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多中心战略已成为中国城市普遍的空间发展目标.在城市研究越来越关注市民公共活动的趋势下,以兴趣点(POI)为代表的城市大数据能够为公共中心体系演化提供市民为本的研究视角.以中国19座正/副省级城市作为研究对象,利用2008年、2014年和2018年3个年度的POI数据,以及夜间灯光、城市建成区等多源数据,经处理后对城市3级公共中心体系进行识别,并总结其演化特征.结果表明,城市公共中心体系的演化趋势可划分为外接型扩散、组团型扩散、轴线型扩散、圈层型扩散和复合型扩散5种类型.在2008-2018年间,各省级城市
【机 构】
:
上海市城市规划建筑设计工程有限公司,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中心战略已成为中国城市普遍的空间发展目标.在城市研究越来越关注市民公共活动的趋势下,以兴趣点(POI)为代表的城市大数据能够为公共中心体系演化提供市民为本的研究视角.以中国19座正/副省级城市作为研究对象,利用2008年、2014年和2018年3个年度的POI数据,以及夜间灯光、城市建成区等多源数据,经处理后对城市3级公共中心体系进行识别,并总结其演化特征.结果表明,城市公共中心体系的演化趋势可划分为外接型扩散、组团型扩散、轴线型扩散、圈层型扩散和复合型扩散5种类型.在2008-2018年间,各省级城市空间结构多中心程度普遍提高,城市主公共中心在多数城市覆盖范围提升,极化趋势显著,少数城市主中心被取代;各城市中心间距差异逐渐缩小,高密度集聚区呈扁平化分散.基于此,建议下一阶段的总体规划继续以疏解单中心为实施重点,引导已建成城区的公共活动集聚,并树立高密度、功能特色化的公共中心发展导向,引导公共中心体系科学发展.
其他文献
围合式住宅是上海一直以来在”小街区、密路网”导向下力推的住宅空间设计组合创新形式.通过对上海3个建成围合式小区的实施评估,解析围合式住宅这一新的城市空间组织模式在上海推广遇到的现实瓶颈,并结合设计初心回溯,提出规划应”以人为本”,以更包容弹性的视角创新设计管控方法来应对未来发展的不确定性.结合国内外经典案例,从项目选址、规划指标、建筑形态和实施管理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以期为上海实施围合式住宅项目提供借鉴.
人工智能技术正在进入城市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并逐步产生影响,城市规划领域对于人工智能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通过对人工智能发展历史的梳理,发现人工智能概念从提出至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仍将处于”弱”人工智能时代.在此背景下,基于人工智能技术逻辑和未来城市规划案例分析,认为人工智能思想和技术逻辑已经从数字基础建设、智能大脑构建、系统场景应用3方面影响城市规划.继而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趋向,进一步思考城市发展规律、城市规划方式和城市空间体系等未来城市规划思路的转变,城市规划师和城市规划管理者等未来城市规划人的转变,以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关键在于抓住人才、土地、资金这3个要素.乡村规划侧重处理人地关系,通常忽略资金的投入使用测算,导致规划实施走样、落地难.为更好地理解涉农资金的分配和使用问题,分析评价近年来上海市级农村建设资金的拨付额度、使用情况、项目分布和效益.同时点、面结合,通过金山廊下镇、青浦练塘镇、宝山罗泾镇等案例的实证研究,对比分析不同模式资金分配的特征和效果,归纳总结影响财政投入资源配置效率的主要因素,提出政策导向和财政投入的优化策略,重新认知乡村规划对促进涉农资金统筹使用的重要影响,从而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切
高密度人居环境下,儿童接触自然的机会越来越少,继而引发一系列儿童生理和心理问题.儿童学习花园的理论和实践在欧美已进入成熟发展期,而在国内尚处于萌芽阶段.通过国内外文献综述,以及对英美5个成功案例的分析,构建”儿童学习花园”的理论基础,包括概念定义、应用场景和发展特征.对上海5个儿童学习花园实践项目的研究和比较后得出,儿童学习花园的建设发展在国内是可行且可落地的,其符合大城市发展趋势和社会需求,并从规划设计、实施建设、运营管理3个方面提出国内儿童学习花园未来发展的5点建议.
在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上海产业用地绩效亟待提升.重点分析上海现状产业用地的绩效水平,剖析导致低效发展的主要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上海产业用地绩效低于深圳的重要原因在于产业结构存在差异,产业用地的空间利用效率也有待提升,而产业用地政策是造成空间利用率较低的重要原因.建议在相关政策的调整过程中,合理确定产业用地绩效调整目标,制度设计应统筹考虑工业、研发和商办空间的供给,避免政策过度”松绑”,造成”类办公”的大量出现,进一步优化产业用地容积率管控标准,加强部门协同,综合施策.
为贯彻落实新时代城市发展新导向,主动应对百年未有大变局的深度演化,对标最高标准、最好水平,对上海的国际位置和变化情况做出客观的评估分析,以支撑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实施年度监测和实施评估工作.遴选12个具有代表性的全球城市指数,分析各指数报告的考核重点和评价指标.综合历年数据,判断上海在全球城市网络中的位置和相对优势、短板,重点聚焦创新之城、人文之城、生态之城的建设进程.最后,从启发规划和管理工作的角度,提出开展全球城市指数的常态化跟踪研究及提升上海核心功能和城市品质的规划建议.
在城市更新发展新阶段,以”整体保护”为理念导向,选取风貌保护街坊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其作为核心保护对象和城市肌理重要载体在保护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难点,并分析肌理的主要内容构成、典型类型模式、项目组合关系和对新功能的适应能力.最终通过创新肌理保护的方法,创新划定肌理范围,通过多样措施和手法转译肌理特征,融入地区规划和建筑管控,加强管控和实施的衔接,实现历史地区的肌理传承和整体景观格局的保育.
当前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对生态空间提出新的要求.为了在规划层面落实生态保护与修复工作,选取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以下简称”示范区”)为研究对象,借助遥感解译技术,分析示范区生态基底的历史演变,寻找区域的生态问题;通过评价现状生态空间的生境质量,提取核心的生态源地(以下简称”源地”),评估生境的连通性,基于此建立生态空间优化的数学模型,生成生态基质的选地方案以及踏脚石建设的战略点,提升示范区的生境质量,形成生态网络结构.以期为示范区的生境营造和低影响开发提供技术参考,支撑国土空间开发利用决策.
选取上海”向阳花计划”和中大苑花园两个社区微更新改造案例,对其实施效果和居民使用反馈进行跟踪访谈,试图还原从计划提出到施工使用过程中居民、设计师、街道和居委会等不同参与主体的真实反馈,剖析在不同主体的主导下,居民是否主动参与直接决定微更新项目的实施评价结果.政府扮演的角色可以是多样的,有影响力的社区”达人”和强烈的社区认同是促发社区微更新内生力的关键,探讨自下而上社区微更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为微更新实施工作机制的建立提供一手资料.
在高人口密度、高开发容量的TOD社区里,慢行环境的精细化设计充满挑战.斑马线是慢行与机动出行的重叠空间,也是二者路径冲突点所在的空间.它的合理配置与交通安全、步行体验息息相关,然而在慢行系统设计和研究中往往被忽略.以上海市静安寺地铁站周边地区为例,从观察行人过街行为出发,关注过街设施,探索TOD社区这类高开发容量空间范围内慢行环境的精细化设计.同时基于行人出行以最短路径到达目的地的基本需求,构建最短路径识别模型,对TOD社区通勤高峰时段的行人出行路径进行多情景模拟与分析,为斑马线优化区域识别提供定量分析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