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平衡点

来源 :中小学德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11673064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超过180万人气、入围第四届全球华人最佳亲子Blog决选,最受欢迎的“纽约疯妈”第一本亲子教养书。
  
  
  《妈妈不必当超人》是一本读来至为轻松的家教书籍。在暖暖的秋阳里,就一杯芬芳馥郁的咖啡,读Jenny笔下39个教养小故事,时不时让人会心一笑,或者莞尔赞叹。它只是一本普通母亲的亲子日记,但字里行间无不折射出作者对“母亲”这个职位的看重。在普遍以工作能力甚至薪水高低来衡量个人成功与否的现代社会,Jenny因为目睹三岁女儿在保姆看护下目中无人、横行霸道的行径,果敢地离开了如日中天的职场,退回家当全职妈妈。这样的选择让很多人都至为惊叹。她开始了与职场生活完全不同的人生,并真正履行“从零开始,跟孩子一起成长”。
  世事从来不可能一直顺遂。尽管Jenny自觉自愿开始了她的全职妈妈生活,但在养育三个孩子的过程里依然诸多自责。这样的自我质疑读来感同身受,很多时候,我和她一样,经常会叩问自己:到底是孩子的问题还是我的问题?我花在孩子身上的时间与精力是否足够多?我的教养观念与方式是否适合自己的孩子?
  Jenny十三岁就从台湾到了美国,她的有些观念其实很不“中国”。细细感受她的育儿心得,受益的不止是作为母亲的那个角色,同样也是作为教师的那个角色。
  “溫柔而坚定地坚持”,值得向每一个孩子身边的成年人推广——父母也好,教师也罢。我们常常会遇到让我们手足无措的孩子。因为顾及所谓的尊严,或许我们会动气。因为顾及所谓的面子,或许我们会妥协。这样的动气与妥协常常左右摇摆,最为茫然的是身处其间的孩子,他不知道底线到底在哪里。于是,他一次次试探,一次次“冒险”,尝试找寻底线,好知道自己某些行为的边界。——而这样的“冒险”,在成年人眼里,实在是“屡教不改”或者“一错再错”。真的是孩子的错么?或许,很多时候孩子们的“屡教不改”就是源于成年人对孩子的某些行为没有明晰的标准——很多时候这样的标准是会根据自己的心情而改变的。Jenny一直坚信“温柔而坚定地坚持”的效用。她4岁的儿子小胖,从2岁开始就不止一次在超市吵闹,因为妈妈拒绝购买他要的东西。“哭闹是绝对没有用的,不管是在家里,还是在外面都一样。我绝对不会因为你大声的哭闹而买东西给你。”Jenny这样对儿子说,也这样温柔而坚定地坚持着。这样的哭闹屡教不改,好几次Jenny为了小胖的哭闹而放弃当天的行程带他直接回家。直到小胖4岁那年,他“故伎重演”,从超市一路哭闹到家,最后他自己对妈妈说:“哭没有用哎!”这样自觉自动的认知有如天籁,小胖终于触摸到了妈妈坚定不移的底线。他此后再也没有在此事上哭闹过。而当小胖坐在购物车上大声哭闹的时候,Jenny顾自购物,并对所有或者好奇或者厌恶的旁观者一律微笑道歉:“我马上就买好了。”“我马上带他离开。”有多少家长可以这样“温柔而坚定地坚持”呢?
  “以爱为前提”同样也是Jenny的肺腑之言。夹在家庭中第一个孩子(姐姐)和唯一一个男孩(弟弟)之间,二女儿很多时候就很自然地成长为一个缺乏安全感的孩子。这个二女儿被Jenny唤为“恶小姐” ——每天忙着跟弟弟争宠,忙着跟姐姐竞争,忙着跟妈妈作对,忙着耍爸爸。而且,她的嗜好居然是巡逻全家上下,看看有没有机会把事情搞大,把小事化成大事。这个二女儿最让Jenny充满挫败感,她很让Jenny自觉是个失败的母亲。但即便如此,Jenny依然很体谅二女儿的老二情结,总是会很主动地特别对她多表达一些爱意。甚至在给孩子准备的午餐盒里都会塞张“I love you”的纸条,以满足孩子渴求爱意的心理,甚至满足孩子在同学面前炫耀的虚荣心。最让人感动的是,Jenny还会把姐姐和弟弟送到奶奶家,单独带二女儿去参加派对,带她逛街,带她吃冰激凌。Jenny从来不指责二女儿的无理取闹,而是真正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理解她的感受,坚持用爱心去引导孩子。“尽量把爱灌溉到孩子心中”,Jenny这样表达与践行。作为家长也好,教师也好,当我们面对顽劣的孩子时,我们是基于灌溉爱意的引导,还是压制、打击孩子天性中的活泼?
  “注射免疫力”是最有意思的话题。Jenny目睹孩子同学卡洛琳妈妈严格控制卡洛琳吃零食的可怕后果——卡洛琳对学校里的点心馋到可怕——掉在地上的脏蛋糕上的奶油,她都要拼命用手指刮得干干净净地吃下去。卡洛琳那一幕给Jenny上了生动的一课,她学习到了物极必反。所以,后来有一次,Jenny的两个女儿要求买一种很不健康的零食时,Jenny不再像以往那样拒绝,而是买了三大包。并且,在之后的每天正餐之后,她都主动捧出这些零食给孩子们作为甜点。吃完两包以后,没有孩子再愿意开第三包了。在这点上,我极为赞同Jenny的做法——与其花尽心思想让孩子与诱惑隔离,不如主动牵着孩子的手去认识诱惑,去学习控制诱惑。与其强势压制,不如提前注射疫苗,好让孩子们锤炼自我鉴别的能力。
  Jenny曾经提出的“父母的有限期限”曾一度风靡网络世界。再读这样的注解,我们依然赞同。过了青少年时期,父母的“有效期限”也就该到了。过了这个“有效期限”,作为父母的影响力已经微乎其微。珍惜这样的有效期,在职场角色与父母角色并列期间,在温柔与坚定之间,在惩罚与示爱之间,在压制与引导之间,一一找到平衡点,如此,亲子教养的道路就会更加平坦而开阔。
  
