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新衣的讲究

来源 :特别健康·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leism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四十多年前的关中农村,过年才有机会穿新衣服,母亲却跟我们过不去。
  去姨婆家、老姑婆家拜年,她自己換上洗干净的旧衣服,让我们也换上旧衣服。我想不明白,有抵触情绪,可胳膊扭不过大腿,就噘着嘴巴依了她。12岁那年我坚决抗议,母亲才给我解释:“去家境不太好的亲戚家,穿得太好了,他们会觉得自己寒碜而不自在。”
  那时,过完年新衣服就被母亲收起来,压在箱子底,等比较隆重的场合再穿。可平日里倘若去姨妈家,母亲都会将过年时的新衣服取出来给我们穿上,带的东西也不比过年差,显得极为隆重。又不逢年过节的,有必要吗?在我嘀咕时,母亲说话了:“妈这些姊妹里,就数你姨妈最心疼我了,不能让你姨妈操心。”
  多年后在处理很多事时,我都会想起儿时穿衣的事。
其他文献
我小时候,有段时间母亲因肝病导致脸部浮肿,还伴有黄疸、纳差、全身乏力、脾肿大等症状。当时求诊于龙华医院王寿生,王寿生见状即授一消肿利水的奇方——鲫鱼汤。他认为,患者急需补充优质蛋白,既是优质蛋白,又能消肿利水的首推鲜活鲫鱼,且要三两以上,药效才好。  这可难住了父亲,要知道那个时候,物质高度匮乏,菜市场里绝对没有活鱼供应。他便去“黑市”也就是地下的自由市场购买,说是市场,其实就是鱼贩的流动摊位。 
期刊
上世纪80年代初我参加工作,转正后每个月工资52元.工作两年后,我开始做一些兼职挣外快.随着项目的增加,我与外界的联系也逐渐多了起来.此时,我亟需便捷的通信工具帮忙提高工
期刊
对于家庭种菜,我一直坚持“三无”原则———无农药、无激素、无化肥,只为获得纯天然的有机蔬菜,吃起来安全放心。  很多人问我哪种蔬菜种植起来最不费力,我首推生菜,它是蔬菜中比较好种的一种。我已成功种植过很多品种,诸如皱叶生菜、直立生菜、结球生菜、奶油生菜、紫罗曼生菜、色拉生菜、苦苣等,很适合作为家庭种菜的入门练手菜。  生菜喜冷凉,忌高温,发芽适温为15~20℃,生长适温为12~20℃。我一般选择2
期刊
1980年,我在乌兰察布盟  (今乌兰察布市)凉城县后营乡井尔村小学教书。元月初,我收到内蒙古师范学院函授部的录取通知书。尽管是函授大学,我也很满意。全公社同去县城赶考的15位民办教师,只录取我一个。通知书要求,于1980年元月底向函授部寄交书费5元,逾期不交者,取消入学资格。现在说起这点钱,也就是一瓶啤酒或两串烤羊肉,可那时候,对我来说可不是个小数字。为了凑够,我和妻子想尽了办法。  妻子撩起炕
期刊
“抓猪看圈”是黄务一带乡间的一句俗语。抓猪就抓猪吧,看猪圈干啥?这里的意思当然不是指看猪圈,而是看猪圈里的老母猪。  抓小猪崽可是一件大事儿。记得小时候,父亲抓小猪,一定得亲自去养猪户家里看。若是老母猪肥头大耳,身体肥壮,皮毛油亮光滑,那肯定就是一头优良品种的母猪,它产下的小猪崽差不到哪里去。反之,若是老母猪小头小脑,尖嘴猴腮,四肢短小,那它产下的小猪崽一般也是小骨棒猪,这种猪不但饭量小,且挑食,
期刊
在牟平方言里,拍卖俗称叫行.35年前,我所在的上庄村第19小队,举行过一次叫行,我参加了,“叫”回家一套犁.rn那是1982年冬天,轰轰烈烈搞了25年的人民公社解体.土地按人头分到
期刊
燃起排球女将梦  上世纪80年代,日本电视剧《排球女将》特别火,那时电视台很“吝啬”,每晚只播一集。热播这部连续剧时,我刚从学校毕业,进工厂上班。厂里小卖部老板买了一台少见的彩色电视机,21英寸,每晚播《排球女将》。稍微去晚一点儿,人们围得里三层外三层,压根看不到电视影像。  小卖部老板喜欢开玩笑。他有次叫住我,乐呵呵地打趣:“你不用那么赶,就凭你这顶天立地的大个子,来得晚站在最后面也能轻轻松松看
期刊
我这一辈子,一半时间是与文字打交道,但也有一年时间在“经济部门”工作。那是我在延安插队三年之后,离开农村的第一份工作。这工作糊里糊涂开始,知青点的带队干部找到我:“延滨,有个好单位招工,解放军总后勤部的单位。去吧!”总后?那可是个不仅好而且大的单位。报了名,上了车,到了集合地,才知道这个单位全称还很长: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山丹军马局延安军马场。带队干部省略得也太多了。  我到军马场继续种地。种了
期刊
父亲睿智,尽管他没有正经上过学,可是丰富的人生阅历,让他能预见未来,并常常教导我如何应对生活。很多次,我哂笑。但是,现实验证了父亲的预言,我内心钦佩不已。  父亲生前曾和我说过三句话。  第一句:“土地永远是命根子,将来城里人会要求和农民一样,拥有一块土地。”  说这话时,父亲才六十出头,到城里帮我带孩子。二十年过去,父亲也作古了,可是他的预见真的实现了。现在有钱的城里人,纷纷到农村流转农民的土地
期刊
我参加过的名目繁多的宴席不少,多是亲朋间人情往来,吃过喝过也就淡忘了。可有一次特殊的赴宴至今难忘———话说大了,就是顿家常饭。  那年,我当知青去辽西一个偏僻的小山村落户。小村只有几十亩山坡薄地,土少石头多,山里人家日子过得很清苦。我有个“半吊子”理发手艺,常被山民请去理发,自然少不了吃顿便饭。日子久了,小村几十户人家几乎吃遍了。  有户人家,一爹一儿两个人,住低矮的石头房,两个行李卷堆在炕上。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