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凡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工作的老师们可能都有这样一种感受:现在学生习作,越到高年级,越怕写作文。随着知识、阅历的丰富,原则上应该是越到高年级习作水平越高才是呀!怎么变成越到高年级却越怕写作文了?甚至有些孩子写的作文象记流水账似的,让人读来索然无味。作为多年的小学语文教师,我时常在想:怎样提高低年级小学生的语言积累,为其中、高年级习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呢?在教学中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低年级语言文字积累的教学:
一、重视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进行语言积累
1、首先从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入手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我们低年级的老师能让一年级的小孩子一上学就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从小就培养他们学习语言的强烈求知欲,养成良好的学习语文的兴趣,对孩子们来说,将会受益终生。
低年级孩子最大的特点是好说好动,教学中我们就利用这一特点来引导他们的好学乐学。从入学开始,就有意识的对学生进行词句训练。新教材都配有精美的图片,这在学习拼音、识字时使枯燥的教学变的丰富多彩。在教学拼音时先利用彩图让学生练习把图中的内容用自己的语言表述清楚,然后再拼读拼音。这比单调的反复的读拼音更能提高孩子们的学习兴趣。低年级的孩子善于表现自己都争着说,并且争取说得比前边的孩子说的更好。这样就达到了对孩子们的语言积累训练的目的。开始要求利用词语表述,逐渐连词成句,然后连句成段。长期训练孩子们语言得到不同程度的积累。
2、朗读教学是语言积累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朗读作为语言的桥梁,把作家的文学作品用有声语言表达出来,绘声绘色地传达给听众,使其受到感染,达到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人的境界。一个语文老师如果在自己的教学中把朗读运用得得心应手的话,那么在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等基本技能的训练中,必将收到“一举多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中国还有句千古名言:“读书百遍,其义自现”。可见朗读的重要性。六、七岁的小孩子,即使是再好的文章,如果只用一种形式,让他们简单机械的读来读去也会感到乏味。为了让学生对朗读永远保持极大的兴趣,在平时的教学中,应根据教材的不同要求,在朗读的训练方面要注重变换形式,常读常新 。做到“堂堂有新招,篇篇有花样”。教学说明文,采用默读抢答的方式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教学童话,采用轮读课文的方式讲故事;教学散文,采用师生赛读的方式比输赢;教学对话多的文章,采用分角色朗读的形式,在熟读的基础上锻炼口才;在熟读中,体会文章丰富的内涵和情感,培养语感,增加语言素材的积累,这是语文教学之佳法。
3、背诵是语言积累的有效途径
众所周之,语文的学习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习作更是如此。要想提高语文能力,就得有丰富的语言积累,而要想获取更多的语言积累材料,就不仅要靠多读,还必须要熟读成诵。只有把一些优秀语言材料背的滚瓜烂熟,这些材料才能被其灵活的运用到习作中去。一切知识都是以记忆为基础的。语文更是如此,学生通过背诵,储备了丰富的语言文字材料,增强了对祖国语言文字的感受力,汲取了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感悟到中国文字语言的博大精深。通过背诵,还可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使他们形成了良好的语感,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显而易见,背诵可谓是一举多得。
4、“学以致用”是语言积累的最高境界
对于低年级孩子储备的知识少而又少,积累是关键。
