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去年,人民教育出版社新版的初一语文教材删除了鲁迅的作品《风筝》,此消息一出立刻再次引发了人们对是否应删减鲁迅文章的争议。一些教材编辑、出版方和受访教师认为鲁迅的作品时代性太强,晦涩难懂,过于深刻和沉重,所以要“去鲁”。笔者认为只要人类存在一天,鲁迅先生的国民性批判就永不会过时。下面结合笔者讲授《记念刘和珍君》这一课的教学实践,说明学生是可以亲近鲁迅的一些经典作品的,并能从中获得不小的收获。
一、教学实例
1导入
不是年青的为年老的写记念,而在这三十年中,却使我目睹许多青年的血,层层淤积起来,将我埋得不能呼吸,我只能用这样的笔墨,写几句文章,算是从泥土中挖一个小孔,自己延口残喘。——鲁迅《为了忘却的记念》
2课文背景简介
1926年3月,冯玉祥率领的国民军同奉系军阀作战期间,日本帝国主义公开援助奉军,派军舰驶入大沽口,炮击国民军。国民军坚决还击,将日舰驱逐出大沽口。日本竟联合英美等八国于16日向段祺瑞政府发出最后通牒,提出了撤除大沽口国防设施的无理要求,并且在天津附近集中了各国军队,准备武力进攻。
3调动学生情绪
针对“三·一八”惨案,鲁迅写下了《记念刘和珍君》这篇文章,此文当时发表在《语丝》周刊上。假设在座的同学就是当时的读者,在读到这样一篇文章后,内心会产生怎样的情感?
此问题一出,学生顿时陷入了沉思,穿越到了那个战火纷飞、动荡不安的年代。经过这样一种换位思考,有一名学生举手说他的内心会感到非常的悲痛;马上有另一名学生说他的内心会感到无比的悲愤,如此优秀的青年学生竟被反动政府杀害了,他一说完,很多的学生脸上也露出了十分沉重的表情。此外还有一位女生说自己读到“然而造化又常常为庸人设计,以时间的流驶来洗涤旧迹,仅使留下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时,她觉得当时的读者应该从刘和珍事件中有一个自我反省。师生讨论后达成共识:当时的读者在读到鲁迅的这篇悼文后,他们的内心主要会产生痛惜、悲愤、自我反省等情感。
4讨论刘和珍的品质
读者痛惜什么?他们痛惜刘和珍、杨德群等四十多个青年的流血牺牲。那么这几个青年是怎么样的人呢?文中对于其他青年没有过多地提及,而刘和珍这个人物作者花得笔墨较多。现请同学们在文中画出作者记叙刘和珍生平事迹的语句,并用简洁的话语完成如下的填空:刘和珍是一个的青年?(四人小组讨论)
通过对刘和珍生平事迹的分析,学生发现刘和珍是一个追求真理和进步,性格乐观,本性善良,爱憎分明,有反抗精神,极具正义感和责任感的爱国青年。
那么她的死就意味着:美好生命的凋谢,正义力量的夭折,追求进步的终结。作为读者,我们不是仅仅哀痛她这个人的离去,而是痛惜在她身上所体现的这样一些可贵品质的消失,而这些品质正是其他国人所应具有的。
之后让学生朗读课文中记叙刘和珍语句最多的第三部分。让学生再次真切地感受这个年轻女学生的不平凡。
5讨论反动派的本质
始终微笑的刘和珍和鲁迅永别了,也和我们读者永别了。作为读者,我们深表惋惜。惋惜之余,同学刚才又谈到了愤怒,这种愤怒之情一个是来自于反动派的凶残,那么他们的凶残具体表现在哪里?通过全班的讨论,我们形成了以下共识。
①执政府的凶残,具体表现:
“卫队居然开枪,死伤至数百人”:在堂堂的执政府门前,卫队开枪打死打伤数百人,其暴行令人发指。
“一个兵在她的头部及胸部猛击两棍”:置人于死地,不放过生的,手段十分残忍。
“当三个女子从容地辗转于文明人所发明的……血痕抹杀了。”这两句话一方面赞扬了三个女子的临危不惧、互相救助的从容伟大,另一方面痛斥了中外反动派用机枪扫射赤手女子的卑鄙和残忍。
“我不惮以最坏的恶意……凶残到这地步”:此句中的“不惮”、“不料”、“不信”,反衬出敌人的凶残超乎人的意料。
②除了痛恨执政府的残暴,我们读者还会因什么而感到愤怒?反动文人的无耻卑劣。陈西滢等学者文人说是共产党和少数群众领袖置青年于死地。他们的论调颠倒是非黑白,充当了帮凶的角色。
小结:正如鲁迅所说的:“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反动政府的镇压手段的残忍使人憎恨,他们人性中善的泯灭更使我们愤怒,而学者文人在思想上钳制民众,更是杀人不见血,更使鲁迅愤慨,也使我们愤慨。这样两者联合起来绞杀了当时的进步人士,也使得我们当时的民族默无声息。
6“读者”的自我反省
作为当时的读者,他们能从鲁迅的这篇悼文中做何自我反省呢?
