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摄影门槛越来越低的当下,前辈们谆谆教诲,好的摄影要有主题、成体系。然而却有这样一群摄影师,热衷拍摄单幅纪实作品,热衷在琐碎的片段中观望生活。这些作品乍看并不起眼,可放在一起,却近乎是一张当下中国的全景写照。他们聚在了一起,他们是拾城。
一年前,带着一些扫街单幅照片的浦峰,参加了一次新华社组织的以影会友的活动。相比同行们的专题组照,这些散片却意外得到现场某位老师的肯定与鼓励。之后,一个叫“拾城”的自媒体账号开始在每周三刷屏,从第1篇《拾城(壹)》到现在的第74篇《拾城(柒肆)》,每周分享一份来自中国各个城市的单幅影像集,一点点描摹这个大而全的城市,那些看得见和看不见的生活。
每周,这些来自全国各大城市主流媒体的摄影记者们,带来一张张属于某座城市的碎片具象,有人、有景、有物;有快乐、有心酸、有无奈,更多的是平凡生活的一瞬。这些用犀利眼神拍惯了大事小情、堂皇和荒谬的摄影记者们,在捡拾城市影像面前一样犀利,但却不乏暖意。
他们的足迹,遍布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武汉、长沙、昆明、重庆、成都、西安、长春、沈阳、苏州、嘉兴、大同、楚雄、腾冲、黄山、大连、衢州、香港、澳门、台湾、新疆巴楚、甘肃岷县、河南咸阳、四川阿坝、四川峨眉、浙江丽水、湖北监利、江苏盐城、贵州纳雍、山西长治、江西星子县、湖北鄂州等等大小城市,甚至还有泰国、日本、印度、尼泊尔等海外掠影。
慢慢的,关注者多了起来,业内肯定的声音也此起彼伏。有人激动地说,这将是我们中国的“玛格南”;创始人却平常心,他说只希望做好这个“属于中国自己的城市纪实摄影师联盟”。
成立“拾城”的初衷是什么?是什么样的契机直接促使您着手去做这件事情?
因为目前国内还没有一个像样的空间和平台来支持单幅图片的展示。主要是各门户网站图片传播形式多以专题或者图片故事为主,且网络传播属性又不大可能给摄影师较为充足的时间去深入。所以我们能看到很多短平快、昙花一现的专题。我是一个热衷于拍单幅图片的摄影师,所以对这种局面感受特别深。
要说契机,还要归功于新华社的丁玫和王建华两位老师。当初王建华老师邀请我参加了一期他们搞的以影会友的“茶图会”,丁玫老师表示我带去的虽是散片,但很生动,能看出时代的印迹(大意),让我坚持拍下去。这给了我很大的鼓舞,回去后就想着联合志同道合的摄影师们一起做点事。
如何理解“拾城”这个名字?
拾城,可以简单理解为“捡拾城市影像”。但这里的“城市影像”不单指城区,也包含农村、城乡结合部;不是指街拍,而是在这个城市里任何地点发生的人、物、景各种类型的纪实影像。
目前拾城有多少位成员?大家的分工是怎么样的?
拾城从最初的10名摄影师,发展到现在有28名成员。他们都是在各大城市主流媒体工作或工作过的年轻摄影记者、图片编辑。有三位成员获得过荷赛奖,好几位获得过金镜头金奖、年度图片编辑,还有参加玛格南中国大师班的。分工上目前赖鑫琳负责摄影师投稿和自荐内容,华剑负责自媒体号更新,志愿者崔健铭负责英文翻译(用于ins发布和网站),我主要负责内部协调和外联推广工作。
每期“拾城”推送的照片都由谁挑选?有什么样的选片标准吗?
每期所有成员对照片投票结束后,由图片编辑选择图片、写作文本,负责最终的呈现效果。最早我们没有图片编辑,想着用最直白的图片展示方式,后来根据反馈意见实行图片编辑制度。拾城的第一位图片编辑是新华社的王诺,国内最好的图片编辑之一。她给拾城带来了很好的阅读感,并一直延续至今。可否介绍一下每期内容从一开始到最后
推送出来的整个过程是如何安排的?
