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民间歌谣属于传统文化的一个分支,应予以关注和保护。匈牙利音乐教育家、作曲家和民间歌谣收集者柯达伊·佐尔丹曾说,幼儿期是音乐教育的关键期。民间歌谣中蕴含着我国劳动人民的优秀品质和生活情趣,生动有趣的民间歌谣教育有利于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将民间歌谣渗透到幼儿园音乐教育中,一方面可以传承弘扬传统音乐文化,同时还能在美与爱的教育中培养幼儿对民间歌谣的热爱,丰富音乐教育的内容,对逐步完善以我国民族音乐为主体的民族教育体系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幼儿园;艺术教育;运用民间歌谣
引言
民间歌谣作为人民群众智慧的结晶,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通过在幼儿园艺术教学当中应用民间歌谣,能够从根本上提升幼儿音乐审美和创造能力,促进幼儿全方面发展。作为幼儿教学机构,应认识到这一教学手段的重要性,积极应用民间歌谣作为教学工具,为幼儿在未来的音乐水平全面提升打下良好基础。
一、幼儿园艺术教育当中,民间歌谣的应用价值研究
(一)具有提高幼儿音乐审美能力的价值
音乐审美能力在音乐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通过建立良好的音乐审美能力,有利于儿童综合素质的发展,促进儿童今后在音乐上取得成绩。美感不是一种只有直接接触审美对象或观察审美对象的外在特征才能产生的愉悦感。音乐的美感需要孩子们的想象力。在听音乐的过程中,孩子们对歌曲的歌词和音乐有一种感觉,通过想象在脑海中形成一幅美丽的画面。民歌可以通过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创作出内涵丰富的文字和音乐,可以更好地提高儿童的音乐审美能力。
(二)具有提高幼儿音乐创造能力的价值
幼儿的一个特点是想象力丰富。同时,也是孩子们提高和加强想象力的最佳时机。教师可以用民歌来激励学生,让孩子们在良好的音乐氛围中提高想象力。良好的想象力是创造力的基础,因此儿童的深化应该结合多种渠道,获得能够激发儿童想象力的民歌,从而有效地提高儿童的音乐创造力。通过播放不同种类的民歌给孩子听,也有利于在学生心目中形成碰撞,使学生更好地了解我国的多元文化和民族特色,今后音乐创作可以更好地融入生活。
(三)具有提高幼儿音乐感知能力的价值
音乐感知能力是一种能够直接作用于个体感官,引起的一系列心理变化。引言感知能力是审美能力建设的基础。引言感知能力的建立需要大量音乐作为积累,并且不断在学习和生活当中得以丰富,经过沉淀,才能形成较好的音乐感知能力。而民间歌谣的丰富性刚好能给幼儿艺术教育提供更为丰富的资源,让学生对各种不同的民间歌谣进行感知,能够有效提高音乐教学水平。
二、幼儿园艺术教育中民间歌谣的运用路径
(一)以游戏化教学方式加强幼儿理解
游戏是孩子们学习的最好方式。它不仅能增强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还能提高孩子们的参与度和理解力,为民间音乐学习带来更好的学习效果。在儿童民族音乐教育中,游戏是为了促进教学目的的实现。它真正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学习,在学习中玩耍,释放他们的天性,同时开展音乐教育,促进他们健康成长。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将游戏与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孩子们只玩而不教是没有意义的。孩子们只教而不玩游戏是不有趣的。只有游戏与教学有机结合,教师才能更好地促进教与学目标的实现,帮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例如,当孩子们接受音乐节奏和节奏的训练时,他们可以通过拍手和跺脚来跟随音乐的节奏和节奏。这样一个简单的小游戏,既符合孩子们热爱运动的特点,又增加了学习的兴趣,达到了教学的目的。
(二)积极争取家长的配合
家长的配合将直接影响到民歌融入儿童游戏活动的效果。父母和孩子的活动对孩子的父母来说并不新鲜。教师应邀请幼儿家长参与将民歌融入幼儿游戏活动的实践,使幼儿园与家长有效合作,不断提高亲子活动的实效性。因为很多孩子的家长都熟悉民歌,家长和老师的密切配合,参与融合民歌的儿童游戏活动,可以提高活动的效果,帮助家长把传承民族文化的理念灌输给孩子。一般来说,教师在开展儿童游戏活动时,必须正确认识民歌与游戏相结合的重要性,改进传统的教学方法,有效地帮助儿童身心发展,提高儿童的综合素质。民歌作为中国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幼儿教育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需要积极搜集适合孩子的民歌,并进一步获得家长的配合,才能有效提高游戏活动对孩子的积极影响。