学生甲:当时的普通读者读了这篇文章会告诫自己不能忘记烈士的鲜血,不做庸人。
学生乙:那些真的猛士在读了这篇课文后将从刘和珍等人的身上汲取力量,奋然起来战斗,从这次惨案中吸取教训,提醒自己应改进斗争方式,不要做无谓的牺牲。
接着我们结合课文第二、第六部分具体分析了庸人和真的猛士这两类人的特点。
①庸人不敢正视现实,浑浑噩噩,麻木健忘,苟安满足。他们易于“忘却”、苟且偷生,在客观上起着维持“似人非人的世界”的作用。
真的猛士毫不回避血腥屠杀,勇敢直面残酷的现实,前仆后继,勇于担当,追求真理,为实现社会和自身的理想而奋斗着的。作为先知先觉者,他们为国家民族的命运而哀痛,承受超乎寻常的哀痛,主动选择生命的沉重,但是为改变惨淡的人生,为创造幸福的生活,他们以能为之奋斗甚至献身而感到幸福。
②“至于此外的深的意义,我总觉得很寥寥……”体现了作者不赞成徒手请愿,用比喻意在说明人类历史每前进一小步,都要花上巨大的代价。告诫国民认清反动派吃人的嘴脸,吸取教训,改变斗争方式。说到请愿的意义,一般人只是肯定和赞扬,但鲁迅他的深刻就在于看到了其中我们应该吸取的教训。 “然而既然有了血痕了,……这也就够了。”作者引用陶潜的诗句,意在表明烈士的死能得到亲人友人的哀悼“这也就够了”,因徒手请愿而流血是不值得的,但既然流了血,就一定会产生影响,尽管影响不一定很大,这血也就不算白流了。
小结:鲁迅的作品不仅在当时社会有着揭露黑暗现实,警醒麻木世人,唤醒民众,激励真的猛士的作用。时隔八十多年后,今天的我们再来读这篇文章,依然有许多的教育意义和启发,这就是鲁迅作品的深刻之处。
二、教学体会
对近百年前的中国,许多人已缺乏兴趣。应试教育及庸俗的社会价值观已经使青年学生放弃了理想与追求,如今还有多少人能理解刘和珍,还会不会出现那弹雨中忘死救助同学的场面?学习这篇课文,语文教师应该告诉现在的学生:鲁迅为什么会痛苦和他常有的绝望情绪以及鲁迅作品的深刻性。
笔者在这堂课中以换位思考的角度设计了第一个问题,让学生假想自己当时在《语丝》上读到了这篇文章后的心情会是怎样。此问题的设计比教师教条地讲解课文更有吸引力。该问题拉近了鲁迅作品和学生的距离,学生和课文之间的年代距离感消除了,激发了学生学习这篇课文的兴趣。学生能设身处地去思考这篇文章在当时的价值,实际上该文在当时的价值放在今天依然很大,而这一点,学生在思考第一个问题时就体现出来了。这一问题是该堂课的教学主问题,该问题有利于让学生的眼光进入到课文的每一个角落,从而达到让学生精细思考、深刻探究的目的,而这种精细思考与深刻探究,又始终围绕着这个问题进行。学生跟随这一主问题的指引,可进一步思考读者痛惜的原因和悲愤的原因,进而再去审视这篇课文当时发表在《语丝》上的社会价值。
