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学生为本”作为目前现代化教育的重要教学理念,是在“以人为本”教学理念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高校会计教学也不例外。在高校会计教学改革工作中,教师需要坚持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对原有教学计划以及教学理念进行转变,重视学生自身的学习需求,让学生更容易接受知识的传授。本文主要就“学生为本”理念下的高校会计教学改革展开详细论述。
关键词:学生为本;高校会计;教学改革
在“学生为本”高校会计教学改革过程中,高校必须要从教学态度上实施改变,在确保教师行为规范的基础上,采用科学化的教学方式,做到与时俱进,积极开展高校会计教育教学工作,将会计教学改革作为高校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从根本上提升高校教育教学水平。
一、“学生为本”理念下高校会计教学改革重要性
高校会计教学工作改革期间,首要工作是要保证每位学生都可以学好会计知识,从而使学生在会计学科上的专业性得到不断提升,更好地为社会培养出大量高素质以及高能力的会计人才[1]。但是从现阶段的教学工作来看,高校会计教学仍旧采用传统化的教学方法,实施理论灌输方式,难以使会计专业学生有效融入到日常会计学习中去,不能够保证学生在学习期间得到充足的参与感,进而抑制了学生在会计学习上的热情,若长时间得不到改革,则势必会影响到会计教学效果[2]。借助高校会计教学改革,树立学生为本教学理念,为学生营造开放性课堂学习环境,可以充分激发学生潜能,促进教学模式的改变,大大激发学生自身的学习兴趣,确保每位学生都可以主动参与到实际学习活动中,加强对相关会计问题的自主化思考及讨论,使学生更加深入地感受会计学习的乐趣,强化理论与实践学习,提升高校会计教学效果。
二、高校会计教学现状
(一)自主思维能力不足
从某种程度上讲,自主思维能力属于会计行业人员的重要思维能力,同时也是职业发展思维之一。从高校会计教学实际情况出发,教师对于会计学生自主思维开发的重视度不够,没有有效手段来培养学生的自主思维,难以使学生具备这种思维方式。与此同时,目前高校会计教学以理论知识教学为主,容易使学生陷入学习困境,造成理论知识学习持久性相对较差。特别是在经济发展相对快速的今天,大量新的会计理论已经被发现以及被挖掘,从而使会计专业学生面临着更大的学习压力,若是不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自主思维模式,则学生难以实现新旧会计知识的融会贯通,最终陷入知识学习困境,影响学习效果。
(二)自主理解能力不足
会计专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骨架,同时也是经济市场发展过程中的命脉,实际上所有会计理论以及知识都会被应用到现实社会发展中。因此,在高校会计教学期间,要求学生在充分掌握理论知识的过程中,掌握自主理解能力,形成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为今后工作奠定良好基础[3]。然而,目前很多高校会计专业学生理解体系相对不成熟,教师也不可能将每个知识要点都在课堂上实施重点讲解,所以说教师在日常教学期间,必须要注重学生在自主理解能力方面的培养,让学生能够主动探索新知识。
(三)教学模式较为单一
教学模式属于老师课堂教学的重要输出模式,教学模式的差异化会对教学质量产生不同程度上的影响。从现有高校会计教学工作出发,教学模式相对单一的问题是普遍存在的,一些教师过于重视理论知识教学,实践活动少,从而使学生的知识掌握仅仅停留在文字上,不能够对知识运用进行大力拓展,不利于学生的会计学习。
三、“学生为本”理念下高校会计教学改革措施
(一)会计教学应重视学生主体地位
高校会计教学改革期间,会计教师应该将自己的主导作用以及学生的主体作用实施有机结合,使教师在讲授的同时实现学生自主化探究学习。具体来说,在高校会计教学过程中,借助情景教学方法,能够彻底打破传统的一问一答方式,让教师转变教学习惯,学会引导学生实施自主学习,掌握会计学习的主动权[4]。比如,高校会计教师在进行会计偿债基金知识讲解的时候,借助场景创设,假设一名同学大一的时候要在银行存储八千元,并将其作为毕业之后的创业资金,存款的时候年利率是3%,那么这位同学一年之内需要存入多少钱于银行内呢?凭借这个情景有效设置问题,起到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的作用,整个过程中,不仅可以充分体现学生自身的主体地位,还可以帮助学生培养通过情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增强自身的探究能力以及解决问题能力。
(二)会计教学应遵循因材施教原则
