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华传统文化的发展与创新

来源 :今古文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by_185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现代社会,研究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传统文化的联系,对加强民族文化信心、构建社会主义强国意义关键。随着各界对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逐渐提高,有关中华传统文化创新及创造在传统领域、生活领域、科学领域以及电视媒体领域的重要程度逐渐提高。习近平总书记针对如何处理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问题,发表了相关内容的重要讲话。不仅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同时也为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传统文化的发展与融合指明了前进的道路。本文旨在探究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传统文化内容的结合、发展、创新以及融合方法与路径。
  【关键词】 中华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发展与创新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26-0104-02
  优秀的传统文化不光代表中国人思想和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还对当前问题有相对重要的参照。因此需要将优秀的传统文化从传统文化中筛选过滤出来、发扬出来。
  一、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与结合的主要条件
  (一)进入新的时代,我国综合国力不断提升。为了实现中国从一个文化大国变成文化强国,这一历史性目标,更加需要加强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创新及发展,结合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及中国人民的选择,通过一定历史条件实现。
  五四运动以后,马克思主义思想在中国传播开来。李大钊、陈独秀等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悉心研究、比对多个国家社会制度后,发现只有马克思主义思想能够解决中华民族的危机。因此,在革命的历史进程中,中国人民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社会主义制度,于是获得了革命性的巨大胜利。在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中华民族始终贯彻以马克思主义,多年来国家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二)中华文化包容万象,源远流长,对于对各种外来文化、不同的民族文化、信仰文化,中华文化不断融合创新,不仅仅只是被动接纳。
  某种程度来说中华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结合就是中国社会制度与马克思主义的融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人民智慧的结晶,它有很强的包容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珍贵的精神宝藏五十六个民族智慧的凝结,是世上最悠久的文化之一。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是死气沉沉的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无限发展的潜力。
  所以,马克思主义的开放性对中华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结合有着重要的意义,而且体现出中华文化具有包容万象的胸怀和智慧。
  (三)包含了相当强大的开放性的马克思主义是国际性的理论。它还是整个历史文明持续发展的产物,起源欧洲工业文明时代的马克思主义,不单只属于欧洲。主要因素有:
  第一,马克思主义随着社会实践的不断发展,已经拥有了科学的理论和观念。在马克思主义方向的前进道路上,各个国家、民族都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促进国家的发展。
  第二,人类的整个历史命运,都是马克思主义所涵盖的。马克思主义切实提出人类社会的发展方向,同时批判了资本主义。
  第三,马克思的世界观,在世界的许多文明制度中都得到了拥戴。
  二、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华传统文化的发展与创新
  针对现如今,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的发展与创新邻域,传播媒介的发展与创新不容忽视。电视节目虽然当前也与之相关,但没有将其放在历史过程中进行纵向对比,大多是根据内容进行横向比较。电视节目作为传播媒介的主要途径之一,各种文化节目类型百花齐放,传统文化类型电视节目的发展仍旧要以创造性发展为总目标,要对电视文化节目主题发扬与创新。
  理性探索当前广受观众欢迎的传统电视节目的内容,能够发现,湖南卫视《汉语桥》反响热烈,后又推出了比如《趣味漢字》《成语故事》《中国汉字》等。这些迎合了观众的口味电视节目,也给观众带来了审美疲劳,也同时造成一定程度上相似类型节目需求过量,所以,积极发现当前尚未发现的电视文化资源,还要在已有的基础上制作观众真正需要、喜爱的电视文化作品。