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学生可以深切感受到高尚的“真的猛士”精神:敢于直面残酷现实,自觉承受人间的“哀痛”,主动选择生命的沉重;同时也可让学生认识到庸人对于一个社会的可悲,从而使学生对自己的人生价值做出一个正确的判断,关心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坚定自己的理想和信念,有助于他们树立敢于直面困难的勇气和勇于担当的社会责任感、使命感,拒绝做“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市井小人。《记念刘和珍君》这篇课文的精神引领作用对一个学生来讲很有可能是一生的,他们的心灵在这堂语文课上得到了滋润和成长。显然,这绝不是那些普通文章所能实现的,也不是应试教育中功利性地做许多试题所能达到的。
钱理群教授说过这样一段话:“鲁迅永远不会过时!读鲁迅吧,你会感动于他不断呐喊为民请命的执着精神,你会经受一次次精神上的洗礼,你会变得深刻,你会越来越睿智。”笔者的这一次授课经历也在一定程度上驳斥了人教版删除鲁迅散文《风筝》的这一行为。尽管鲁迅的很多作品晦涩难懂,但这并不能否定其作品的经典性,也不能以此把他的作品排除在学生的阅读课文之外,这是很不明智的。
著名作家曹文轩不觉得鲁迅的作品不适合小读者看,他说:“我小学五年级时,没什么书好看,只有读鲁迅作品的单行本,看着看着就看进去了,初中时达到了痴迷程度。人们应该反思现在读者的阅读趣味和境界,我们那时就能懂,为什么现在他们读不懂呢?好的作品在哪个时代都适合阅读。”为此,语文教师在教授鲁迅的作品时应做更多的探索和尝试,努力把鲁迅的作品教出一定的趣味来,消除学生内心对鲁迅作品的排斥感和畏惧感,使学生从他的作品中去感受深刻的文化建构力和深远的精神影响力。
正如黑塞所说:“阅读杰作可使我们领略人类所思、所求的广阔和丰盈,从而在自己与整个人类之间,建立起息息相通的生动联系,使自己的心脏随着人类心脏的跳动而跳动。”在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应朝着这一方向不断地努力和探索,即如何能更好地通过一些经典的文学作品阅读来帮助学生心灵成长。
一、教学实例
1导入
不是年青的为年老的写记念,而在这三十年中,却使我目睹许多青年的血,层层淤积起来,将我埋得不能呼吸,我只能用这样的笔墨,写几句文章,算是从泥土中挖一个小孔,自己延口残喘。——鲁迅《为了忘却的记念》
2课文背景简介
1926年3月,冯玉祥率领的国民军同奉系军阀作战期间,日本帝国主义公开援助奉军,派军舰驶入大沽口,炮击国民军。国民军坚决还击,将日舰驱逐出大沽口。日本竟联合英美等八国于16日向段祺瑞政府发出最后通牒,提出了撤除大沽口国防设施的无理要求,并且在天津附近集中了各国军队,准备武力进攻。
3调动学生情绪
针对“三·一八”惨案,鲁迅写下了《记念刘和珍君》这篇文章,此文当时发表在《语丝》周刊上。假设在座的同学就是当时的读者,在读到这样一篇文章后,内心会产生怎样的情感?
