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微生物学作为一门植物保护专业必修课程,强调教学的不断创新与改革,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的教学需求。本文首先立足于微生物教学现状,从教学内容、课时安排、教学条件等方面,阐述了微生物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根据植物保护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课程结构特点,从教学方法创新和教学方法改革等方面,论述了强化微生物教学的若干教学方法,以改革创新微生物教学,更利于植物保护专业人才的培养。
关键词:微生物学;教学问题;案例
一、微生物教学存在的问题
1. 学生基础知识薄弱,实践能力缺乏
对于大学二年级学生而言,“微生物”仅仅局限于听说过,相关微生物的知识接触较少,有些高职的学生甚至没有学过生物。所以,学生的基础知识相对比较薄弱,在实践方面,必然表现出一定的滞后性,严重制约着课堂知识的习得。
2. 教学内容抽象,学生不易理解
与其他课程相比,微生物学的研究对象一般需要借助显微镜,课堂上无法形成直观的印象,致使课程内容比较抽象,学生在实际生活中也不容易看到细菌、病毒等,只能看到病原微生物引起病害的现象。所以,教师在教学中无法对微生物进行课堂演示,必须借助显微镜甚至电镜进行观察。学生学习起来比较吃力,多半以死记硬背的方式进行。
3. 课程内容繁琐,课时安排不合理
微生物学的课程内容涉及面广,知识点较多,如微生物的生长、微生物的代谢等内容。另外,有些学生对微生物学的重视程度不足,更导致了对知识点的理解困难。目前,许多高校推行教学大纲改革,单从学时上压缩微生物学,导致课时安排上出现课时不均衡的问题,甚至不得不压缩实验课程。对于一些教学内容,教师讲授时只能一带而过,学生难以对该门课进行深刻的理解与掌握,更加缺乏足够的实验课程培养,教学质量进入了恶性循环。
4.学生实验技能不足,实验条件有限
从实际来看,微生物教学普遍存在实验条件不足的问题,特别是实验面积少、器材陈旧且缺乏等问题,都严重影响着学生实验技能的培养。
二、微生物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1.案例教学法
在教师的精心策划和指导下,根据教学的目的和要求运用典型案例,将学生带入某个工厂的实例或者特定的事件中。如带领学生参观生物农药厂,了解微生物如何进行发酵,学生又能学习微生物如何生长以及培养微生物的条件。导入案例后,要提出针对案例的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和讨论。最后将讲授的内容进行梳理和归纳,使学生加深理解和记忆。
2.任务驱动教学法
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紧紧围绕一个共同的任务,在教师提出问题动机的驱动下,完成既定任务的活动。如提出“细菌的抗药性是如何产生的”“产生抗药性的质粒又是如何基因转移的”“正常的质粒又是如何变成抗性质粒”等一些层层递进的问题,驱动学生自主和协作学习。其优点是能给学生一个条理化、系统化的知识链条,而且锻炼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通过完成任务的方式使学生融会贯通所学知识。
3.环式教学法
环式教学法是以微生物在自然界物质循环中作用为主环,以碳素循环、氮素循环、和硫素循环为支环,环环相扣的微生物生态学教学法。该教学方法逻辑性强,可以启发学生联系已学过的CO2的产生与释放、硝化作用与反硝化作用、硫的氧化还原反应,并提出如何做好环境保护,便于学生理解和长期记忆。
三、结语
在教学方法改革实践过程中,将案例法和任务驱动法贯穿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是微生物理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通过合理设计,恰当应用合适案例和任务,与课程内容有机结合,克服微生物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才能让学习者想学、会学、乐学。并且微生物的教学内容会随着生命科学的发展而发生变化,学生的水平和素质也会发生变化,因此在今后的教学当中需要我们不断探索,调动“教”与“学”双方的主动性,使教学质量不断提高,适应植物保护专业特点和社会人才需求。
参考文献:
[1]徐 娜.案例式教学在高职药学微生物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J].职教通讯,2014(15):56—58.