高校会计教育教学改革工作中,教师不仅要重视会计学生专业素养培养,而且要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大大提升会计专业教学的针对性。从某种程度上讲,高校中每位学生的实际生活环境、学习能力以及人际关系是存在较大差异性的,从而造成同样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学习效果是大大不同的,为了提升实际教学效果,教师应该考虑学生个体化差异,强化教师与学生间的密切沟通与交流,能够真正了解学生专长以及缺点,学会运用平等态度看待每位学生的会计学习行为。会计教学期间,教师需要对实际教学内容实施科学化的具体划分,针对教学题目难易程度采用递进的方式进行设计,结合不同能力学生采用不同教学模式。具体来说,若学生的学习能力相对较差,则教师需要加大辅导力度,让学生在了解自身缺点的基础上,针对不足及时改正,帮助学生自主解决学习期间遇到的问题[5]。需要注意的是面對能力相对较差的学生,教师应以平和心态给予鼓励,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整个教学过程中,高校会计教师还应该引导学生积极讨论问题,让学生具备足够的学习主动权。比如,会计教师在进行股利政策知识教学的时候,应安排学生开展分组讨论,组织辩论活动,让学生在实际学习中展现自己的价值,发挥主动性。
(三)强化实践教学
实际上,高校会计教师想要让学生在较短时间内理解相关的会计理论知识,一个最好的方法就是为学生创造实践学习的氛围。具体来说,高校会计教师可以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理论试验,指导学生进行试验操作,进一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认知[6]。整个过程中需要值得注意的就是试验内容不仅要突出单项实践的特点,而且要具备课外拓展性,充分激发高校学生的好奇心,确保其自主开展课外实践活动,完成实践操作流程。
结语:
学生为本的高校会计教学改革工作,要求将学生需求放置到首要位置,充分发挥学生在整个教学活动中的主体性地位,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化差异与内心的情感因素,借助科学化的措施确保学生可以具备较强的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提升高校培养高素质以及高能力会计人才的水平。此外,会计专业属于高校教学工作的重要学科,既要侧重理论教学,又要重视实践操作,综合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促进高校会计教育教学工作健康有序发展。
参考文献:
[1]涂浩冬.“学生为本”理念下的高校会计教学改革[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19(12):184.
[2]王庆友.论“学生为本”理念下的高校会计教学改革[J].现代营销(经营版),2019(09):248.
[3]赵丽君.“学生为本”理念下的高校会计教学改革分析[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7(11):45.
[4]蔡琼.学生为本思想下的高校会计教学改革模式研究[J].知识经济,2017(12):150-151.
[5]何菊英.探析“学生为本”理念下的高校会计教学改革[J].现代经济信息,2017(09):395-396.
[6]陈沉.“以学生为本”理念下开放教育会计教学改革与创新的研究——基于财务管理课程教学[J].财会学习,2016(23):210-211.
关键词:学生为本;高校会计;教学改革
在“学生为本”高校会计教学改革过程中,高校必须要从教学态度上实施改变,在确保教师行为规范的基础上,采用科学化的教学方式,做到与时俱进,积极开展高校会计教育教学工作,将会计教学改革作为高校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从根本上提升高校教育教学水平。
一、“学生为本”理念下高校会计教学改革重要性
高校会计教学工作改革期间,首要工作是要保证每位学生都可以学好会计知识,从而使学生在会计学科上的专业性得到不断提升,更好地为社会培养出大量高素质以及高能力的会计人才[1]。但是从现阶段的教学工作来看,高校会计教学仍旧采用传统化的教学方法,实施理论灌输方式,难以使会计专业学生有效融入到日常会计学习中去,不能够保证学生在学习期间得到充足的参与感,进而抑制了学生在会计学习上的热情,若长时间得不到改革,则势必会影响到会计教学效果[2]。借助高校会计教学改革,树立学生为本教学理念,为学生营造开放性课堂学习环境,可以充分激发学生潜能,促进教学模式的改变,大大激发学生自身的学习兴趣,确保每位学生都可以主动参与到实际学习活动中,加强对相关会计问题的自主化思考及讨论,使学生更加深入地感受会计学习的乐趣,强化理论与实践学习,提升高校会计教学效果。
二、高校会计教学现状
(一)自主思维能力不足
从某种程度上讲,自主思维能力属于会计行业人员的重要思维能力,同时也是职业发展思维之一。从高校会计教学实际情况出发,教师对于会计学生自主思维开发的重视度不够,没有有效手段来培养学生的自主思维,难以使学生具备这种思维方式。与此同时,目前高校会计教学以理论知识教学为主,容易使学生陷入学习困境,造成理论知识学习持久性相对较差。特别是在经济发展相对快速的今天,大量新的会计理论已经被发现以及被挖掘,从而使会计专业学生面临着更大的学习压力,若是不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自主思维模式,则学生难以实现新旧会计知识的融会贯通,最终陷入知识学习困境,影响学习效果。
(二)自主理解能力不足
会计专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骨架,同时也是经济市场发展过程中的命脉,实际上所有会计理论以及知识都会被应用到现实社会发展中。因此,在高校会计教学期间,要求学生在充分掌握理论知识的过程中,掌握自主理解能力,形成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为今后工作奠定良好基础[3]。然而,目前很多高校会计专业学生理解体系相对不成熟,教师也不可能将每个知识要点都在课堂上实施重点讲解,所以说教师在日常教学期间,必须要注重学生在自主理解能力方面的培养,让学生能够主动探索新知识。
