感情怎样,能否将自己的感受写出来,写成另外一篇小说。通过现代“保姆”和“少爷”形象的再创造,我们可以感悟到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和二十一世纪初的“保姆”和“少爷”形象的异同,从而更好地理解鲁迅当时创作《阿长与〈山海经〉》时的心情和目的。
三.精心设计,落实自主阅读过程
精心备课,是决定课堂教学质量高低的重要一环。我们要精研教材,精心设计教学流程、精心设计课堂问题,根据学生的实际,因材施教地设计好教学。课堂中教师要及时抓住学生的生成,进一步完善自己的备课。只有这样的全程备课,才能令我们的课堂精彩纷呈,让老师赢在课堂。
1、精心设计教学流程。我校语文研修组近三年来,对语文阅读课堂教学模式进行了研究探讨,经过老师们的实践,一致认为其操作性强,很具实效性。这种模式称为五步阅读法。第一步:情景导入明目标。调动学生本节课学习的兴趣,调动与文本类似的情感体验,拉近与文本的距离,便于学生走近文本。在此基础上,教师展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第二步:初读感知晓大意。让学生自读课文,在此环节中解决两个问题,在学生自学的过程中,要加强自学方法的指导,圈点批注,使用工具书等。第三步:细读探究悟精髓。设计问题时主要围绕文章重点,表达情感,文章主旨,人物形象等方面进行设计。通过对所设问题的探究,让学生真正走入文章,走近作者,读出感悟。第四步:品读精彩学技法。每篇课文都有精彩的地方,教师要让学生充分朗读,在朗读的基础上学习写作技法。第五步:迁移运用促提高。在总结本节课学习的基础上,给学生安排迁移资料,布置作业让学生及时运用所学。一节课下来,学生在充分的自主阅读中快节奏、大容量高效的达成教学目标。 2、精心设计课堂问题。语文课堂教学中问题的设计事关阅读教学成败,精心设计问题是实施课堂有效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它既能使教师紧紧抓住教材教学目标指向的精髓,又能调动学生展开教学探究活动的积极性,从而使课堂教学事半功倍。问题设计要立足文本,整体把握。例如郑愁予的《雨说》,我们可以设计三个简单的问题:①雨说了什么?②雨为什么要这样说?③雨是怎样说的?学生自主阅读弄清了这些问题,对文章内容、主题思想、写作手法有了深入的了解和把握。陶行知先生说:“创造始于问题。”课堂上引导学生通过自主阅读发现问题也尤为重要。教师引导学生在真实的阅读过程中,主动探究问题,发现问题,直接与作品对话,与教师对话,在文本意义生成的过程中不断发出自己的声音,发表自己的见解,不断实现自我创造提升,这才是我们的语文教学所要追求的。
3、精心设计阅读卡。为了落实自主阅读的过程,近两年来我校语文教师积极投入研究中,经过长时间的摸索探讨,现已形成了我们自己的特色。精心设计阅读卡,提升自主阅读效率已得到了我校全体语文教师的认同。一般的阅读卡(包括课内、课外阅读)主要分为生字词语积累、文章内容结构把握、优美语言品味赏析、作家作品相关链接、读者的感悟启迪几个部分,引导学生反复阅读文章,边读边填写阅读卡,以达到自主阅读的效果。
四.科学评价,提升自主阅读能力
教学评价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有效教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对学生自主阅读的评价,它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是值得我们去深入研究和探讨的课题。我认为需重视以下两个问题:
1、教师为课堂评价制造空间。学生是拥有无数潜能和发展可能的鲜活的生命体,课堂上教师重要的任务就是通过评价的形式将生命的内质呼唤出来,并给予用心地呵护。在课堂上,学生在阅读中与文本、与作者出现暂时的不可调和的矛盾的时候,教师巧妙地开发生成性的资源,把课内发生的意外枝叶,通过富有诗意的评价语言,巧妙地嫁接到学生学习的主干上去,这样才能使课堂活跃而又不失秩序。教师的评价要能够启迪学生的思维,引发学生进一步思考问题,使其有生疑的兴趣,探疑的愿望,释疑的信心。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关键处给学生留足想象的空间,引发其创造的欲望。
2、评价方式力求多样。简单、有效的评价方法,可以调动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首先,鼓励评价树立学习信心。学生总是喜欢得到表扬和鼓励的,教师只要真心真意尊重每一个学生,就会创造出各种生动的、赞赏性或鼓励性的语言。这些话就像“兴奋剂”使学生精神振奋,学习信心高涨。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注重运用体态语向学生传递关爱的信息,对引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调节课堂气氛,创设温馨的学习环境等起到积极的辅助作用。如学生回答问题比较精彩时,我就竖起大拇指进行表扬。其次,分层评价尊重个性差异,学生中必然存在着个性差异,但我们要让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发现其闪光点,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第三,小组评价培养协作精神。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分组教学策略,即把全班学生分成几个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学习活动。“小组评价法”以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让学生学会合作,学会关心,学会以集体的力量去竞争为目的,使小组中的每个成员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第四,生生互评,取长补短。让学生评价别人的过程,也是表达自己的思想,发表自己的见解的过程,这是一种创造性的学习过程。学生在这个评价过程中发现问题,围绕问题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不同的解决方法,发表自己不同的独特见解,最后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激发了学生创新的意识,也培养了他们的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不仅表现在课堂教学中,还应在评价过程中体现。学生在评价别人的过程中实际上也是一种自主阅读,一种自我提高。
