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轻描淡写的“错注”,而应是严重的学风问题

来源 :博览群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drea8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来我已不打算对鲁晶越教授充满恼怒的解释与评论做出回应,特别是看了鲁教授那位远在美国Wisconsin州MarquettO U-niversity弟子的文章,也想彼此就宽容了吧。但是,看了鲁教授第二篇评论(我是首先看其弟子的文章,后看鲁教授文章的),我觉得鲁教授的问题决不是简简单单地“疏漏与失误”造成的“错注”问题,而应该是严重的学风问题。
  根据鲁教授的说法,造成这一切有两个原因;一是客观原因,即无法摘到印刷品的期刊;二是主观原因,即简单的工序忘记了,疏忽了。
  鲁教授从网上获得的最初信息中已经有了《外交》的中文的刊名,出版时间与地点,否则,“以前也不知道此杂志”的鲁教授是不会知道出版地是“纽约”的。既然鲁教授最初得到的网上信息已經写上了此杂志的中文名称,出版时间和地点,这一段文字肯定是一条带有注释性质的文字。有了这么详细的注释性文字,必然有被注释的对象。这个对象性东西的内容也必然说了鲁教授写那篇文章所需要某些素材。否则,鲁教授不会这么有针对性地花很大的精力去从网上在许多问题不知道的条件下找这篇文章的英文原文。
  既然已经花了这么大的精力得到了原文,鲁教授为什么不再少花一点点精力去核对《外交》的英文名呢?鲁教授解释的客观理由是:“没有条件找到作为印刷晶的英文该期刊(这对我来说,也许太困难,尤其是过时期刊)”。可是,事实真像鲁教授所说的那样,在百年学府南京大学找到这样一本有名的期刊就这么困难吗?鲁教授究竟找了没有?
  我1999年曾到南京大学查过资料,南大的中美文化研究中心图书馆就有《外交》(现刊,过刊都有),南京大学的图书馆也有(过刊)。身为南京大学的鲁教授,自己去查一下刊名(仅仅是刊名),恐怕不是件难事吧?因为连我这样不是南大的人持介绍信都可以去查资料,怎么可能不让南大自己的教授查?三年前我在南大中美文化中心查资料时也确曾遇到不少南大的教师在那里查资料。看来,这次鲁教授在解释的过程中,又犯了不应该犯的“疏漏与失误”的错误。
  退一万步说,南京大学也有不少研究国际关系的专家学者,屈尊问一下,无非是“张口之劳”,鲁教授对自己并不熟悉的东西何必如此自信呢?现在,的确像鲁教授所说的那样,网上下载的有些文章不标期刊来源,但写上“转引自WWW……”只是“举手之劳”的事(这种注释形式在很多期刊上都可以用,如中国社会科学院的《美国研究》、《世界经济与政治》,而不是像鲁教授说的“几乎所有杂志都不允许”,鲁教授这里又“疏漏与失误”了),为什么不写上呢?这对一再强调学术规范的《中国社会科学》,难道是一种严肃的态度吗?这是“苦心孤诣”、“宇宇心血”的产物吗?我不知道鲁教授为什么总是留下这种的“疏漏与失误”?
  鲁教授在进行答辩中,还一再指责批评者缺乏善意,摘“人身攻击”,只在“形式与技术问题上”“吹毛求疵”,不注重学术思想内容的“实质批评”,是不健康的学术批评。似乎说到有学风问题就是搞人身攻击。其实,鲁教授在这里没有分清两个不同的概念,即一个是学风批评,另一个是学术批评。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李铁映同志最近在谈到学风问题时,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学问可以高低并存,学风不能正斜共处”(这是我从学术批评网上看到的)。我想表达的其实也就是这种意思。
  鲁教授对事实清楚的学风问题尚且如此护短,大动干戈,有谁还会相信他能真心诚意地去接受标准上难以把握的学术思想的争论呢?学风批评都如此之难,可想而知,在中国要进行鲁教授所谓的那种学术批评,恐怕就更难了。让我们还是从“初级阶段”开始吧。
其他文献
著名学者黄克剑教授曾说;教育的话 题沉重而充满希望,我们从这里祈想明日。 这话说得好,教育因其一度为某某专政服 务而离其原初命意远矣;又因其为某某经 济发展服务而萎缩其批判和超越的性状。 所以,谈起教育我们的心情何止是沉重,更 是忧伤,因为我们首先从这里窥视到了昨 日。国家兴旺、民族昌盛,终究需要本真的 教育,创新的教育,惟此,中华民族才能祈 想明日,才能生生不息。  早智早慧的
