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狗年春节,我参加了山东“青庐读书会”组织的“台湾跨年骑行”,得以在自行车上,从城市到乡村近距离观瞧了台湾。
尽管是第一次去台湾,对大部分所见都很习惯,除了一样,就是垃圾桶太少。在台湾手提垃圾四顾茫然的感觉十分古怪——偏偏台湾卫生环境又特别之好。
祖籍武汉的“深深蓝”在地导游老王先生,给出了自己的解释。第一个当然是他常挂在嘴边的“素质论”。这倒容易理解。素质好,自觉性就强,垃圾桶无需那么多,也会想办法处理好产生的垃圾。
第二个,说是在之前,台湾一些小区,垃圾桶布设也很多的,后来主管部门又主动裁撤,原因是很多小区居民,把家庭产生的大量厨余垃圾等也都塞进垃圾桶,但台湾的垃圾桶及环卫工,默认是只承载路上少量碎屑纸皮的,家庭垃圾另有去处。为了不鼓励这种“搭车”行为,居民小区内的垃圾桶就变少了。
就我所知,还有一个因素,老王没说到,就是台湾的光热条件和生物多样性,对多数垃圾的降解能力,也是相当相当强。
不由想起来了珠穆朗玛峰。近日,微信上一篇名为《珠穆朗玛,世界上最高的垃圾场,左边是尸体,右边是屎》的文章,对珠峰上多年来留存的大量登山旅游“遗弃物”做了细致描述。之所以说“遗弃物”而非“垃圾”,是因为这里不仅有一般意义上的垃圾,比如塑料袋,还有很多登山遇难者的尸体,以及更多的粪便。
珠峰地区的自然条件是造成这一局面的最主要因素。这里干寒而且生物多样性匮乏。设想同样多的遇难者遗体是在低海拔地区,由于光热、降水、风力作用,以及大自然的清道夫(从食腐动物到相关微生物)大量存在,在50年这样的时间跨度里,即使没有任何人为干预,也足以消灭掉大部分留存遗迹,而不会像在这篇微信文章里说的那么惊悚。
更别说那些在珠峰区域面积下衡量,总量并不算多的粪便了。这些粪便要是在热带地区,大概连一个星期都不要,就会被吸收得干干净净。
一般人很难理解这种干寒区域环境恢复能力的脆弱。多年前我曾在藏北羌塘区域极端寒旱的荒漠地带科考。一次因为迷路,进入了多年无人进入的真正“无人区”。在那里,我们见到过一道浅浅的车辙。据当地干部回忆,只有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这里曾经有过车辆进入。那道看起来很“新鲜”的车辙印记,其实已经有三十年以上的“年龄”了,大自然却没能在这么久的时间里将它抹灭。
苛刻的自然条件除了阻碍自然修复,还会大幅增加人工修复的成本、难度和生态副作用。为了修复一面山坡的损毁植被,可能需要付出更大的生态代价。
珠峰只是一个极端标本,同样的情况,不同程度地存在于大部分中国西部地区地广人稀的区域。包括曾经多次出现“驴友”遇险遇难的四川几个山地景区,以及新疆北部喀纳斯等地,都是如此。连旅游者的生命安全尚且不能保证,垃圾处理就更难了。
至于游客的素质,平心而论,那些攀登珠穆朗玛峰的游客,通常相关生态保护意识还是比较强的。但是,毕竟是生命攸关的挑战,成本又非常高,很多时候,游客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其他习惯荒野旅游的游客,也会受限于环境和经济条件。
政府或者相关管理部门,在这些问题上,责任巨大,但可做的,其实极少。荒野地带,毕竟远离人烟,与大部分人群相关性不强。只要攀登珠峰的人还在增加,只要政府不关闭这些登山路线(不大可能),那么,现状还会令人沮丧地继续。
尽管就目前的情况来说,这些污染造成的后果并不像其在心理和视觉上产生的冲击那样严重,但是,假以时日,“最大垃圾场”恐怕真会成为一个不能不面对的问题。
从各国现有的管理体制来看,尽管尼泊尔政府和民间组织曾发起过“拯救珠峰——废弃物治理2011行动”,召集志愿者在较低海拔清理废弃物,但效果只是象征性的。珠峰遗弃物清理在可见的未来,我认为,还会是一个无解的命题。
如果一定要找到一个希望,恐怕也不能指望政府的介入,只可能是等待出现像马斯克一样有“情怀”的企业家,愿意通过高投入与高科技的手段来解决这一让人类惶然而尴尬的“污点”,比如研发无人机或“机器人清洁工”,实现“高山铲屎官”和“高山收尸官”的職能。