每周-21点前,所有成员把图片和文字发到固定邮箱,由轮值编辑(每位摄影师轮值4周)负责收集,然后制作内部投票,所有成员选出好图和差图(差图发红包并被淘汰),再由轮值编辑统一打包发给值班图片编辑,由其再从里面挑选出10张左右的图片编写公号。最后发群里公示,没有问题的话周三一早再由我或者图片编辑发布。“拾城”选择摄影师的标准是什么?如何才能成为拾城的摄影师?
首先人品要好,真正热爱纪实摄影;然后纯粹,有激情,相对年轻有可塑性,喜欢拍摄单幅图片,还要有基本的作品产量(一周至少提交一张好照片)。拾城的摄影师,除了我们自己寻找外也接受自荐。自荐的摄影师挑一年内20张纪实作品发到公布的邮箱,我们内部所有摄影师会对其作品进行投票,过半数通过。我们在每期公号文末也都有相关说明。
运营过程中遇到的困境?坚持到现在,动力又是什么?
一直以来最大的困难还是图片主题不够集中。现在传播和阅读模式注定是专题的天下,散片的受众太小。而且现在每周发片对摄影师来说,是一个暴露短板的制度。再优秀的摄影师,也没法做到每个星期都能拍到一张牛逼的照片。玛格南、vii等网站展示的图片都是多少年积累下来的精品。真正等候大家去欣赏的是拾城每年的精选影像。毕竟拾城一直坚持到现在,就是想做一个属于中国自己的好的纪实摄影组织。
未来的“拾城”会是什么样的?
拾城摄影师分布在中国很多不同规模和形态的城市里,他们对这些地方有着自己的体认和观察。如果拾城摄影师的数量更多、覆盖的城市范围更广,他们的作品以更具主题性的方式聚集起来,会是对中国当下城市乃至社会现状较为全景和深入的描摹。这些作品将是对中国社会发展的一个独特观察和注解。
所以我们也在积极开拓更多展示渠道。比如年初《南方周末》视觉总监李楠老师做的2016年“吾城·吾乡”影像计划,拾城作为特邀合作也参与其中。还有最近拾城刚刚成功申请到中国文联201 6年文艺创作扶持计划。这得感谢中国文联摄影艺术中心主任刘宇老师。计划的成功申请离不开刘宇老师的指导和帮助。
申请下来的这笔扶持基金,将主要用于举办展览、做画册,以及后期的开发等计划,这些都需要做,整体挺复杂。而且这笔资金申请下来后,要把它最后做出来,后期需要很多很多精力的投入,所以压力超级大。
最初是怎么知道拾城的?吸引你加入的原因是什么?
拾城筹备的时候浦老师找了我。我是看着浦老师的扫街片开始扫街的,毫无疑问,他定义了中国扫街的一种风格一视觉错觉造成的幽默。成为固定成员后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最大感受是每周出一张好片真的好难,必须得保持很好的状态才行,状态一不好,和全国各地其它摄影师一拼,照片就被刷下来了。
除拍照片外,您主要还负责自媒体更新。有什么运营技巧可以分享吗?
其实我做的标题比较文艺,现在符合传播规律的标题我虽然知道,但是真的不想用,因为拾城的片子大部分是安静的,需要细细体会其中味道。运营技巧目前也是紧跟热点吧。
这让人很纠结。有什么好的平衡方法吗?