  根据观众的文化需求进行研究分析是当前文化综艺节目市场的主要任务,通过上述案例可以发现,某些历史悠久的、常见的,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食品文化、服装文化以及教育文化等却时常受到人们忽略。如今综艺节目表现形式重点集中在文化、繁体字、诗书、成语、俗语等元素上,因此不包括发掘当前未开发的传统文化领域,元素的融合实现了文化节目的主题发展。想要节目拥有比传统节目更丰富的文化内涵,就可以将多个文化元素加以创新的方式恰当地融合到这个节目中,这样一来此节目的传播效果以及文化影响力也绝非单一主题节目比不上的。
  要继续深化文化节目思想内涵,做好指向明确、表达清晰、与观众良好的互动与解决社会问题几个方面。中华文化所包括的内涵丰富而繁杂,它已经历了五千多年的累积。所以文化节目在艺术形式与内容表达与中,不应该仅停留在浅层元素及加强观众参与程度与互动程度上,更应该深度关注文化元素背后的精神内核,升华传播效果,加深观众心灵层次的互动。
  另外,应该秉着改善社会问题思路完善传统节目内容。当前中国面临的一些社会问题可以在优秀传统文化中得到指引、发现答案,进而使中国传统文化焕发出更大的辉煌。
  因此,传统文化类节目一定要定位清晰,要弄清具体表达的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有效、有针对性的传播。因此,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的条件下,电视节目就需要立足当下深度挖掘传统文化元素,避免出现一系列文化断层的情况。
  针对电视媒介,尤其具体到每一电视栏目所表达的文化精神是极其有限的,同时还要集中而清晰的表达其内容主旨,充分发挥电视的社会功能属性和媒介属性。除此之外,我国真正创新与创造性发展体现得较少,目前传统文化电视节目多是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内容和表达。不能仅停留在浅层内容表达与艺术形式,更应该在表现传统元素及增加观众互动性上,深化观众在心灵上的共鸣,深层次探索文化符号及元素背后的故事,这样就能强化传播效果。   三、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融合的路径
  (一)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现代化转型,需要依托马克思主义。精神文化是国家和民族的核心及灵魂。中国进入了新时代,要结合新时代的发展情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才能经得住时代的考验,只有在马克思主义带领下,才能实现现代化转型。
  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引导,才能成功实现传统向现代化过渡。为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型提供指导方向的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使人们学会以发展、联系、全面的观点看待一切事物。
  马克思主义观点表明看待所有事物应该保持一种发展的态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让传统文化的表现方式得到更新,使传统文化符合时代发展,为传统文化注入了新鲜的元素。
  马克思主义还告诉我们必须用联系的观点看待事物。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型,离不开与世界上先进文化的相互交流、相互联系。
  言而总之,促进传统文化的顺利转型和创新发展,要以马克思主义的方法为总导向、总指挥。
  (二)离不开中华传统文化这一丰厚的文化土壤,如缺失了这一土壤,就会导致马克思主义出现“水土不服”等症状。
  促进的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不断发展,更好的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由于没有完全从我国实际情况出发,只是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机械化,马克思主义刚传入中国后,我国的革命屡遭挫折。通过血淋淋的历史得知,必须使马克思主义与我国的国情相贴近,与我国的传统文化相融合,才能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实践是理论的源泉,时代是思想之母。过渡到新时代,要不断挖掘传统文化中的科学理念,用传统文化的语言范式解读马克思主义理论,在迎接新挑战、解决新难题的过程中,不断创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新时代,我们更迫切地需要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为人类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在党的领导下,我们已经解决了人民的物质需求问题,现阶段更需要进一步提升人们的精神需求问题。
  参考文献:
  [1]贺欢欢.马克思主义视域下中华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J].今古文创,2020(32):44-45.
  [2]郑炳心.论当代中华文化构建的马克思主义元素[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4(04):34-38.
  [3]任杰.如何挖掘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J].人民论坛,2017(34):134-135.
  [4]张志宏.论传统文化当代发展的问题域[J].江汉论坛,2015(06):34-39.
