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井盖失窃由于发生频率高,已经成为全球性的城市管理问题。本文通过结合克拉克的情景预防理论,从多个方面多个角度分析现象并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措施,希望通过笔者的研究为这个问题的解决作出贡献。
[关键词]情景预防;扼制;井盖失窃
一、情景预防理论的概念及理论基础
(一)情景预防的概念
情景预防,又称犯罪微观预防,在众多对于情景预防概念的表述中,英国学者罗纳得·克拉克提出的概念最具代表性:通过直接管理、设计、调整的方式持久有机地改变环境,从而尽可能地使行为人认识到犯罪行为难度增加,被捕的可能性增大,收益减少,以此来减少犯罪。[1]
(二)情景预防的理论基础
1.理性选择理论
克拉克认为:“在实施犯罪行为以前,理性的行为人总是要考虑被捕的可能性,可能会被判处的刑罚的严厉性,行为的收益,以及对这种利益需要的迫切性。”[2]很多盗窃井盖的人在盗窃之前也会做这样的理性选择分析,在他们看来,盗窃井盖取得的收益可能没有入室盗窃、盗窃金融机构等其他手段的收益大。但由于盗窃井盖的风险,(至少在他们看来)要小很多,也就导致了“井盖失窃”愈发严重。
2.日常行为理论
日常行为理论认为犯罪是由犯罪动机、合适目标和缺乏犯罪抑止物互相作用的结果,而且社会的变化(包括工作、休闲方式的改变)可以使一些犯罪机会发生重大改变。该理论认为大量有犯罪动机的潜在的犯罪人,发现了缺乏自我保护能力或缺乏有效抑制犯罪行为发生的保护措施的合适目标时,犯罪行为就会发生。
3.破窗理论
破窗理论源于1969年美国斯坦福大学在旧金山的一个实验,其基本含义是:如果对一个打破的窗户置之不理,就会给周围的居民带来负面的社会心理上的影响,即居民之间相互尊重感和社会责任感的淡薄,结果导致整个街区的荒废。[3]
二、情景预防的措施及在“井盖失窃”现象中的运用
以上犯罪学理论都帮助解释了机会、环境与条件在犯罪中的重要作用,对情景预防理论的提出、巩固及实践进行了有力的理论支持。而在具体实践方面,2003年,克拉克总结提出了几类措施:[4]
(一)增加犯罪实施难度
增加犯罪实施难度,是以让犯罪人远离犯罪的目标和犯罪工具为目的。在预防传统的盗窃类犯罪中,采取了“目标物强化”(如针对机动车盗窃案件的 “方向盘锁”)、“通道入口控制”(如“公寓楼对讲系统”)等手段增加犯罪实施难度。
在预防上述传统盗窃类犯罪的过程中,我们能得到一些经验和启发。笔者在网络上就发现了这样一种实用新型的发明专利“防盗井盖”:“……圆角可防止撬别工具的插入,盖板下部设有空腔,空腔内可灌入水泥增加重量,能有效地防止盗走。”此种防盗井盖可能由于某些缺陷而暂时并未大规模采用,但这无疑给了公路管理部门一定的启示。
(二)提升犯罪风险
提升犯罪风险,是指强化监视、检查体制,以便更好更快地发现犯罪,起到事前预防的作用。比较常见的措施当属各种监视措施,包括巡逻和闭路电视系统等方法。对于校园盗窃案件,采取校服、门卡等方法防止闲杂人的出入等。
从北京市市政管委会公布的一份“井盖失窃报告”显示,井盖失窃现象主要集中在城乡接合部、连片拆迁改造地区、管理不严格的老旧小区等,而这些地点的共同之处就在于监管不严。所以,要抑制这种犯罪,就必须加强监视,具体措施如下:
1.高科技监控设备。传统的闭路监控设备在超市、住宅区、交通路口等地发挥了革命性的作用,但对于几百万公里的公路上为数众多的井盖来说,成本显然较高。笔者认为,可以转换思维模式:如红外线技术,在井盖上安装一个小小的红外线设备,当井盖被窃时,能发出声音警报,或通知控制监控中心等。
2.动用社会监督。对于井盖的保护,还要动用社会群众的力量,尤其是对此项监督有着特殊便利的人群,如公交车、出租车司机,某些需要晚间工作的市民,建立起监督举报的机制,适当给予一些物质奖励,以便更好的发挥监督的功能。
(三)降低犯罪收益
降低犯罪收益,其目的是使犯罪所得的利益减少,从而达到扼制犯罪的目的。比较典型的手段有鼓励使用银行卡等电子付费手段、减少现金的携带量降低潜在抢劫犯的犯罪收益,放弃犯罪的欲望。
而对于井盖被窃类的盗窃案件来说,笔者认为应当从两个方面来降低犯罪收益。
1.改变井盖的制作材料。盗窃井盖的经济收益主要在其制作材料上,由于重金属自身的属性和广泛的用途而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所以,可以从材料的更新角度分析,依靠科技的进步,研发出一种新的材料(如高硬度的不可熔解再次使用的塑料),降低甚至消除井盖的经济价值,以达到预防和减少犯罪的目的。
2.瓦解黑市,控制销赃渠道。井盖类的赃物主要销往废品收购站,某些犯罪团伙在一定程度上有固定的销赃渠道。所以,要加大对废品收购站的监控,强化突击检查,鼓励收购站工作人员举报销赃行为。
[参考文献]
[1]廖万里.略论情景预防对我国当前犯罪预防的意义[J].湖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6): 82.
[2]罗纳得·克拉克.情景犯罪的预防与青少年[J].青少年犯罪问题,2000,(6).
