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梦作笔 书写教育之情

来源 :湖北教育·综合资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osm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柴安成
  (安陆市教育局)
  从2017年的“呈现的艺术”、2018年的“讲好教育故事,写好奋进之笔”,再到2019年的“不忘教育初心,牢记树人使命”,每一届培训主题的变换,是时代催生湖北教育新闻人重新出发的生动见证。
  从简单的教育新闻写作培训到如何采編,校园文化的建构、学校管理,再到舆情危机公关应对……《湖北教育》每次的培训活动,都会邀请国内顶级的教育专家和“大咖”,为全体通讯员带来一场思想盛宴。
  从一名学校通讯员,成为如今的教育写作者。一路走来,真的要感谢《湖北教育》,2004年第5期《谈春游》,569字,短小的篇幅,从此改变一个农村教师成长的人生轨迹,成为一个“能写”的老师。从乡村学校再到教育局机关,《湖北教育》成为我写作的福地,短消息频频见诸栏目,15篇3000字专稿,成就了一个农村人朴素的教育理想。
  袁英
  (宜昌市实验小学)
  通过此次培训提升了我的政治思想站位,开阔了视野,增强了做好教育宣传工作的信心。我们要以此学习为新起点,勤奋笔耕,以虔诚的心扎根西陵教育,不忘教育初心,牢记树人使命,深度挖掘教育内涵,高质量传播西陵教育好声音,为树立西陵教育良好形象尽心尽力。
  各位主编对各版块投稿的要求做了细致地解读,作为《湖北教育》的粉丝,对她又进行了一次深度接触,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头脑里的学习、感悟定会带着墨香与她再次邂逅。
  黄华斌
  (松滋市教育局)
  “你是你,我是我”“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你就是我,我就是你”。湖北长江报刊传媒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肖昌斌这样描述党建和业务工作的关系。党建工作的局面,从“两张皮”到“结合”再到“融合”,肖先生一语中的。
  作为一名纯粹的资深媒体人,肖昌斌先生用“写作”的思维方式,向我们讲授如何创新学校党建工作,妙语连珠,金句迭出。将“学校党建”的文章写得鲜活而又实在。“有品”“有用”“有爱”“有趣”,肖先生用这“四有”描述新时代学校党建的工作标准。文字极简,但内涵丰富。
  肖先生说,做党建就跟写文章一样,要有新观点;没有新观点,要有新角度;没有新角度,要有新故事;没有新故事,要有新表达;如果都没有,那就要“重新写”。这别出心裁的“五新论”,让我们看到了学校党建工作的“新表达”。党建无“四有”,也需“重新做”。因为,学校党建不仅要“叫得响”,还要“看得见”,更要“真管用”。
  靳淑敏、江敏
  (十堰市茅箭区实验学校、十堰市茅箭中学)
  这次盛会不是一次简单的通讯员培训大会,而是极具专业引领功能的高端峰会,是一场高品质的盛会,是一场精神激励的盛会,是一场专业引领的盛会。它开拓了我们一线通讯员的教育视野,给我们带来教育理想、教育信念、教育智慧的提升,激发了我们对教育本质回归的深层思考,对教育焦点、难点问题的独特而理性地审视。通过学习更认清了通讯员肩上的职责与使命,在写作技巧上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与提高,提升了新闻的敏感性,学会了怎样捕捉新闻信息。一名合格的通讯员要想写出有分量、有价值的好新闻,必须从捕捉新闻线索入手。工作中,我们也常常为找不到让我们心动的线索而烦恼,这次培训让我们认识到了其实只要我们能立足全局,把握新闻的服务性、新鲜性、公开性、真实性等特征,新闻就在我们身边。
  通过这次培训不仅提高了我们的新闻写作技巧,提升了我们对生活的热爱,更激发了我们写好教育新闻的信心和决心。我们将更好地运用自己所学,发挥主观能动性,为茅箭的教育宣传工作增砖添瓦。
  易煜
  (松滋市斯家场小学)
  长江报刊传媒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肖昌斌的“五新”理念让我们豁然开朗。我领悟到,在自己的创作中,我们需要善于发掘独特角度,善于讲述新颖故事,善于提炼独创表达,善于反复修改完善;党建工作的深入开展,一直是我们热切关注,深度思考的事情。党建工作需要与文化建设融合,与业务工作融合,与队伍建设融合,与群众生活融合。策略上注重统筹,行动落实在“细、小、实”上。
  李林霞
  (襄阳市襄州区第四中学)
  活动期间,让我触动颇深的一点,就是湖北长江报刊传媒集团的企业文化。成功申报国家级课题;从“两张皮”到“结合”再到“融合”,开创党建工作新局面;全媒体矩阵涉及教育的方方面面,与湖北教育声气相通,血脉相连。为教育说话,为教育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不忘教育初心,牢记育人使命”是本次活动的主题,活动有结束,热情不散场。我勉励自己:作为一名教育通讯员,坚持学习,紧跟时代步伐,又不忘初心,在湖北教育这片热土,做正能量的传播者,与各位同仁一路同行,一起成长,遇见更好的自己。