  作者简介:
  张飞,男,汉族,河北霸州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其他文献
【摘要】 作为中国美术史上杰出的理论家,陈师曾不断探索中国画的发展道路,对近代中国美术产生了积极影响。然而,从陈师曾对中国画的改良的角度来看,学界对陈师曾的研究仍显不足。近代美术研究突出了陈师曾的文人画理论,却忽视了他对中国画的思考。面对中国画的弊端,陈师曾曾提出了中国画改良理论,通过自己的探索积极地促进了中国画的发展。  【关键词】 陈师曾;文人画;进步论  【中图分类号】J212 【文
期刊
【摘要】 《但愿人长久》歌曲淡雅抒情,作为一首经典的流行歌曲,深受大家的喜爱。虽有多种不同的版本,但仍以邓丽君、王菲两人演唱的版本最为经典和最具代表性。邓丽君演唱版本追求的是宁静、纯净之意境,在编曲配器上比较简单,主要突出主旋律线条,邓丽君将平淡自然的美展现得淋漓尽致,有字正腔圆雍容态之称;王菲演唱的版本在編曲配器上要求稍高,伴奏和声织体,音色及乐器使用方面都较邓丽君版要灵活多变、丰富和有层次性,
期刊
【摘要】 郢城泥陶是湖北省制陶技艺的代表性项目之一,也是湖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有着悠久的发展和演进历史。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化与推广,以郢城泥陶为代表的大批非遗项目也顺应潮流,将发展重心转移至乡村,为乡村振兴助力。基于田野调查等一系列相关调查研究,发现郢城泥陶项目目前面临着人才流失严重、传承群体青黄不接、宣传力度不足和发展地缘位置偏僻等问题,亟须解决。综上问题的认识和反思,提出郢城泥
期刊
【摘要】 本文首先简单介绍了符号学的概念,并从文化符号学的角度导入文创设计的概念,然后用符号学观点说明了文创产品设计流程的符号学意义,旨在通过这种方式,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启发对于文创产品设计理论和方法论的研究。  【关键词】 符号学;文创产品设计  【中图分类号】TB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26-0074-02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
期刊
【摘要】 《蓝色乌江》是贵州声乐作品中的一首经典歌曲,极富地域特色。本文主要从艺术特色、演奏技术、声音与情感、调性、伴奏等方面对《蓝色乌江》进行了分析,意在通过这些声乐作品让人们更好地了解贵州的本土文化和艺术特色。  【關键词】 蓝色;赞美;演唱;处理  【中图分类号】J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26-0090-02  在贵州这片美丽富饶的
期刊
【摘要】 在世界艺术文化中我国传统艺术独树一帜,除了本身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外,视觉审美价值也极高。平面设计中融入传统艺术元素最大程度丰富了平面设计的内涵,给其赋予了丰富的艺术特色。本文重点就中国传统艺术元素在平面设计中的彰显和体现这一课题进行如下研究。  【关键词】 平面设计;传统文化元素;触碰彰显;应用  【中图分类号】J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
期刊
【摘要】 泰山风情绘画具有浓重的时代和文化色彩,本文从文化和美学的角度,将新时代“国泰民安”的文化理念和泰山“挑山工”画像创作进行融合,审视和解读泰山“挑山工”画像创作的当代图式,挖掘具有鲜明个性和正能量的“挑山工”人物形象,丰富提升泰山“挑山工”精神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文化内涵,并进一步探究泰山“挑山工”画像创作的美学思想与“国泰民安”的新时代泰山文化理念融合的意义和价值,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期刊
【摘要】 王建中在我国钢琴艺术发展过程中起到了非常关键的推动作用,他的很多钢琴作品在国内外艺术领域都得到了较好的传播。针对王建中钢琴作品的研究也可以较好明确这些钢琴作品的创作内涵,集中探索我国现代钢琴艺术的发展道路。本文先阐述了王建中和钢琴作品《情景》的创作背景,接着明确了王建中钢琴作品《情景》的艺术风格特点,最后从合理变换节拍、灵活选择触键方式、正确使用踏板、积极进行二次创作等四个方面,探讨了这
期刊
【摘要】 戏曲艺术作为我国五千年文化长河中的一颗璀璨明星,是历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对于戏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而言,其最重要的部分就是艺术的传承与发展。在目前的社会环境下,大众普遍对短小精悍的视频以及各类吸睛咨询情有独钟,对于中华古老的戏曲文化,其被关注度极低。唱、念、做、打等技艺因学习难度大,耗费时间多,因此曲艺从业者以及传承者的人口基数逐渐下降。虽然处于新时代,但对于传统文化中的精髓部分,当代人
期刊
【摘要】 自唐代以来,传统水墨山水画的发展便始终贯穿着历史文化脉络,具有独特且浓厚的东方美学气息。如今将传统水墨山水艺术的表现形式与电影艺术结合起来,能够给人们带来一种全新的视觉体验。而张艺谋所执导的电影《影》便是将中国传统水墨山水画的视觉效果与中国特有的文化符号相结合,营造了极具东方美学的视觉意境,并以其独特的东方美学影像风格和创新理念,在国内外受到广泛的好评和赞誉,同时为中国电影在国际传播上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