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情危机,呼唤成人内在世界的回归

来源 :飞·素质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164327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夜半呼救声
  在风雨交加的夜晚,电话声又一次响起:“林老师,您快来救救我,李丁打破了房门,拿刀正在威胁我……。”我的心猛的一颤,二话不说,冒雨骑车直奔她家。她是李丁的单亲妈妈,因丈夫的背叛伤害,情绪一直不好,李丁原成绩很好,因迷恋网游退步了,由此家庭战争不断。李丁最听我的话。到了她家,战争暂时平息下来了。
  我所看到的母亲
  李丁的妈妈坐在自己的房间哭泣着,窗外的风雨打在她无奈、委屈、悲愤、蜷缩的脸上。她跟我说:“我们母子之间连起码的尊重都没有了,甚至连生命都已在所不惜,为了他——曾经的掌上明珠,不管我多么努力到头来还是我的不是,况且不是一回两回、一次两次了,我不想再付出,可他摆在我的面前,我很难受,我的心很痛,我付出了不可逆转的一切,只剩下伤残的躯壳。我教育的最大的失败是没有能力执行相应的惩罚制度,但我一定会惩罚他,绝不轻饶。现在,我太累了,只能放弃!我相信一句话:是木棒就不可能磨成针。我后悔当初选择抚养他连累了自己的一生,我太高估自己了,我讨厌自己所谓的责任心……。太麻烦您了,真是……。”
  我所看到的孩子
  李丁坐在客厅沙发椅上,耷拉着脑袋,怒而不发,见我才委身哀叹地说:“家,压得我喘不过气来,在这里我不自由,只有愤怒,妈妈根本不理解我。我厌倦了试探、啰嗦和咆哮,与她无法沟通,想把我当成她的提线木偶,按照她的轨迹生活。我大多选择沉默或敷衍,今天她的话太刺伤我了,我无法控制的爆发了,不好意思,谢谢您的关心,我想离开这个家,可我没处去……。”
  母亲在心门外。起初,和风细雨;之后,喋喋不休;再后来,声嘶力竭。孩子在心门里,先是静静地,又紧紧地裹了裹衣裳,裹不住了就亮出“尚方宝剑”,当愤怒的心血止不住时,“尚方宝剑”就会毫不犹豫刺向对方,恨不得将对方斩为肉泥;出于伦理道德的“超我”谴责,又想自残也罢,不成功便成仁也。
  一瞬间,我恍惚:难道,我们不是最亲的人吗?对峙,从何而来?
  在家长会上,笔者将此案例让家长讨论,结果55%的家长认为:对峙来自于孩子,当孩子不懂事、放肆、不听话、性格犟、不知感恩时;35%的家长认为:对峙来自于亲子双方互不理解、观念期待不一致、性格不合拍时。
  值得思考的是,为什么作为家长遇到孩子出现问题时,第一个想到的是孩子的问题?作为老师遇到学生出现问题时,第一个想到的是家长的问题?而不是自己的问题?
  确切的说法应是:对峙来自于主导者家长的应对姿态。
  当孩子不听话时,我们选择了命令,以急功近利代替了该有的温柔而坚持。
  当我们感到束手无策时,我们选择了提高声调,以叫嚣来掩饰内心的无助。
  当我们不愿意去深思最有效的方法时,我们选择用重复与唠叨表达态度。
  当我们无力面对生活的压力时,带着情绪的我们向孩子举起了巴掌。
  当我们觉得亏欠了孩子时,我们以娇惯纵容来缓解内心的愧疚。
  当父母彼此缺乏沟通时,我们不同的要求让好孩子无所适从,让乖皮的孩子钻了空子。
  当我们肆意纵容自己性格中的强势时,孩子付出了代价,他懦弱了。
  对峙,便从这里开始……
  亲情之爱缺失的渊源是什么?
  美国心理学家弗里德曼在《社会心理学》中讲了这样一段话:人际间有共同的兴趣和爱好,不但容易赢得对方的支持和共鸣,增加接触兴趣,还可以相互理解。相似性提示了人类追求和谐的内在本质。在这种相似里,可以认识自己,也可以认识世界,并可以创造一个两人世界与和谐的家庭。相似性使恋者、亲子能过上一种内在的生活,而这是人类获得精神生活的重要途径。然而,由于生存的压迫和人的被异化,内在的生活显得异常艰难。在人类中间,有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一直过着一种外在的生活。他们的家庭、婚姻中间缺乏沟通、了解,所以一直很孤独。他们被外在的利益诱惑、左右,所以家庭中没有温情,友情、亲情和爱情便是相互利用的关系。他们对人类生活的本质缺乏根本的体验与认识。这类人的生活基本是虚无的,缺乏稳定的价值观,生活也基本是灰色的。这不是现代物化社会亲情关系的真实写照吗?