在学习新课文时让学生圈画新词。教材是教学的依托,对于低年级教学而言其蓝本的功用更为显著。很多字词在教材中出现的次序,是符合儿童认知能力和认知规律的,课本中出现的新词就是基本词汇。我把教学课本出现的新词当作保底指标去完成落实。教学生字新词时给学生充分的时间直接去碰触,从中享受自主识字的成功所带来的愉快体验。我常对孩子们说:“我们的课文中有几个小老虎,他们呀可调皮啦,我们想读课文的时候,它们总是拦在我们的面前,让我们不能很好地读课文。现在,我们用圆圈代表笼子,把这些小老虎一个一个地捉住放在笼子里好吗?”孩子们把带有生字的词语圈出来,并在全班汇报。因为是学生认真找出来的,并且在读文时反复朗读记忆,所以,基本词汇学生们掌握得都比较好。我相信:假以时日,一定能培养儿童自主识字组词的习惯和能力。
二、与家长携手培养课外阅读的兴趣,在课外阅读中积累语言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从学完汉语拼音以后,教师就应该召开一次家长会和家长同心协力培养孩子课外阅读的兴趣。要求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但这个阶段最重要的不是要让孩子读多少书,重要的是让孩子喜欢上书,培养学生读书的兴趣。最直接的方法,采用家校结合的方法。在校内,教师根据低年级的学生大都爱听故事,表现欲强的特点,可以借着给学生讲故事的机会,向学生推荐好书,并引导他们自己讲故事。对于表现好的学生,要及时的奖励。
同时,把读书作为一项常规性的家庭作业,要求家长配合督促孩子天天要读书半个小时以上。最终养成乐读的好习惯。第二天晨读时进行读书汇报,常以“故事会”的形式,来反馈看书读故事的情况。讲得好的被评为 “故事大王”。
作为低年级语文教师,还应该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课前几分钟的时间积累好词好句。师生共读黑板上,墙壁上的好词好句,这些好词好句,鼓励学生来提供。
三、“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低年级孩子词汇孩还不丰富,对于词语的理解运用较差,这就需要老师教给他们积累方法。
比如,低年级的小孩子最喜欢画画,所以,老师应该抓住这个特点,使之服务于积累。可以让学生在看完一篇文章以后画下故事中描绘的景物,并且用合适的词句进行描述。也可以剪下一些好的词语,美丽的图画,拼成一幅美丽的图画,这样的活动,玩中长知识,没有哪个孩子会拒绝。再说,学生在做画的过程,事实上也是一个积累消化的过程,这不是一举两得吗?
当孩子们看故事的时候,教师应该有目的有意识的指出一些好词语,使他们有意识的积累词语,加强词语的敏感性。老师可以一个星期抽一到两个中午时间来和学生一起读同一篇文章,读的过程中,老师引导学生归纳积累。如“作者把漂亮的小花比作害羞的小姑娘……”,“这里描写动作的词语多生动啊,有……” “这篇文章中把冬天当作老爷爷来写真有趣!”这样就很自然的把学生导向积累,使他们知道该积累什么。
(作者单位: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锦绣川西南峪小学)
一、重视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进行语言积累
1、首先从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入手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我们低年级的老师能让一年级的小孩子一上学就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从小就培养他们学习语言的强烈求知欲,养成良好的学习语文的兴趣,对孩子们来说,将会受益终生。
低年级孩子最大的特点是好说好动,教学中我们就利用这一特点来引导他们的好学乐学。从入学开始,就有意识的对学生进行词句训练。新教材都配有精美的图片,这在学习拼音、识字时使枯燥的教学变的丰富多彩。在教学拼音时先利用彩图让学生练习把图中的内容用自己的语言表述清楚,然后再拼读拼音。这比单调的反复的读拼音更能提高孩子们的学习兴趣。低年级的孩子善于表现自己都争着说,并且争取说得比前边的孩子说的更好。这样就达到了对孩子们的语言积累训练的目的。开始要求利用词语表述,逐渐连词成句,然后连句成段。长期训练孩子们语言得到不同程度的积累。
2、朗读教学是语言积累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朗读作为语言的桥梁,把作家的文学作品用有声语言表达出来,绘声绘色地传达给听众,使其受到感染,达到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人的境界。一个语文老师如果在自己的教学中把朗读运用得得心应手的话,那么在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等基本技能的训练中,必将收到“一举多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中国还有句千古名言:“读书百遍,其义自现”。可见朗读的重要性。六、七岁的小孩子,即使是再好的文章,如果只用一种形式,让他们简单机械的读来读去也会感到乏味。为了让学生对朗读永远保持极大的兴趣,在平时的教学中,应根据教材的不同要求,在朗读的训练方面要注重变换形式,常读常新 。做到“堂堂有新招,篇篇有花样”。教学说明文,采用默读抢答的方式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教学童话,采用轮读课文的方式讲故事;教学散文,采用师生赛读的方式比输赢;教学对话多的文章,采用分角色朗读的形式,在熟读的基础上锻炼口才;在熟读中,体会文章丰富的内涵和情感,培养语感,增加语言素材的积累,这是语文教学之佳法。
