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新课标;语文素养;以人为本;个性;人文性
【中图分类号】 G62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9)19—0063—01
新课标充分体现了追求人文教育与语文能力培养协同互补的理念,以在语文能力培养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为目标。在人文教育的同时,又使学生文化品位、语文素质得以提高。新课标还注重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学习态度、探究精神、思维方法和学习方法,从而努力实现多种学习方式的功能组合。打破了教师讲学生听的授受模式,把学生推到各种情境、时空中,在活动中学习,在交流中学习。
一、以人为本,发展学生个性
教育的目的决定了人的个性形成的过程就是个体解放自己、发展自己、实现人价值的过程。这个过程的完成也是体现人的共性的过程,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实现人的发展终极目标的过程就是人的个性化的过程,学校教育的基本任务就是发展学生健康完善的个性。
1.尊重学生的个性化行为,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在新教材中,采用商讨式、征询式的“話语”模式,注重学生个体感受,关注的是“你怎么理解”“谈谈你的看法”,学生作为第二人称“你”而突显出来,教师和学生变成了平等的关系。学生在学习中有了“自我感”和“亲历感”,学生的生活体验、独特感受在教学中受到了的尊重,有了“合理合法”的地位。
叶澜教授曾打过这样一个比方,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课堂是演出“教室剧”的舞台,教师是“主角”,学习好的同学是主要的“配角”,大多数同学只是不起眼的“群众演员”,很多情况下其实只是“观众”和“听众”。这形象地说明传统课堂中教师与学生的身份和关系。在这种情况下,老师和学生处在不平等的地位,老师是权威者,而学生则被动地接受指令。
2.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建构自主性学习氛围。每个学生都是带着既有的知识和经验进入语文学习的,在学习过程中又都会形成并表现出不同的学习特点和方式。而且学生对新知识、新能力的获得又无不建立在既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因此,可以说,学习的过程就是学生运用自己的学习方式,自己选择、自我建构的过程。
二、以人为本,发挥教材人文性特点
根据新课程的基本精神,语文课要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要在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方面发挥作用,有助于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和谐发展。我们要改变观念,以人为本,在课堂教学中既要训练听说读写等基本功,更要兼顾人文教育,引导学生认识大千世界,启迪心灵,陶冶情操,培养人文精神。
1.关怀学生人生。新编语文教材按照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线索,突出了语文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有利于引导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关注社会和人生。所以要关注学生的发展,引导学生关注自身,热爱生命,树立积极、乐观、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认识大自然的多姿多彩,领略科学世界的神奇奥秘和无穷魅力,受到科学精神和科学观念的陶冶和感染;引导学生关注家庭,学校和社会,沟通课堂内外,课本内外和学校内外的联系,开发利用社会现实生活中生动活泼的语文教育资源,树立学生的“大语文”教育观。
2.培养学生的人性。语文教材中无处不存在知识之真、道德之善、艺术之美。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这些渗透着众多情感因素的有利资源,采用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教育,培养学生的情感素质。如人教版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八册《她是我的朋友》中的阮恒献血一事,他明知献血后自己会死去,但为了朋友能活下去,仍然坚持给朋友输血,输血时“他眼睛紧闭着,用牙咬着自己的小拳头,想竭力制止抽泣”,从主人公细微的动作变化中,显露出他的情感的微妙。他这种无私奉献的可贵品质震撼着学生的心灵,影响着学生的情感。再通过学生自演阮恒当时的情景,进一步体会到情感的细腻、真切。学生的体验,为情感的进一步升华奠定了基础,教育也就达到了预定的目的。所以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在教会学生字、词、句、段、篇、章的基础上,让学生通过课文在时空观中获得更清晰的时空感和条理感,获得更清晰的表达人类尤其是中国人最精微美妙的义理与感触,从而具备更完善的思维模式,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培养人性。让学生知道语文是代表高风亮节的“松”“竹”,是代表亲情、乡情的“月亮”“元宵”,是代表民族精神的“黄河”“长城”;是陶渊明的“菊”,曹雪芹的“梦”,是朱自清凝望的“背影”,是史铁生沉思的“地坛”,是人性渗出的露珠,是思想闪耀的光芒。
培养人的自主性、创造性是目前教育的主要任务,是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只要我们不断努力,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发挥学生的个性,为他们提供一片自由的天地,我们就会用教材演绎出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课堂春天,就会培养出一大批适应社会和时代的创造性人才。编辑:蔡扬宗
