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肯德基和莫言有什么特殊关系吗?我想,除了莫言会去吃肯德基,大概不会有特殊的关系。但是前阵子闹南海仲裁案,把二者黏到一起了。
先说肯德基。按照所谓的南海仲裁案的结果,中国的“九段线”主张被判无效。“爱国者”们先是把矛头对准菲律宾,大有一举血洗之势。后来听说是美国人在背后所为,想一举灭掉美利坚,有人就不敢说了。不过,只要“爱国”,招数肯定是有的。于是乎,肯德基大校的麻烦来了,爱国大妈、爱国大爷、爱国青少们,纷纷到肯德基堵门,对食客劝离,辱骂员工,其激愤之情溢于言表,以致一个叫郭元庆的商人到肯德基就餐不得不带一把利斧置于桌前,警示曰:“爱国流氓,胆敢骚扰,来一个砍一个。”他那顿饭吃安生没有?不知道。但肯德基在中国则扎扎实实地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仇视。
再说莫言,莫言同样因为仲裁案而被推上舆论风口,“爱国者”们早就想把汉奸的帽子戴到他头上了,可惜一直火候不到。随着南海仲裁案木槌落下,“爱国者”们终于寻得时机,什么“靠渲染中国人的贫困、落后、丑陋,来迎合西方人的政治标准”,什么所领的不过是“西方反动文人、反革命学者收买走狗和奴才的经费”等,污水尽泼。更有一名延安什么大学的学生,完全一副文革小将派头,将莫言的小说骂得连擦屁股纸都不如,声称,从其“作品中可以看出,你(指莫言)在政治倾向上,在思想意识形态上,在现实生活和人物形象表述上,所竭力宣扬的都是什么货色了,哪有什么正能量可言啊!”“创作的《国酒》貌似反腐败,实则打着反腐旗号,有恃无恐地攻击共产党,诋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如果说现在还会出现犯罪的汉奸文学的话,那就非你的作品莫属了!”貌似莫言足以进入不耻于人类的狗屎堆了。
好一阵子,“爱国者”们情绪大有“久旱逢甘霖”的感觉,极度的亢奋,极度的狂伧,燃点极低,给一点点火星,就足以使他们将无数无辜者“踏上一只脚,让你永世不得翻身”的革命激情点燃。
此时,我不禁回想起当年肯德基进入中国时的情景。首家肯德基于1987年11月12日开张在北京前门大街,媒体是这样报道的:这天,天气很冷,飘着雪花,肯德基店内气氛却火热到极点,外面排的队伍和长龙一样,由于等待的人太多,不得不救助公安人员维持秩序,很多人排队一两个小时才能买到一块原味鸡,可依然兴致盎然。
那场景是不难想像的,我在次年调至北京工作时也见过,但我更对媒体“兴致盎然”四个字的描述感兴趣。它不只是表达了那时中国人对获得一种美味的期待,更表达了对洋人、洋资、洋货等外来事物的欣喜和崇拜。何以如此?闭关锁国太久了,日子太苦了,生活太单调了,也被这个世界抛弃太远了,人们太希望沐浴一下从西洋吹来的风了,太需要洋资本将中国市场激活了。不只是洋食品、洋家电极度受宠,洋企业更是被人青睐,谁要是在外企谋个职,哪怕只是扫厕所,都荣幸得像在宫里做事似的。至于嫁给洋人,更是一些女人梦寐以求和极其羡慕的事情。其间,中美之间亦并非没有摩擦和冲突,比如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被炸、南海撞机导致中国飞行员坠亡。但似乎也没有使得肯德基被围堵,也没有美国货被抵制。这很让人百思不得其解吧。
再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前,国人是多么渴望能得这样一个奖。这个奖的权威性、影响力也太大了,得一回也算是证明咱中国人智商并不低,也让国人在国际上有点面子、骄傲一把。莫言之前的那些年,并非没有获此奖的,只是与政治标准不合,没法提,比如外籍华人,比如台湾人,比如旅居海外的人,得奖也不少,而一旦得了奖,有人也是攥起拳头暗暗高兴——那也毕竟是黑头发、黄皮肤啊!而正宗的中国人莫言的带着“先锋”色彩的故事得奖后,轰动效应不亚于首枚氢弹成功爆炸,多少人像打了鸡血一样兴奋与狂欢——世界终于承认中国文学的地位了,终于承认中国人的智商了,终于TM的可以说“中国人也得过”了。