此问题一出,学生顿时陷入了沉思,穿越到了那个战火纷飞、动荡不安的年代。经过这样一种换位思考,有一名学生举手说他的内心会感到非常的悲痛;马上有另一名学生说他的内心会感到无比的悲愤,如此优秀的青年学生竟被反动政府杀害了,他一说完,很多的学生脸上也露出了十分沉重的表情。此外还有一位女生说自己读到“然而造化又常常为庸人设计,以时间的流驶来洗涤旧迹,仅使留下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时,她觉得当时的读者应该从刘和珍事件中有一个自我反省。师生讨论后达成共识:当时的读者在读到鲁迅的这篇悼文后,他们的内心主要会产生痛惜、悲愤、自我反省等情感。
4讨论刘和珍的品质
读者痛惜什么?他们痛惜刘和珍、杨德群等四十多个青年的流血牺牲。那么这几个青年是怎么样的人呢?文中对于其他青年没有过多地提及,而刘和珍这个人物作者花得笔墨较多。现请同学们在文中画出作者记叙刘和珍生平事迹的语句,并用简洁的话语完成如下的填空:刘和珍是一个的青年?(四人小组讨论)
通过对刘和珍生平事迹的分析,学生发现刘和珍是一个追求真理和进步,性格乐观,本性善良,爱憎分明,有反抗精神,极具正义感和责任感的爱国青年。
那么她的死就意味着:美好生命的凋谢,正义力量的夭折,追求进步的终结。作为读者,我们不是仅仅哀痛她这个人的离去,而是痛惜在她身上所体现的这样一些可贵品质的消失,而这些品质正是其他国人所应具有的。
之后让学生朗读课文中记叙刘和珍语句最多的第三部分。让学生再次真切地感受这个年轻女学生的不平凡。
5讨论反动派的本质
始终微笑的刘和珍和鲁迅永别了,也和我们读者永别了。作为读者,我们深表惋惜。惋惜之余,同学刚才又谈到了愤怒,这种愤怒之情一个是来自于反动派的凶残,那么他们的凶残具体表现在哪里?通过全班的讨论,我们形成了以下共识。
①执政府的凶残,具体表现:
“卫队居然开枪,死伤至数百人”:在堂堂的执政府门前,卫队开枪打死打伤数百人,其暴行令人发指。
“一个兵在她的头部及胸部猛击两棍”:置人于死地,不放过生的,手段十分残忍。
“当三个女子从容地辗转于文明人所发明的……血痕抹杀了。”这两句话一方面赞扬了三个女子的临危不惧、互相救助的从容伟大,另一方面痛斥了中外反动派用机枪扫射赤手女子的卑鄙和残忍。
“我不惮以最坏的恶意……凶残到这地步”:此句中的“不惮”、“不料”、“不信”,反衬出敌人的凶残超乎人的意料。
②除了痛恨执政府的残暴,我们读者还会因什么而感到愤怒?反动文人的无耻卑劣。陈西滢等学者文人说是共产党和少数群众领袖置青年于死地。他们的论调颠倒是非黑白,充当了帮凶的角色。
小结:正如鲁迅所说的:“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反动政府的镇压手段的残忍使人憎恨,他们人性中善的泯灭更使我们愤怒,而学者文人在思想上钳制民众,更是杀人不见血,更使鲁迅愤慨,也使我们愤慨。这样两者联合起来绞杀了当时的进步人士,也使得我们当时的民族默无声息。
6“读者”的自我反省
作为当时的读者,他们能从鲁迅的这篇悼文中做何自我反省呢?
学生甲:当时的普通读者读了这篇文章会告诫自己不能忘记烈士的鲜血,不做庸人。
学生乙:那些真的猛士在读了这篇课文后将从刘和珍等人的身上汲取力量,奋然起来战斗,从这次惨案中吸取教训,提醒自己应改进斗争方式,不要做无谓的牺牲。
接着我们结合课文第二、第六部分具体分析了庸人和真的猛士这两类人的特点。
①庸人不敢正视现实,浑浑噩噩,麻木健忘,苟安满足。他们易于“忘却”、苟且偷生,在客观上起着维持“似人非人的世界”的作用。
真的猛士毫不回避血腥屠杀,勇敢直面残酷的现实,前仆后继,勇于担当,追求真理,为实现社会和自身的理想而奋斗着的。作为先知先觉者,他们为国家民族的命运而哀痛,承受超乎寻常的哀痛,主动选择生命的沉重,但是为改变惨淡的人生,为创造幸福的生活,他们以能为之奋斗甚至献身而感到幸福。