尽管是第一次去台湾,对大部分所见都很习惯,除了一样,就是垃圾桶太少。在台湾手提垃圾四顾茫然的感觉十分古怪——偏偏台湾卫生环境又特别之好。
祖籍武汉的“深深蓝”在地导游老王先生,给出了自己的解释。第一个当然是他常挂在嘴边的“素质论”。这倒容易理解。素质好,自觉性就强,垃圾桶无需那么多,也会想办法处理好产生的垃圾。
第二个,说是在之前,台湾一些小区,垃圾桶布设也很多的,后来主管部门又主动裁撤,原因是很多小区居民,把家庭产生的大量厨余垃圾等也都塞进垃圾桶,但台湾的垃圾桶及环卫工,默认是只承载路上少量碎屑纸皮的,家庭垃圾另有去处。为了不鼓励这种“搭车”行为,居民小区内的垃圾桶就变少了。
就我所知,还有一个因素,老王没说到,就是台湾的光热条件和生物多样性,对多数垃圾的降解能力,也是相当相当强。
不由想起来了珠穆朗玛峰。近日,微信上一篇名为《珠穆朗玛,世界上最高的垃圾场,左边是尸体,右边是屎》的文章,对珠峰上多年来留存的大量登山旅游“遗弃物”做了细致描述。之所以说“遗弃物”而非“垃圾”,是因为这里不仅有一般意义上的垃圾,比如塑料袋,还有很多登山遇难者的尸体,以及更多的粪便。
珠峰地区的自然条件是造成这一局面的最主要因素。这里干寒而且生物多样性匮乏。设想同样多的遇难者遗体是在低海拔地区,由于光热、降水、风力作用,以及大自然的清道夫(从食腐动物到相关微生物)大量存在,在50年这样的时间跨度里,即使没有任何人为干预,也足以消灭掉大部分留存遗迹,而不会像在这篇微信文章里说的那么惊悚。
更别说那些在珠峰区域面积下衡量,总量并不算多的粪便了。这些粪便要是在热带地区,大概连一个星期都不要,就会被吸收得干干净净。
一般人很难理解这种干寒区域环境恢复能力的脆弱。多年前我曾在藏北羌塘区域极端寒旱的荒漠地带科考。一次因为迷路,进入了多年无人进入的真正“无人区”。在那里,我们见到过一道浅浅的车辙。据当地干部回忆,只有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这里曾经有过车辆进入。那道看起来很“新鲜”的车辙印记,其实已经有三十年以上的“年龄”了,大自然却没能在这么久的时间里将它抹灭。
苛刻的自然条件除了阻碍自然修复,还会大幅增加人工修复的成本、难度和生态副作用。为了修复一面山坡的损毁植被,可能需要付出更大的生态代价。
珠峰只是一个极端标本,同样的情况,不同程度地存在于大部分中国西部地区地广人稀的区域。包括曾经多次出现“驴友”遇险遇难的四川几个山地景区,以及新疆北部喀纳斯等地,都是如此。连旅游者的生命安全尚且不能保证,垃圾处理就更难了。
至于游客的素质,平心而论,那些攀登珠穆朗玛峰的游客,通常相关生态保护意识还是比较强的。但是,毕竟是生命攸关的挑战,成本又非常高,很多时候,游客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其他习惯荒野旅游的游客,也会受限于环境和经济条件。
政府或者相关管理部门,在这些问题上,责任巨大,但可做的,其实极少。荒野地带,毕竟远离人烟,与大部分人群相关性不强。只要攀登珠峰的人还在增加,只要政府不关闭这些登山路线(不大可能),那么,现状还会令人沮丧地继续。
尽管就目前的情况来说,这些污染造成的后果并不像其在心理和视觉上产生的冲击那样严重,但是,假以时日,“最大垃圾场”恐怕真会成为一个不能不面对的问题。
从各国现有的管理体制来看,尽管尼泊尔政府和民间组织曾发起过“拯救珠峰——废弃物治理2011行动”,召集志愿者在较低海拔清理废弃物,但效果只是象征性的。珠峰遗弃物清理在可见的未来,我认为,还会是一个无解的命题。
如果一定要找到一个希望,恐怕也不能指望政府的介入,只可能是等待出现像马斯克一样有“情怀”的企业家,愿意通过高投入与高科技的手段来解决这一让人类惶然而尴尬的“污点”,比如研发无人机或“机器人清洁工”,实现“高山铲屎官”和“高山收尸官”的職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