(三)教学模式较为单一
教学模式属于老师课堂教学的重要输出模式,教学模式的差异化会对教学质量产生不同程度上的影响。从现有高校会计教学工作出发,教学模式相对单一的问题是普遍存在的,一些教师过于重视理论知识教学,实践活动少,从而使学生的知识掌握仅仅停留在文字上,不能够对知识运用进行大力拓展,不利于学生的会计学习。
三、“学生为本”理念下高校会计教学改革措施
(一)会计教学应重视学生主体地位
高校会计教学改革期间,会计教师应该将自己的主导作用以及学生的主体作用实施有机结合,使教师在讲授的同时实现学生自主化探究学习。具体来说,在高校会计教学过程中,借助情景教学方法,能够彻底打破传统的一问一答方式,让教师转变教学习惯,学会引导学生实施自主学习,掌握会计学习的主动权[4]。比如,高校会计教师在进行会计偿债基金知识讲解的时候,借助场景创设,假设一名同学大一的时候要在银行存储八千元,并将其作为毕业之后的创业资金,存款的时候年利率是3%,那么这位同学一年之内需要存入多少钱于银行内呢?凭借这个情景有效设置问题,起到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的作用,整个过程中,不仅可以充分体现学生自身的主体地位,还可以帮助学生培养通过情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增强自身的探究能力以及解决问题能力。
(二)会计教学应遵循因材施教原则
高校会计教育教学改革工作中,教师不仅要重视会计学生专业素养培养,而且要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大大提升会计专业教学的针对性。从某种程度上讲,高校中每位学生的实际生活环境、学习能力以及人际关系是存在较大差异性的,从而造成同样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学习效果是大大不同的,为了提升实际教学效果,教师应该考虑学生个体化差异,强化教师与学生间的密切沟通与交流,能够真正了解学生专长以及缺点,学会运用平等态度看待每位学生的会计学习行为。会计教学期间,教师需要对实际教学内容实施科学化的具体划分,针对教学题目难易程度采用递进的方式进行设计,结合不同能力学生采用不同教学模式。具体来说,若学生的学习能力相对较差,则教师需要加大辅导力度,让学生在了解自身缺点的基础上,针对不足及时改正,帮助学生自主解决学习期间遇到的问题[5]。需要注意的是面對能力相对较差的学生,教师应以平和心态给予鼓励,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整个教学过程中,高校会计教师还应该引导学生积极讨论问题,让学生具备足够的学习主动权。比如,会计教师在进行股利政策知识教学的时候,应安排学生开展分组讨论,组织辩论活动,让学生在实际学习中展现自己的价值,发挥主动性。
(三)强化实践教学
实际上,高校会计教师想要让学生在较短时间内理解相关的会计理论知识,一个最好的方法就是为学生创造实践学习的氛围。具体来说,高校会计教师可以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理论试验,指导学生进行试验操作,进一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认知[6]。整个过程中需要值得注意的就是试验内容不仅要突出单项实践的特点,而且要具备课外拓展性,充分激发高校学生的好奇心,确保其自主开展课外实践活动,完成实践操作流程。
结语:
学生为本的高校会计教学改革工作,要求将学生需求放置到首要位置,充分发挥学生在整个教学活动中的主体性地位,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化差异与内心的情感因素,借助科学化的措施确保学生可以具备较强的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提升高校培养高素质以及高能力会计人才的水平。此外,会计专业属于高校教学工作的重要学科,既要侧重理论教学,又要重视实践操作,综合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促进高校会计教育教学工作健康有序发展。
参考文献:
[1]涂浩冬.“学生为本”理念下的高校会计教学改革[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19(12):184.
[2]王庆友.论“学生为本”理念下的高校会计教学改革[J].现代营销(经营版),2019(09):248.
[3]赵丽君.“学生为本”理念下的高校会计教学改革分析[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7(11):45.
[4]蔡琼.学生为本思想下的高校会计教学改革模式研究[J].知识经济,2017(12):150-151.
[5]何菊英.探析“学生为本”理念下的高校会计教学改革[J].现代经济信息,2017(09):395-396.
[6]陈沉.“以学生为本”理念下开放教育会计教学改革与创新的研究——基于财务管理课程教学[J].财会学习,2016(23):21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