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骚体诗情感节奏特征看《楚辞》与七言诗的关系

来源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yulan4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于《楚辞》与七言诗关系的观点甚多,但研究思路中都有将文体起源简化为句式异同及偏重文体外部关系的倾向,有明显的片面性。诗歌文体应是由多层次节奏相互作用构成的有机整体,情感节奏与语义节奏、语体节奏的冲突和调整是诗体发展的内在动力。七言韵语在《楚辞》产生之时已经流行,但复杂的语法关系和语义节奏使其具有很强的表义倾向,并形成了与其语义节奏相统一的单调平直的每句韵式语体节奏,从文体内部阻碍了七言抒情诗体的发展。在《楚辞》体中,诗人借助以"兮"字和相关虚词构成的相对独立的情感节奏,较方便地实现了对每句韵式七言诗语义—语体节奏的整合与转化,形成了七言诗早期发展阶段的一种特殊的七言抒情诗体——骚体式七言诗。由此入手,有助于将二元对立式的七言诗起源之争转变为对七言诗发展历史的辩证分析。
其他文献
针对“设计管理”方面进行了研究,分析了设计管理作为一门新兴起的学科,它的出现是现代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设计领域发展的必要手段。并提出了设计管理既是设计的需要,也
在中国现代知识分子小说中,知识分子的身份认同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相当多的作品都呈现了知识分子自我的身份认同与革命、与民众的密切关系,并且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这种身
全面抗战期间,身为国民政府和国民革命军最高领导人的蒋介石与皖南事变的爆发究竟有什么关系?蒋介石是否有解决皖南新四军的预案?至今,学术界在研究皖南事变时,仍然存在分歧
"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公式自提出以来,误解与批评就相伴而生。有人认为,这个公式是诱发种种不良教学问题的诱因。对这个公式作系统的理论分析发现,它的逻辑推导是有效的。"教
<正>2014年10月,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初次审议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恐怖主义法(草案)》(下文简称"《反恐法(草案)》"),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2015年2月全国人
以往的海峡两岸语言对比研究中,人们往往更关心一些大或者比较大的方面,做的多是一些大而化之的题目,这固然有它的合理性,但是也有明显的不足,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微观层面
中国文化优秀传统内容的核心张岱年一个民族必须具有民族的自信心、自尊心和民族凝聚力,这个民族才能够自立于世界。如果一个民族的人民丧失了民族自信心、自尊心,也就丧失了民
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IT)应用于教学已有30多年的历史。然而,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远未达到最初或一二十年前人们的种种预想。教育至今还未能达到由于使用技术而产生根本的变革
分析社交媒体的涵义与类型和社交媒体传播形态的3大特征,研究叙事系统的基本构成要素,总结社交媒体中数字叙事的基本特征,即创作内容以叙事者本人为中心、创作者合作化、叙事
音乐记忆与演奏心理是密切相关的。研究感知形象记忆、概念记忆、情绪记忆和运动记忆,对于改善记忆方法,提高音乐记忆水平;对于改变“以自我为中心”为“以音乐作品为中心”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