(三)选取优秀的民间歌谣内容融入教学
要将民歌融入幼儿园音乐教育,必须合理选择教学内容。首先,我们可以选择贴近儿童生活实际的民歌。幼儿期的生活经历大多是通过观察生活或从日常生活中获得的。生活民歌的内容有助于儿童快速理解其内涵,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有助于儿童加深印象。这样,既能在轻松的氛围中积极吸收音乐知识,又能提高儿童的情感认知、身心健康和价值观。其次,根据学生的兴趣,选择民歌教学的内容。儿童对知识的认知能力有限。如果他们想专注于音乐课,就必须选择他们感兴趣的教学内容。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仔细观察儿童的课堂状态,记录儿童的兴趣倾向。同时,教师要根据孩子的心理特点,创新教学方法,以孩子们感兴趣的方式讲授民歌。另外,由于大多数孩子平时不接触民歌,為了提高孩子的兴趣,老师还可以创新音乐内容,吸引孩子自主参与民歌的学习。最后,教师要选择经典民歌来传承民俗文化。民歌的精神价值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儿童的思维。儿童音乐教育属于基础音乐教育,教学内容的选择应立足于本土和经典。在课堂活动中,要巧妙地结合各种民歌进行教学,让孩子们感受到民歌艺术在美育中的影响,引导孩子们的内在发展走向真善美的方向。
结束语
民间歌谣教学融入幼儿音乐课堂,不仅能给音乐课堂注入新鲜活力,而且让教师和幼儿都成为传播和弘扬民间歌谣的重要使者,其意义非同一般。加大对民间歌谣学习的力度,培养人们对民间歌谣的深厚兴趣,应从幼儿基础教育入手。传递中国民间音乐文化,是每一位在幼儿教学一线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未来国际音乐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
参考文献
[1]韩慧峰.探究幼儿园艺术教育中运用民间歌谣的价值[J].课程教育研究,2017(50):215.
[2]朱继红.幼儿园如何开展民间工艺美术欣赏活动[J].文化产业,2017(23):58-57.
[3]张秋丽.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渗透民间艺术文化的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7(45):7.
[4]徐向前.民间资源融入幼儿园艺术教育活动的价值分析[J].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7,37(05):77-80.
关键词:幼儿园;艺术教育;运用民间歌谣
引言
民间歌谣作为人民群众智慧的结晶,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通过在幼儿园艺术教学当中应用民间歌谣,能够从根本上提升幼儿音乐审美和创造能力,促进幼儿全方面发展。作为幼儿教学机构,应认识到这一教学手段的重要性,积极应用民间歌谣作为教学工具,为幼儿在未来的音乐水平全面提升打下良好基础。
一、幼儿园艺术教育当中,民间歌谣的应用价值研究
(一)具有提高幼儿音乐审美能力的价值
音乐审美能力在音乐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通过建立良好的音乐审美能力,有利于儿童综合素质的发展,促进儿童今后在音乐上取得成绩。美感不是一种只有直接接触审美对象或观察审美对象的外在特征才能产生的愉悦感。音乐的美感需要孩子们的想象力。在听音乐的过程中,孩子们对歌曲的歌词和音乐有一种感觉,通过想象在脑海中形成一幅美丽的画面。民歌可以通过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创作出内涵丰富的文字和音乐,可以更好地提高儿童的音乐审美能力。
(二)具有提高幼儿音乐创造能力的价值
幼儿的一个特点是想象力丰富。同时,也是孩子们提高和加强想象力的最佳时机。教师可以用民歌来激励学生,让孩子们在良好的音乐氛围中提高想象力。良好的想象力是创造力的基础,因此儿童的深化应该结合多种渠道,获得能够激发儿童想象力的民歌,从而有效地提高儿童的音乐创造力。通过播放不同种类的民歌给孩子听,也有利于在学生心目中形成碰撞,使学生更好地了解我国的多元文化和民族特色,今后音乐创作可以更好地融入生活。
(三)具有提高幼儿音乐感知能力的价值
音乐感知能力是一种能够直接作用于个体感官,引起的一系列心理变化。引言感知能力是审美能力建设的基础。引言感知能力的建立需要大量音乐作为积累,并且不断在学习和生活当中得以丰富,经过沉淀,才能形成较好的音乐感知能力。而民间歌谣的丰富性刚好能给幼儿艺术教育提供更为丰富的资源,让学生对各种不同的民间歌谣进行感知,能够有效提高音乐教学水平。
二、幼儿园艺术教育中民间歌谣的运用路径