柳群,教师,现居湖北枝江;刘冬梅,教师,现居湖北长阳。
一.营造氛围,激发自主阅读兴趣
我国古代教育家朱熹曾说过:“教人未见意趣,必不乐学。”这句话充分说明兴趣对学习的重要意义,学生的兴趣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如果在阅读教学中只是一味的教师讲学生听,只会降低他们的学习热情,并使他们产生厌学态度,也就达不到学习的目的。有了学习兴趣,学生才会积极主动的投入阅读中去,我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努力:
1、精心设计课前导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抓住上课开始的有利时机,以精彩的开场白或话题引发起学生浓厚的兴趣,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将学生带入课文情境,使之进入上课最佳状态,自主走入文本。
2、创建和谐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学不仅是一个认识过程,而且也是情感活动过程。在课堂教学中,我时刻注意保持轻松愉快的氛围,充分满足学生叙述的愿望;真诚和蔼地对待每一位学生,把微笑带进课堂,将欢乐带给学生,让学生在良好的氛围中自主探究讨论交流。
3、运用多媒体课件,激发阅读兴趣。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增强气氛,铺设场景,组织讨论、辩论、分组竞赛等活动,使学生在乐中学、在做中学。
4、适时强化学生成功的喜悦感,巩固兴趣。在教学中尽量多地创设竞争和成功的机会,让学生体会到通过自身努力取得成功的快乐,感受到努力的价值。
二.加强指导,掌握自主阅读方法
听了很多公开课,经过深入分析,我们发现许多的阅读课堂存在着重学习结果的呈现,轻学习方法的指导的问题。“授之以鱼,不若授之以渔。”学生学法指导是我们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阅读课教学的终极目的是教学生学会阅读,阅读教学中要教给学生的学习方法有很多,在这里我以名著阅读教学为例谈谈自主阅读方法的指导。
1、指导预习,点拨提出建议。在名著教学之前,首先要指导学生读名著,利用课余时间进行泛读,了解名著的情节和人物。其次,课前要求学生收集有关此名著的一些评论性的文章,比如作者的生平、此名著的写作时间和写作背景、名著中的主要情节和主要人物的分析等,在形成自己的创设性的结论之前先了解前人的有关观点,占有别人的材料。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可以指导学生利用书籍、网络搜索等方式,快捷方便地获取信息。第三,在预习阶段要教会学生阅读名著的方法,建议学生阅读时采用朗读与默读,精读与略读泛读等方式。在精读时采用整体感知法、重点语段句赏析法、关键词赏析法等方法。如在《智取生辰纲》的教学中,先指导学生课前泛读《水浒传》,对本书的大致情节和人物有初步的了解,然后利用网络收集一些有关本书的评论性文章,获取别人对书中人物形象、故事情节、主题思想等的评析。
2、交流讨论,博取众家之长。在课堂教学中要集思广益,注重发挥集体的力量,在讨论中要求学生将自己课前收集到的信息展示出来,这样学生可以了解到更多的有关此名著的信息,了解更多的别人已经形成了的观点,避免做重复劳动和无用功。教《香菱学诗》时,有的同学找到了这篇文章的原题为《慕雅女雅集苦吟诗》,由此题入手从而了解香菱的身世及对文本的深入探究。有的同学通过网络收集到《红楼梦》的艺术手法评析,从而了解了此名著的特色。通过课堂讨论交流,同学们了解了此名著更多的信息,拓宽了自己的知识面,也节省了收集资料的时间。
3、反思提升,对文本再创造。在阅读时要对文本进行创造,要有读者的创造性的思维活动,新课标阅读教学中也强调“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学生在阅读后对文本有自己的理解、感受,对其他理解者的理解可以有不同的见解,这种“创造性地思维”强调与前人的或传统的观点是不一样的。比如读《朝花夕拾》时,通常从阿长的角度来评价她是一个怎样的人,“我”对她的感情发生过怎样的变化,如果进行创造性思维,我们可以换个角度,可以从“我”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对文中的“我”——一个地主少爷如何评价,他身上有哪些地主少爷的陋习等。还可以对文本进行再创造:假如你家也有一个来自农村的保姆,你对她的感情怎样,能否将自己的感受写出来,写成另外一篇小说。通过现代“保姆”和“少爷”形象的再创造,我们可以感悟到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和二十一世纪初的“保姆”和“少爷”形象的异同,从而更好地理解鲁迅当时创作《阿长与〈山海经〉》时的心情和目的。
三.精心设计,落实自主阅读过程
精心备课,是决定课堂教学质量高低的重要一环。我们要精研教材,精心设计教学流程、精心设计课堂问题,根据学生的实际,因材施教地设计好教学。课堂中教师要及时抓住学生的生成,进一步完善自己的备课。只有这样的全程备课,才能令我们的课堂精彩纷呈,让老师赢在课堂。