  
  (作者单位:苏州市工业园区
  青剑湖学校江苏苏州215020)
  责任编辑余志权
其他文献
【摘要】对于高职学生而言,英语应用能力的作用远远高于读写能力,阅读水平是学生译、写、说、听以及其他应用能力的基础保障,学生需要夯实基础才可以不断提高英语整体应用水平。对此,本文阐述了提高高职学生英语阅读能力必要性、分析了高职学校英语阅读学习现状,最后提出几点培养策略。  【关键词】高职英语;阅读能力;培养策略  【作者简介】祁建碧,兰州现代职业学院。  现阶段,我国已经进入到知识经济时代,和世界各
编者按:2011年12月28日,教育部正式颁布2011年版《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并将于2012年秋季开始实行。那么,课程标准为什么要修订?作了哪些修订?如何看待新修订的课程标准?对于广大一线教师而言,这些都是他们最关心的问题。  为此,本刊采访了2011版思想品德课程标准研发与修订的主要参与者、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高德胜教授
南平市扬真小学将“剪纸”这一民间艺术载体引入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之中,以剪纸艺术营造文明和谐的育人环境,以剪纸学习提高学生的能力素养,以剪纸文化影响学生的思想行为,以剪纸实践引导学生服务社会,以剪纸课题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以“亲子同剪”增进与父母的亲情,构建了“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从而赋“剪纸”这一传统民俗文化以教育的新功能。  一、依托剪纸艺术,展开全面教育  1.创设剪纸氛围,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日益深入,全球各个国家之间的交往也越来越密切。想要在经济全球化的大时代背景下完成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外交方面的工作就必须要做好,那么首先要做好的就是要学好英语。作为人生英语启蒙的起点,小学英语高效课堂的构建至关重要。基于此,本文将结合实际情况,从挖掘教材核心素养、充分利用小组学习、巧妙创设学习情境三个角度出发,深入分析核心素养下小学英语高效课堂的构建方法,以期有所帮助。  
2009年暑假,一队中国小学生去英国参加夏令营,带队老师和学生都寄宿在坎特伯雷镇当地的人家中,开始为期二十天的学习生活。这个队伍里有好几个学生是属于那种不是家长没时间管,就是管不了的,这正好代表了中国某些家庭教育的现状。目前,中国人的生活条件好了,很多家长把孩子捧在手心,生怕他受一丁点的委屈。结果,孩子在走出国门的时候,把自己的种种不良品质表现得淋漓尽致,给家庭、学校、国家丢了脸。  中国小学生外
这天,学校里来了几个正值青春的孩子,他们手里提着些水果跑到办公室,说是找苏老师。我抬头一看,原来是三年前送出校门的那群孩子,他们刚刚结束中考,马上要进入高中学习。我又高兴又激动地连声说:“谢谢!谢谢你们回来看我们!”小凡一如从前的机敏:“谢什么啊,老师!老师爱我们,我们爱老师,这爱是永远不会毕业的!”“你呀,还是那样油嘴滑舌!”大家都开心地朗声大笑起来  是啊,小凡说得多好啊——这爱是永远不会毕业
一所学校的中心工作是教学,课堂是教学工作的主阵地、主渠道。校长作为设计学校未来的主持人,作为释放教师群体智慧、勇气、责任的人,应该致力于课堂文化的建设,成为课堂的倡导者、组织者、参与者。然而现实状况则多数是:校长奔波于文山会海,奔忙于各种“检查”“评估”,没有时间进入课堂听课,少数能在铃声响起时拿起听课记录本匆匆走进教室的,也往往事先并不知道教师要上哪一课,更不用奢谈建设校园观课文化。  佐藤学在
【摘要】根据 Bachman 和 Palmer的考试任务特征框架,结合《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和《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从语篇输入对阅读理解内容效度进行研究。本研究发现2019年高考英语全国卷命题在篇章长度稳定性、易读度合理性、体裁多样性、考察的全面性和层次性等方面有进一步的提高。  【关键词】高考英语全国卷;阅读理解试题;内容效度  【作者简介】郭江旭(1992.09-),女,黑龙
人教版《语文》第七册第六单元以“爱”为主题,选了《送孟浩然之广陵》《送元二使安西》这两首表达古代诗人之间真情厚意的诗,也入选了《搭石》《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这两篇表达人间真情的文章,还入选了《卡罗纳》《给予是幸福的》这两篇国外的美文。学生通过其中一个个充满爱意的故事,体会人间真情,也感受其中美好的情感。为了让学生学会从别人的故事里感受幸福,我在课堂教学中进行了大胆尝试。  一、调查分析,幸福“隐形”
作者简介:特级教师,执教高中思想政治课十年,其后,从事德育课程教学研究和编写德育教材,参与有关专家编写论著和德育教材十余部;发表论文四百余篇,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全文转载论文二十余篇。出版《中国著名特级教师教学思想录·陈光全单元》《小学德育课程论》《教师发展之路》等专著。  《辞海》指出:幸福是“心境舒适的境遇与生活”。学者赵汀阳认为:“有意义的生活必将引起幸福感”。笔者以为:幸福是一种主观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