3、背诵是语言积累的有效途径
众所周之,语文的学习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习作更是如此。要想提高语文能力,就得有丰富的语言积累,而要想获取更多的语言积累材料,就不仅要靠多读,还必须要熟读成诵。只有把一些优秀语言材料背的滚瓜烂熟,这些材料才能被其灵活的运用到习作中去。一切知识都是以记忆为基础的。语文更是如此,学生通过背诵,储备了丰富的语言文字材料,增强了对祖国语言文字的感受力,汲取了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感悟到中国文字语言的博大精深。通过背诵,还可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使他们形成了良好的语感,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显而易见,背诵可谓是一举多得。
4、“学以致用”是语言积累的最高境界
对于低年级孩子储备的知识少而又少,积累是关键。
在学习新课文时让学生圈画新词。教材是教学的依托,对于低年级教学而言其蓝本的功用更为显著。很多字词在教材中出现的次序,是符合儿童认知能力和认知规律的,课本中出现的新词就是基本词汇。我把教学课本出现的新词当作保底指标去完成落实。教学生字新词时给学生充分的时间直接去碰触,从中享受自主识字的成功所带来的愉快体验。我常对孩子们说:“我们的课文中有几个小老虎,他们呀可调皮啦,我们想读课文的时候,它们总是拦在我们的面前,让我们不能很好地读课文。现在,我们用圆圈代表笼子,把这些小老虎一个一个地捉住放在笼子里好吗?”孩子们把带有生字的词语圈出来,并在全班汇报。因为是学生认真找出来的,并且在读文时反复朗读记忆,所以,基本词汇学生们掌握得都比较好。我相信:假以时日,一定能培养儿童自主识字组词的习惯和能力。
二、与家长携手培养课外阅读的兴趣,在课外阅读中积累语言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从学完汉语拼音以后,教师就应该召开一次家长会和家长同心协力培养孩子课外阅读的兴趣。要求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但这个阶段最重要的不是要让孩子读多少书,重要的是让孩子喜欢上书,培养学生读书的兴趣。最直接的方法,采用家校结合的方法。在校内,教师根据低年级的学生大都爱听故事,表现欲强的特点,可以借着给学生讲故事的机会,向学生推荐好书,并引导他们自己讲故事。对于表现好的学生,要及时的奖励。
同时,把读书作为一项常规性的家庭作业,要求家长配合督促孩子天天要读书半个小时以上。最终养成乐读的好习惯。第二天晨读时进行读书汇报,常以“故事会”的形式,来反馈看书读故事的情况。讲得好的被评为 “故事大王”。
作为低年级语文教师,还应该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课前几分钟的时间积累好词好句。师生共读黑板上,墙壁上的好词好句,这些好词好句,鼓励学生来提供。
三、“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低年级孩子词汇孩还不丰富,对于词语的理解运用较差,这就需要老师教给他们积累方法。
比如,低年级的小孩子最喜欢画画,所以,老师应该抓住这个特点,使之服务于积累。可以让学生在看完一篇文章以后画下故事中描绘的景物,并且用合适的词句进行描述。也可以剪下一些好的词语,美丽的图画,拼成一幅美丽的图画,这样的活动,玩中长知识,没有哪个孩子会拒绝。再说,学生在做画的过程,事实上也是一个积累消化的过程,这不是一举两得吗?
当孩子们看故事的时候,教师应该有目的有意识的指出一些好词语,使他们有意识的积累词语,加强词语的敏感性。老师可以一个星期抽一到两个中午时间来和学生一起读同一篇文章,读的过程中,老师引导学生归纳积累。如“作者把漂亮的小花比作害羞的小姑娘……”,“这里描写动作的词语多生动啊,有……” “这篇文章中把冬天当作老爷爷来写真有趣!”这样就很自然的把学生导向积累,使他们知道该积累什么。
(作者单位: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锦绣川西南峪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