1、精心设计教学流程。我校语文研修组近三年来,对语文阅读课堂教学模式进行了研究探讨,经过老师们的实践,一致认为其操作性强,很具实效性。这种模式称为五步阅读法。第一步:情景导入明目标。调动学生本节课学习的兴趣,调动与文本类似的情感体验,拉近与文本的距离,便于学生走近文本。在此基础上,教师展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第二步:初读感知晓大意。让学生自读课文,在此环节中解决两个问题,在学生自学的过程中,要加强自学方法的指导,圈点批注,使用工具书等。第三步:细读探究悟精髓。设计问题时主要围绕文章重点,表达情感,文章主旨,人物形象等方面进行设计。通过对所设问题的探究,让学生真正走入文章,走近作者,读出感悟。第四步:品读精彩学技法。每篇课文都有精彩的地方,教师要让学生充分朗读,在朗读的基础上学习写作技法。第五步:迁移运用促提高。在总结本节课学习的基础上,给学生安排迁移资料,布置作业让学生及时运用所学。一节课下来,学生在充分的自主阅读中快节奏、大容量高效的达成教学目标。 2、精心设计课堂问题。语文课堂教学中问题的设计事关阅读教学成败,精心设计问题是实施课堂有效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它既能使教师紧紧抓住教材教学目标指向的精髓,又能调动学生展开教学探究活动的积极性,从而使课堂教学事半功倍。问题设计要立足文本,整体把握。例如郑愁予的《雨说》,我们可以设计三个简单的问题:①雨说了什么?②雨为什么要这样说?③雨是怎样说的?学生自主阅读弄清了这些问题,对文章内容、主题思想、写作手法有了深入的了解和把握。陶行知先生说:“创造始于问题。”课堂上引导学生通过自主阅读发现问题也尤为重要。教师引导学生在真实的阅读过程中,主动探究问题,发现问题,直接与作品对话,与教师对话,在文本意义生成的过程中不断发出自己的声音,发表自己的见解,不断实现自我创造提升,这才是我们的语文教学所要追求的。
3、精心设计阅读卡。为了落实自主阅读的过程,近两年来我校语文教师积极投入研究中,经过长时间的摸索探讨,现已形成了我们自己的特色。精心设计阅读卡,提升自主阅读效率已得到了我校全体语文教师的认同。一般的阅读卡(包括课内、课外阅读)主要分为生字词语积累、文章内容结构把握、优美语言品味赏析、作家作品相关链接、读者的感悟启迪几个部分,引导学生反复阅读文章,边读边填写阅读卡,以达到自主阅读的效果。
四.科学评价,提升自主阅读能力
教学评价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有效教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对学生自主阅读的评价,它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是值得我们去深入研究和探讨的课题。我认为需重视以下两个问题:
1、教师为课堂评价制造空间。学生是拥有无数潜能和发展可能的鲜活的生命体,课堂上教师重要的任务就是通过评价的形式将生命的内质呼唤出来,并给予用心地呵护。在课堂上,学生在阅读中与文本、与作者出现暂时的不可调和的矛盾的时候,教师巧妙地开发生成性的资源,把课内发生的意外枝叶,通过富有诗意的评价语言,巧妙地嫁接到学生学习的主干上去,这样才能使课堂活跃而又不失秩序。教师的评价要能够启迪学生的思维,引发学生进一步思考问题,使其有生疑的兴趣,探疑的愿望,释疑的信心。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关键处给学生留足想象的空间,引发其创造的欲望。
2、评价方式力求多样。简单、有效的评价方法,可以调动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首先,鼓励评价树立学习信心。学生总是喜欢得到表扬和鼓励的,教师只要真心真意尊重每一个学生,就会创造出各种生动的、赞赏性或鼓励性的语言。这些话就像“兴奋剂”使学生精神振奋,学习信心高涨。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注重运用体态语向学生传递关爱的信息,对引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调节课堂气氛,创设温馨的学习环境等起到积极的辅助作用。如学生回答问题比较精彩时,我就竖起大拇指进行表扬。其次,分层评价尊重个性差异,学生中必然存在着个性差异,但我们要让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发现其闪光点,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第三,小组评价培养协作精神。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分组教学策略,即把全班学生分成几个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学习活动。“小组评价法”以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让学生学会合作,学会关心,学会以集体的力量去竞争为目的,使小组中的每个成员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第四,生生互评,取长补短。让学生评价别人的过程,也是表达自己的思想,发表自己的见解的过程,这是一种创造性的学习过程。学生在这个评价过程中发现问题,围绕问题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不同的解决方法,发表自己不同的独特见解,最后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激发了学生创新的意识,也培养了他们的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不仅表现在课堂教学中,还应在评价过程中体现。学生在评价别人的过程中实际上也是一种自主阅读,一种自我提高。
柳群,教师,现居湖北枝江;刘冬梅,教师,现居湖北长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