[3]宋浩波.犯罪学新编[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3.
[4]张远煌.犯罪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关键词]情景预防;扼制;井盖失窃
一、情景预防理论的概念及理论基础
(一)情景预防的概念
情景预防,又称犯罪微观预防,在众多对于情景预防概念的表述中,英国学者罗纳得·克拉克提出的概念最具代表性:通过直接管理、设计、调整的方式持久有机地改变环境,从而尽可能地使行为人认识到犯罪行为难度增加,被捕的可能性增大,收益减少,以此来减少犯罪。[1]
(二)情景预防的理论基础
1.理性选择理论
克拉克认为:“在实施犯罪行为以前,理性的行为人总是要考虑被捕的可能性,可能会被判处的刑罚的严厉性,行为的收益,以及对这种利益需要的迫切性。”[2]很多盗窃井盖的人在盗窃之前也会做这样的理性选择分析,在他们看来,盗窃井盖取得的收益可能没有入室盗窃、盗窃金融机构等其他手段的收益大。但由于盗窃井盖的风险,(至少在他们看来)要小很多,也就导致了“井盖失窃”愈发严重。
2.日常行为理论
日常行为理论认为犯罪是由犯罪动机、合适目标和缺乏犯罪抑止物互相作用的结果,而且社会的变化(包括工作、休闲方式的改变)可以使一些犯罪机会发生重大改变。该理论认为大量有犯罪动机的潜在的犯罪人,发现了缺乏自我保护能力或缺乏有效抑制犯罪行为发生的保护措施的合适目标时,犯罪行为就会发生。
3.破窗理论
破窗理论源于1969年美国斯坦福大学在旧金山的一个实验,其基本含义是:如果对一个打破的窗户置之不理,就会给周围的居民带来负面的社会心理上的影响,即居民之间相互尊重感和社会责任感的淡薄,结果导致整个街区的荒废。[3]
二、情景预防的措施及在“井盖失窃”现象中的运用
以上犯罪学理论都帮助解释了机会、环境与条件在犯罪中的重要作用,对情景预防理论的提出、巩固及实践进行了有力的理论支持。而在具体实践方面,2003年,克拉克总结提出了几类措施:[4]
(一)增加犯罪实施难度
增加犯罪实施难度,是以让犯罪人远离犯罪的目标和犯罪工具为目的。在预防传统的盗窃类犯罪中,采取了“目标物强化”(如针对机动车盗窃案件的 “方向盘锁”)、“通道入口控制”(如“公寓楼对讲系统”)等手段增加犯罪实施难度。
在预防上述传统盗窃类犯罪的过程中,我们能得到一些经验和启发。笔者在网络上就发现了这样一种实用新型的发明专利“防盗井盖”:“……圆角可防止撬别工具的插入,盖板下部设有空腔,空腔内可灌入水泥增加重量,能有效地防止盗走。”此种防盗井盖可能由于某些缺陷而暂时并未大规模采用,但这无疑给了公路管理部门一定的启示。
(二)提升犯罪风险
提升犯罪风险,是指强化监视、检查体制,以便更好更快地发现犯罪,起到事前预防的作用。比较常见的措施当属各种监视措施,包括巡逻和闭路电视系统等方法。对于校园盗窃案件,采取校服、门卡等方法防止闲杂人的出入等。
从北京市市政管委会公布的一份“井盖失窃报告”显示,井盖失窃现象主要集中在城乡接合部、连片拆迁改造地区、管理不严格的老旧小区等,而这些地点的共同之处就在于监管不严。所以,要抑制这种犯罪,就必须加强监视,具体措施如下:
1.高科技监控设备。传统的闭路监控设备在超市、住宅区、交通路口等地发挥了革命性的作用,但对于几百万公里的公路上为数众多的井盖来说,成本显然较高。笔者认为,可以转换思维模式:如红外线技术,在井盖上安装一个小小的红外线设备,当井盖被窃时,能发出声音警报,或通知控制监控中心等。
2.动用社会监督。对于井盖的保护,还要动用社会群众的力量,尤其是对此项监督有着特殊便利的人群,如公交车、出租车司机,某些需要晚间工作的市民,建立起监督举报的机制,适当给予一些物质奖励,以便更好的发挥监督的功能。
(三)降低犯罪收益
降低犯罪收益,其目的是使犯罪所得的利益减少,从而达到扼制犯罪的目的。比较典型的手段有鼓励使用银行卡等电子付费手段、减少现金的携带量降低潜在抢劫犯的犯罪收益,放弃犯罪的欲望。
而对于井盖被窃类的盗窃案件来说,笔者认为应当从两个方面来降低犯罪收益。
1.改变井盖的制作材料。盗窃井盖的经济收益主要在其制作材料上,由于重金属自身的属性和广泛的用途而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所以,可以从材料的更新角度分析,依靠科技的进步,研发出一种新的材料(如高硬度的不可熔解再次使用的塑料),降低甚至消除井盖的经济价值,以达到预防和减少犯罪的目的。
2.瓦解黑市,控制销赃渠道。井盖类的赃物主要销往废品收购站,某些犯罪团伙在一定程度上有固定的销赃渠道。所以,要加大对废品收购站的监控,强化突击检查,鼓励收购站工作人员举报销赃行为。
[参考文献]
[1]廖万里.略论情景预防对我国当前犯罪预防的意义[J].湖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6): 82.
[2]罗纳得·克拉克.情景犯罪的预防与青少年[J].青少年犯罪问题,2000,(6).
[3]宋浩波.犯罪学新编[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3.
[4]张远煌.犯罪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