  杜兴霞
  (十堰市汉江路中心小学)
  相聚总是转瞬即逝,但收获满满。不管是互联网教育舆情监测与引导,还是创学校品牌、做先进教育理念的宣传者等,无一不透露出做教育宣传要有敏锐的洞察力、深远的预判力、机智的应对力。短暂培训结束的是仪式,开启的是教育宣传人的梦想,激起参训者心中涟漪一圈圈迅速荡漾开来。
  作为教育人,要安心从教,热心从教,舒心从教,静心从教。每个人都是教育的宣传者,要正确把握政策,科学运用政策,为教育增光添彩,让人生出彩,让教育激扬生命。从而实现“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美人之美,天下大同”的教育最高境界。
  姚维满
  (房县九道乡八里小学)
  我深知,作为一名教育宣传工作者特别是基层教育工作者,与别人相比,差距还很大,肩上的责任也很大,更应切实加强“四力”(脚力、眼力、脑力、笔力),深入走访、了解民意、知根知底、务实肯干,不断提高新时代教育宣传工作者的能力,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讲好教育故事,为服务山区教育发展做出更大的努力。《湖北教育》为湖北教育事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媒体支持。感谢有你,《湖北教育》,教育事业发展路上你我同行!   詹思齐
  (浠水县教育局)
  “处天外遥望地球很小,居体内细察心域极宽”,《湖北教育》为我们全省通讯员搭建了宣传、学习、交流的平台,每年一届的通讯员培训,大大开拓了我们的眼界,提升了通讯员的认知层次。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教授于维涛的观点独到,他透过了教育的现象说本质,学校分为有钱而无精神,无钱而有精神。“六看”教育的现象,就可以看出一所学校的本质,通过卫生看管理;通过行为看德育;通过课堂看理念;通过课程看特色,通过精神看队伍,通过情怀看未来。他还提到,学校不一定要做大,但一定要做强;不一定高楼林立,但一定名师荟萃;不一定制度繁琐,但一定以人为本;不一定有高分数,但一定适合学生成长;不一定能补短,但一定要扬长;不一定条件优越,但一定特色彰显。有人说,人生不在于用脚步丈量万水千山,而是用心真正体会世间百态。我愿用手中的笔抒发我情我感,一如既往地讲好教育故事,传播教育好声音,体現教育的精神底色!
  李艳丽
  (松滋市刘家场机关幼儿园)
  各位资深媒体人让我们从更加专业的角度了解了新媒体、了解了教育宣传。作为一名校园里的通讯员,我们要承上启下、连左顾右,要及时把党中央和教育部门的各项政策宣传出去,让社会全方位了解党的教育政策,进而享受到教育改革带来的红利。要及时把基层群众对教育的意见建议反馈给上级领导,为上级决策部署提供有力参考。我们要把“办好教育事业,家庭、学校、政府、社会都有责任”这一理念,通过不断的宣传,树立正确的舆论导向,让这理念深入人心。
  思维火花的碰撞,带给我们的是智慧的启迪,各位教授和资深媒体人层层抽丝剥茧的授道解惑,用幽默风趣的语言将我们带入了愉悦宽松的氛围中,将新闻的枯燥变成了探索与思考,使我们更近一步看清时代所趋,充分增进新闻宣传技能,更好地拥有一颗好奇心,一双善于捕捉的眼睛。
  柴代猛
  (南漳县薛坪中心学校)
  一周的培训结束了,相聚是短暂的,但我一定会为教育宣传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提高其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让正能量更强劲、主旋律更高昂。学习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学习永远在路上,我会把这次培训作为工作旅途的加油站,运用脑力、眼力、笔力和脚力为讲好山区教育故事贡献自己的力量。
其他文献
8月11日至15日,《湖北教育》第十八届通讯员培训班暨第五届教育新媒体发展论坛在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利川市成功举办。本次活动由湖北长江报刊传媒集团主办,湖北教育杂志社承办,利川市教育局协办。  湖北省教育厅宣传中心负责人,恩施州教育局党委委员、副局长王俊杰,利川市教育局党组书记胡臣永,武汉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湖北省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程斯辉,湖北长江报刊传媒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湖北省中小学党建研