【中图分类号】 G62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9)19—0063—01
新课标充分体现了追求人文教育与语文能力培养协同互补的理念,以在语文能力培养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为目标。在人文教育的同时,又使学生文化品位、语文素质得以提高。新课标还注重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学习态度、探究精神、思维方法和学习方法,从而努力实现多种学习方式的功能组合。打破了教师讲学生听的授受模式,把学生推到各种情境、时空中,在活动中学习,在交流中学习。
一、以人为本,发展学生个性
教育的目的决定了人的个性形成的过程就是个体解放自己、发展自己、实现人价值的过程。这个过程的完成也是体现人的共性的过程,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实现人的发展终极目标的过程就是人的个性化的过程,学校教育的基本任务就是发展学生健康完善的个性。
1.尊重学生的个性化行为,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在新教材中,采用商讨式、征询式的“話语”模式,注重学生个体感受,关注的是“你怎么理解”“谈谈你的看法”,学生作为第二人称“你”而突显出来,教师和学生变成了平等的关系。学生在学习中有了“自我感”和“亲历感”,学生的生活体验、独特感受在教学中受到了的尊重,有了“合理合法”的地位。
叶澜教授曾打过这样一个比方,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课堂是演出“教室剧”的舞台,教师是“主角”,学习好的同学是主要的“配角”,大多数同学只是不起眼的“群众演员”,很多情况下其实只是“观众”和“听众”。这形象地说明传统课堂中教师与学生的身份和关系。在这种情况下,老师和学生处在不平等的地位,老师是权威者,而学生则被动地接受指令。
2.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建构自主性学习氛围。每个学生都是带着既有的知识和经验进入语文学习的,在学习过程中又都会形成并表现出不同的学习特点和方式。而且学生对新知识、新能力的获得又无不建立在既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因此,可以说,学习的过程就是学生运用自己的学习方式,自己选择、自我建构的过程。
二、以人为本,发挥教材人文性特点
根据新课程的基本精神,语文课要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要在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方面发挥作用,有助于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和谐发展。我们要改变观念,以人为本,在课堂教学中既要训练听说读写等基本功,更要兼顾人文教育,引导学生认识大千世界,启迪心灵,陶冶情操,培养人文精神。
1.关怀学生人生。新编语文教材按照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线索,突出了语文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有利于引导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关注社会和人生。所以要关注学生的发展,引导学生关注自身,热爱生命,树立积极、乐观、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认识大自然的多姿多彩,领略科学世界的神奇奥秘和无穷魅力,受到科学精神和科学观念的陶冶和感染;引导学生关注家庭,学校和社会,沟通课堂内外,课本内外和学校内外的联系,开发利用社会现实生活中生动活泼的语文教育资源,树立学生的“大语文”教育观。
2.培养学生的人性。语文教材中无处不存在知识之真、道德之善、艺术之美。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这些渗透着众多情感因素的有利资源,采用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教育,培养学生的情感素质。如人教版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八册《她是我的朋友》中的阮恒献血一事,他明知献血后自己会死去,但为了朋友能活下去,仍然坚持给朋友输血,输血时“他眼睛紧闭着,用牙咬着自己的小拳头,想竭力制止抽泣”,从主人公细微的动作变化中,显露出他的情感的微妙。他这种无私奉献的可贵品质震撼着学生的心灵,影响着学生的情感。再通过学生自演阮恒当时的情景,进一步体会到情感的细腻、真切。学生的体验,为情感的进一步升华奠定了基础,教育也就达到了预定的目的。所以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在教会学生字、词、句、段、篇、章的基础上,让学生通过课文在时空观中获得更清晰的时空感和条理感,获得更清晰的表达人类尤其是中国人最精微美妙的义理与感触,从而具备更完善的思维模式,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培养人性。让学生知道语文是代表高风亮节的“松”“竹”,是代表亲情、乡情的“月亮”“元宵”,是代表民族精神的“黄河”“长城”;是陶渊明的“菊”,曹雪芹的“梦”,是朱自清凝望的“背影”,是史铁生沉思的“地坛”,是人性渗出的露珠,是思想闪耀的光芒。
培养人的自主性、创造性是目前教育的主要任务,是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只要我们不断努力,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发挥学生的个性,为他们提供一片自由的天地,我们就会用教材演绎出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课堂春天,就会培养出一大批适应社会和时代的创造性人才。编辑:蔡扬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