但中国一些人就这德行,正像鲁迅所揭示的,浅薄、偏狭,容易自我膨胀。怎么说是浅薄、偏狭呢?他们的眼界永远都是义和团的眼界,不只不识西方现代之文明,还以为天下之强非我莫属;不只不识工业文明催生的利器,还总以为自己是刀枪不入金刚不坏之身。与世界共生共赢的理念永远也进不了他的榆木疙瘩。就说那只“啃得鸡”吧,这些人只看到表象,即只看到美资的存在,却无法看到美资在中国创造的就业和利税等效益。砸洋店洋货,不过像有人惹你生气,你就把自家里贴着外人标签的东西砸掉一样,世上还有比这更蠢的蠢货吗?至于自我膨胀,就更是秃头上的虱子了,在“爱国者”们看来,咱今日之中国已不是过去之中国了,“腰杆子”粗了,GDP世界老二了,外贸出口世界第一了,城市比你大了,火车比你快了,载人航天有了,航空母舰有了,还有什么“煞手锏”武器也有了,老子就是和过去不一样了,你美国佬等能算什么球玩艺儿?他们完全忘记了当年哭着喊着让外国人揣着资金和技术进来扶持一把的乞求和渴望,完全是一副翻脸不认人的嘴脸。
而对于莫言呢,他们抱的是同样态度,没有得诺奖时候,比孙子还孙子地乖顺地期待着巴望着,总想让中国人尝一口以抚平心中久久的痛。终于,有了莫言获奖的那一天,不只是作者一下子被捧上了天,就连作者高密老宅子的砖头都被人抠光了,要把砖头带回家沾沾这文气,让子子孙孙多点文才。如今,不仅文学奖得到了,医学或生理学奖也得到了,诺贝尔奖的滋味咱尝过了。接下来是什么感觉呢?娘稀匹,也就这么回事,老子不稀罕了。于是“爱国者”开始所谓的“反思”了,看获奖者有没有里通外国,看颁奖者没有政治偏见,看拥趸者是不是怀汉奸心理。就是这么一点气量,就是这样的自满自足,就是如此地翻脸不认人。
或曰,敢于否定是一种自信。我不否认人要有点自信,但贫穷时装孙子,有钱了当老子,得不到时是孙子,得到后比老子还老子,目空四海、忘恩负义,那叫自信吗?那叫小人得志、瓦釜雷鸣。真正自信的人,是记住过往的人,是知道感恩的人,是包容世界的人,是兼容并蓄的人。孔子说:“不知礼,无以立也。”你如此的无礼、如此的偏狭,如此翻云覆雨,连立都立不起来,还谈什么自信?
偏狭,也就是气量。很多中国人的胸怀就是王朔小说里写的“过把瘾就死”的气量。只要浅尝辄止地尝到了,“曾经有过了”,就满足了,就开始诋毁了,就可以砸掉了,就可以与天下为敌了。中国,按官媒说法虽然即将进入全面小康社会,但国人的素养与建造一个文明的国度实在相距甚远。
我不相信什么南海仲裁案,那是很扯蛋的事;我也不觉得莫言的作品完美无缺,那是做不到的。但由此引出的“爱国者”的表演,则赤裸地暴露了国人的德行。当下,奥运会正在巴西举行,已有多少人失去对它的热情,原因也是“我们办过了”。
先说肯德基。按照所谓的南海仲裁案的结果,中国的“九段线”主张被判无效。“爱国者”们先是把矛头对准菲律宾,大有一举血洗之势。后来听说是美国人在背后所为,想一举灭掉美利坚,有人就不敢说了。不过,只要“爱国”,招数肯定是有的。于是乎,肯德基大校的麻烦来了,爱国大妈、爱国大爷、爱国青少们,纷纷到肯德基堵门,对食客劝离,辱骂员工,其激愤之情溢于言表,以致一个叫郭元庆的商人到肯德基就餐不得不带一把利斧置于桌前,警示曰:“爱国流氓,胆敢骚扰,来一个砍一个。”他那顿饭吃安生没有?不知道。但肯德基在中国则扎扎实实地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仇视。
再说莫言,莫言同样因为仲裁案而被推上舆论风口,“爱国者”们早就想把汉奸的帽子戴到他头上了,可惜一直火候不到。随着南海仲裁案木槌落下,“爱国者”们终于寻得时机,什么“靠渲染中国人的贫困、落后、丑陋,来迎合西方人的政治标准”,什么所领的不过是“西方反动文人、反革命学者收买走狗和奴才的经费”等,污水尽泼。更有一名延安什么大学的学生,完全一副文革小将派头,将莫言的小说骂得连擦屁股纸都不如,声称,从其“作品中可以看出,你(指莫言)在政治倾向上,在思想意识形态上,在现实生活和人物形象表述上,所竭力宣扬的都是什么货色了,哪有什么正能量可言啊!”“创作的《国酒》貌似反腐败,实则打着反腐旗号,有恃无恐地攻击共产党,诋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如果说现在还会出现犯罪的汉奸文学的话,那就非你的作品莫属了!”貌似莫言足以进入不耻于人类的狗屎堆了。
好一阵子,“爱国者”们情绪大有“久旱逢甘霖”的感觉,极度的亢奋,极度的狂伧,燃点极低,给一点点火星,就足以使他们将无数无辜者“踏上一只脚,让你永世不得翻身”的革命激情点燃。
此时,我不禁回想起当年肯德基进入中国时的情景。首家肯德基于1987年11月12日开张在北京前门大街,媒体是这样报道的:这天,天气很冷,飘着雪花,肯德基店内气氛却火热到极点,外面排的队伍和长龙一样,由于等待的人太多,不得不救助公安人员维持秩序,很多人排队一两个小时才能买到一块原味鸡,可依然兴致盎然。