期刊
齐涛教授主编的《中国政治通史》最近由泰山出版社推出,全书十二卷,从远古政治到新中国政治,对数千年政治史进行了全景扫描。其中各个断代的总结,均以不同历史时期政治史研究专家为撰稿人,所以既表现出整体的学术和谐,又分gU具有各自的学术特色。  王子今教授著《走向大 一统的秦汉政治》是这套《中国政治通史》 的第三卷。  秦汉政治结构的建设,最鲜明的特点 就是书题中所说到的“大一统”。秦汉时期 “大
期刊
长之先生以年龄论仅长我两岁,以学 识论,实在应该是我的前辈。且不说他的学 问,即以他读过的中国古典文史和英、德、 法、日等外语的记忆、融贯和表达的能力, 也是这种年龄的读书人所不易企及的。  我没上过大学,也不会外文,只从一位 老学者读过经、子、文、史的书,学着写古文 诗词,承世丈陈援庵先生提拔到辅仁大学 教书,中间受尽轻视和排斥。解放后院系调 整,到了北京师范大学。旧社会出来的知
期刊
最近读了一本很值得一读的书;美国学者约翰·布罗克曼(John Brockman)写的《第三种文化——洞察世界的新途径》。在这本书中,我看到第三种文化的代表人物们经常满怀感激地提到SFI。SM即圣菲研究所(Santa h lnstitute)(读者可参阅沃尔德罗普《复杂——诞生于秩序和混沌边缘的科学》,陈玲译,三联书店,1997)。为了讲清楚我的感受,需要把话题稍稍扯远一点。  写出《两种文化》以后
期刊
没有什么能比等了又等、盼了又盼,多 少个春夏秋冬始终在翘首以待的愿望终于 实现了更令人激动、感奋的了!  有的梦,也许永远不能成为现实,只能 是心中的理想——像爸爸,对中国文学史 苦心孤诣研究了一辈子,在他还不到35岁对发表的一篇短文中,他热切坦陈:“……在我的生活中,写作是最快乐的了。……半生的希望是:假若再给我三四十年的时间与健康,我将写一部像样的中国文学史。……希望精,……希望深入。
期刊
甘地对现代化的反思  VindRaina(物理学家、“全印度民众科学联网”核心成员):  在开始谈甘地对现代化的看法之前,我想先谈一个问题。作为社会行动者,我们有时候可以很方便地用一些伟大的人物的话作为自己的座右铭,但是作为学者或者知识分子,我们需要把伟人说过的话放在当时的情境里面,看他的整个思想脉络。无论谈甘地、毛泽东或是马克思,都需要这种态度。  当谈甘地和现代化的时候,我们首先要注意到,甘地
期刊
总字数达二百五十余万、全套精装的《柏拉图全集》中译本(共四卷),日前已由人民出版社全部出齐。译者是清华大学哲学教授王晓朝博士。我国著名古希腊哲学研究专家汪子嵩先生为全集作序。  四卷本的中文版《柏拉图全集》是国内第一个柏拉图对话全集本。译者王晓朝教授师从我国著名古希腊哲学专家、翻译家严群先生,现为清华大学外国哲学博士生导师,哲学系副主任。在翻译中,译者采取了以希腊原文为基准、参考学术界公认的权威英
期刊
学术批评网上发表中国社会科学院田畔先生的《应当如何对待学术批评——就{对《学术论文的伪注问题》一文的答复)与鲁品越教授商榷》一文。文章涉及到学术批评与反批评的文风问题,而且点名要与我商榷。因此我应当以礼相待,予以回复,就教于田畔先生。这样做也是遵学术批评网版主在编者按中所言,就“批评与反批评”所涉的“学术批评的一些重要问题”,谈谈个人之浅见,以利批評文风之建设。  田畔说学术批评要建立“一个可以正
期刊
一份网络聊天实录?一份心理诊所的谈话记录?一份信徒对牧师的告解?一份个人隐密的告白?文学还是非文学?真实还是虚构?……  当你阅读《零点登陆》时,它给你的感受是多元的。因为它并非所谓“网络小说”,它只是网络对话的一份真实记录。而正因为它真实,因此它便包含了网络聊天的全部复杂性。  对于网络聊天的意义,人们已经有过太多的揭示,诸如交互性、实时性、虚拟性、陌生化,相互生发,相互刺激等等。网络聊天实际上
期刊
当今中国大概无人不知“科学”,“科学”被赋予“第一生产力”的重要地位,而且成为兴国的纲领性举措之一,科学的地位不可谓不高。但有多少人知道为了在中国传播科学、使科学在中国扎根而筚路蓝缕、厥功至伟的任鸿隽和他创办、经营的中国科学社呢?我也是上个世纪的八十年代中期开始中国现代科学思潮、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研究时,才知道、了解了任鸿隽和他的伟业。钦佩之余,不禁感叹历史的健忘,当然,与那一代大多数知识分子一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