(一)以游戏化教学方式加强幼儿理解
游戏是孩子们学习的最好方式。它不仅能增强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还能提高孩子们的参与度和理解力,为民间音乐学习带来更好的学习效果。在儿童民族音乐教育中,游戏是为了促进教学目的的实现。它真正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学习,在学习中玩耍,释放他们的天性,同时开展音乐教育,促进他们健康成长。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将游戏与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孩子们只玩而不教是没有意义的。孩子们只教而不玩游戏是不有趣的。只有游戏与教学有机结合,教师才能更好地促进教与学目标的实现,帮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例如,当孩子们接受音乐节奏和节奏的训练时,他们可以通过拍手和跺脚来跟随音乐的节奏和节奏。这样一个简单的小游戏,既符合孩子们热爱运动的特点,又增加了学习的兴趣,达到了教学的目的。
(二)积极争取家长的配合
家长的配合将直接影响到民歌融入儿童游戏活动的效果。父母和孩子的活动对孩子的父母来说并不新鲜。教师应邀请幼儿家长参与将民歌融入幼儿游戏活动的实践,使幼儿园与家长有效合作,不断提高亲子活动的实效性。因为很多孩子的家长都熟悉民歌,家长和老师的密切配合,参与融合民歌的儿童游戏活动,可以提高活动的效果,帮助家长把传承民族文化的理念灌输给孩子。一般来说,教师在开展儿童游戏活动时,必须正确认识民歌与游戏相结合的重要性,改进传统的教学方法,有效地帮助儿童身心发展,提高儿童的综合素质。民歌作为中国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幼儿教育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需要积极搜集适合孩子的民歌,并进一步获得家长的配合,才能有效提高游戏活动对孩子的积极影响。
(三)选取优秀的民间歌谣内容融入教学
要将民歌融入幼儿园音乐教育,必须合理选择教学内容。首先,我们可以选择贴近儿童生活实际的民歌。幼儿期的生活经历大多是通过观察生活或从日常生活中获得的。生活民歌的内容有助于儿童快速理解其内涵,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有助于儿童加深印象。这样,既能在轻松的氛围中积极吸收音乐知识,又能提高儿童的情感认知、身心健康和价值观。其次,根据学生的兴趣,选择民歌教学的内容。儿童对知识的认知能力有限。如果他们想专注于音乐课,就必须选择他们感兴趣的教学内容。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仔细观察儿童的课堂状态,记录儿童的兴趣倾向。同时,教师要根据孩子的心理特点,创新教学方法,以孩子们感兴趣的方式讲授民歌。另外,由于大多数孩子平时不接触民歌,為了提高孩子的兴趣,老师还可以创新音乐内容,吸引孩子自主参与民歌的学习。最后,教师要选择经典民歌来传承民俗文化。民歌的精神价值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儿童的思维。儿童音乐教育属于基础音乐教育,教学内容的选择应立足于本土和经典。在课堂活动中,要巧妙地结合各种民歌进行教学,让孩子们感受到民歌艺术在美育中的影响,引导孩子们的内在发展走向真善美的方向。
结束语
民间歌谣教学融入幼儿音乐课堂,不仅能给音乐课堂注入新鲜活力,而且让教师和幼儿都成为传播和弘扬民间歌谣的重要使者,其意义非同一般。加大对民间歌谣学习的力度,培养人们对民间歌谣的深厚兴趣,应从幼儿基础教育入手。传递中国民间音乐文化,是每一位在幼儿教学一线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未来国际音乐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
参考文献
[1]韩慧峰.探究幼儿园艺术教育中运用民间歌谣的价值[J].课程教育研究,2017(50):215.
[2]朱继红.幼儿园如何开展民间工艺美术欣赏活动[J].文化产业,2017(23):58-57.
[3]张秋丽.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渗透民间艺术文化的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7(45):7.
[4]徐向前.民间资源融入幼儿园艺术教育活动的价值分析[J].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7,37(05):77-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