②“至于此外的深的意义,我总觉得很寥寥……”体现了作者不赞成徒手请愿,用比喻意在说明人类历史每前进一小步,都要花上巨大的代价。告诫国民认清反动派吃人的嘴脸,吸取教训,改变斗争方式。说到请愿的意义,一般人只是肯定和赞扬,但鲁迅他的深刻就在于看到了其中我们应该吸取的教训。 “然而既然有了血痕了,……这也就够了。”作者引用陶潜的诗句,意在表明烈士的死能得到亲人友人的哀悼“这也就够了”,因徒手请愿而流血是不值得的,但既然流了血,就一定会产生影响,尽管影响不一定很大,这血也就不算白流了。
小结:鲁迅的作品不仅在当时社会有着揭露黑暗现实,警醒麻木世人,唤醒民众,激励真的猛士的作用。时隔八十多年后,今天的我们再来读这篇文章,依然有许多的教育意义和启发,这就是鲁迅作品的深刻之处。
二、教学体会
对近百年前的中国,许多人已缺乏兴趣。应试教育及庸俗的社会价值观已经使青年学生放弃了理想与追求,如今还有多少人能理解刘和珍,还会不会出现那弹雨中忘死救助同学的场面?学习这篇课文,语文教师应该告诉现在的学生:鲁迅为什么会痛苦和他常有的绝望情绪以及鲁迅作品的深刻性。
笔者在这堂课中以换位思考的角度设计了第一个问题,让学生假想自己当时在《语丝》上读到了这篇文章后的心情会是怎样。此问题的设计比教师教条地讲解课文更有吸引力。该问题拉近了鲁迅作品和学生的距离,学生和课文之间的年代距离感消除了,激发了学生学习这篇课文的兴趣。学生能设身处地去思考这篇文章在当时的价值,实际上该文在当时的价值放在今天依然很大,而这一点,学生在思考第一个问题时就体现出来了。这一问题是该堂课的教学主问题,该问题有利于让学生的眼光进入到课文的每一个角落,从而达到让学生精细思考、深刻探究的目的,而这种精细思考与深刻探究,又始终围绕着这个问题进行。学生跟随这一主问题的指引,可进一步思考读者痛惜的原因和悲愤的原因,进而再去审视这篇课文当时发表在《语丝》上的社会价值。
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学生可以深切感受到高尚的“真的猛士”精神:敢于直面残酷现实,自觉承受人间的“哀痛”,主动选择生命的沉重;同时也可让学生认识到庸人对于一个社会的可悲,从而使学生对自己的人生价值做出一个正确的判断,关心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坚定自己的理想和信念,有助于他们树立敢于直面困难的勇气和勇于担当的社会责任感、使命感,拒绝做“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市井小人。《记念刘和珍君》这篇课文的精神引领作用对一个学生来讲很有可能是一生的,他们的心灵在这堂语文课上得到了滋润和成长。显然,这绝不是那些普通文章所能实现的,也不是应试教育中功利性地做许多试题所能达到的。
钱理群教授说过这样一段话:“鲁迅永远不会过时!读鲁迅吧,你会感动于他不断呐喊为民请命的执着精神,你会经受一次次精神上的洗礼,你会变得深刻,你会越来越睿智。”笔者的这一次授课经历也在一定程度上驳斥了人教版删除鲁迅散文《风筝》的这一行为。尽管鲁迅的很多作品晦涩难懂,但这并不能否定其作品的经典性,也不能以此把他的作品排除在学生的阅读课文之外,这是很不明智的。
著名作家曹文轩不觉得鲁迅的作品不适合小读者看,他说:“我小学五年级时,没什么书好看,只有读鲁迅作品的单行本,看着看着就看进去了,初中时达到了痴迷程度。人们应该反思现在读者的阅读趣味和境界,我们那时就能懂,为什么现在他们读不懂呢?好的作品在哪个时代都适合阅读。”为此,语文教师在教授鲁迅的作品时应做更多的探索和尝试,努力把鲁迅的作品教出一定的趣味来,消除学生内心对鲁迅作品的排斥感和畏惧感,使学生从他的作品中去感受深刻的文化建构力和深远的精神影响力。
正如黑塞所说:“阅读杰作可使我们领略人类所思、所求的广阔和丰盈,从而在自己与整个人类之间,建立起息息相通的生动联系,使自己的心脏随着人类心脏的跳动而跳动。”在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应朝着这一方向不断地努力和探索,即如何能更好地通过一些经典的文学作品阅读来帮助学生心灵成长。