那场景是不难想像的,我在次年调至北京工作时也见过,但我更对媒体“兴致盎然”四个字的描述感兴趣。它不只是表达了那时中国人对获得一种美味的期待,更表达了对洋人、洋资、洋货等外来事物的欣喜和崇拜。何以如此?闭关锁国太久了,日子太苦了,生活太单调了,也被这个世界抛弃太远了,人们太希望沐浴一下从西洋吹来的风了,太需要洋资本将中国市场激活了。不只是洋食品、洋家电极度受宠,洋企业更是被人青睐,谁要是在外企谋个职,哪怕只是扫厕所,都荣幸得像在宫里做事似的。至于嫁给洋人,更是一些女人梦寐以求和极其羡慕的事情。其间,中美之间亦并非没有摩擦和冲突,比如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被炸、南海撞机导致中国飞行员坠亡。但似乎也没有使得肯德基被围堵,也没有美国货被抵制。这很让人百思不得其解吧。
再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前,国人是多么渴望能得这样一个奖。这个奖的权威性、影响力也太大了,得一回也算是证明咱中国人智商并不低,也让国人在国际上有点面子、骄傲一把。莫言之前的那些年,并非没有获此奖的,只是与政治标准不合,没法提,比如外籍华人,比如台湾人,比如旅居海外的人,得奖也不少,而一旦得了奖,有人也是攥起拳头暗暗高兴——那也毕竟是黑头发、黄皮肤啊!而正宗的中国人莫言的带着“先锋”色彩的故事得奖后,轰动效应不亚于首枚氢弹成功爆炸,多少人像打了鸡血一样兴奋与狂欢——世界终于承认中国文学的地位了,终于承认中国人的智商了,终于TM的可以说“中国人也得过”了。
但中国一些人就这德行,正像鲁迅所揭示的,浅薄、偏狭,容易自我膨胀。怎么说是浅薄、偏狭呢?他们的眼界永远都是义和团的眼界,不只不识西方现代之文明,还以为天下之强非我莫属;不只不识工业文明催生的利器,还总以为自己是刀枪不入金刚不坏之身。与世界共生共赢的理念永远也进不了他的榆木疙瘩。就说那只“啃得鸡”吧,这些人只看到表象,即只看到美资的存在,却无法看到美资在中国创造的就业和利税等效益。砸洋店洋货,不过像有人惹你生气,你就把自家里贴着外人标签的东西砸掉一样,世上还有比这更蠢的蠢货吗?至于自我膨胀,就更是秃头上的虱子了,在“爱国者”们看来,咱今日之中国已不是过去之中国了,“腰杆子”粗了,GDP世界老二了,外贸出口世界第一了,城市比你大了,火车比你快了,载人航天有了,航空母舰有了,还有什么“煞手锏”武器也有了,老子就是和过去不一样了,你美国佬等能算什么球玩艺儿?他们完全忘记了当年哭着喊着让外国人揣着资金和技术进来扶持一把的乞求和渴望,完全是一副翻脸不认人的嘴脸。
而对于莫言呢,他们抱的是同样态度,没有得诺奖时候,比孙子还孙子地乖顺地期待着巴望着,总想让中国人尝一口以抚平心中久久的痛。终于,有了莫言获奖的那一天,不只是作者一下子被捧上了天,就连作者高密老宅子的砖头都被人抠光了,要把砖头带回家沾沾这文气,让子子孙孙多点文才。如今,不仅文学奖得到了,医学或生理学奖也得到了,诺贝尔奖的滋味咱尝过了。接下来是什么感觉呢?娘稀匹,也就这么回事,老子不稀罕了。于是“爱国者”开始所谓的“反思”了,看获奖者有没有里通外国,看颁奖者没有政治偏见,看拥趸者是不是怀汉奸心理。就是这么一点气量,就是这样的自满自足,就是如此地翻脸不认人。
或曰,敢于否定是一种自信。我不否认人要有点自信,但贫穷时装孙子,有钱了当老子,得不到时是孙子,得到后比老子还老子,目空四海、忘恩负义,那叫自信吗?那叫小人得志、瓦釜雷鸣。真正自信的人,是记住过往的人,是知道感恩的人,是包容世界的人,是兼容并蓄的人。孔子说:“不知礼,无以立也。”你如此的无礼、如此的偏狭,如此翻云覆雨,连立都立不起来,还谈什么自信?
偏狭,也就是气量。很多中国人的胸怀就是王朔小说里写的“过把瘾就死”的气量。只要浅尝辄止地尝到了,“曾经有过了”,就满足了,就开始诋毁了,就可以砸掉了,就可以与天下为敌了。中国,按官媒说法虽然即将进入全面小康社会,但国人的素养与建造一个文明的国度实在相距甚远。
我不相信什么南海仲裁案,那是很扯蛋的事;我也不觉得莫言的作品完美无缺,那是做不到的。但由此引出的“爱国者”的表演,则赤裸地暴露了国人的德行。当下,奥运会正在巴西举行,已有多少人失去对它的热情,原因也是“我们办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