帐号做什么内容基本决定了受众数量,比如我有朋友做娱乐自媒体,点击量好高,动不动就上万甚至10万加。娱乐受众太广,摄影相对而言小众了些。而且,摄影的小众互相之间认同感其实不高,这也是在内容选择上的难点。
如果拾城摄影师数量更多、覆盖城市范围更广、作品以更具主题性的方式聚集起来,将会是一个对中国当下城市乃至社会现状较为全景和深入的描摹,一个对中国社会发展的独特观察和注解。
一年前,带着一些扫街单幅照片的浦峰,参加了一次新华社组织的以影会友的活动。相比同行们的专题组照,这些散片却意外得到现场某位老师的肯定与鼓励。之后,一个叫“拾城”的自媒体账号开始在每周三刷屏,从第1篇《拾城(壹)》到现在的第74篇《拾城(柒肆)》,每周分享一份来自中国各个城市的单幅影像集,一点点描摹这个大而全的城市,那些看得见和看不见的生活。
每周,这些来自全国各大城市主流媒体的摄影记者们,带来一张张属于某座城市的碎片具象,有人、有景、有物;有快乐、有心酸、有无奈,更多的是平凡生活的一瞬。这些用犀利眼神拍惯了大事小情、堂皇和荒谬的摄影记者们,在捡拾城市影像面前一样犀利,但却不乏暖意。
他们的足迹,遍布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武汉、长沙、昆明、重庆、成都、西安、长春、沈阳、苏州、嘉兴、大同、楚雄、腾冲、黄山、大连、衢州、香港、澳门、台湾、新疆巴楚、甘肃岷县、河南咸阳、四川阿坝、四川峨眉、浙江丽水、湖北监利、江苏盐城、贵州纳雍、山西长治、江西星子县、湖北鄂州等等大小城市,甚至还有泰国、日本、印度、尼泊尔等海外掠影。
慢慢的,关注者多了起来,业内肯定的声音也此起彼伏。有人激动地说,这将是我们中国的“玛格南”;创始人却平常心,他说只希望做好这个“属于中国自己的城市纪实摄影师联盟”。
成立“拾城”的初衷是什么?是什么样的契机直接促使您着手去做这件事情?
因为目前国内还没有一个像样的空间和平台来支持单幅图片的展示。主要是各门户网站图片传播形式多以专题或者图片故事为主,且网络传播属性又不大可能给摄影师较为充足的时间去深入。所以我们能看到很多短平快、昙花一现的专题。我是一个热衷于拍单幅图片的摄影师,所以对这种局面感受特别深。
要说契机,还要归功于新华社的丁玫和王建华两位老师。当初王建华老师邀请我参加了一期他们搞的以影会友的“茶图会”,丁玫老师表示我带去的虽是散片,但很生动,能看出时代的印迹(大意),让我坚持拍下去。这给了我很大的鼓舞,回去后就想着联合志同道合的摄影师们一起做点事。
如何理解“拾城”这个名字?
拾城,可以简单理解为“捡拾城市影像”。但这里的“城市影像”不单指城区,也包含农村、城乡结合部;不是指街拍,而是在这个城市里任何地点发生的人、物、景各种类型的纪实影像。
目前拾城有多少位成员?大家的分工是怎么样的?
拾城从最初的10名摄影师,发展到现在有28名成员。他们都是在各大城市主流媒体工作或工作过的年轻摄影记者、图片编辑。有三位成员获得过荷赛奖,好几位获得过金镜头金奖、年度图片编辑,还有参加玛格南中国大师班的。分工上目前赖鑫琳负责摄影师投稿和自荐内容,华剑负责自媒体号更新,志愿者崔健铭负责英文翻译(用于ins发布和网站),我主要负责内部协调和外联推广工作。
每期“拾城”推送的照片都由谁挑选?有什么样的选片标准吗?
每期所有成员对照片投票结束后,由图片编辑选择图片、写作文本,负责最终的呈现效果。最早我们没有图片编辑,想着用最直白的图片展示方式,后来根据反馈意见实行图片编辑制度。拾城的第一位图片编辑是新华社的王诺,国内最好的图片编辑之一。她给拾城带来了很好的阅读感,并一直延续至今。可否介绍一下每期内容从一开始到最后
推送出来的整个过程是如何安排的?