本刊讯 7月12日,由湖北省教育厅指导,湖北教育报刊社联合楚天都市报、湖北教育基金会共同主办的“寻访荆楚好老师”活动正式启动。今年教师节前夕,主办方将评出20名獲奖者,并对他们予以表彰和奖励,颁发荣誉证书,每人奖励1万元。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湖北共有900多万大中小学学生及在园幼儿,70多万教职工(含58万专任教师)承担着“树人”的重任。这些教师中,涌现出了一大批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
【编者按】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和文明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老师意识到,教育必须建立在良好的师生关系之上。为此,老师们不断修炼自身,提高自我要求,并对师生关系的边界与连接作出了勇敢的探究。事實上,良好的师生关系一定是双向奔赴的,孩子作为有独立意识和思想的个体,也需要在这段关系中发挥主动作用,从而进一步激励老师们做出更好的回应。正因如此,我们需要更多、更深入地了解并走近学生,对他们尊重但不放任,关心却不
“未来学校行动研究”是北师大中国教育创新研究院“未来学校研究中心”的研究项目,由刘坚教授提出并任首席专家,由“我们”工作室实施,目标是创办有未来的学校,宗旨是以研究推动教育变革。目前,“我们”工作室已梳理出可操作、可复制、可传播的阶段性成果:协同化治理、实践性研究、生长型课程、分享式学习、多元化发展等五大核心系统。  “我们”工作室  未来学校课程的特点  开放性、多元化的课程,是未来学校课程的特
2020年9月8日,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向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颁授勋章奖章。钟南山、张伯礼、张定宇、陈薇依次分别上台领奖,举国关注,世界震惊。  “有院士的专业,有战士的勇猛,更有国士的担当。”这是人民日报微博上对钟南山的评价。自古以来,中国知识分子就有“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志向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和上級教育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罗田县生源地助学贷款工作连续六年实现零逾期,全省排名第一;大数据比对整改规范工作“罗田模式”被省教育厅领导给予高度评价,建章立制条款在全省教育系统予以推广。  强化责任,确保工作机制全面形成。一是建立整体联动责任制。认真贯彻落实“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智”的治本之策,形成了县委政府主导,教育部门主抓,扶贫、财政、民政、残联等相关职能部门
本刊讯(通讯员 鲜运民 李俊)日前,枝江市教育局在枝江市馬家店初级中学召开垃圾分类现场观摩暨推进会。马家店初级中学为垃圾分类示范学校,校内随处可见垃圾分类知识科普、宣传,学生们也通过各种方式学会变废为宝。校长刘志华介绍,学校贯彻“知-源-分-回-督-行”六字垃圾分类方案,用独具特色的“马”文化丰富了垃圾分类内涵,以浓厚高雅的文化氛围熏陶每一位学生,引导学生由形及意、知行合一,也带动学生们的父母参与
2011年,我从乡下到了省城,成为光谷实验中学的校长。  深秋渐近,站在学校运动场的边上,校园俨然一派冬日模样。我一直觉得,校园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失去绿色的点缀,因为这里是生命相遇和成长的地方。当时的光谷实验中学作为一所省城学校,校园的绿化面积并不大,对于一个学生成长的场所来说,缺少了点生机盎然的气氛。  所以,自我当上校长以来,每一年的春季,我总是组织师生在校园开展植树活动,并带领他们参加当地政府
第二届中国教育创新成果公益博览会日前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西陵区作为宜昌市唯一区域性代表受邀参会,并展出6项教育创新成果,受到评审专家和与会者的广泛认同与高度评价。  6项创新成果包括西陵区教科院“中小学现代课堂建设研究”、西陵区教育技术中心“西陵网校建设”、宜昌市实验小学“中小学卓越绩效管理”、绿萝路小学“i课程研究与开发”、刘家大堰小学“把文化种进儿童心中——基于儿童视角的学校文化建设与实施”、
保康地处秦巴山区,区域教育具有贫困内陆地区落后教育的共性特征。从2012年开始,保康县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全力推进以生本课堂、生本德育、生本活动、生本服务、生本管理五大模块为载体的“生本教育”改革,激发了教育发展的内生动力。  把转变观念作为突破点,由少到多全员参与  改革最大的阻力是人,最大的动力也是人;最根本的制约是观念,最关键的引擎也是观念。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