  当代美国心理学家马丁、塞利格曼在《积极心理学导论》中指出社会文明的意义应该使人真心幸福,而真心幸福的人类能够快乐的生活、充实的生活、有意义的生活。然而随着社会的文明的发展、物质财富的富有,科技文化水平的提高,人类的精神文化却越来越堕落,越来越迷失自我,物质指数上升、幸福指数下降。浮躁、自相残杀、自残,人心不古,欲壑难填,以油天火,以利交人,人非人,家非家,国非国,世非世,过度发展的科技结合人心的欲望最终将毁了地球。早在1972年英国著名历史学家汤恩比在《和谐拯救危机》中就一针见血地预言:人类必将因过度的自私和贪婪而迷失方向。科技手段将毁掉一切,加上道德衰败和宗教信仰衰落,世界必将出现空前的危机。
  拯救人类,拯救地球,已成为当今人类的共同呼声。
  我们将何去何从?
  在我国就有八成的家长对自己的家庭教育不满意,有九成的家长在孩子成长的某个阶段有与孩子出现“对峙”现象。人类社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文明灾难。问题孩子的大量涌现,正向成人世界发出一种信号:那就是“天使”对人类异化的一种不满、一种呼唤、一种报复。“天使”的哭声将唤醒成人内在世界的复苏与回归。
  参考文献:
  1、丁监.“破冰”亲子交往.p27.大众心理学.2010第211期.
  2、徐兆寿.一位陌生女人的来信.p78-84.爱是需要学习的.2008.1.
其他文献
该文研究了苯乙酸(Phenylacetic acid,PAA)对烟草单倍体植株叶脉切段培养一步成苗的效应及其在单倍体植株染色体加倍中的效果.发现PAA与NAA、6-BA配合使用能有效促进一步成苗
小麦(Tritiucm aestivum)是我国三大主粮之一,其种植区域广泛,各地从南到北、从平原到山区,几乎所有农区无不栽培小麦。在我国,小麦主要作为面粉的原料,可制作面条、馒头、面
该试验利用RAPD、Bt毒蛋白基因特异PCR引物和选择标记基因及化学试剂Broxin涂抹鉴定技术,寻找并鉴定Bt毒蛋白基因的方法,为转Bt毒蛋白基因玉米抗虫基因的快速回交转育、选育
提高纤维产量、改良纤维品质一直是棉花育种的重要目标。发掘重要性状优异基因等位变异并开发其功能标记对于重要性状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具有重要意义。前人研究表明,将来自陆地棉的蔗糖合酶基因Gh Su SA1和肌动蛋白解聚因子基因Gh ADF1分别转化到棉花中,转基因棉花的纤维品质较野生型明显提高。为此,本研究针对这两个基因,以纤维品质一般的陆地棉中棉所8号(Gossypium hirsutum,CCRI8)
该研究于1999~2000年分别在山东农业大学校内温室、实验农场进行.选用优势高产强筋小麦品种济南17和一般高产中筋品种鲁麦21,研究了土壤水分对不同小麦品种籽粒品质和产量的
只有把师德建设摆在德育教育的首位,以师德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全力造就21世纪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天道酬勤,水滴石穿,愿广大教育工作者同心协力,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相信明天会更好  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各个方面都要为人师表。师德不仅是对教师个人行为的规范要求,而且也是教育学生的重要手段,起着“以身立教”的作用。教师要做好学生的灵魂工程师,首先自己要
本研究选用高油、普通、高蛋白3个不同品质类型的6个大豆品种,通过对品质形成过程中脂肪酸含量的分析,揭示了大豆种子脂肪酸形成过程,以及在这动态变化过程中脂肪酸各组分间的相关性,为大豆品质育种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在大豆籽粒形成过程中,随着棕榈酸、亚麻酸的含量下降,硬脂酸、油酸和亚油酸含量上升。在籽粒形成的不同阶段,不同品质类型品种间脂肪酸的含量变化趋势存在较大差异。在棕榈酸积累的中
花椰菜是一种经济价值很高的蔬菜作物,原产地中海沿岸,十九世纪中叶传入我国,现已有很多地方品种和改良种,遗传资源丰富,而花椰菜的分子连锁图谱及相关分子生物学研究则相当贫乏,只
对21个稳定的春小麦品种(系)的12个性状采用多种统计方法,来综合分析春小麦品质、农艺性状。其原理是以主成分分析法分析影响品种(系)品质的主要品质指标;以模糊数学的聚类法对品种进行分类;依据协调指数的计算方法,以品种各性状的平均值为基本参数,分别计算各品种(系)的农艺性状-品质联合协调指数、农艺性状协调指数、品质协调指数,来定量的描述模糊聚类分出的不同种群的典型特征;分别作面包体积与GMP、粗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