每周-21点前,所有成员把图片和文字发到固定邮箱,由轮值编辑(每位摄影师轮值4周)负责收集,然后制作内部投票,所有成员选出好图和差图(差图发红包并被淘汰),再由轮值编辑统一打包发给值班图片编辑,由其再从里面挑选出10张左右的图片编写公号。最后发群里公示,没有问题的话周三一早再由我或者图片编辑发布。“拾城”选择摄影师的标准是什么?如何才能成为拾城的摄影师?
首先人品要好,真正热爱纪实摄影;然后纯粹,有激情,相对年轻有可塑性,喜欢拍摄单幅图片,还要有基本的作品产量(一周至少提交一张好照片)。拾城的摄影师,除了我们自己寻找外也接受自荐。自荐的摄影师挑一年内20张纪实作品发到公布的邮箱,我们内部所有摄影师会对其作品进行投票,过半数通过。我们在每期公号文末也都有相关说明。
运营过程中遇到的困境?坚持到现在,动力又是什么?
一直以来最大的困难还是图片主题不够集中。现在传播和阅读模式注定是专题的天下,散片的受众太小。而且现在每周发片对摄影师来说,是一个暴露短板的制度。再优秀的摄影师,也没法做到每个星期都能拍到一张牛逼的照片。玛格南、vii等网站展示的图片都是多少年积累下来的精品。真正等候大家去欣赏的是拾城每年的精选影像。毕竟拾城一直坚持到现在,就是想做一个属于中国自己的好的纪实摄影组织。
未来的“拾城”会是什么样的?
拾城摄影师分布在中国很多不同规模和形态的城市里,他们对这些地方有着自己的体认和观察。如果拾城摄影师的数量更多、覆盖的城市范围更广,他们的作品以更具主题性的方式聚集起来,会是对中国当下城市乃至社会现状较为全景和深入的描摹。这些作品将是对中国社会发展的一个独特观察和注解。
所以我们也在积极开拓更多展示渠道。比如年初《南方周末》视觉总监李楠老师做的2016年“吾城·吾乡”影像计划,拾城作为特邀合作也参与其中。还有最近拾城刚刚成功申请到中国文联201 6年文艺创作扶持计划。这得感谢中国文联摄影艺术中心主任刘宇老师。计划的成功申请离不开刘宇老师的指导和帮助。
申请下来的这笔扶持基金,将主要用于举办展览、做画册,以及后期的开发等计划,这些都需要做,整体挺复杂。而且这笔资金申请下来后,要把它最后做出来,后期需要很多很多精力的投入,所以压力超级大。
最初是怎么知道拾城的?吸引你加入的原因是什么?
拾城筹备的时候浦老师找了我。我是看着浦老师的扫街片开始扫街的,毫无疑问,他定义了中国扫街的一种风格一视觉错觉造成的幽默。成为固定成员后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最大感受是每周出一张好片真的好难,必须得保持很好的状态才行,状态一不好,和全国各地其它摄影师一拼,照片就被刷下来了。
除拍照片外,您主要还负责自媒体更新。有什么运营技巧可以分享吗?
其实我做的标题比较文艺,现在符合传播规律的标题我虽然知道,但是真的不想用,因为拾城的片子大部分是安静的,需要细细体会其中味道。运营技巧目前也是紧跟热点吧。
这让人很纠结。有什么好的平衡方法吗?
帐号做什么内容基本决定了受众数量,比如我有朋友做娱乐自媒体,点击量好高,动不动就上万甚至10万加。娱乐受众太广,摄影相对而言小众了些。而且,摄影的小众互相之间认同感其实不高,这也是在内容选择上的难点。
如果拾城摄影师数量更多、覆盖城市范围更广、作品以更具主题性的方式聚集起来,将会是一个对中国当下城市乃至社会现状较为全景和深入的描摹,一个对中国社会发展的独特观察和注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