[2]慕庆峰. 论环境微生物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4(07):158.
(作者单位:长江大学农学院)
关键词:微生物学;教学问题;案例
一、微生物教学存在的问题
1. 学生基础知识薄弱,实践能力缺乏
对于大学二年级学生而言,“微生物”仅仅局限于听说过,相关微生物的知识接触较少,有些高职的学生甚至没有学过生物。所以,学生的基础知识相对比较薄弱,在实践方面,必然表现出一定的滞后性,严重制约着课堂知识的习得。
2. 教学内容抽象,学生不易理解
与其他课程相比,微生物学的研究对象一般需要借助显微镜,课堂上无法形成直观的印象,致使课程内容比较抽象,学生在实际生活中也不容易看到细菌、病毒等,只能看到病原微生物引起病害的现象。所以,教师在教学中无法对微生物进行课堂演示,必须借助显微镜甚至电镜进行观察。学生学习起来比较吃力,多半以死记硬背的方式进行。
3. 课程内容繁琐,课时安排不合理
微生物学的课程内容涉及面广,知识点较多,如微生物的生长、微生物的代谢等内容。另外,有些学生对微生物学的重视程度不足,更导致了对知识点的理解困难。目前,许多高校推行教学大纲改革,单从学时上压缩微生物学,导致课时安排上出现课时不均衡的问题,甚至不得不压缩实验课程。对于一些教学内容,教师讲授时只能一带而过,学生难以对该门课进行深刻的理解与掌握,更加缺乏足够的实验课程培养,教学质量进入了恶性循环。
4.学生实验技能不足,实验条件有限
从实际来看,微生物教学普遍存在实验条件不足的问题,特别是实验面积少、器材陈旧且缺乏等问题,都严重影响着学生实验技能的培养。
二、微生物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1.案例教学法
在教师的精心策划和指导下,根据教学的目的和要求运用典型案例,将学生带入某个工厂的实例或者特定的事件中。如带领学生参观生物农药厂,了解微生物如何进行发酵,学生又能学习微生物如何生长以及培养微生物的条件。导入案例后,要提出针对案例的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和讨论。最后将讲授的内容进行梳理和归纳,使学生加深理解和记忆。
2.任务驱动教学法
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紧紧围绕一个共同的任务,在教师提出问题动机的驱动下,完成既定任务的活动。如提出“细菌的抗药性是如何产生的”“产生抗药性的质粒又是如何基因转移的”“正常的质粒又是如何变成抗性质粒”等一些层层递进的问题,驱动学生自主和协作学习。其优点是能给学生一个条理化、系统化的知识链条,而且锻炼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通过完成任务的方式使学生融会贯通所学知识。
3.环式教学法
环式教学法是以微生物在自然界物质循环中作用为主环,以碳素循环、氮素循环、和硫素循环为支环,环环相扣的微生物生态学教学法。该教学方法逻辑性强,可以启发学生联系已学过的CO2的产生与释放、硝化作用与反硝化作用、硫的氧化还原反应,并提出如何做好环境保护,便于学生理解和长期记忆。
三、结语
在教学方法改革实践过程中,将案例法和任务驱动法贯穿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是微生物理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通过合理设计,恰当应用合适案例和任务,与课程内容有机结合,克服微生物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才能让学习者想学、会学、乐学。并且微生物的教学内容会随着生命科学的发展而发生变化,学生的水平和素质也会发生变化,因此在今后的教学当中需要我们不断探索,调动“教”与“学”双方的主动性,使教学质量不断提高,适应植物保护专业特点和社会人才需求。
参考文献:
[1]徐 娜.案例式教学在高职药学微生物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J].职教通讯,2014(15):56—58.
[2]慕庆峰. 论环境微生物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4(07):158.
(作者单位:长江大学农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